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被子,拍出了1.3亿,为何值如此天价?

晕晕的Honeybaby


在我国历史上,乾隆是极个别长寿的皇帝之一,活了足足83岁。他在位期间,前有康熙和雍正两位皇帝积累了无数财富,所以,乾隆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享受”的皇帝,他的这种享受不仅表现在平时的花销上,来自我国和世界各地的珍宝也被乾隆收藏了个遍。在他去世后,他的墓中自然也少不了很多稀世珍宝。

其实,当年孙殿英盗的不只有慈禧的墓,而是整个清东陵,包括乾隆的墓在内。可即便是孙殿英这样的贪财之人也只将乾隆墓中的其他宝贝带走了,忽视了裹在乾隆身上的这块“裹尸布”。

试想一下,乾隆会下令用一块普通的布料包裹他的尸体吗?肯定不会,这是一张“陀罗尼经被”,又被称为“往生被”。

清朝统治者笃信藏传佛教,往生被就是被经文加持,可以使被覆盖者消除业障,阴间众生见之为一片光明,这才是受乾隆钟爱的主要原因。

要知道,这种被一般人是不可使用的,只有皇帝和皇帝御赐此被的人才可以使用,这也足以见得这个这张“裹尸布”的价值了。

溥仪等人得知这一事情后,前往清东陵尽最大可能恢复现场,而一些“看似没有用”的东西也被带了出去,就包括这张往生被。

几经辗转,这张往生被出现在了2005年拍卖会上,被标明为“清末黄缎子袈裟”,原来,在过去那段辗转时间里,这张往生被被缝制成了一件袈裟,就是出现在拍卖会上的这件。

但是,清末袈裟的名字显然没有什么吸引力,不仅年代不长,而且那时的袈裟更接近现在的袈裟,根本没什人关注这件宝贝。

最终袈裟被一位姓秦的先生仅以9万元的价格买了下来,其实,秦先生之所以买下他,是因为直觉告诉他,袈裟里面藏着宝贝,他一定要打开看一看。

果然,里面的东西是一个印着佛像、佛塔、佛经、花纹的明黄缎底三米见方的“黄布”,这已经不再是9万元可以形容的了。随后,他找了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乾隆的那张往生被,而且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件皇帝专用的往生被。

查阅相关的清朝史料,这块高两米,宽1.38米的经被,制作工序极其复杂,汇聚了当时顶尖工匠的心血,连续缝制三到五年方可完成。需要的材料也是特别珍贵的毛线,使用的工艺还是清朝等级最高现已失传的“双面缂丝”工艺。上面的文字都明显带有乾隆时期的印记。

虽然秦先生的直觉让他买下了这件宝贝,也并没有花费他多少钱,但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里面藏着的居然是这张价值连城的往生被。在2010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这张往生被被1.3亿买走,而秦先生最早花费的8万完全可以被忽略。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是秦先生眼光犀利的话,看出了这叫袈裟绝不一般,或许这张往生被即便是到了今天也不能重见天日。


夏目历史君


在我看来这就是人为炒作,有钱人的世界不可理喻。就算是乾隆皇帝裹尸的被子,能够当作文物,那这1.3亿的价格又是如何估算出来的?

这被子的用途只是给皇帝裹尸,制作再精良,材料也就是金丝和藏羚羊尾绒,贵重但并非不能复制。其上的经文也并不是稀缺品,至于什么密宗高僧开过光,那就是纯属忽悠人。有什么用?这玄而又玄的说辞,能变成被子本身的附加值吗?

唯一的解读就是消耗名人效应。这也就是跟乾隆有关,如果换作是哪个妃子使用过的,压根就不会有如此天价,或许连炒作的人都不会有这个心情。


话又说回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们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过亿的操作我们也就看看热闹。国不国宝自有公论,真要是国宝级的文物,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拍卖会现场?难道都是法盲吗?

扯了半天闲篇儿,说说这条被子的来历吧。

1928年东陵大盗孙殿英炸开了乾隆皇帝的墓。他们眼里只有金银珠宝,其实这条盖在乾隆尸体上的被子是最先发现的。孙殿英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儿,一把扯到了地上,然后蹬胳膊拉腿儿翘嘴一同劫掠,贵重文物被拉走了数车。

如果孙殿英能想到这条被子值1.3亿,估计肠子都悔青了。等到溥仪领着一帮满清遗老赶到的时候,现场一片狼藉。他们重新敛葬了乾隆,随葬品已经不剩啥了,也就这条被子被他们带了出来。才得以流落民间。


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上出现了一件袈裟。当时的竞拍者都是奔着别的东西去的,几乎没人注意这件袈裟,甚至差点儿流拍。最后有人出9万元拍走了这件袈裟。

拍得袈裟的人在袈裟里层发现了那条佛经被。经鉴定就是乾隆身上盖的那条。2008年有人出6550万买这条佛经被,得主认为价不够高,没出手。2010年终于以1.3亿成交售出。

民间传说这佛经被法力无边,死后阎王都要高看一眼。什么佛经被上有密咒,除了帝王别人驾驭不了。这些也就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再怎么说他也变不成被子本身的价值。


说史听涛


什么样的被子,居然拍出如此天价?

陀罗尼经被。

这种被子不是普通的被子,而是来自西藏的被子,据说是用“软黄金”之称的藏羚羊尾绒毛织成。


据说,光编织汉字和满文被子上的经文,就花了三年时间,真够费时费力的。

这还不算,被子上的梵文,经数百高僧念了三天三夜的密咒,据说亡者盖此被子,可消除这辈子犯下的全部罪孽。

据说,阎王爷见到被子之后,对亡魂高看一眼,不仅免遭炸油锅之苦,运气好的会奉若上宾,陀罗尼经被堪比地狱版的免死金牌。

在清朝,只有二品以上的大员,经皇帝御赐之后,可有资格获此被子,普通官员或者百姓一律禁止使用。

到了如今,陀罗尼经被已成了普通商品,淘宝上多的是,普通的30块钱一条,贵一点的100元钱一条。



闲言少叙。乾隆这条陀罗尼经被是如何出土的呢?

话说当年,孙殿英炸开乾隆墓,打开了棺材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裹尸布—陀罗尼经被。

孙殿英一把扯掉了陀罗尼经被,扔到了地上,然后撬嘴巴的撬嘴巴,拽腿的拽腿,将稀世珍宝盗得一干二净。

在这些兵痞眼中,只有黄金珠宝才是宝贝,这块裹尸布充其量不过是金黄色的被子,所以才被扔到了地上,任人来回践踏

殊不知,这条被子也是稀世珍宝。


不久之后,清朝宗亲进入了乾隆墓,大骂孙殿英无耻混账,天诛地灭。可叹地是,棺材中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堆枯骨以及一条陀罗尼经被,清朝宗亲担心再遭盗墓贼光顾,于是将这条被子带了出来。

后来,清朝宗亲将这条被子缝在了一条袈裟内。

辗转过了80年,20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一位姓覃的收藏家花了9万买了这条袈裟。

回到了家里,老覃仔细欣赏袈裟,发现这条袈裟居然有个夹层,里面有东西!

于是他小心地剪开了侧面,发现里面有条满是经文的被子,老覃大喜过望,拿着去找专家鉴定。

这一鉴定不得了,这是乾隆盖过的陀罗尼经被,天呐!老覃惊呆了!


2008年,有人出价6500万买这条被子,老覃不卖。

2010年,这条被子以1.3亿成交。

老覃高兴极了,终于可以在北京买套四合院了。


一半秋色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去世,新觉罗·弘历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掌权60多年,是历史上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活了89岁。

乾隆皇帝一生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死后有很多陪葬品,里面的名画古帖与名器古董无数,他想的应该是在另外一个世界也继续看着这些宝物吧,可是世事难料,死后的乾隆皇帝非常惨。

1928年7月,孙殿英以军事演习的幌子疯狂盗墓,整整拉了三十大车,把慈禧和乾隆墓中的珍宝都拉走了,清朝的遗老遗少去重新入殓的时候,发现慈禧的身上都长了白毛,乾隆就更惨了,在《于役东陵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乾隆比慈禧太后惨百倍,由于孙殿英毁棺抛尸,乾隆和皇后的遗骸早已散乱。大家仔细寻找,只找到了4颗头骨。

不过孙殿英是一个粗人,他拉走了很多宝物,可是却将乾隆身上的盖尸被扔掉了,也就这不起眼的被子,最后被拍出了1.3亿的高价,因为这被子不普通,它是价值连城的陀罗尼经被。

图为秦先生拍到的袈裟。

清朝的遗老遗少去重新入殓慈禧和乾隆皇帝的时候,就发现了裹尸被的非比寻常,带回去保存的时候,还特意把陀罗尼经被缝在了一件袈裟里面,可是这些人死去后,袈裟流落民间。

袈裟流落到拍卖市场,被秦先生在2005年凑钱花九万元拍下了,就是作为一件袈裟拍卖的,可是拿回去之后,秦先生觉得不对劲,袈裟里面还有夹层了,细细拆了之后,发现了这件正黄色的被子,不过他也不知道是何物,只是觉得稀奇有名堂。

秦先生自己也不认识,多方找人鉴宝,最后找到了故宫博物院权威鉴定专家张淑芬,张淑芬拿着被子就惊呆了,又找了很多人鉴定,最后确认这就是乾隆皇帝裹尸体用的陀罗尼经被。

这件乾隆皇帝用的陀罗尼经被价值连城,为何这么说了?

第一,皇帝御用的东西本来就珍贵。

第二,这件陀罗尼经被原材料也很珍贵,是用黄缎、金线、混藏羚羊绒和獐子绒采用双面缂丝编织成的,藏羚羊绒一直有着“软黄金”之称,而缂丝也是”一寸缂丝,一寸金”,这些东西都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想买都未必买得到。

第三,陀罗尼经被又被称为五彩被,因为在不同的光线下会呈现黄、棕、金、粉、紫五种不一样的颜色,陀罗尼经被上还绣满了佛典经文,都是很珍贵的。

第四,清朝王室中只有亲王以上的可以用陀罗尼经被,只有皇帝用的是正黄色的,如今被收藏在清东陵博物馆中的慈禧覆盖的陀罗尼经被都只是明黄色的,慈禧都无法用正黄色的。

据说现存的唯一一件正黄色的陀罗尼经被就是乾隆皇帝的这件了,那自然是价值连城,当初的秦先生运气也是好到爆,用九万元就买了回来,它的身价最后涨到了1.3亿。

2005年,秦先生花九万元拍下陀罗尼经被。

2008年,一位女士花6550万元拍下陀罗尼经被,几个月之后的拍卖会上,一位手持号码牌168的神秘男士,用1.3亿人民币拍走了陀罗尼经被。现在这件陀罗尼经被应该是被精心收藏了,不知道以后还会涨到啥价格了?想都不敢想。

这就是这件陀罗尼经被的前世今生,怎么去评价了?只能说这件被子的确是有价值的,然后有钱人的世界我们也不懂,最后还有一点,乾隆皇帝一生无比荣耀,他是万万没有想到死后会是这样的结局吧。


湘西小木鱼


我是七哥

这个事情略有耳闻。

孙殿英挖了乾隆皇帝的坟墓,想捞取不少财报。看到裹着乾隆尸体的被子上,有不少金银珠宝,顺手一捞,但偏偏忘了这件被子,而这件被子恰恰才是真正的宝贝。

(孙殿英盗墓)

后来,清朝宗室闻讯,赶忙跑来收拾被盗的乾隆陵墓,也就顺便将这件被子带出了陵墓。清朝宗室的人,都知道这世间宝贝,叫做“陀罗尼经被”,是只有皇家宗室才能用的陪葬品。

为了不让这件宝物落到贼人手里,清朝宗室的人,便将这件被子改编了一下,变成佛经袈裟,将被子藏在袈裟里面。

但随着清朝宗室的日益没落,这件袈裟最终流浪到了拍卖市场上。

05年,北京的一场拍卖会里,有一位覃姓的收藏家花9万买下了这件袈裟。

(陀罗尼经被)

随后,收藏家在家里仔细研究,意外发现这件袈裟里面,竟然藏着一个佛经被子,便让请专家来鉴赏下,最后得知,这件佛经来自乾隆陵墓,是难得奢侈品,宝贝啊。

这下,收藏家知道自己淘到宝贝了,珍藏了好几年,最后在13年,以1.3亿的市场高价卖给了别人,算是一夜暴富了。

话说这件陀罗尼经被,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呢?

这还真不好说。在专家看来,这就是个宝贝,乾隆皇帝留下来的宝贵奢侈品,论年代,从1795年到现在,也有几百年了,也是个地地道道的古董;论稀有,也的确稀有,这是清朝皇家宗室才能用的奢侈品,后世流传极少。

外加一些市场推手,大家都想借着这件宝贝发财,这些文物也自然水涨船高。所以啊,要想快速发财,不如回老家,收几件宝贝,一夜暴富,也未可知啊。

——我是七哥,欢迎大家多多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每天带你看看大千世界,升级认知![鼓掌]


岁七夸父


我觉得这件包裹遗体的被子之所以能拍出如此高昂的价格,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一块包裹遗体的布,但事实上它的来头可不小,在古代他被称为“陀罗尼经被”,在古代的时候只要是跟佛经有关系的物品全部都是非常珍贵的,就算是当时的万户侯都没有资格使用,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在乾隆过世之后,就用这块“陀罗尼经被”包裹他进入坟墓。这块被子是完全由黄金丝作为辅助材料编制的,这种黄金丝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稀少的,而且非常难编制,编制的时间就足足花了四五年之久。

除了黄金丝之外,这块被子还主要是由丝绸编制,按照皇帝服饰的工艺专门为其编制,在400多年的时间流逝后,也没有腐烂掉,这在世界上都是非常难以见到的景象。

第二,现在的古董本来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有非常多的古董收藏家都愿意开高价购买一件真品古董,只要是年份够久远,是真货,他们愿意花光自己所有的钱买它回家,更何况这是乾隆皇帝用过的东西,乾隆皇帝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这么著名的伟人最后选择用这块布来包裹自己的遗体,足以证明这块布的价值,曾经皇室的物品原本就是无价之宝,加上这可是乾隆使用过的物品,其价值更是不可小看。也正是因为这两点原因,这块“陀罗尼经被”才可以卖出1.3亿的天价。


古今历史观文


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被子能拍出1.3亿的天价?相信大多数人刚看到这个标题会比较震惊,不过细细研究会发现,这个被子无论是从被子本身的材质,还是收藏价值来讲,都是极其珍贵的。

裹尸被的真身不一般

该被子并非普通的专供日常取暖的被子,它的名字叫陀罗经被,又名“往生被”,“陀罗尼衾”。

“此陀罗被乃按灭恶趣本续所作也,续云:此灭恶趣威德王密咒,功德无量,不可思议。若为亡魂作利益者,书此密咒真言字种,贴于亡尸额、喉、心、密等处,或复佩戴、盖覆之。是人魂识承佛如来密咒功德摄受之力,无始劫来种种罪业,悉皆清净。”
——《陀罗经被考(三)》

据《陀罗经被考(三)》中记载,陀罗经被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只要亡者将陀罗经被覆盖在遗体上,生前所犯的罪过就能抵消,所有的冤家孽障都能消除,更能带来福运,并被阿弥陀佛指引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亦是“往生”。

而皇家笃信喇嘛教密宗,且皇家墓葬建造往往选择风水宝地,随葬品丰富、内设重重机关,且会有活人殉葬,可见其对“往生”的执念。

因此,为了显示皇家的天权神威,威严陀罗经被在清朝中期专为皇家所用,并且没有懿旨,任何人不得使用。

收藏价值极高

上面说到,陀罗经被专为皇家使用,该陀罗经被又是乾隆皇帝的裹尸被,无论是用色方面还是材质选择上都是独一无二,极尽奢侈的,而且制作工艺也极其复杂。

“梓宫用织金梵字陀罗呢黄缎衾一,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呢缎五。皇后至妃嫔亦皆用陀罗呢衾、陀罗呢缎。贵人以下,则待恩赐方准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

该陀罗经被上面织有五色金梵字经文,印有各种藏文佛经,是佛教的密宗圣品。用料上选择金丝混藏羚羊绒和獐子绒,价值可见一斑。

文物的稀缺性、完整性、本身的价值等都决定了收藏价值,而该陀罗经被作为皇上专用,是经过佛家开过光,诵过经,除了材质本身极其稀有昂贵外,还承载着我国乾隆时期的风俗、民俗等传统文化。

因此,该陀罗经被的收藏价值是极高的。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就是“明星效应”,就好像当今社会上,影视明星穿过的、用过的物品,往往会有很多人以高出物品本身价值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去购买收藏。拍卖由于存在竞争力,很多拍卖品也是会被高出实际价值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价钱去拍卖。

因此,综上所述,乾隆皇帝的裹尸被拍出这么高的价钱,并不奇怪。


飞鱼说史


都别抢,我来答。

包裹乾隆尸体的裹尸布叫做“陀罗尼经被”,值得一提的是这间后来被拍出1.3亿元的收藏品最初是被一个普通的收藏家以9万元在2005年捡漏拍下来的,当时这件“陀罗尼经被”差点流拍。后来,这件收藏品拍出6550万从这位收藏家手里拍出,价格后来才抄到1.3亿。

其实捡漏这种事情在收藏界很常见,有时候可能很不起眼的一个小玩意,可能就是稀世珍宝。当初这件“陀罗尼经被”谁也不知道它是乾隆的裹尸布,由于无人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所以差点流拍,那位收藏家也是误打误撞。

直到随着这件收藏品的价值大白于天下,它的价格才水涨船高,那么一件普通的裹尸布,为何能够抄到这么高的价格呢?

  • 何为陀罗尼经被

陀罗尼经被是一种存在于藏传佛教密宗的陪葬品,本质上并不是什么稀奇玩意,它的质地是由白绫组成,在白绫上绣有金梵字经文,除了有经文,还有佛像、佛塔、花纹等各种元素,制作起来确实比较复杂。在清代时,贵人以上都可以使用陀罗尼经被,但按照佛教的说法,任何人都是可以使用的。

“陀罗尼经被” 又称为“往生被”,根据佛教的教义,死者去世以后如果能以这种经被覆盖于尸体之上,便能起到罪灭福生,消除死者生前的业障,同时能够将死者引向极乐世界,消除死者的罪业,就作用上来说,其实就和请和尚来诵经祈福是一样的作用。

“陀罗尼经被”在清代并不鲜见,像慈禧也有,而且数慈禧的“陀罗尼经被”,长宽都有将近三米。提到这个“陀罗尼经被”的出世就不得不提“东陵大盗”孙殿英,我们都知道他盗墓盗的就是乾隆和慈禧的陵寝。

所以不管是乾隆还是慈禧的“陀罗尼经被”都流落到民间,但“陀罗尼经被”的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要远大于其本身,所以在民国到前几年,它都只是一块价值不大的工艺品。尤其在民国时,在孙殿英眼里只不过是一张毫无价值的裹尸布。

在2005年的北京拍卖会上,乾隆的这件“陀罗尼经被”还险些被流拍,由此可见当时人们也普遍不看好它的价值,而且还经历了一次流拍,直到第二次才被买走。当然,这是在他们不知道这是乾隆的“陀罗尼经被”的情况下。

  • 往事曝光,价值暴涨

这件“陀罗尼经被”以9万元的价格被拍下后,最初他并不知道这件收藏品的真实来历,于是寻找到相关方面的专家鉴定,对方告诉他这是“陀罗尼经被”,是拿来盖在死者尸体上用的。而且当时还劝说他不吉利,要他转手卖掉。

这位专家后来给他介绍了两位买家,对方出价18万,但是这位买主多了一个心眼,觉得既然不值钱,你为什么还要翻倍来买。所以就没有卖,为了搞清楚这件收藏品的真实来历,买主又找到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请求鉴定。

对方因为是专门搞文物研究的,所以看到这件收藏品的工艺水平,便告诉他价值很高,但是至于来历却说不上来。几经周折,买主又找到了当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大法师的弘道法师,此人身份有些特殊,他是乾隆皇帝的第六世孙,原名爱新觉罗·毓从。

经过弘道法师的讲述,这件“陀罗尼经被”的来历才真相大白。

原来它是西藏活佛送给乾隆庆祝八十大寿的礼物,乾隆去世以后就作为随葬品下葬。到了民国时,孙殿英盗墓,把清东陵搞的乌烟瘴气,盗走了很多随葬宝贝。但是由于孙殿英不识货,所以就没有带走这件经被。

当时听闻清东陵被盗后,70多位遗老前往清东陵收敛老祖宗的陵墓,在收拾一番后,又将这件经被又被送回棺木里下葬。后来,买主又找到西山大觉寺研究员伊葆力和文物鉴定专家张惠萍一起帮忙坚定这件经被的真实性。

经过一番查找,他们在《清会典·葬礼》中找到了乾隆下葬时的相关清单记载:

(列圣)织金梵字陀罗尼黄缎衾,绣九龙黄缎衾各一。内衬织金五色梵字陀罗尼缎五,各色织金龙彩缎八,凡十有三层。

最终确定了这件经被就是乾隆的那件,于是这件经被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实际上这件经被是否值这么多钱不好说,光从工艺价值的本身来说,它恐怕值不了这么多钱。主要价值还是体现在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上,最重要的是它是乾隆皇帝的经被,不管是工艺、等级、内涵价值都是其它不能相比的。

譬如慈禧的那件就不见得拍出这么高的价格,我们都知道收藏界向来不乏数亿元的收藏品出世,而在拍卖界向来没有统一的价格标准,很多收藏品的价格并不是我们寻常理解的供需关系所决定,最终决定价格的是稀缺性和偶然性。

稀缺性大家都知道,物以稀为贵,毕竟世上就只有一个乾隆,所以这件经被的价格显然就拥有了上涨空间。此外,很多收藏品的价格也是偶然性决定的,它并没有规律可言,可能今天这样东西很受追捧,但到了明天可能就不值钱了。

譬如像梵高的画作,有12件卖出3000万美元以上,在譬如达芬奇的《救世主》,在2017年被拍卖出高达4亿美金(29亿人民币)的高昂价格,稳居全球最贵艺术品榜首,但你看他其它的作品不见得能够拍得出这种高价,这就是偶然性。

2014年一件茶碗大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出2.8124亿港元的价格,又譬如上面那个由贾科梅蒂创造的雕塑《指示者》居然拍出1.41亿美元的价格。究竟值不值这个价钱,大家都懂,反正拍卖行里面的道道很多,买主花高价拍卖下来并非完全看中它的价值。

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投资,炒作一番,价格又上去了,总之每个行业都门道多多。


围炉谈史


乾隆皇帝包裹遗体的被子,那能是普通的被子吗?这件被子又是怎么流落到拍卖会的呢?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遭劫的清东陵

1928年7月,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率领两路大军,直奔曾经的皇家禁地:清东陵。此去并不是因为战事,而是为了那些埋在地下的无数珍宝。

两路大军一支奔向慈禧的定东陵,另一支则进入了乾隆皇帝的裕陵。所有的防止盗墓的机关暗哨都不起作用了,因为孙将军直接用几百斤炸药,轰开了皇家陵墓的大门,洗劫了整整七天七夜。

当得到消息的70多位清朝的遗老遗少栖栖遑遑赶来的时候,眼前骸骨散落,大量没有被带走的瓷器、字画、织物散落一地。他们收拾了慈禧和乾隆的骸骨,重新装殓。又各自取了一些散落的陪葬品作为留念。

事实证明,孙殿英这个大老粗,并没有觉得慈禧和乾隆的“裹尸被”是什么好东西。慈禧身上的被子,在1979年考古工作者再次打开定东陵时被发现;而乾隆的被子,应该是让某位遗老遗少当成纪念品带走了。

惊现拍卖会

2005年的一天,北京的一场拍卖会异常火爆,许多拍品都名花有主。而一件标价8万的“清末黄缎子袈裟”却始终无人问津,最终流标。喜欢收藏的秦先生犹豫再三,最后花了9万,买下了这件“袈裟”。

回到家后,秦先生将“袈裟”铺开,仔细研究,意外的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夹层,而夹层里藏着的,就是这件乾隆的“被子”。

2008年,这件“被子”再登拍卖现场,被买家以6550万买走。

两年后,“乾隆被子”再创高价,拍出了1.3亿!

“被子”的价值

说了这么多,这“被子”为啥这么值钱呢?

这件“被子”的全称,是“缂丝陀罗尼经被”,乃清代皇帝、皇后等皇族葬祭专用的佛教用品,从质地和颜色上严格分为六个等级。而这件乾隆“被子”由藏羚羊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缂丝而成,属于最高等级,据传为西藏活佛敬贡给乾隆皇帝专用,用于覆盖其遗体以超度亡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文物价值非同一般。

缂丝可能大家还不是很了解,这是我国丝织工艺的巅峰了,自古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这么大一件“被子”,都由缂丝技法织成,再加上用料的考究,价值自然极高。

据专家介绍,目前真正面世的缂丝经被只有两件,就是慈禧太后的一件和乾隆的这一件,而慈禧那件为明黄色,属于皇后等级,无论从大小、质地、织工等各个方面,均不如这件乾隆正黄色缂丝经被。

除了用料和织工的讲究,这件经被上绣有梵、藏、满、汉四种文字,主体为一座缂满陀罗尼经的佛塔,其上每个圆圈都代表一个“咒”,整体表示“一切咒的集合”,无论生者还是死者,只要将经被覆盖于平躺的身体之上,就可以吉祥驱邪,并且均有西藏活佛的加持开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怎么样?这样看来,小伙伴们觉得这件“被子”,值不值1.3亿呢?


文眼豆子


1928年,孙殿英借着剿匪之名挖开了慈禧太后与乾隆皇帝的陵墓,并且将其中的珍宝洗劫一空,不过孙殿英与手下士兵只将其中金银珠宝统统带走,对于大量的文玩字画就背孙殿英遗留下来。孙殿英劈开乾隆皇帝的棺椁,将乾隆的尸体扔到地上,却没有发现包裹尸体的被子其实是一件价值连城的珍宝,因此被遗留了下来。


后来满清遗老来到陵墓收拾,将包裹尸体的被子带了回去,并且将其裹在了一件袈裟之中。随着清朝皇室的没落,这件袈裟又流向了民间,在2005年一场拍卖会上,这件不起眼的袈裟起拍价仅仅只有8万元,在一番加价后,秦先生最终以9万元的价格拍下了这件袈裟。

秦先生将袈裟拿回家中,他在欣赏袈裟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之处,他在袈裟里面发现了一件正黄色的被子,不过秦先生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他只是感觉这有些不同。他拖人请来文物专家进行鉴定,最后确认这是陀罗经被,而且是乾隆皇帝的陀罗经被。他的价值肯定是远远超过当初秦先生拍下的9万元,秦先生这下算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2008年秦先生将这件陀罗经被拍卖,经过一番加价,最后成交的价格为6550万元,比起三年前秦先生拍下9万元,这翻了七百多倍,这可能是当年最有眼光的投资了吧。也就是在同年,这一件陀罗经被又被再次拍卖,最后成交价格为1.3亿,价格再次翻了一倍,陀罗经被被一个神秘的人拍下,如今不知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