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你最想吃什么?

浮华若梦123


虽说春节已经过去20多天了,但因为一直隔离在家里,总有种这个假期被无限延长、遥遥无期的感觉,面对这个出不去、动不了、吃不到的假期,我不得不感慨一句:“这个年,我过得好糟心啊!”

我的先生是一名警察,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得不于大年初三匆忙返回工作单位,离家几百公里以外的边防派出所,因为怕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回去后还要隔离,只能咬咬牙花了1000多块钱打了一辆私家车。他走的那天莫名有点儿“诀别”的感觉,一岁多的女儿不停地喊“爸爸、爸爸”,老妈眼眶红红的,我自己也抑制不住流了眼泪。

紧接着我女儿又感冒了,咳嗽、鼻塞、拉肚子,高烧不退,觉得每一项都像“新型冠状肺炎”症状,别提我有多害怕了。在家自己护理了两天后丝毫不见好转,只好提心吊胆地带着女儿去了医院,一系列检查之后确诊是流感,面对越来越汹涌的疫情,突然觉得流感也没那么可怕了。回家后按照医嘱用药,五天之后宝宝终于康复了,而我这五天之内饭也没吃好、觉也没睡好,心力交瘁。

大年初六我所在的县城出现了一例确诊病例,全城开始实行出行管制,急匆匆地跑去超市买了一些食物和生活用品,却在第二天早上被我妈告知:“煤气快要没有了。”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而且我家还没有电磁炉。接下来为了节省煤气给我女儿做辅食,我们只好每天用电饭煲煮挂面就着咸菜吃,或者葱蘸酱配小米饭,连着吃了也就10多天吧,就在我吃的快要吐了的时候,网上买的电磁炉终于到了。

到今天为止,我已经接近一个月没有吃过火锅、牛排、披萨、酸菜鱼、鸭脖子、羊蝎子……这真的是破纪录的存在了,这对一个一贯重口味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酷刑”啊,更可恨的是即使吃的如此寒酸,我也没有掉秤!

要说:“疫情过后,你最想吃什么?”我要列一个清单出来:

1.牛排+酸菜鱼+羊蝎子。

我妈妈有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因为猪肉脂肪含量太高了,平时我们几乎不让她吃,一般一个星期带她吃顿牛排、酸菜鱼或者羊蝎子等解解馋。因为疫情,她已经一个月没吃过什么肉类了,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第一时间带她去吃一顿她最想吃的东西。妈妈,我爱你!

2.火锅,火锅,火锅!

作为一个在四川生活过七年多的人来说,火锅就是我的命呀,没了火锅人生中½的乐趣也就失去了。疫情结束之后,我要去吃火锅,毛肚、鸭肠、酥肉、虾滑、耗儿鱼……想想我都流口水啊。

而且我要连着吃个两三天,第一天和家人一起吃;第二天和亲戚一起吃;第三天和朋友一起吃。春节本应是走亲访友的时刻,今年却因为疫情全都躲在家里,正好趁着吃火锅联络一下情感。

3.海鲜粥。

我和我先生是异地生活,他在边防派出所工作,以前他总叫我去探亲,我嫌弃路远倒车麻烦三年来只去过两次。这次疫情他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虽然他所在的区域并不是重灾区,但是完全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还要负责照顾区域内疑似患者的日常生活。

长年军旅生活,我先生的肠胃不太好,不能吃太油腻的东西,更不能吃大鱼大肉,以前我总逼着他和我一起吃火锅、烤鱼、冒菜等重口味食物,这次疫情结束之后我想带着女儿去看看他,陪他吃一次海鲜粥。以前都是他迁就我,这一次我来迁就他。

4.素蒸鱼虾。

我女儿快要到一岁半了,很多东西都还不能吃,我其实是个手残党,她长这么大了我也没给她做过什么有新意的辅食,平时为了方便省事,都是粥、面、米饭,各种糊糊等轮番倒腾。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和我朋友外出吃饭的时候,发现我女儿居然很爱吃鱼和虾,也不用什么复杂的做法,鱼虾洗净用高压气蒸熟后,蘸一点佐料,她吃得津津有味的。

从过年到现在,出去匆忙带去医院的那一次,我女儿已经整整25天没有出过门了,这对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孩来说,真的太残忍了。疫情过后,我一定要带她再去吃一次她最爱的素蒸鱼虾。

写到这里不禁泪流满面,平时忙忙碌碌没有心思细想,从不觉得以前的自己过得多么幸福、自在,此刻却无比怀念那样简单的生活。我是如此爱我的妈妈、先生和女儿,如果没有他们,我的生活还有什么意义呢?

另外这次的疫情还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教训,那就是——外卖、餐厅再好吃,不如自己会做饭!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饭”不仅是填饱肚子的食物,更是促进身体健康、维护家庭幸福、增进亲友感情的重要方式。所以,我要学做饭!

最后,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希望我们的生活都能尽快恢复正常,也希望所有人记住这次疫情的教训,不要再吃野生动物啦!!!


骑白马的贝玛:我有一家温暖的民宿和一个可爱的宝宝,喜读书,爱旅行,关注女性成长和终生学习,愿用文字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美、暖与感动。

骑白马的贝玛


在疫情发生后,至今有二十多天了,在这二十多天里,说实,从过年到现在,鸡鸭鱼,样样肉也没有继过,因为我们是农村,所以,在疫情防控时期,除了不出门外,什么肉类,青菜类,照常不变,当吃。吃,当喝,喝,说实话,疫情过后,不想吃什么了,最想的是,疫情快点过去,我们要生产劳动了。


友好为人99


新型肺炎还没有爆发,之前我总觉得老妈做的菜是家里的味道永远是我的怀念,可是现在待在家里的时候天天吃着老妈的菜,自己那油腻的胃里又想起了饭店的美味佳肴,真的希望这一行早日结束的话,我就能吃到魂系千遍的我们当地的那家饭馆叫做"厂部食堂"。

这家菜馆保持着七八十年代我们童年时的样子,他们家的菜大多都是小时候吃过的农家菜。而且进入他家看到他家里的缝纫机写字台等等,就是东北时人家的影子。在他家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铁锹烤肘子,那肘子放在崭新的大铁锹里,然后加上温度铁锹里的油和肘子滋滋啦啦的响着。等到端上桌子的时候,那色香味俱佳,味道都香飘几公里。现在想想,如果真的开业了,我马上就去他家吃他一顿。

相比东北菜里精致的美食,他们家显得菜品有些粗糙,不过猪肉炖粉条,小鸡儿炖蘑菇,在他家这个普普通通的店子里却做出了不普通的味道。在那烟火缭绕的空间里那种美味,就好像萦绕在童年的梦里。反正期待着疫情快点结束吧,去吃一顿好吃的犒劳犒劳自己,庆贺一下。


伊春美食美客


我是成长新视点,回答问题看法。

疫情过后,想吃什么?那可有得说了,因为我们今年回家过年,在家里有10年都不开火做饭的,每次回家只是在家里住,吃饭在外面或岳父家吃。家里厨房用品,都还是10年前配置的,也没有冰箱,更没有准备一些腊鱼、腊肉等肉制品。我们家,过年准备的腊鱼、腊肉、风干鸡、腊香肠等等,都在我工作单位的住处里,本以为年后就可以回去。

去年通了天然气,只是以前的煤气灶不能使用,本来打算买个新的更换一下,可惜,遇到了疫情,什么都搞不成。从大年初三开始,我们这里就禁止人员上街,各小区全部封闭式管理。开始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安排一个人去准备一个星期的食物。

第一周,我就在超市买了米、面、快餐面、蔬菜、水果、饮料、鸡蛋等,我们一家三口每天在家里用电磁炉炒一点青菜,吃面条、快餐面、吃稀饭。本以为一个星期可以结束,未曾想,一周过了,又通知说要到2月20日,20多天没有吃肉食,有点不舒服。

现在,封闭管理的时候,政府部门指定了超市供应生活必须品,只不过没有新鲜的猪肉和鱼。家里的酒不少,有几十件,可是每天吃素喝酒,有点不过瘾。

疫情过后,最想吃的还是列个菜单吧:腊香肠炒蒜苗,土豆炖腊蹄子,粉蒸肉,竹笋、山药炖老母鸡,糖醋肉,鸡蛋糕、鱼丸子炖豆腐,全是和肉有关的,自己家准备的绿色食品,都是湖北地方特色菜.....


成长新视点,有我更快乐。欢迎关注点评,谢谢。


成长新视点


题主问疫情过后,你最想吃什么呢?

想吃的有好多,火锅,川菜,奶茶,鸡蛋灌饼,寿司,炸鸡………

可这一场疫情让我明白,人生无常,应该珍惜眼前,活在当下。我虽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我今天。等疫情过后,一定去见久别的亲人,吃最想念的家常菜。

年前因工作繁忙,腊月二十八下午才启程回家。年前的两天就在家里帮着妈妈做家务,准备年夜饭等,想着年后再去看望姥姥,顺便陪她多住几天。可新冠肺炎来势汹汹,无奈与姥姥的联系只能停留在电话上了。

疫情过后,我第一件事就要去看望姥姥,最想吃姥姥炸的油糕,摊的锅盔和炖的排骨烩菜,这些都是我心心念念想了好久的家常菜。

油糕

油糕,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吧,一般晋北地区逢年过节、招待亲友或者婚礼筵席才会做。油糕制作流程比较复杂,我和妈妈都属于会吃不会做的那一类型。油糕一般用黄米面(姥姥说是叫这个名,是由糜子磨成)加水扮成絮状,上锅蒸熟,加胡麻油活成面团,分成小计子后,包上豆沙或者红糖,胡麻油热后炸至金黄捞出。虽然我描述的简单,但这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很多,我妈曾经尝试做过一次,加水太多糕团子太软都夹不起来,沉在锅底了。姥姥炸的油糕一般筋道有嚼头,细腻柔软,香甜可口。油糕还有一份寓意,糕谐音高,象征着步步高升,日子越过越美好。

锅盔

一般吃的锅盔都是包肉的吧,我的老家原平特产的锅盔都是包的红糖。锅盔一般为长方形,色泽金黄,酥脆松软。以前小时候,一到腊月里,每家每户都支起大烤箱,七大姑八大姨聚集起来和面,揉面,包糖,烤锅盔,每家最起码要烤好几百个。以前只有过年时候才能吃到,算是我的至爱之一。

排骨大烩菜

大烩菜可能只有山西人才吃,把土豆、豆角、豆腐、粉条、白菜等等都切成小丁儿,然后放猪肉,炒一炒加水炖。姥姥觉得猪肉比较单调,改良后用排骨加入大烩菜中。排骨和蔬菜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颜色,但掺杂在一起后,烩菜的过程中排骨和蔬菜吸取了彼此的精华,味道都有了升华,让我食欲大开。

油糕、锅盔、大烩菜不是什么稀有菜品,再平常不过,可就是因为那是姥姥做的,味道独特,难有替代。希望新冠疫情早点儿过去,我可以带着给姥姥买的新衣服新鞋子早点回去看她,好想她。

我是笑哈哈小仙女,期待与您为友,谢谢关注❤️


笑哈哈小仙女


#疫情#疫情过后,你最想吃什么?

说真的,这次疫情真的感觉憋坏了,看不见的病毒,似乎无孔不入的感觉。从年前20号休息,买了一些菜在家,由于长时间的工作,终于可以好好睡几天懒觉,直到23号,才隐约了解到武汉疫情严重,当晚,老公一直没睡的在看头条上的各种动态,十二点多,他拍板决定不去新疆过年了,我吓了一跳,很惊恐,之后24号,退了机票,屯了一些吃的,接来老父亲到家里。(父亲在隔壁小区住)从此我们一家似乎与世隔绝,也不敢做太多吃的,怕不知道宅多久,过着和尚般的日子。天天泡头条,抖音,手机刷到没电。

疫情过后,你说想吃什么?这个时候这个问题问得好,我靠想象已经填充了我的味觉,

脑中各种好吃的浮现眼前。酸菜鱼,

糖醋里脊

,椒麻鸡,

毛血旺


羊肉串,

烤羊排


天哪,

还有好多好多,我全部要一 一品尝啊!还有还有甜品,蛋糕,披萨,冰淇淋,奶霜。。。。想着想着口水都快流下来了,要吃好多好多,证明我还活着,(憨笑一下┗|`O′|┛ 嗷~~)作为吃货的我,真的,只有吃是最快乐的事情。。。

拜托,病毒,赶快走好吗?求你了,


漠北孤烟冷


你好!疫情过后我想吃的东西多了。

首先我要到稻香村店买我最爱吃的牛舌饼,稻香村的牛舌饼好吃极了,外面的酥皮一层一层的,层次特别明显,并且非常酥软,口感极棒,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之后我还要到南洋大师傅店买原味和蛋黄口味的网红大蛋糕。我超喜欢吃这种宣腾腾的大蛋糕,口感极佳!这种大蛋糕趁热吃最好!

完了我还要打卡栗记仙豆糕,栗记仙豆糕最好加热吃,口感更好。

最后,我要连逛三天超市,买好多好吃的,我最喜欢逛超市了,每次逛超市都要买些好吃的解馋。


文轩君子


大鱼大肉吃多了,也偶然想吃点咸菜。在家保持了二十多天健康绿色的饮食,也想着等疫情结束了,来点垃圾食品调剂一下。身未动,心已远。说到这,不由得想念起那些年,我吃过的美食...

来,慢慢捋捋,从小学三年级说起。小学时,家里学习距离不过几百米,一路上除了偶尔出现走街串巷卖糖葫芦的,就要数学校门口卖“唐僧肉”的了,那可能是很多80后都吃过的一种小包装零食,里面装的就是各种不知名的黑乎乎的梅肉。一毛钱两毛钱一袋,若在校门口看见有认识的同学在小摊前买,必定会跑上去跟他说:“给我点吃,下次我买也给你。”后来,学校旁渐渐多出了几家卖烤肉串和炸串的小摊。那时和几个同学买了烤肉串后都是边走边吃,为的是把串肉串的钢钎留着玩。还记得当年的炸串价格,土豆串和干子都是一毛钱一串。一块钱就够请同学客的了。直到现在,学校旁那条买烤肉串的小巷都还在,可似乎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

初中三年的美食记忆的空缺的,学校以卫生等名义使得门口不再出现小摊小贩。校门口干净的空地就如同三年的少年时光,只有时不时地因打架而热闹起来。而且,这绝对和地理位置有关,我现在唯一能想起在学校附近吃过的东西是文具店里的盒饭和书报亭的黄油面包,这么说,你应该就能理解了。

之后的日子,关于吃的记忆都是浑浑噩噩,好像自己一直都并不是对吃十分感兴趣的人。但如果说起某个朋友的名字,又总会想起和他一起吃过什么。说起炸土豆片,会想到坐在理工大操场的台阶上和“耍宝王”一边抢着吃土豆片里的白干,一边望着天。说起一元一份的炒面,会想起那个总是被我和“耍宝王”宰的“胖丫头”。说起羊蝎子,会想起那个每次都要把羊骨嚼成碎末的“力王”,现在他的牙已经坏了一颗了。说起小火锅,会想起那个爱点茼蒿的丫头。说起麻辣烫,会想起那个顺带什么都吃一点,最后什么都吃不完的“八宝粥”。说起小面,会想起那个把人家店名“卫孔记”改成“胃穿孔记”的“聋子”。说起地锅鸡,会想起酒量比我还差的“挑眉小王子”。对于吃,有时又是后知后觉的,吃完之后,朋友说,哎,这个味道不错哦。我才会觉得,恩,好像是还不错。

老话说,抢着吃才好吃。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时嬉闹总是乐趣无穷。可最近几年,这种乐趣却越来越少。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都是拿着手机刷呀刷。有的忙着用手机工作,有的看视频,有的看小说,还有的不知道他在那刷什么,就手指不停动。我能说啥,啥也不能说呀,赶紧吃菜呗。

想一个朋友时,就会想起和他一起吃过的美食。同理,当我路过某个有着记忆的小吃摊时,也会想起那个朋友。是吃,将你我相连,而你们,又组成了我过往的人生。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言归正传,疫情之后,我还真没想好最想吃什么。我也不知道是想吃的太多,还是找不出那个最想吃的,或是......

但不管怎么说吧,希望这次疫情能够快点结束,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早点恢复正常,到那时,希望和我一起吃饭的朋友别总抱着手机刷呀刷,您要真是忍不住,先让老板把你的支付码刷了。


独家无二


我已经想好了,疫情结束后,我要去所有喜欢的餐厅都吃上一轮,不叫外卖,不用打包,就坐在店里,端着筷子,拿着号牌,翘着脑袋,等着堂吃。凝视食物从厨房端上餐桌那还未消退的热气,享受当下的新鲜与鲜活,一分钟都不等。


我要去喜茶排队买上一杯鲜奶茶,细嚼那Q弹香甜的黑糖珍珠,抿上一口芝士奶盖,唇齿留香。


我要在和府捞面吸溜上一碗草本猪软骨捞面,再慢慢悠悠地,一边吃着卤鸡爪,一边研究,店里书架上装着的,到底是些什么书。


我要坐在周日午后新天地洋房的新元素餐厅里,点一份考伯沙拉,一碗海鲜意面,和一杯现榨的新鲜果汁。再看着熙熙攘攘的过路人群,猜测每个人身上会有怎样的故事,直到夜幕初垂。


我要带上家人去趟捞王,火锅的锅底一煮开,舀上一碗胡椒猪肚鸡汤,吹几口气就囫囵喝下去,从胃里暖到脚底。


我还要回趟本该在过年期间回去的老家小城临海,挨家尝遍路边小店里惊艳的美味。豆面碎、麦虾、扁食、姜汤面、羊角糕……每一口,都仿佛是吃下了一整个记忆中的春天。


这样的春天,应该不远了吧?


木木的小岛


疫情过后我最想一家人 一个不少的吃一顿饺子 饺子代表团圆 我希望我的爸爸能和我们一起 2月1号我带着他和时间赛跑 从家里送到120车上 这一去再也没有回过我的家 我带着他从地区医院到省里最好的医院 给他找了最好的医生 我尽我所有力量 我要救他带他回家 到最后 我们一家三口出的门 回来的只有我和妈妈 我在医院走廊里睡了5天晚上 隔着墙 他就在离我不到10米的距离 我看不到他 他看不到我 我只能等待 他3号早上做手术 进手术室之前 我这么多年第一次牵他的手 他也紧紧的牵着我 他看到我和妈妈 他哭了 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哭 我第一次觉得爸爸会害怕 疫情过后只想一家人吃一顿团圆的饺子 再给爸爸买他口中的李子(车厘子)但是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我再也吃不了这个团圆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