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我通过他们的眼睛来分辨他们,像这位医生的眼睛就是大大的,你(记者)的眼睛就是弯弯的,像燕妮护士的眼神就很温暖。”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2月14日,我和同事李忠来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探访这里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目前,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收治了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十余名,轻症患者40余名。

首先我们来到的是重症病房,我们的记录刚刚开始,护士李燕妮对我们提出一个请求,“你们能不能去和9床的晏阿姨聊一聊,她有点焦虑,你们是记者,我想请你们告诉她,外面的情况并不是那么糟糕,还是充满了希望的。”我一口答应了她。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走近晏阿姨的身边,她告诉我,她长住成都,老家在湖北孝感,她是过年回老家探亲的时候染上的病毒。她来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时,呼吸困难、咳嗽、发热,属于危重症患者。当时她感觉非常绝望,但通过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和安慰,她不但身体逐渐好转,情绪也平稳了很多。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提到对医护人员的感谢,晏阿姨哽咽起来:“他们让我放宽心,给我安慰,像燕妮就经常抚摸我的背,让我放轻松,还有一个医生,每天都来看我,我把他们当成亲人。”我问晏阿姨:“医护人员都被防护服包得严严实实,你靠什么来区分他们?”晏阿姨说:“我靠眼睛,他们每个人的眼睛都不一样。”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在晏阿姨跟我们聊天时,护士燕妮一直不停地轻抚着晏阿姨的背,她告诉我们,晏阿姨刚住进来的时候就像小孩子,一个小时要按好几次护士铃,有些需求在医护人员查房时她不说,但等医护人员走了之后,她就又按铃叫他们过来。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士,燕妮知道她这么做只是因为心里害怕、焦虑,是为了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对于这种病人要尽量地去安抚她,因为积极的情绪和信心对于战胜病魔很有帮助!

“医”想不到“疫”见簿④ 重症患者晏阿姨 通过眼睛我熟悉他们

现在晏阿姨已经在重症隔离病房住了十几天了,她已经不再像刚开始那么焦虑,病情也逐步稳定下来,让我们祝福晏阿姨早日战胜“新冠”,早日康复出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