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管控下,玉米價格走式如何?

用戶3345270450133希


玉米,是我國大眾產品,也是我國主要北方主要農作物,疫情對我國糧食作物影響不大。


易高傢俱


疫情管控下,玉米價格走勢如何?

大家好!世事難料。因現階段疫情病情持續,物流運輸受阻,糧食外運困難,大部分玉米仍然集中在農戶手中。部分企業為促進玉米上量提高了玉米價格。但效果不明顯,收購基本無量,貿易商和農戶基本都處於觀望狀態,預計後期隨疫情防控形式好轉以及物流暢通之後,基層購銷會有明顯好轉。

影響玉米銷售的主要因素之一是物流不暢通,導致南北玉米不能互動。2月15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解決當前實際困難、加快養殖業復工復生產的緊急通知》,迅速將黨中央、國務院制定的分類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生產的要求落實到養殖業中去,為當前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大局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通知》針對養殖業當前飼料供不上,物質運不進來,產品銷不出去,用工回不來等特殊困難,明確一系列特別支持幫扶政策,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政策落實落地。推動養殖業立即復工復產。《通知》還明確規定玉米納入生活必須品,應急運輸保障範圍,切實落實綠色通道政策,是封村封路要堅決予以糾正。

這就意味著農村封路將會很快結束,玉米運輸難,將會得到解決,玉米購銷和運輸將不會受限制,賣買自由。因受前期疫情間的影響,玉米市場供需缺口較大,利好農民賣糧漲價。另一面由於年前很多養殖場或有相關企業的玉米飼料儲備已經嚴重不足,甚至出現了養雞場或養豬場沒有飼料可以餵養的情況又加上政策方面明確提出:不得攔截飼料運輸車輛,要暢通飼料及玉米等飼料原料運輸渠道。因玉米運輸困難,基層糧源無法順利抵達,農民以及貿易商惜售的情況,導致有超過一半的玉米深加工企業無法如約開工。所以說當前我國玉米購銷市場呈現出較嚴重的供不應求的態勢。這也是對當前乃至後期玉米持續小幅度上漲提供了基本的市場的原因。但是也建議有玉米的農戶一定要關注市場,關注自家玉米存放的環境。因春季小雨增多,氣溫回升,特別是那些大戶地扒糧因水份大容易導致玉米黴變導致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至於那些脫粒幹玉米、優質玉米絕對能夠再放一放,擇機出售。從上述來講玉米行情還是穩中有升的前景。謝謝大家關注!


董輝君


玉米價格一直是老百姓所關心的話題,價格漲百姓喜,價格落百姓憂,但是疫情管控下,玉米價格如何,直接關係到農民收入。

在我們這的玉米,大部分都是賣給了養豬場,而現在養豬場少了,玉米價格也就降了下來。

其實,咱們的玉米不是光能餵豬,還能加工成各種食品,變相換個高價錢,這就需要銷路或者村內有人搞加工。

但是,唯一的缺憾就是農村人沒文化,少策略,特別需要有技術有責任感的領導人帶領他們發財致富,因為這是農村中農民的缺陷。

所以,玉米價格和有沒有疫情管控沒有多大關係,有的是農村的農民觀念和思路需要改變,需要發光的人去帶他們。

好了,我的回答就這麼多,我是做防水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阿張防水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在疫情管控下,我覺得玉米的價格會很好,在鄉下農民賣掉玉米卻不知道大量的玉米走向何處,一. 一部分玉米加工成飼料,供應養殖業。二. 藥廠加工藥也會用到玉米,藥廠用玉米的量非常大,每年藥廠都會大量收購玉米。個人建議



山西小元


受肺炎疫情的影響,養殖類產品價格在春節後出現下跌在所難免。玉米作為養殖業的主要飼料原料,也將受到養殖類產品價格下跌的拖累。當然,也不排除短期內農民售糧活動減少、玉米上市量減少以及運輸費用因疫情影響大幅上升等因素,使得玉米現貨價格出現上行。不過,玉米整體消費量下降以及隨著疫情消失購銷正常,供大於求格局仍將促使玉米價格回落。

2019年,政府繼續在東北地區實施提高大豆種植補貼、減少玉米種植補貼的措施,促使農民減少玉米播種面積,優化種植結構,導致播種面積繼續下降,但由於天氣狀況良好,玉米產量仍然有所增加。據統計,2019年我國玉米產量為5215億斤,較2018年增加72億斤,增幅為1.4%。

因玉米產量增加,加之生豬存欄量大幅下降,玉米需求減少,市場看跌玉米的情緒濃厚,玉米開秤價大幅低於2019年,農民普遍惜售,導致玉米上市進度偏慢,後期供應壓力後延。

春節期間,農村基層售糧基本停滯。春節後,隨著肺炎疫情降溫,加之天氣轉暖,東北地區農民玉米保存條件較差,屆時玉米上市速度將趨於加快,供應壓力增加。

春節前生豬價格上漲,加之許多地區復養成功,市場預期生豬存欄量大幅增加,玉米消費長期看好,從而推動玉米價格在2019年12月下旬出現一波反彈。不過,由於能繁母豬存欄量較低,生豬存欄恢復能力不足,春節前生豬存欄量連續兩個月環比增加更大概率是養殖戶壓欄所致,所以短期內生豬存欄量難有大幅增加。

另外,春節前豬肉價格大幅上漲,帶動雞蛋、禽肉等其他養殖類產品價格上漲,一度刺激相關養殖規模擴大。不過,隨著春節集中消費過去,雞蛋等價格迅速回落,養殖戶擴大養殖規模的積極性下降。

綜合上述分析認為,春節後玉米上市速度將加快,而需求轉弱,加之進口預期增加,短期內玉米期貨將繼續偏弱運行。





楊記的快樂生活


受疫情影響,玉米價格面臨再度下行風險,春節後到正月十五之前,農戶賣糧進度遲緩,玉米現貨市場供應階段性緊張,對玉米近月2005合約提供價格支撐。玉米期價逆市飄紅的表現更多是供應端問題引發的溢價預期。

  週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商品市場的利空影響集中顯現,國內商品期貨市場超20個品種跌停,農產品板塊豆油、棕櫚油、雞蛋跌停,玉米受現貨提振逆市飄紅,週二玉米繼續走高。



再回首or



玉141165246


今年疫情的到來!讓每個行業的經濟,平談而不升。

在農村的人們,都宅在家中,沒有辦法出去打工,.在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

春天到了,花兒開了,農民有開始種地了,春播是農民辛勞的日子,秋收是農民的成果,雖然辛苦,但是豐收的果實,會讓人們忘記了辛苦。

在2O19年玉米的價格不高,可是不管貴賤,農民的糧食是不會存放在家中的,隨價格便開賣。

在農村的玉米,現在基本很少了,價格應該有所升高。可是養殖業變的慘旦,因雞,鴨,鵝,價格下滑,養殖戶的處路不知何去何從。




鄉村農人二旺


年前,受玉米現貨價格反彈、國家挺價輪入、養殖業存欄偏低、澱粉下游需求不振、企業利潤水平偏低等多種因素影響,東北、華北、華南等飼料、玉米深加工企業多數看淡玉米、澱粉行情,為春節度假以及節後開工準備的玉米庫存維持正常或者偏低水平,節後突如其來的運輸受阻使得節後的玉米供應出現偏緊局面,為價格上行提供了契機。

基礎因素是年前庫存的偏低,受年前華北、東北玉米新糧上市、供應寬鬆,豬肉價格高企、雞蛋價格下跌、養殖業存欄仍處低位、市場供應預期寬鬆、飼料、深加工企業利潤有限等因素影響,年前企業備貨積極性普遍不高,多數企業原料玉米庫存維持常態水平。節後運輸受阻後,企業庫存消耗加快,庫存水平迅速降低。

年度供需預期偏緊,從全球玉米平衡表看,美國增產,巴西增產,阿根廷增產,歐盟增產,中國略增,全球玉米供需呈現偏松狀態。伴隨著中國國儲玉米的逐步消化,中國玉米深加工產能的不斷增長以及中國國內新能源政策的出臺預期,市場對新年度國內玉米供需預期開始轉向,年度期末庫存下降成為較為一致的看法。

突發性事件影響僅具階段性,疫情控制的時間節點尤其重要,回顧2003年非典疫情,我們看到,進入當年第二季度以後,非典疫情逐漸對玉米市場形成巨大沖擊,廣東、江浙、關內等局部地區畜牧養殖受非典衝擊損失嚴重,同時隨疫情在全國蔓延,國內畜牧養殖也逐步進入低谷,國內玉米需求滑落到較低水平。在非典影響最嚴重的5月份,國內玉米市場購銷平淡,價格低迷。進入6月份後,廣東、山東等地區玉米養殖需求才開始出現恢復。

養殖業存欄和下游其他消費是重要的關注因素,從數據顯示的情況看,飼料生產仍在低谷,酒精生產略有回升,生豬及能繁母豬存欄環比開始回升,但基礎存欄仍在低位,其他消費端的增長狀態也不理想。因此,消費端對玉米價格反彈的支持,尚不足以成為支持價格反彈的主要力量,後期行情的發展驅動還需觀察需求端能否出現較為理想的增長,否則,價格向上的驅動力量將被削弱,反彈的持續性也就值得懷疑。

一、事件的緣起

2019年12月底以來,源自武漢、湖北的新冠肺炎病毒開始肆虐,春節之後疫情繼續發展,伴隨著春節結束之後的返程人流,疫情部分向全國擴散,截止2月4日24點,全國確診病例24391例,疑似病例23260例,死亡492例,治癒965例,疫情專家認為尚無確切證據顯示疫情出現拐點。受此影響,全國範圍內迅速提高風險防控等級,各地紛紛出臺包括限制車輛通行、過境測溫、來源地登記、旅程登記等一系列措施以防疫情擴散,在果斷限制傳染源的同時,也對相關物資的流通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研究的玉米、玉米澱粉產業鏈當然也在其中。

二、當前的玉米及玉米澱粉市場狀況

年前時期,受玉米現貨價格反彈、國家挺價輪入、養殖業存欄偏低、澱粉下游需求不振、企業利潤水平偏低等多種因素影響,東北、華北、華南等飼料、玉米深加工企業多數看淡玉米、澱粉行情,為春節度假以及節後開工準備的玉米庫存維持正常或者偏低水平,節後突如其來的運輸受阻使得節後的玉米供應出現偏緊局面,為價格上行提供了契機。



大別山人在北京


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物流限制的鬆動,疫情過後的價格回調在所難免,但沒必要過度恐慌,落價的幅度有限,企業的補充庫存和渠道的二次建倉,是中短期玉米價格強有力的支撐。至於該不該賣糧,貿易商要根據自身經濟情況及周邊市場情況,及時出貨,落袋為安,全力準備二次建倉。

眾所周知,年後玉米價格的波動完全是由疫情引起,所以註定也會隨著疫情的控制而回到正軌。那麼,為什麼說玉米市場會面臨一波回調呢? 

一是政策糧和輪換糧連續拍賣,已經讓供應緊缺的南方飼料企業得到了有效補充。國家糧食交易中心的296萬噸一次性儲備和中儲糧各地區的輪換糧,在最近幾天頻繁掛牌拍賣,暫且不論成交率如何,從整體上來看,玉米價格的上漲趨勢已經明顯的放緩,甚至個別地區的飼料企業出現了小幅的回調。 

二是國家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強調復工、保障供給、運輸等問題。從2月3日到9日,國務院、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等國家級單位連續五次召開會議,針對飼料養殖行業的各種問題做出明確指示,著重解決生豬、家禽的屠宰、原料供應及運輸問題。 

三是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基層賣糧時間進一步壓縮。去年新糧上市推遲和春節提前,減少了農戶的賣糧時間。今年肺炎疫情導致時間緊張進一步加重。根據往年同期比較,基層購銷工作在農曆正月初十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但是照今年的情況來看,想在年後一個月的時間內恢復正常非常困難。加上部分地區基層餘糧較多。

四是氣溫回升,農戶保管壓力和變現需求加劇。最近各地區的氣溫回升比較明顯,華北地區白天最高氣溫達到10℃,東北遼寧和吉林南部地區也能達到5℃,這對基層的糧食保管非常不利,特別是東北的地趴糧。加上東北地區接下來要面臨春耕,變現需求進一步加劇。 

綜合目前的形式來看,玉米價格已經逐漸接近本輪行情的最高點,那麼接下來很可能要面臨的就是下行壓力,這也是鼓勵貿易商積極出貨的根本原因。貿易商不可能收到最低價,同樣也不可能賣到最高價,未雨綢繆,打好提前量,在上漲過程中賣糧,利潤才是逐漸擴大的。雖然玉米價格或將面臨下調,但是大可不必驚慌,因為不管是從政策還是從市場需求,中長期來看都是有利於價格的反彈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2020年的一號文件內容反映出玉米市場後期的走勢。一是米改豆麵積有望增加,玉米總產量或將下降;二是文中明文提出了對草地貪夜蛾的預防工作,玉米或將面臨病蟲害的威脅;三是到本年年底恢復生豬產能正常水平,玉米需求有望擴大。 

二,政策糧的陸續收購。按照往年習慣,輪換、一次性儲備、動態儲備等各種明目的政策收購,將在年後3月份陸續開庫。收購數量雖不確定,但是對於價格的支撐作用較為明顯。 

三,企業補庫和中間商建倉將陸續進行。玉米行業在經歷了疫情過後,飼料行業雖然暫時得到補充,但是深加工企業的庫存卻被大大消耗,補庫的同時鎖定本地糧源,是疫情過後企業要做的必備功課。隨著氣溫的逐漸回升,符合入庫標準的糧源越來越多,貿易商也逐漸著手開始準備大量建倉。這兩者是中短期市場最大的支撐點。

不難看出,各種利多因素決定了後期的玉米價格是一個穩步上漲的行情,雖然短期有回調的風險,但這正是市場給貿易商的一個機會,也可能是本年度最後的建倉機會。具體的時間節點和價格節點,在疫情沒有結束之前,都還沒有一個定論。但種種跡象表明,市場很快就會明朗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