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每次写到河南的景区,下面总是会出现很多不和谐的声音。即便是从未到过河南,也不妨碍他们在网上口诛笔伐。

河南位居天地之中,地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北、西、南三方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四大山脉呈半环形包围,地理环境优越,位置极佳。


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早在7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时期,中原地区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

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这里是华夏历史文明之源,“三皇五帝”中,太昊伏羲氏定都、长眠于周口淮阳;黄帝轩辕氏出生、定都于郑州新郑;帝喾高辛氏出生、建都、长眠于商丘。

这里是中国姓氏的发源地,在中国有汉字记录的11969个姓氏中,有三分之一的姓氏出于河南;而在中国前排名前100个大姓里,有78个姓氏出于河南。

这里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20多个正统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

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字历史记载的文明古国,河南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登封、夏邑、偃师、禹州、长葛、虞城、柘城、济源、汤阴、内黄、温县、淇县、鹤壁、淇县、淮阳、新郑、新蔡、遂平、平顶山等古都。

而在中国历史上被公认的八大古都之中,河南就占了四个,分别为

洛阳、开封、安阳、郑州。接下来会出一个系列来写这四个地方的景色。

今天要说的是洛阳。

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洛阳是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枢纽。这里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

多少帝王将相曾在此逐鹿中原、指点江山,一句

“若问天下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足以概括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洛阳八景

<strong>颇负盛名的古都洛阳有八景之说,分别为龙门山色、马寺钟声、金谷春晴、洛浦秋风、天津晓月、铜驼暮雨、平原朝游、邙山晚眺。

随着社会变迁,当年八景如今命运不同,但它们都曾是洛阳本地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出游目的地。

龙门山色与白马寺,如今已成为洛阳乃至河南旅游的两张名片。

山色、晓月仍在,唯少有心人。洛水之畔的桃李、杨柳经过岁月流转,部分进入了公园。与豪华挂钩的金谷春晴、平泉朝游,如今风光不再。

它们的主人巨富石崇与显宦李德裕所收藏的海内奇珍,早已四散难寻,只留下遗址供后人凭吊。


豫见河南——结合中国历史文化来谈洛阳

许是洛阳为古都之故,其八景基本还有迹可循。龙门白马声名远胜于昔,金谷平原故址不在,与它相连的石崇斗富、李德裕藏宝等故事依旧口耳相传。

值得一提的是,在《鹿鼎记》中隐藏着大清秘密的著名的《四十二章经》,据传就是东汉明帝遣人西方求经所译之一,金庸武侠小说爱好者不妨前去碰碰运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