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说说你的看法?

田野情


[喜欢NEW生活的人都在看,点击右上方将关注]


题主说,有不少老人被薄养厚账,请说说你的看法。我认为这个事情被颠倒过来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厚养薄葬。

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老家农村我见了不少。我就有一个亲戚,他们家有5个孩子,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老爷子早年去世了,最后老太太活到92岁。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儿女们为老太太的养老问题可闹了不少的矛盾。在农村有个习俗就是养儿防老,女儿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在儿子养老期间,老太太不能自己做饭了,三个儿子每家送一个星期的饭。三个儿子送饭的时候,把做好的饭往老太太跟前的碗里一倒,什么话也不说就走了。老太太洗不了碗,儿子儿媳从来不说给老太太主动洗碗,老太太没办法,吃完饭只能自己把碗往桌上一扣,等下顿送饭时再用。

三个儿子最后不愿意送饭了,要女儿也轮着来。女儿先不愿意,后来千说万说,好说歹说,女儿同意了。最后仍然是一家一个礼拜,到各家去吃饭,这家吃完了再送到那一家。听说在女儿家过得还可以,在儿子家待遇可不行了。儿子儿媳妇从来没有为老太太专门做过一次可口的适合老太太吃的饭,都是能吃你就吃,不能吃你就饿着。在饭桌上是冷冰冰的脸,没有一句热乎话,老太太的饭真是难以下咽。

这死了以后可热闹了,请来了好多的念经的,吹吹打打,还有什么音乐队唱唱跳跳。请来了专门的人给老太太扎纸房子,纸轿车,纸冰箱,纸洗衣机,纸别墅,应有尽有,单这一项就要花5000多块钱。儿女们对老太太的死去显得非常悲伤,客人来了以后,哭的呼天喊地的。可是明眼人一看这是在做戏呀,活的时候不孝敬,死了以后可当回事儿了。

还有就是老太太的一些亲威,平常也不来看望老太太,知道病危也不来探视一下。可人死了以后,这些亲戚显得可大方了,花钱请人哭,请人唱,请人跳,其实这些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我们对这些事情往往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不能把花的这些心思和金钱,用在老太太在世的时候呢?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一、有些人比较虚伪

人的虚伪是一个非常讨厌的东西,明明做了一些不值得人们称道,被人嗤之以鼻的东西,却要用掩人耳目的事情来掩盖。其实儿女对老人的态度,养老的做法,别人都看得一清二楚。而许多人想用厚账的方法来掩盖薄养的事实,我觉得很可笑。

还有包括那些亲戚,人在世或是到了晚年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都不能抽时间来看看,死了以后却花大量的金钱买那些没有用的冥品送给去世的人,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浪费,也是一种虚伪。

二、有些儿女没良心

老人在世的时候,尤其是在最后的时间,最需要儿女来伺候的。儿女稍微用点心,老人的心里都能感到很慰藉。有人说有的儿女因为经济能力不够,自己都胡不上嘴,怎么给老人吃呢?不说多大的道理了,谁养了你的小?老人老了,你就不能给老人养老吗?其实许多老人不需要花多少钱,尤其是年龄大的人吃不了多少。我们只要给他一口饭,一口汤,多点关心和耐心,这起码不是薄养。只要我们力所能及了,老人也是能理解的,街坊邻居也是能看到的。如果能做而不做,这就叫没良心。

三、老人反对薄养厚葬

我父亲已经去世两年多了。在他在世瘫痪在家的时候,我曾经跟我父亲多次沟通过这个问题,是薄养厚葬还是厚养薄葬。我父亲认为,人眼睛一闭,啥都不知道了,厚葬个啥?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啥都没用。我百岁以后你们就给我简单的办了就了事了。我在世你们能让我有吃有喝,能给我洗脚洗脸,平时多看看我,就感觉很满足了。我觉得老人家的话虽然简单,但质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老人们知道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

不单单是我父亲,其实绝大多数老人都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真诚地希望儿女们力所能及地厚养老人。至于老人的后事,看能力,看情况,尽量薄葬简葬,这是我们应该提倡的文明之风。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在留言区留言,谢谢加我关注并点赞转发。


NEW生活


赞同这个观点,尤其是农村的空巢老人,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老人在世时子女不管不问,去世了才想着风风光光的安葬老人,就为了给自己图个孝顺的好名声,还能趁机捞一笔钱财。

我一邻居就是这种假仁假义丧尽天良的伪君子,他父母在世时被他百般嫌弃,家里来客人了父母不能上桌吃饭,他妈妈被狗咬了他也不管不不问,还让他体弱多病的妈妈天天下地干农活,他自己却天天跟个祖宗似的在家喝酒打牌。邻里乡亲还不能说他,谁说他就凶谁。在世时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她却受尽了艰苦磨难。终于,他妈妈因病去世了,也算是一种解脱吧,他妈妈去世后他们夫妻俩假装表现得很伤心,满脸仁义,满肚子刀枪。为了厚葬他母亲,平时生病一分钱都舍不得给妈妈的人,此刻却毫不吝啬。该花的不该花的一分不少。怎么热闹怎么来。在世时受苦受累一辈子,去世后子女才假仁假义的尽孝,不知道她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这辈子才会养这么个儿子来虐待自己。

百善孝为先,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自己最大的福报,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请及时行孝!


丹妮子ya


反正我对待双方父母都是一致的态度,他们活着的时候尽量善待,过世了,简单操办,入土为安就得了。就因为这事我和小叔子还吵过一架。

婆婆去世后入殓时主事人让把婆婆生前的衣服挑几件好的压在棺材里。结果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几件好的,就是几件婆婆生前穿过的,都是我和五大伯哥给买的。平时婆婆活着的时候,我和老五给买的新的衣服还有吃的啥的基本都让小叔子两口子给划拉走了。婆婆过世了,张罗买殡葬用品寿材什么的时候,小叔子蹦出来咧着臭嘴嚷着都要买好的都要买好的。我说买一般的就行,把省出来的钱留给公公吧。

小叔子吼着,多出来的钱他给拿。

结果,事后分账的时候,他又舔着逼脸说他最小,他不应该出钱 这丧葬费应该哥哥们给他摊了。

就这样,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和他吵了一架,一点面子也没给他留,把他老底掀了个遍。


缘续梦琳


至于薄养厚葬有时也愿不了儿女!

我首先以我父母为例说事吧!我父母有六个子女,一个儿子,五个女儿!在当地父母条件算上等吧!父亲又有手艺!五个女儿条件都算不错!我父母的钱从来就不缺!但父母舍不得消费呀?父母存钱的地方我想大家一时肯定想不到!父母各自在自己的寿衣里面藏着!我父母是一月去世的!就整整一月二位老人走了,临终前,穿寿衣才碰到钱的!大家想想,父母舍不得消费这事能怪我弟弟吗?

年前我门上邻居,他母亲去世,临终前给儿媳十万元,平时自己就是不消费,这事能怪儿子吗?

人世间的事情多样化,也有薄养厚葬的这件事,不是说没有!

以上答题说明主题一切!


王兴菊979


我身边就有这种老人家,老人退休后,帮着子女带小孩做家务,每个月还要拿出一部分退休金贴给子女,一般情况都是贴儿子多,做父母亲实在是太累了,年青人上班,小孩上幼儿园和上学,都要做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接送,沒有自己休闲时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尽量省钱给儿孙用,等老人过世后,请白愽士,请和尚念经,五花八门,明目繁多等等。我也好多不懂,但是我总觉得人在世,厚养薄葬,对自己父母亲好一点,等人走之后搞得这样隆重,让费财力物力,真得沒有这个必要。


山风179030214


不要一概而论,孝敬父母有时候不要一味地道德绑架,我自己亲身经历,父亲心梗第一年,遇到我那年生意亏损,借了钱给父亲看病,出院后却被有些亲戚诟病说为什么没有卖房子给老人看病,我因为几万块卖房子啊,再说后来借亲戚的钱都还了啊!孝敬父母天经地义,但不要一味地道德绑架!薄养能怎么薄养,给吃的不好,喝的不好,还是不给看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好!厚葬没有问题!


宣城小地主


你好,我是小女婿!你提的问题是“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谈谈我的看法:

1,“百善孝为先",孝道在我们的国家,世世代代被传承,我们要传承和发扬,不是遗弃。2014年那年之间,我妈妈糖尿病引起病发症,在县院住几天,情况没有好转,病情加重,连夜用救护车送到市一院,一共在医院一个多月,都是我们在照顾,非常幸运妈妈转危为安。现在妈妈还常说“如果那次不是我们,坟前草已经长很高了。"我们做人匆忘本。

2,人的面子在作怪,社会的一种坏风气。觉得平常孝顺父母,大家看不到,他们哪里知道,孝不是做给别人看,是做到自己问心无愧。以前看到一个典故,“老人有三个儿子,老人生病了,个个不愿意拿钱给老人看病,都说自己没有钱,最后老人凄凉的走了,他们全部争着要花钱,还要花多钱,美其名曰要风风光光的让老人离开。"他们只想为自己博个名,要个面子,忘记了是谁生了他们?忘记了是谁辛苦的抚养他们?“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前万堆灰"

3,在外面的工作的人,经常打电话问问,关心关心老人,条件允许经常回家看看,其实老人不要我们什么,就是想看到我们,和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心满意足了。我一个星期一般要打2个电话,如果超过5天不打,妈妈就会在我爸唠叨,怎么没打电话呢?有父母惦记,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4,父母在,家就在,如果他们不在,回家不会再有人在路上等你,也不会再有人叫你的小名。好好的孝顺自己家里的老人,不要错过了机会,在的时候好好对待,不在我们心安,不要在乎那些虚的。不要以后再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

5,重要的事说三遍:尽孝要趁早;尽孝要趁早;尽孝要趁早。

总体来说,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孝道,大家都有老的那天,孝敬老人是一种民族文化传承,也是一种为儿女做榜样传承,不能为了一些虚名而忘本。我是小女婿,很高兴回答你问题,希望対你有帮助,谢谢!




滨海的小女婿


薄养厚葬是儿女的不孝的表现,农村人尤为严重。我家是给中老年人理发的。我亲眼见到有很多农村老人过得很清贫,吃穿都不像样子,甚至连理发钱都没有。有的很儿女在一起,多数都是老人在农村,孩子去了城里,只有老人在家里种点地,卖点家里的土特产,买点油盐酱醋,生活很是清贫。就像这样的老人,有的去世了,儿女回来大操大办,摆排场,顾吹喇叭的,摆宴席,主要的是为了接几个钱,并不是为了要厚葬老人。


享受生活美丽人生


这种现象是少数,但是也存在着。有验女在老人生前不尽孝道,己很伤老人的心。父母含辛茹苦养大儿女,没有享受天伦之乐的快乐,遭受白眼,歧视与虐待,更有甚者,不能保证老人基本的生活,並不是这些子女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有些条件是很好的。

这种现象不是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有的表现。中华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是我们民族的代秀传统而几千年流传,继承下来。

我们的国家是很提倡孝顺与爱心的,对于生前不对老人尽孝,在老人去世后下摆宴席大讲排场办表事的人,实在是做给别人看,而大大有损于自己和家庭形象,大家对这种现象实在是反感。这不是我们为人儿女应该做的。今天再怎样排场,不如在老人生前送上热汤热饭,问寒问暖,浆泥衣服,陪伴老人。

不善待父母的人,薄养厚葬老人的人,在价值观和做人的道德理念上存在问题。这不是我们民族赞扬,崇尚的传统,也不是当今社会应该遵祟的,我们应该对这些人坚决的说不!

願天下父母都能快乐幸福过晚年,願每个人都孝顺我们的父母,为我们的后代做好表表率,让中华孝道代代相传。


一帘幽梦155603172


答:有不少老人都被薄养厚葬,说说你的看法


我认为薄养厚葬是一种社会现象,先分开概况一下。 薄养基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人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忙,老人在的时候忽律了对老人的关心,等失去了才幡然醒悟。另一种是本身就不想好好养老人,不在于他条件好不好,只是有没有孝心。 厚葬是一种传统习俗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常操办按当地风俗。另一种是别有用心,给别人看的更是唯利是图的一种人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礼。

下面我就从这两个反面来回答:


一. 薄养厚葬已经不是个例了,国家在一号文件中批评了老无所养、大操大办的恶劣风气,能够被国家点名,可见这类现象已经在全国内普及起来。而在殡仪馆的宣传栏上也都写着杜绝厚葬薄养的风气,但实际上在农村中还是有很多这种风气,这是不符合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大家的经济收入也高了起来,不过不少子女则认为自己赚钱不是太容易,在城市里的开支也很高,还要给孩子买车买房等,因此他们在老人的抚养上一直都不是太关心,生怕会让自己的负担增加。其实子女只需要每个月拿出300-500元,就可以让老人不那么劳累了,完全不会让自己的负担加大。薄养厚葬形成的原因。

1. 生前亏欠,事后补偿
如今的生活压力大众所周知,很多年轻人也都选择外出打工,谋求自己的事业发展,对于家中的老人只是定时给生活费,偶尔回家看看。很多人事业忙得不可开交,无暇抽空照看父母,但是当听到父母逝世的消息之后,却恍然大悟,自己赚的这些钱又有什么用?可是父母已经去世,想要在尽孝显然已是不可能的事,为了弥补他们自己内心对父母的亏欠,大多数人都选择厚葬。很多人对于这种现象总结出了八个字,"生前亏欠,事后补偿"。
2. 工作忙,迫于无奈只能如此

农村和城市不同,城市有他们的生活节奏,有他们的规矩,有时候想要尽孝,但是迫于社会规则的压力,只是有其心而力不从。很多人心系家中的父母,但也只能在每周的周哦,打打电话,联络联络感情。工作忙,迫于无奈只能如此。成年人的世界往往多是无奈,有时候我们别无选择。
3. "薄养"是无奈,"厚葬"是风气
农村人这几年生活越来越富有,兜里装的钱也是越来越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很多原先是出于传统处于尽孝的事情,如今却也变了味。比如说葬礼这回事儿,葬礼是为了给去世之人过世,但在如今看来照了一遍,成了一种另外的尽孝之道。很多人就盲目的以为葬礼办得小,就是对于家中亲人的不孝,其实真的是这样吗?薄养是生活无奈,而厚葬却演变成了一种不良的风气。

二. 自古以来,农村丧葬一直比较“热闹”,这可以说是农村丧葬的习俗。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丧葬方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反而成为一种比较的形式和获取金钱的手段,因此“厚葬”成为一种时尚,并且越来越流行。

有人在父母还活着的时候就不理他们了,但他们认为死后举行豪华葬礼就是孝顺,但这种“孝顺”就是孝顺,当然不是,真正的孝道是父母出生前的孝道,给父母安度晚年。而在这里,自然是农村的养老,农村养老问题是人们提出的,他们想解决,但别无选择,因为目前农村的养老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虽然有养老保险,但养老保险的钱却很难计算,除了依靠子女,农村老人几乎没有其他养老方式。虽然现在大多数孩子还是孝顺的,但毕竟还是有一些“不孝的孩子”。

可见农村如何养老将成为讨论一个更现实的问题,虽然国家养老金政策在不断发展,但毕竟还需要时间,所以,老人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棺材底座”掌握在自己手中。俗话说:“孩子有女儿,一只手藏在黑暗中”,不管孩子是否孝顺,手中的一些钱是最让人放心的,他们的孩子很孝顺,这些钱可以作为儿童的遗产,这不孝顺,这笔钱会用来养老的。

然而,无论怎样,国家对农村老年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农村老年人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观念的改善,农村的薄养厚葬也将颠覆传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老年人再也不用担心“养老难”了。



我的回答就到这来,粗知浅识,请多担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