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駐村第一書記,一個響亮的名字,一個光榮的名字,脫貧攻堅扶貧一線到處是你們的身影,今日,疫情肆虐,卡口值守、進村入戶、排查宣傳、為民解憂、捐款捐物,抗疫的一線,也到處是你們逆行的最美身影!駐村書記守初心 抗擊疫情為村民

廣陽鎮劉雙橋村第一書記孟祥民團結一心,共抗疫情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為了控制病毒的傳播,保護百姓人民的身體健康,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劉雙橋村兩委也不例外,積極響應廣陽鎮黨委政府的號召,投身到一線,第一書記孟祥民從脫貧攻堅的“領頭羊”,成為疫情防控的“戰鬥員”,從加入到抗擊疫情工作隊伍來,他從未回家,始終堅守在崗位。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孟祥民和村兩委班子一同帶領廣大黨員幹部團結一心,不打折扣的完成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和部署,採取輪流值班,落實好交接崗登記,嚴格按照24小時制度,而不值班的同志則積極下去檢查勸導,針對意識感不強、敏感性差、不聽招呼的群眾,通過說服,講解、開導和驅散的方法,堅決杜絕扎堆現象。通過他們的努力,群眾的覺悟提高了,認識更清了,也更加理解了,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作用和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通訊員 :賈西貝

方城縣券橋鎮:組長書記齊上陣,“土話”規勸聚集人

“現在病毒這麼嚴重,都回家吧,儘量甭出門!”,券橋鎮高莊村脫貧責任組長李學強、駐村第一書記宋洋正在村內驅散聚眾閒談的人群。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雖說現在疫情形勢很嚴峻,我們的大喇叭也天天在播,但還是有的群眾心存僥倖,不以為然,出門閒逛聊天”,責任組長李學強無奈地說,“我們在莊上轉,用土話勸,對群眾是最有效的宣傳”。

“不聚集,不外出”是隔斷新型冠狀肺炎病毒傳播的有效途徑,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但農村長期形成的自由散漫的習性一時難以改變。“最笨、最土的辦法最管用”,駐村第一書記宋洋憨厚地笑道。

廣陽鎮佟莊村扶貧第一書記:疫情結束再還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廣陽鎮佟莊村第一書記趙丹積極響應黨組織號召,第一時間赴村到崗,日夜堅守防疫一線,全力開展新冠肺炎的各項防控工作。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防疫工作開展以來,佟莊村第一書記趙丹組織全村黨員開展全面摸底排查,做好疫情監測、管控和信息上報工作。結合上級文件要求,成立了大、中、小三級網格,對全村661戶2217人全面實施監控,明確各級網格長的職責,實行日監測制度,分類建立完善相關臺賬。佟莊村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衝鋒在村疫情防控的一線,積極履行“登記員、排查員、檢測員、監督員、宣傳員”的五員職責,同時引導廣泛參與,宣傳發動群眾,通過宣傳發動,做到村民不出戶,湖北和武漢返回人員自覺在家隔離。通訊員:賈西貝

方城縣楊樓鎮:駐村第一書記在疫情防控中踐行初心使命

疫情防控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檢驗廣大黨員幹部初心使命的考場。哪裡有險情、災情,哪裡最困難、最艱苦,哪裡就有共產黨員的身影。

方城駐村第一書記:疫情防線上的最美身影(三)

曹喜川是一名共產黨員,是楊樓鎮各口村駐村第一書記兼村支部書記。已經生病在家輸液的他,在大年初二接到組織的號召後,義不容辭的投入到了一線。到村以後,他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個人防護,堅持發揮模範帶頭作用,與鎮裡包村幹部,村支兩委工作人員一同設崗值班,村內封路巡查,對村聚集三人以上人員進行勸導疏散,確保宣傳到位,保證科學防控。為了向村民宣傳防疫知識以及排查村裡從湖北迴來的人員,曹喜川結合村幹部挨家挨戶的排查。“最開始,有的村民不重視疫情防控工作,覺得我們打擾到他們了,不給開門。”曹喜川說,遇到不重視的村民,他就不厭其煩的講解。在曹喜川和村幹部的共同努力下,村民開始主動幫助宣傳、排查、提供信息。面對疫情,曹喜川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每一個黨支部都是一個戰鬥堡壘,每一名黨員都是一個衝鋒號角。只有用實際行動傳遞戰“疫”決心、踐行初心使命,才能構築起抵禦疫情的紅色防線,保障一線、服務一線、防疫一線。通訊員: 秦文琦 徐嘉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