"雹神"李左车|兵仙韩信为啥尊李左车为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是我们的习语,意即:"聪明的人思虑再周到,也有考虑不周全的时候;愚笨的人只要多思多想,也会有不错的主意。"这名言是秦末汉初谋士李左车(音jǖ)留给后世人的。

李左车还著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把一生的谋略奇计,编辑在这本书中。那么李左车何许人也?到底有哪些能耐?简略地说,秦朝末年,六国并起想扳倒秦国。时李左车辅佐赵王歇,被赵王歇封为广武君。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雹神。

雹神李左车

《山西通志》:秦楚之际李左车"赵将李牧之孙也,父泊,秦中大夫詹事。左车事赵王歇,封广武君,即今代之故广武城也"。

《山西通志》记载,李左车是赵国大将李牧之孙。李牧抵御匈奴,抗击秦军,战功赫赫,他的声名在诸侯各国中远播。李左车的父亲名泊,是秦中大夫詹事。李左车本人很早就是事奉赵王歇,被封为广武君,也就是今天代的广武城。

李左车年少的时候,他爷爷李牧被奸臣诬陷,最终被杀,家庭中道衰落。尽管如此,李左车仍然发奋努力,学得一身本领,并忠心辅佐赵王,希望自己的国家能立于强国之林。李左车足智多谋,多谋善断,不居功,不贪功。

李左车画像

李左车|智者千虑,还是输给韩信

李左车足智多谋,关键时刻,常有奇计。公元前204年,这年十月,刘邦派韩信、张耳统率一万多新召来的汉军翻过越太行山,一路向东,攻打已经在项羽名下的赵国。赵国派统帅陈余,带领二十多万人马,在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驻扎,准备与汉军决一死战。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餽粮,士有饥色,樵苏後爨,师不宿饱。

李左车为陈余的副将,给统帅陈余进言,我听说韩信跨过西河,俘虏魏王,擒了夏说,刚才打了一场胜仗,现在又有猛将张耳,想来一举攻下我们的赵国。他乘胜而来,锐不可当。我认为他们千里奔袭,缺粮少食,士兵很疲惫。

李左车向陈余献策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後。原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後,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

李左车继续说,我们现在占据有利地势。井陉口这个地方,谷深沟窄,人马不能并行,易守难攻。我们只需要严防死守,以守为攻,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李左车自请领兵三万,从中间断韩信韩的粮草。

李左车的意思,我军占据有利地势,紧守不出,再以三万断敌方粮草。这样一来,韩信军,前进不得前进,后退不得后退,又无粮草供应,就是想再筹集粮草,都不可能。不出十天,韩信和李耳的人头落地。

井陉之战地图

不幸的地,陈余是个读书人。他认为仁义之师,就不要用一些奸狡的计谋。并给李左车说,兵书上说,"十则围之,倍则战"。韩信对外宣称有兵力几万,实际不过几千,又是千里来袭,已经很疲惫。如此有利形势不正面进攻,以后遇到更强的,又如何对付?

陈余还说,如果我这么有优势,都坚守不出战,同道之人会笑我胆怯,会轻视我并来攻打我。陈余坚持己见,再听不进李左车的建议,坚决主张主动出击。韩信没有想到会有这等好事,在井陉口外摆好"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赵军大败。

这就是韩信众多战例中,著名的"背水一战"。随后,韩信率领汉军乘胜追击,斩陈余,陷赵都,灭了赵国。李左车在这场战斗中,成了韩信的俘虏。韩信亲自给李左车松绑,请他上座,以师礼待李左车,向他请教灭齐破燕策略。

韩信拜李左车为师

李左车|乱世之中,隐姓埋名

韩信待李左车甚厚,李左车也不藏着掖着,在韩信忧心的齐燕问题上,李左车给韩信出谋划策。李左车说,汉军常年征战,士兵疲惫,战斗力大不如从前。在这个时候,和齐燕硬拼,没有取胜的绝对把握。他建议让士兵休整,派人去劝降齐燕即可。韩信听从其计,燕国降汉。

刘邦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李左车从韩信身边调走,安排李左车辅佐太子刘盈。李左车教习刘盈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操练兵马,这座山因李左车后来叫作广武山。韩信被杀,李左车感觉到朝堂凶险,辞官归隐,在民间扶危济困,广施德泽。

据传李左车离开朝廷,还颇费了些周折。韩信被杀,让李左车感觉到朝廷的凶险,决心离开是非之地。直接请辞,显然不行,于是就装病。装病期间,刘邦还派人来查看。装病一段时间,李左车的家人,向刘邦汇报,李左车病死了。

李左车画像

实际李左车没有病死,趁"病死"之机,逃出朝廷,从此隐居山林。隐居后的李左车,爱民如子,深得老百姓爱戴。有一年,李左车所在地方圆几百公里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很着急。

这年六月下了一场大雨,但主食播种的时间已过,这个时间,只有荞麦还可以播种。但老百姓没有荞麦种子,非常焦急。正在这时,来了一个白头发老头,向农民赊下大量荞麦种子。农民们对他感谢万分。

大家问他是谁,如何报答他。白头发老头说:"我叫李左车,是山东安丘雹泉村人,你们还是把荞麦种好,等你们过上好日子再说吧。"从此以后几年,这个地方风调雨顺、年年丰收。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远远地赶到雹泉村,想报答李左车的救命之恩。

《李左车传说》(书封面)

可到了山东安丘雹泉村一打听,李左车已经去世。百姓们无法忘记李左车对他们的恩情,联合各地老百姓,给李左车修祠堂,修庙宇,把李左车像神一样供奉起来,称他为雹泉爷,有的干脆称为"雹神"。

李左车被称为"雹神"的来历,还很多,有说他母亲怀孕八百一十天,生来就不凡的;有说他生下来黑糊糊一怪物,有一个尾巴,他爹把尾巴给砍了的。还有说他是天天掌管降雹的神,因为徇私不降雹在自己的家乡,被玉帝贬下凡间的。凡此种种,太离谱,不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