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01


“来的时候没告诉父母,但是前几天被父母知道了,那是我22年以来第一次看到我爸哭。”


说这句话的是一位97年的护士。97年,22岁,本应该是最青春明媚的年纪,但是1月24日的除夕夜,她和队友们一同奔赴防控前线迎战。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97年的年轻女孩,因为工作强度和压力,脸上带着重重的黑眼圈,让人心疼。


面对记者,她不想对着镜头向爸妈报平安,因为她说:“我不想哭,哭花了护目镜没法做事。”


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她摆了摆手说了句对不起。


这群90后早已不是孩子,已经成为了这个社会的脊梁,但是他们永远是父母的宝贝。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02


最近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点开新闻,每天让人揪心的不只是确诊病患的数量,还有那些让人心疼又无奈的故事。


武汉疫情有一位老人,为了给已确诊的儿子要到一张床位,她独自在医院守了整整五天五夜。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当儿子终于送进病房,老人要来纸笔,给儿子留言:要活下来。


而这位老人90岁,而她的儿子,65岁。


整整五天从未好好睡觉,饿了就吃方便面。她说过一句话,我已经90岁了,早已经看透生死,无所畏惧...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但如果要带走我的儿子,我不允许。


有人说父母是我们跟死神之间的一堵墙,其实是父母用生命在保护我们的生命,不是不怕死,是更怕没把我们保护好。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现在的医院,对病患来说是救命稻草,但是对正常人来说却是不敢触及的“禁地”。


谁不害怕被感染啊,所以哪里有什么无所畏惧,只不过是母爱伟大罢了。


这个时候谈生活真的太奢侈了,因为有些时候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


0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每天早上都盼望着能看到一些好消息。


虽然知道是因为确诊划分方法改了的原因,但是还是被新增的1万多的病例给吓到了。


想一想慌忙门急诊室,想一想10天建成的火神山,想一想可能还有很多人没能被救治。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在医院外的台阶上,一位女病人咳到不行,但又住不进病房,只能在医院门口等待。


她与丈夫沉默着,丈夫看着她,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绝望。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他们也不敢回家,因为自己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将会牵连更多人...所以病人要忍受的不止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理上的无助。


04


没有被感染的时候,要提心吊胆,家门不敢出,就算出门也要全身武装。


前几天天看一个视频,说是上海某个小区发口罩,去领口罩的住户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起码得有1米,看着既好笑又难过。


因为这每个间距都写满了:我害怕,我想活着的字眼。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每个人都不敢抱有一点侥幸心理,因为每个人都还在等着疫情结束后和亲人、爱人相聚啊。


05


在这空荡荡的城中,幸运的就是还能回家,而那些不幸的可能就要“流落街头”。


武汉市民张弛,家就离华南海鲜市场一公里。他感觉到身体不舒服,去医院做CT,因为人太多,3点去的,10点才回来。


等消息的那几天,自己的症状反反复复,去了好几家医院都没有确诊。


可是他又不敢回家,他害怕啊,害怕万一是新冠肺炎,传染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该怎么办...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本来他是想去酒店的,但是酒店都要测体温,发着烧的他住不了。


家不能回,酒店住不了,医院也不能去,他只能站在街头。


他一脸无奈,说:“把我关起来都可以,我不知道还能去哪里。”


疫情下,还有多少个和张先生一样因为爱“无处可去”的人啊。


06


女儿:妈妈,我真的好想你!


妈妈:我也天天想你,乖,把病毒战胜了妈妈就回去了。抱抱你吧,好不好?

女儿:妈妈。


妈妈:把东西放那儿吧,妈妈等会儿拿走。


医院的隔离区内,一位女护士朝着远处的女儿和丈夫伸开双臂,隔离区外的女儿也伸开了双臂,和妈妈隔空拥抱。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拥抱,这个动作原来代表了想念,但是现在我想你了,却抱不到你。


总是说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个先到来,但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好“意外”的打算。


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我们都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一个,可是生活就是喜欢和我们“开玩笑”。


07


他有一个18岁的女儿,他刚刚给女儿开完高三的家长会,但是就在这2天后,自己就被确诊了。


得知噩耗后,身边的家人朋友几乎都不敢相信:这个生活积极健康,工作上进、为人仗义的人怎么会突然病倒?


刚开始,他还乐观地安慰身边的人说,相信自己会慢慢好起来。


但谁都没想到,确诊之后仅仅5天,他的病情急剧恶化,呼吸衰竭,就匆匆离开了人世。


得病期间,他还在朋友圈写了首诗:等病好了,我们一定要好好聚一次啊。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可是他连和朋友、家人说再见的时间都没有。


08


知乎上有个问题:疫情结束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有个回答让我泪目:疫情结束后我想去见见那个朝思暮想的人。


是啊,这本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但是现在却成了一种奢望。因为有些人,他们再也见不到了。


她刚查出怀孕,还和丈夫沉浸在喜悦之中,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病魔会找上他们。


1月7日出外买菜,与丈夫和女儿吃了一顿火锅,然后感冒,三天后半夜发烧,丈夫用电瓶车带着她辗转当地多个医院后,确诊为新冠肺炎感染,随即被隔离。


死于疫情的1381人:每一次告别,都要用力一点


隔离的那些天,丈夫没办法和她见面,没法和她说话,每天只能通过医生知道自己的情况。


家里条件虽然不好,但是她的丈夫没想过要放弃。


连着几天,这个男人奔波在医院,一直没有休息,真的困得实在受不了了,才坐在医院的椅子上睡了一个多小时。


他很害怕,一心只想着不能停药,要把老婆的命救回来。


他每天在外面想尽办法筹钱,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一遍,还向社会筹款,筹到了四万多块钱。


他只希望自己的老婆能好起来啊。


但是病情恶化的太快了,最后医生也束手无策,他才选择放弃。


一个多小时后,妻子去世,被送到了殡仪馆火化,他从来没有想过,与自己老婆和未出生的孩子再次相见,竟然是骨灰盒。


殡仪馆冷冰冰的,没有人愿意到这里来,但是每天都会有人在这里等着拿亲人的骨灰盒。



一个又一个普通的生命,不打一声招呼,就猝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原来觉得拥抱和亲吻是很矫情的事情,但是现在每天我都要抱抱我爸妈,感受一下他们的温度,才能安心。


一场疫情,让我们见了太多的分分合合,也知道了人的渺小,在灾难面前,我们真的像蝼蚁一样,脆弱,无奈。


所以每次离别都请用力一点,记得多抱一会儿,因为那一抱可能是最后一个;记得多说几句话,因为那些话,可能是最后的几句话...


人生根本没什么来日方长,所以在还能拥抱、亲吻、陪伴的时候,千万不要吝啬。


最后,愿所有人在疫情结束后都能拥抱到自己爱的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