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报道】一墙之隔的守望

□本报记者 刘小宇

通讯员 任一君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与你仅一墙之隔/却无法忘记你的背影;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知道你在哪里/而是我知道你在哪里/却越发彼此牵挂;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是使命在肩时/我们的步伐一致;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不是我们朝夕相处/而是我们信念上的默契相同。——一首拙诗致我的妻子赵美云,你的丈夫侯锡涛,写于与你并肩作战的汾阳医院二部执勤警戒带。”诗中没有慷慨激昂的辞藻,没有抑扬顿挫的语句,娓娓道来的是一名丈夫对妻子的支持和守望。

【来自抗击疫情一线的报道】一墙之隔的守望

阻碍爱人相见的,不一定是千山万水,可能是一层口罩、一堵墙,亦或是肩上的一点责任。在正月十五那天,在汾阳医院二部的二楼窗户边,在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的疫线上奋战了十几天的护士赵美云轻轻地把手放在玻璃上抚摸,她尽力地探着头,凝望着几米之外那个熟悉的背影,当“背影”终于转过身的时候,那片刻的“团圆”让美云湿了眼眶。

那个身影,就是她的丈夫侯锡涛,汾阳市公安局南薰派出所的一名民警。在他一转身看到妻子的那一刻,寒风中铮铮铁骨的警察顿时心中百感交集,思念、心疼、温暖……他多想去拥抱一下爱人,但是二人职责在身,只好将一腔柔情和千言万语化作一个标准的敬礼。随后便又各自转身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是一名警察,她是一名护士,穿上警服,穿好防护服,他们就是“战士”。

从正月初二这天起,夫妻二人就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驻扎在以警戒带为界的汾阳医院二部,在各自的战线上坚守,再没有见过面。一个早班、一个晚班,为了不互相打扰工作和休息,两人的通话加起来只有短短几分钟,或者掐着点,趁交接班时,在窗口眺望一下挥挥手,所有的言语和牵挂尽在远远的眺望里。

“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号令,作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员,在疫情发生后,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即刻进入‘战备’状态,责无旁贷地坚守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厚重的防护服让身体显得笨重,皮肤被汗水浸泡得泛白,护目镜上的水汽结了一层又一层,这一切都让我们平时熟悉的操作增加了很多的难度。但是我们还是义不容辞地要求奋战到底,在这场战‘疫’中倾其所有,奉献热情。”赵美云说。

疫情来临,白衣天使迎难而上!

疫情在前,人民警察永不退步!

汾阳医院二部大门,是医疗废物的通道,每天都有医废途经外运作销毁处理,同时也是发热病人及其陪视家属的唯一进出通道,更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与人民群众安危之间的一道屏障。在来往的人员中,没有人知道哪一位携带病毒,因此在大门口隔离岗值班的侯锡涛也同样每天身处在隐患中。“来往的人员车辆都要详细登记检查,尽量减少人员出入,特别是在患者刚被隔离的时候,有些内心焦虑的患者家属就会想要进去探访,为了他们的安全,我们必须耐心劝阻。我们每天在大门附近消毒很多次,还要指导附近的群众将废弃的防疫口罩归入专门的回收桶,坚决守护好平安大门。”尽管外面是数九的天气,但是侯锡涛仍然要每天坚守在岗位上,以身为盾,隔断大门内外的危险通道。

“她的工作环境,比我要危险得多!我实在无法想象,平日里柔柔弱弱,拧不开罐头、搬不动快递的她,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才敢去和病毒去较量!”比起自己忍受的寒冷和危险,侯锡涛更担心妻子,尤其看到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新闻,他就更紧张。赵美云却告诉记者,其实她和丈夫一样,在接到任务的时候,没有豪言壮志,没有儿女情长,有的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守护健康的执着。

警察和护士,这本来很少交集的职业,却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各自冲锋在防控疫情的最前沿,在他们看来,舍小家、为大家是职责所在,并肩作战同样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一个奋战在防控一线,一个坚守在抗疫阵地。平凡的故事,却折射出不平凡的夫妻同心、携手防控的坚韧精神。她爱他闪光的警徽,他更爱她巾帼不让须眉的坚守,一句加油,一声平安,成为他们彼此鼓励前行的不竭动力。如今,汾阳医院二部收治的第6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了,不管是院内的医护人员,还是院外的执勤警察都无不欣喜,“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世界一直在用各种方式来提醒我们学会珍惜。疫情防控,仍在路上,任务依旧艰巨,但我们始终斗志昂扬,我相信坚毅勇敢我们就能赢,爱和希望远比病毒要扩散得更快!”赵美云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