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憂雜貨店》:煩惱的識與破

東野圭吾寫過很多揭露人性醜惡的罪案小說,但《解憂雜貨鋪》卻以人與人之間的羈絆為主題,充滿了濃濃暖意。《解憂雜貨鋪》,讀到這本書是被它的標題所吸引,特別好奇地想知道雜貨鋪怎麼可以解憂?一旦讀進去發現根本停不下來,一口氣便讀完。

故事從三個小偷誤打誤撞躲進一家雜貨鋪開始的。在這裡,他們意外收到來自過去的諮詢信,署名月兔的女孩傾訴了她在陪伴病重男友與繼續訓練備戰奧運會兩者之間的艱難選擇,希望得到幫助。他們這才發現,原來這個雜貨鋪是多年前為大家解答煩惱諮詢的浪矢爺爺家,這些來信也正是向浪矢爺爺諮詢的。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天正是浪矢老人預言的雜貨鋪復活日,它因此被賦予了穿越時空,連接過去、未來的超能力。隨著與來信者的交流往復,三個小偷度過了神奇的晚上,浪矢爺爺卻度過了人生的後半生並對此始終牽掛,在大限之際仍不忘交代兒子雜貨鋪的復活任務,所以才有了故事的奇妙開始。

《解憂雜貨店》:煩惱的識與破

全書是以諮詢者的來信分章節講述的,每一封來信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為讀者展現了來信者的經歷、憂愁和歡喜。而縱觀全書,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五個故事串聯起來又全面展現瞭解憂雜貨店的來龍去脈。讀到最後,有一種“原來如此”的徹悟,使人不得不驚歎作者東野圭吾的巧妙構思、周密佈局,把心靈雞湯式的小說寫得如同懸疑小說般層層推理、環環相扣。常說心中所懷初衷往往會決定讀書的心得。因為抱著對”解憂”的好奇,讀罷此書後,我心中久久縈繞著“解憂”二字,讓我深思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面臨的諸多煩惱究竟到底是什麼?這些煩惱又該如何破解呢?

煩惱有很多,佛家認為大體可分貪、嗔、痴三類。貪就是特別想得到,嗔就是特別厭惡反感,痴就是特別盲目無知。無論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因為痴,因為不瞭解事物、身心、世間的本質、真相,貪、嗔才會產生。月兔既想陪伴生病的男友,又想參加奧運會,可謂貪,其產生正是源於月兔對自己內心夢想的猶豫。浩介厭惡父母以逃跑的方式來躲避債務,於是暗自離開父母且自以為是明智之舉,可謂嗔,究其原因是他對父母良苦用心的曲解,殊不知父母是用生命保全了他。“迷途的小狗”晴美曾想去做陪酒女賺錢來報答姨婆的養育之恩,可謂痴,這是一種認知的愚昧,是因缺乏實現目標的能力而陷入了茫然,病急亂投醫。不僅於此,“魚店音樂人”為繼續苦苦追求音樂還是回家繼承魚店的糾結、懷上有婦之夫的孩子的母親為是否墮胎的困擾,乃至於我們生活中遇到的諸多選擇難題其實都是基於內心和外境的關係而產生,是我們所欲與所能之間的矛盾。正如佛家所云,貪、嗔、痴是煩惱的根本所在,是“不善根”。

《解憂雜貨店》:煩惱的識與破

煩惱無處不在,我多麼希望能像“迷途的小狗”那樣因得到來自未來的預見性指導而實現夢想,可那只是美好的希望而已,幸運的晴美也存在於東野圭吾的筆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還可以得到像浪矢爺爺那樣的幫助,他認真而坦誠地對待,啟發了當局者的迷亂,溫暖了陌生人的心靈,不失為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但浪矢爺爺的建議是否都起到了積極作用,浪矢爺爺也很關心,於是他在生病之際還抽空回到雜貨鋪想看看曾經諮詢的人的反饋。在查看那些諮詢人的感謝信時,浪矢爺爺感悟到,“我的回答之所以發揮了作用,原因不是別的,是因為他們自己很努力。如果自己不想積極認真地生活,不管得到什麼樣的回答都沒用。”

實際上,無論是否聽從了雜貨鋪的建議,諮詢人最後都走出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或精彩或平淡,或富裕或普通,他們都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奮鬥了,都覺得無愧於此生,無悔於選擇。浩介沒有聽從浪矢爺爺的建議,最終逃離了父母,儘管他不知道是父母以自殺的方式保全了他,但他今日幸福穩定的生活也確實是靠自己的努力開創來的。

《解憂雜貨店》:煩惱的識與破

讀到書的末尾,浪矢爺爺對空白諮詢信的回答讓人豁然,“如果把來找我諮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們手上都有地圖,卻沒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但我相信你不屬於這兩種情況。你的地圖是一張白紙,所以即使想決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裡。可是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是一張白紙,才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地圖。一切全在你自己。對你來說,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無限的可能。”是啊,煩惱的人兒就像迷途的羔羊,因“痴”而困擾。

也許,破解煩惱的最高奧秘就在於學會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問問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當才華還撐不起野心的時候,就靜下心來學習;當能力還駕馭不了目標的時候,就沉下心來歷練。

----------------

此文轉載自《檢察日報》中【《解憂雜貨店》:煩惱的識與破】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