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歷史碑刻

舊時牌坊

牌坊主要分為嘉獎官員和表彰節孝女子兩類。據縣誌載,舊時在縣城的主要牌坊有:承宣坊、桂林毓秀坊、紫誥重封坊(為許國秀立)、龍章三錫坊(為李成性立)、飛騰坊(為李宗立)、青霄坊(為申志立)、世科坊(為申志立)、鳴陽坊(為趙有初立)、鴻臚坊(為胡光立)、彰善坊等。另在普通店、褡褳、冊井、三王村、新城、安河、中關、毛莊、全呼等村也有一些為節孝婦女立的貞節牌坊。今日均已不存。


孔天鐸墓碑

原碑位於北俎村孔氏墓地,系明知縣方豪撰文。碑文記述了方豪因治水來此見古碑覆地,翻而讀之,系元孔氏塋記,心中悽然,越六日復來,找人鑿溝立界,撰文立碑之事。今碑早已不存,縣誌中有碑文。

孔莊神女廟新鑄銅像碑

位於孔莊聖母宮,明萬曆三十二年立。該碑載臨漳人鑄銅神女像贈小西天老根營的經過。並載(明)順(德)溫(陽)人建神女祠于山頂。傳神女姓張,母王氏,女生而神靈,長而穎悟,年十九偶開靈智,而成仙,遠近多有慕名來拜求的。此碑為本市為數不多記述凡人成神女的古碑。


孔莊鑄造碧霞元君聖母金像記

位於孔莊聖母宮內。碑曰“襄國西南有栲栳紅山,為邢州勝地,上有碧霞元君聖母神祠,香火幾遍畿南。山下四十里名孔莊,風俗淳美,多有君子居之,鄉人建聖母行宮,僧人焚修從事已遠,先有僧覺西……餘為諸生時司業於孔莊之禪院……知僧官永祚恪守五戒,精明內典,堪於焚修,”便“偕兩庠諸生白於太守”,“太守準令永祚詣孔莊”,“人皆悅之”。孔莊“有善人曹萬譲者,素有善名,好義樂施,與餘弟任希蛟結社會盟,南謁武當,北走五臺,數年不倦”。一日歸見祠內梳妝樓三楹未完,便“捐財呼役,建成棚樓三楹並神龕”等,並準備鎔金為像,便“施銀二十兩及米薪之費”,僧永祚廣為籌措“募金數百斤,擇吉日下爐鑄成聖像”,該像幾乎“毫無缺陷,略加雕琢宛如天成……奉之神龕中,金碧輝煌。”為使後人不忘僧人永祚和施財者曹萬譲,特立石敘其始末。崇禎五年(1632年),邑進士任尹齋撰文。現該碑仍大體完好。


盧忠烈公祠記

清杜灝撰文,原碑位於沙河城北關準提庵東南盧忠烈公祠內,今不存。碑載盧公祠原位於城南十里鋪,即小黃粱處,其地舊有雙星閣、王母殿等,盧忠烈祠建於清初,有順治年間縣令馮源寫的碑記。然到乾隆年間,當地已是白沙彌望,雍積成丘,而原有之建築均已移至別處。碑文極力稱頌盧象升的功勞,稱“公不死明之宗社或不至於亡”,又云“公於順、廣、大三郡,生日家設一罈瞻祀,死合謀除地為祠歲時奉祀。”看到公祠湮廢已久的狀況,杜灝乃捐俸若干,購北關準提庵東南之閒屋三間,繚以周垣,敬妥公位於中,重建盧公祠。從中可見封建統治者對前朝英烈的敬重。


柳泉郝氏祖墳石神主碑

位於東柳泉村北郝氏祖墳,石質方柱狀,上小下大,側面近梯形,上邊長73×70釐米,下邊長90×83釐米,高70釐米。頂面陽刻蓮花圖案,碑正面左上方刻“郝氏宗祖之圖”六字,居中刻“正神主”三字,其下為郝義李氏二男,再下面分別為長郝整李氏二男和次郝忠朱氏五男,再以下則分別是郝成、郝良、郝進、郝直、郝寬、郝信、郝敬七位及其妻子某氏。最下面是郝才進和郝思政兩位。一旁為“(洪武)年歲次戊寅十一月二十三日壬寅下葬主郝義”和“(正統)年歲次已末三月初三日戊午承兇下葬主郝成、郝進”的字樣。這類石神主碑在本市已不多見。


欒卸建校碑記

位於欒卸學校。1984年由中共沙河縣委和縣政府合建,碑中對該村重視教育,在全省率先自籌資金建教學樓,並高薪從全國招聘教師的舉動給予大力表彰。


明洪武年間《戶部員外郎》匾

木質,長約5尺,寬約2尺,正面陽刻“戶部員外郎”五個行書大字,前有“洪武二十二年”,末有“李智”等小字,面漆多已剝 落,但整塊匾仍十分完好。現存冊井東北街李家,是本市僅存的一塊明初官員的匾額。


明淵公和尚墓誌碑

於漆泉寺,高約1米多,寬約0.6米,正面刻“明故親教淵公和尚墓誌”及萬曆二十三年十月二十四日立等字。背面刻有該寺僧人宗派字序:智慧普印文,廣玄德至洪,善開清淨道,維妙法圓宗,通達能具演,性海湛然澄,真如戒定濟,周隆繼祖登。


孟氏祠堂

位於孟石崗村。縣誌載“明末六十一世孫有宏儒、宏治者為避兵亂,自鄒縣遷至沙河,後嗣繁衍。清同治六年,經亞聖裔世襲五經博士孟廣均查明,令入正譜,行文原籍,優免差徭,在本村建立祠堂,歲時奉祀”。村志載,同治七年山東亞聖府行文保定藩臺,保定行文沙河縣,沙河縣正堂即下發免差徭行文。同治八年,在該村孟氏祠堂修造蠲免碑等。當年該祠堂斗拱飛簷,雕樑畫柱,門額上書“當大事”三字,內供孟子神像。過亞聖祠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五十年代後祠堂傾圮。1980年後重建,但已沒有了往日的氣派。舊時祠堂內有鑾駕、執事、龍頭、大扇、傘、牌及金瓜、斧鉞、朝天凳、彩旗、鐵炮等。今日仍保存有一部分。另外同治六年刻印的《孟子世家流寓支譜—沙河縣支譜》,也是本市保存較好、歷史較久的家譜。


菩薩羅漢洞碑記

此碑乃北盆水菩薩羅漢洞口石壁上的摩崖刻碑。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刻,全名“直隸順德府沙河縣下鄭社北盆水新建菩薩羅漢洞碑記”。碑載“北盆水山圍四面,水出一方……乃楊氏一族獨居於此,佃客蜂攢……祖諱俊昭,宣德年間,從趙泗水來此剪削樹木,開墾山田……善士楊福……見南山古洞一所……乃舍家財造觀音羅漢像”,以及其家田產四至情況。這是難得的一塊開荒建村的歷史場景碑記。並且可知當時趙泗水屬下鄭社。


青介遺址

位於青介村西南約1公里處,1955年發現。遺址北靠水渠,西北是林場。大約在南北2公里,東西1.5公里的範圍。地面暴露有石斧、石鏟、石刀、刮削器、獸角、鹿角、殘蚌及繩紋、篦紋、蘭紋陶片和殘乳形足鬲口沿、鼎、罐等物。亦為商代後期遺物。


清戶部執照和國子監監照

李石崗村發現清咸豐六年,該村李有貴由俊秀在捐銅局捐京錢壹佰玖拾伍吊,在戶部領到捐款執照,從而得到國子監發給的監照,成為監生。兩張執照均為紙質,印刷體黑字,紫紅官印、硃紅批示。監照的全文是:“國子監為請旨給發監照事,準戶部知照,李有貴系直隸順德府沙河縣人,捐年二十歲,身中、面白、無須,由俊秀在捐銅局捐輸,準作監生,相應給予監照,以杜假冒等弊,須至監照者。三代曾祖景倉,祖天義,父得魁。右給李有貴收執。咸豐六年伍月二十六日給”。


清末賀匾

上關村發現一塊光緒二十六年沙河縣教諭祝賀李辛考中秀才的賀匾。木質,長四尺半,寬二尺,正中陽刻“漢廷推轂”四個大字,邊上另有“欽命文林郎特授沙河縣教諭蕭文治為恭賀李老先生令郎入泮鴻喜”等小字,還有漢滿兩種文字的“沙河縣儒學圖”的官印。該匾保存基本完好,只是面上的漆已退色剝落。


清知縣張思誠題匾

田安博物館收藏一塊清山東泰安進士,嘉慶十六年至十七年沙河知縣張思誠題字木匾,長130釐米,寬63釐米,匾底色已脫落,但刻字仍清晰可辨。匾正中刻“靳驂榮桓”四個大字。左題“賜進士出身原沙河知縣張思誠為”,右題“恩賜九品頂戴李萬行立,道光六年秋七月穀旦”字樣。


清恩賜國子監學正墓碑

位於冊井北嶺,雙龍纏尾碑首,高約2.3米,寬約80釐米,名曰“呈請欽賜國子監學正張公墓誌銘”,碑文由陝西洋縣知縣,永年常廷璋撰寫,楷書。在簡介了張養心的家世後,敘述了他志在青雲,卻連遭變故,從而備嘗辛苦,但他矢志考取功名之志卻從未稍懈,從二十多歲一直考到八十歲,才被恩賜為舉人,八十一歲又被賜為國子監學正,耆耋之年終於成為享譽鄉里的張翰林。該碑立於清同治五年,現保存完好。


石崗爭水官司碑

原位於劉石崗和孟石崗村之間的旱池旁,後移至孟石崗村內。高0.9米,寬0.4米,厚0.14米。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春旱,孟石崗和劉石崗因爭旱池水而引發訴訟,知縣張思誠經實地勘察,調和平息爭端,並親書碑文,立碑為誡。文曰“水火用以濟人,行路之人尚所不禁,何況誼系親朋,豈無相周相濟之意,後各歸和好,不得因池水訴訟。”


石神獸

似獅又似豹的石刻神獸,頭上有一角。高約90公分,長有1米多,其身上還刻有翅膀狀物。該石獸是九十年代從留客村北約2千米的鐵路邊地下挖出的,大體完好。經專家判斷,名曰天祿,是古代墓前鎮守避邪之物。現存市文保所。另本市還發現有石羊等墓前石獸。


蘇莊宋代墓誌銘

《宋故贈大理寺丞張君墓誌銘》,近年出土於蘇莊村附近。由太常博士、宜州通判丘舜元撰文。銘文記述了墓主人張再榮的簡歷,對子女的教誨、獲封及入葬、撰銘的情況。該墓誌銘刻於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本市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墓誌銘。從銘文可知當時蘇莊叫蘇家村。


宋重修冶神廟記

原碑在綦陽村北玄帝廟東側,刻於宋宣和四年(1122年)。碑載“順德之在河朔,為朝庭一襟要,其地多隆崗秀阜,坑冶之利自昔有之,綦村者即其所也……皇佑五年始置官吏……冶之旁舊有神祠……冶吏監侯張率聯事者彷徨庭下……即故址而新之……”全碑約400餘字。由於該碑已毀,有的書載宋張摶撰文,有的載佚名。該碑對了解沙河宋代的鐵冶業十分重要。


宋璟墓神道碑

位於東戶村中學院內,此地原為宋璟墓地,碑高2.4米,寬1.5米,厚0.4米,仰首龜趺座。半圓形碑首刻雙纏尾四龍浮雕,碑額篆書陰刻《大唐故尚書右丞相贈太尉文貞公宋公神道之碑》。碑文由顏真卿撰書,楷體,正反兩面寫於唐大曆五年(公元770年),碑側補寫於大曆十三年。共約3500多字。字體雍容大度,雄渾豪放。其內容對研究宋璟的生平及補正新舊唐書的記載,有重要參考價值。該碑受到歷代文人的稱頌,贊為“人、文、字”均為絕妙的“三絕碑”。 該碑在宋代已斷裂,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沙河知縣方豪起斷碑於荒草之中,熔二百斤鐵貫而續之,用二百多人將碑重新樹起。後歷代多有修葺。1983年被列入省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已申請列入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宋藏主寶和尚塔

位於漆泉寺,八稜八面形,高近1米,徑寬約0.4米,三面有字,主面上刻“藏主寶和尚塔”,中刻阿彌陀佛坐像,下刻大寶樓閣八字真言“唵、摩、呢、噠、哩、吽、叭、咜”。左右二面是碑文,大意是:寶和尚是邢州沙河縣柳泉村人,俗姓郝,元豐二年(1079年)出家,七年剃度,元佑四年(10**)到漆泉寺,七年到南方雲遊,紹聖三年(1096年)又回到漆泉寺,曾參於造法堂、經樓等,崇寧二年(1103年)正月圓寂,享年50歲。此塔由其門徒立於宋政和二年二月。從中可知,至少在宋代沙河縣已有柳泉村,且該村已有郝姓村民。


沙河縣界碑

1、老爺山巔天橋處有清乾隆年間的沙河縣和武安縣的界樁碑石。

2、在九家鋪村北距沙河城17裡的御路房,有清道光三十年立的沙河縣和邢臺縣的界碑。上刻“沙河縣北界”。碑高約2米,寬約1米,厚約0.3米,現已斷,存市文管所內。


善下遺址

位於善下村西北約1公里處。1974年曾挖出石刀、石鐮、石鏃、殘蚌、鬲足、繩紋罐口沿、蘭紋陶片、黑色陶片等。該遺址近似正方形,邊長約百米,文化層厚度在0.3米至0.7米之間。初步研究大部遺物屬商代後期。人傳此處原有人居住,稱為“於崗。”


泰山石敢當

多位於宅牆衝路口處,此俗在我國由來已久。傳春秋時已有人書“石敢當”三字以守門戶,敢當是所向無敵敢於抵當之意。唐代有碑曰“石敢當,鎮歷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張。”明確指出了其作用。後由於道教盛行,泰山是五嶽之首,人們認為泰山威力無邊,便將石敢當慢慢變成泰山石敢當,有人說此泰山石即代表泰山神,也有人說石敢當乃一石姓將軍。至今此俗在我市農村仍存在,不少村莊有石刻的“泰山石敢當”碑。


唐孔漢墓誌銘

原墓位於沙河城北二里處。請初尚存墓誌銘,後失傳。孔漢,字承貞,魯國人,孔子之後。其曾祖華,字德饒,唐朝請大夫,襄國郡開國候;其祖處信,唐朝議郎,岷州當夷縣令;其父親知年,唐嵐州參軍事,上騎都尉,安史之亂時,曾避難廣陽山,後落籍沙河北俎村,(見人物部分唐知年條)。孔漢因封襲而居沙河。他輕歲月而重遊俠,貴一諾而賤百金。三十二歲終於私第。該墓誌銘中有唐代武后時所制之字,如“、、、、、、、、、曌”等,據考證即今日的“國、人、年、嵐、月、風、日、載、互、照”等字。


唐漆泉寺碑

今斷碑存於寺莊農戶中。全名《大唐廣陽漆泉寺故覺禪師碑銘記》,由檢校兵部郎中兼邢州剌史侍御史元誼撰文,前涼王府參軍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王少康書丹。碑載該寺唐貞觀五年敕建,此碑大約立於唐貞元十二年,碑載惠覺系新羅僧人,渡海入唐後,在漆泉寺修行數十年,曾拜著名高僧神會為師,系名播遠近的一方名僧。


陶井壁管

出土自南汪村附近,直徑1.2米左右,如圓環狀,高有二十多釐米,厚約2釐米,陶質。製作和泥時中間摻有秕穀草籽之類,所以燒成後中間多孔,可滲水,類似今天的透水井管,系古代砌井所用。


文廟古碑

舊時,縣文廟內古碑很多。主要有:宋大觀年間御製的大觀聖作碑,碑額書《大觀聖作之碑》六字,內文大約是八刊八行條制。末題“尚書左僕射、中書侍郎、上柱國、魏國公食邑一萬一千二百戶,實封三千捌百戶,臣蔡京題額”。該碑文革初被毀。另有元董樸撰書的《宣聖廟前廊記》碑。明崔銑撰文,朱裳書丹的《沙河縣修學記》碑。還有董威撰文的《沙河縣重修學記》碑,李起元撰文的《沙河縣重修學記碑及周若棠撰書的《重修聖廟碑記》碑等。這些碑刻均已被毀。


下鄭創修河神廟碑

位於下鄭村北與淮莊至南高公路交界處。2007年挖沙時發現,乃明正德四年(1509年)所刻。碑高105釐米,寬50釐米,厚17釐米。碑陽上刻河神廟宇及水官大帝,水母大聖,河伯將軍。碑文記載下鄭村民路全等人因本村自弘治到正德四年以來常遭水侵,故併力修建河神廟之事。從中可知,下鄭村當時臨近沙河。碑陰的四至中載,東至北大冊,西至南高村,南至下鄭村,北至溫全莊。從中可知,當年本縣有個叫溫全莊的村落。


西左村南大井記事碑

位於西左村,已斷為數塊。清乾隆二年立,陽面刻“乾隆元年四月初七日為××事訟,荷蒙本府正堂朱老太爺(指順德知府朱鴻緒)斷明此井系公井,合鄉吃水,諭街樹不許人來損壞銘石垂後”等字。碑陰刻“記事”,大致內容是,左村居山崗,井水為難,此井合鄉吃水不記其年,丙辰(為井之權屬起爭端),由朱老太爺斷明此井系公井,村民感謝不盡,協力將井臺重修,後世不得逞強霸井,刨樹毀井臺等。


希公橋重修碑記

位於上申莊,明萬曆三十五年立。碑文記載了該村立莊以及萬曆八年申氏村民秉承二世希顏公之志,捐資初建希公橋,以及本次重修的情況,對了解該村的歷史及建設有一定的幫助。(附該橋長54米,高7.5米,面寬3至5米,全部用青石壘砌,孔高2.5米,寬3米,至今仍存。)


顯應寺碑記

位於全呼村,明嘉靖四十年縣丞丁存仁、典史梅伯恢等立。碑文約800餘字,敘述了全呼本名叢鵠,並雲“故老傳言,舊有鐵冶司、貿易市,人煙廣大,居民富足”,“村北古寺基一所,惟有石香亭一座,上造大宋政和五年重修佛殿”,至明佛殿毀圮,但基址蒼柏猶存。村之善人嶽乾、嶽志學、郝文德等人發起重修寺院,使之面貌一新。該碑文由邑隱士李仲實撰書,邑進士鄭國彥篆額。


響堂墳遺址

位於北俎村西約500米處,七里河南岸。該處曾出土乳形足鬲、繩紋陶罐、殘陶豆和卜骨等。


雲風山佛巖寺碑

位於石盆村後雲風山腰古佛巖寺處,明萬曆五年立,由南吏部尚書王本固撰額,碑文記載了趙熊捐資修儀夷、渡口、轆轤三川橋樑及整修佛巖寺等善舉。


躍進大石橋碑記

位於石嶺水庫前渡口川上的躍進橋頭,此橋是沙河興建的第一座永久性公路橋,為當時連通渡口至石盆公路的咽喉工程。該碑共500多字。敘述了從1957年冬到1958年冬,幹群同心、熱火朝天修建該橋及渡口公路的經過。碑文最後署名為中共沙河縣委書記於有才和縣長石修志。時間為1958年11月30日。


移民遷建碑

位於市區新楊莊村,該碑高約4尺,寬近2尺。正面有“永誌不忘”四個大字,及“新楊莊村民委員會,一九八六年立”字樣。背面碑文記述了該村原名楊莊,位於縣西烏門川南岸,三面環山,一面臨川,東里許有名聞千里的溫泉,村中間有三人合抱的大槐樹,村旁有果樹飄香、松柏參天的溫泉寺,環境優美,生活幸福。為修朱莊水庫,該村百姓為了下游居民免受旱澇之苦,響應號召,毅然拋離故土,從1973年到1986年在褡褳村北三公里處另建新村,取名新楊莊,縣政府為他們劃正招和普通店村土地三百多畝,以保他們的生產生活。此碑為移民遷建新村中樹立較早的碑,有一定存史價值。


中央領導人為範子俠犧牲五十週年題詞碑

位於大安山腳的範子俠墓地。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題詞:

“為真理和正義苦鬥一生”。


原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題詞:

“抗日民族英雄,模範**員”。

原國防部長秦基偉題詞:

“為國捐軀,雖死猶存”。

原新華社社長朱穆之題詞:

“這裡安葬著一位死重於泰山的人,中華民族子孫後代將永遠敬仰和懷念他”。


左村木製龍王鑾駕

清末西左村有個長工從山西遼州請來一副木製龍王鑾駕,供於左村東的大王廟中,人傳該大王護村佑民頗為靈驗。後在時代變遷中,幾經周折,保存至今。該鑾駕高約30釐米,一副莊重威嚴的官員模樣。


張文謙墓神道碑

原碑位於葛村西,由元翰林侍制、直學士李謙撰文,約1400字,縣誌中有碑文,俗稱此碑為響鈴碑,今碑不存。[另]邢臺董村有《張氏新瑩記》碑,系元奎章閣學士、翰林侍制虞集撰文。乃張文謙子張晏嫌其墳地土薄水淺,購得邢臺西八里董村的好地。掘六十尺始及泉。乃於天曆三年,將張文謙等先人的靈樞遷葬至董村。新瑩記約800字。該碑今也不存。


周選卿墓表碑

該碑本在善下村周家墓地,八十年代移至普通店村睡公廟內。高約7尺,寬約2尺半,蟠龍碑首。碑陽大書“儀型端粹”四個字,並有民國三十一年冬立等小字。碑陰的碑文由孔照華撰寫,共610餘字,由邢臺著名書畫家白壽章(白錫庚)書丹,行草體,俊美流暢。內容記述了周先生的生平簡歷,(見人物部分。周璋條)說他儀表堂堂,有才有德,受到士林百姓的同聲讚美。從文中可知周先生和白壽章的五叔有金蘭之交,所以白對其十分了解,稱“每與同坐,笑談藹然,如坐春風”。該碑不僅對了解周璋的生平十分有用,而且對了解白壽章的書法也提供了一件很好的實物資料。


真澤觀元碑

位於趙泗水真澤觀內,現只剩幾個碎塊。但拼在一起,仍可見碑文大概。時間為泰定元年甲子正月(即1324年),撰文者已缺失,書丹為蒙古教諭賀也先,篆額為鄉貢進士陳士賢。內容大略是沙河縣南二十里南中村園林綺秀、田沃民純,裡有古二仙祠,稽先賢之碑刻乃崇寧年間追贈真澤廟,真神長曰衝惠真人,次曰衝淑真人,雲俗姓樂氏,商湯微子之後,祖父乃潞州壺關縣紫團鄉益陽里人,真人額迢秀髮、紫齒青頭,主五氣之光,握十螺之閥,與麻姑作伴,王母為鄰,霞衣鳳釵,羽蓋霓旌,龍輦虎符,周遊各地,興雨布雨,解災去難,神通廣大等等。文後二十句獻辭每句七字,敘事清晰,詞藻優美,是它碑不多見的。從該碑可知真澤觀之歷史。也可知元代趙泗水名南中村。還可知當時沙河縣已有溫陽之稱,是我市不可多得的一塊古碑。


章村遺址

位於章村南的一片臺地上,1986年發現,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3~1.5米。發現4個灰坑,暴露物有石環、石璜、泥質紅陶、黑陶、夾砂紅陶等。紅陶中有彩陶也有素面籃紋。屬於仰韶文化時期遺物。


漳河神壇碑

宋《太平環宇記》載“湯山在(沙河)縣西北七十一里,下有徑銅馬廟,”有碑曰“漳河神壇”。《水經注》雲,東漢光武廟側有碑載張導為鉅鹿太守時,漳津氾濫,他與人一起原其逆順,揆其表裡,修防排通,以延水路,功績有成,民為此立漳河神壇碑。該碑早已不存,因系舊縣誌內記載的本縣最古老的碑,故錄此。


沙河歷史碑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