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大連“俊”青年、大連青年志願者協會副理事長王官升的這個春節假期比往年都要忙碌。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早上7點多開啟一天的工作,下午2點多才吃上第一餐,晚上快到11點了才又想起吃飯——午飯、晚飯、夜宵算成一頓吧。

這樣的節奏,從大年三十一直到現在。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從一封倡議書開始,主動將責任扛在肩上

大年三十那天,王官升看到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尤其是武漢抗疫前線醫療物資缺乏的消息,他落淚了,滿腦子想的都是能為武漢做點什麼,能為大連做點什麼。他通過微信和多位朋友討論此事,卻一直沒有找到答案。那一夜,他幾乎沒怎麼睡,連夜寫了一封倡議書:“我們應該為他們做點什麼?哪怕是一個口罩、一副手套、一瓶消毒水,也許就會少傳播一個人……為大連、為武漢行動起來!”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信寫完時已經是1月25日凌晨了。3時35分,他在微博、微信上同步發出倡議,之後創建了第一個“守護大連 馳援武漢”微信群,並將好友列表裡的志願者、醫護朋友、媒體人、企業家等拉入群中,包括大連青年志願者協會理事長韓偉及妻子,志願者姚長明、來慶新,大連好人劉傑,醫生楊丹,朋朋修腳志願者王雨彤,慈善總會周建新、趙連君、苗慧等。

幾個小時後,整個項目變得清晰。王官升發起倡議,市慈善總會批准,成立項目平臺,讓大家的愛心通過正規渠道彙集。再群策群力,廣泛發動,購買到符合要求的醫療物資,運送到武漢去。

當微光遇到微光,變成了一片星河

群成員越來越多,從一個群擴展到五個群,愛心在這裡彙集,有大量的物資需要對接搬運。

僅在第一週,官升和志願者們參與搬運512瓶消毒洗手液、3噸共計150桶醫用酒精、25噸共計1050桶84消毒液、1.2噸共計60桶醫用酒精……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因為消毒液的高腐蝕性,官升為了大家的安全,儘可量少召集人員參加搬運,一場搬運下來,往往就會穿廢一套衣服。

2月4日上午,大連下了場雪,氣溫降到-4℃。瓦房店小夥陳洋和父母捐了3000斤蔬菜,官升一早跟車從瓦房店拉來117棵大白菜、492根蘿蔔,還有數箱西紅柿、黃瓜。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在團市委院內,官升、韓偉將這批菜交到團市委機關志願者手上,由志願者一一送到第二批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家中。

在官升身邊,還有好多像他一樣的青年志願者。

朋朋修腳員工王雨彤,遼師學生耿寧是“守護大連”微信群管理人員,聯絡、解答、回覆,從早忙到深夜,平均每天處理信息8000條以上。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王雨彤▲

市婦產醫院醫生劉傑,三院眼科醫生楊丹作為醫療工作者負責聯繫、篩選社會各界捐贈的醫療物資和意向採購的緊缺醫療物資,責任大,也很繁瑣。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劉傑▲

官升的好兄弟姚長明,為了保證妻兒的安全搬到員工宿舍去住,自我隔離。庫管、司機、取貨員、力工、維修工……哪裡需要去哪裡。每天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姚長明▲

95后王明珠自費20000多元全網蒐集口罩,免費送給大連環衛工人、的哥的姐、交警等。

疫情不消退,戰鬥不停歇

從那時到現在,半個多月過去,5個微信群裡集結了1300餘名志願者,其中以80後90後的志願者為主。

“守護大連 抗擊疫情”大連市援助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項目,已經募集到6700萬元善款及多批口罩、手套、防護服、消毒液、酒精等緊缺醫療物資。項目後臺顯示,有2.3萬餘人次參與捐贈。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為防疫籌資6700萬元的大連“俊”青年長啥樣?

在這場疫情中,還有一件事牽動著官升的心。受疫情影響,很多北三市農村的學生家長不能外出打工,收入中斷,還有的家庭種植草莓蔬菜大棚也都因疫情損失巨大,部分農村留守兒童更是面臨困境。官升所在的“小善大愛團隊”和其他幾個青年志願者團隊同大連青基會一起發起“小善大愛,幫助疫情下的貧困家庭孩子度過難關”獻愛心活動,幫助受到影響的孩子們。

隨著疫情的不斷變化,大連的青年志願者隊伍正在從線上轉為線下。自大連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5號令發佈以來,官升等人同大連團市委和各區縣團委組織發動的其他青年志願者一道,已經開始對接所在地區,進行社區排查登記、防控政策宣傳、防疫物品發放等工作,樓宇街巷中這些青春的身影閃閃發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