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的父母,值不值得孝順?

mtolao


偏心的父母,值不值得孝順?

在遇到偏心的父母,考慮值不值得孝順之前,我想,最好要對父母有一個比較客觀全面的瞭解:

作為父母,要將一個孩子養大成人容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做人難,做父母更難。要養育一個孩子,要把他從小養大非常非常不容易。

第一,他需要很長的時間。

要將一個孩子養大,最少最少也要十幾二十年的時間。十幾二十年不間歇,十幾二十年無休假,十多二十年沒工錢。

幼兒園的老師有工資照顧一天孩子,下班時都覺得相當累,你想象一下做父母的要將一個孩子從小養大有多辛苦有多累。

第二,他需要很大很多的精力。

你看看那些懷孕的準媽媽走路多麼不自在;你看看那些把嬰孩生下來的母親身體多衰弱;你看看那些生下嬰孩的家庭有多緊張有多忙亂;你看看那些嬰孩一屎一尿,一脫一換的工作有多繁鎖有多累人;你看看那些孩子生病後父母的臉有多焦慮有多不安;你看看……假使有人將他們養育一個孩子的過程,一點一滴全部用筆記下來,拿給那些準備要生孩子的人看,一定會將他們嚇到頭暈,

很多父母對養育子女的付出都因為生活的忙碌而不去記起了,只有那些最艱辛,最焦慮,最難熬的時刻,他們才終生難忘。

父母有無可能不犯錯?無可能,無可能,無可能。

為什麼父母無可能不犯錯?道理很簡單,因為父母都是人,而非聖賢。

是人那有不犯錯的。世上有哪一個人從來沒有犯過錯。既然人人都免不了要犯錯,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就不可以犯錯?為什麼我們要死死地執著父母的錯?

有無這樣的父母:他巴不得自己的子女倒黴?沒有,沒有,沒有。

世上有自私自利的父母;世上有貪財忘義的父母;世上有不負責任的父母;世上甚至還有恨子女的父母;但是,卻沒有希望子女倒黴的父母。為什麼?因為他們就是再糊塗,心裡也明白,子女是他們的親生骨肉。

作為子女,父母的偏心你又知道多少?

父母的偏心,很多時候都是無奈的選擇。在這裡打一個比喻:

一家人當中,父母有三四個孩子。一天,母親在雞窩裡撿到一個雞蛋。當時生活困難,大家都缺營養,你想,母親撿到這隻雞蛋會煮給誰吃呢?

一,我想她會煮給最小的那個孩子吃。如果她煮給了最小的孩子吃,被別的想吃雞蛋的孩子看見了,就會覺得自己的母親偏心了;

二,我想,她也會煮給最大那個孩子吃,因為她覺得最大的孩子年紀這麼小就幫父母,幫家裡做了很多事,難為他了,這雞蛋就給他吃,讓他補一補。這樣被別的想吃雞蛋的孩子看見了,就覺得自己的父母偏心了;

三,我想,她也會煮給身體最虛弱的那一個孩子吃,讓他的身體儘快恢復健康。這樣被別的想吃雞蛋的孩子看見了,想吃沒得吃,就覺得自己的父母偏心了;

四,我想,也許會有一個善於耍滑賣乖的孩子,看到母親煮雞蛋,就上前賣乖討得了母親一時歡心,雞蛋就給了他;

還有,也許這個時候,母親剛乾完重活,身體又累又餓,這個雞蛋煮好就自己吃了。

總之無論是誰吃了,都是隻有一個雞蛋,都會有很多想吃的人沒能吃到。

沒有吃到雞蛋的人都會長久地保持著這段記憶,並且在記憶中確定了母親偏心的形象;他們從來不會去認真客觀地瞭解當時父母為什麼這樣偏心的原因。

另外,他們也完全不知道,這樣偏心的父母,對他們所有的孩子仍然一樣抱持著同等的愛,一樣希望自己的每一個孩子都能生活幸福,一樣對每一個孩子都有同等的牽掛。

為什麼很多被父母偏心對待,甚至是被父母深深傷害過的子女,在父母終老的時候,都選擇孝敬父母?

鄰村一個男子,家裡三兄弟,他排第二。他們的父母,最顧愛最小的老三。從小就寵愛,一直到大,一直到他結了婚有了孩子,都毫無改變。

有一次,老二家和老三家,因為屋後一塊小地的權屬問題吵了一場大架。明明是老三無理,但他們的父母不知怎的,竟然偏理護著老三。

老二的老婆非常氣憤,對老二說:“到時這兩個老傢伙動不得了的時候,記得別理他。”

後來他們的父親真的躺在床上有一年的時間動不得了,需要人來照顧料理。這時候他們三兄弟商量輪流照顧,一人照顧一個月。可是輪到老三的時候他出外了,遲遲不回來,將事情推給了老二。

老二不忍心看著父親難受,還是一面抱怨,一面又盡心盡力的將照顧妥當,盡心盡力讓自己的父親留在世間最後的日子過好。

他的父親去世之後,有一次他和他老婆同我聊起這件事,他說:“我們家老三很精,父母很偏,但是沒有辦法,他不照顧,你又不照顧,老人就受罪,我不忍心。”

是啊!父母恩,骨肉情,今生不報,要等何時?


藍天3986


父母偏心,太偏心了,我爸在世時,偶爾,還好,能說得過去還。爸一直提醒別太偏,以後老了沒人管你,說我媽,可我媽變夲加利,我沒婆婆,拒絕給我看孩孓,我一兒一女,我一人弄大,弟家有一兒,像祖宗供著。弟對老媽嗨。爸去世了,用爸發喪費為弟蓋房,讓我拿錢為弟媳買教師,不給堵我家門口大罵,我委屈的給了,我一雙兒女,長大畢業成家了,挺好。妹,又癌了,老媽偏心讓我白天,晚上待醫院,誰不去也沒事,我不行,說別傷,病她兒子就行。可我每月奶粉桶裝,照樣買給媽吃弟給他孫子,孫女,每晚買鮮奶喝,沒媽的,媽覺得不委屈,偏心吧,弟,咬牙說媽,媽還笑,嗨,可憐天下父母心,偏心有時能氣死人,沒法,做好自已,拍胸脯,對得起父母,妹,弟,悶心無愧!!!!


用戶5438092475703


我在農村出生;因為媽媽是農村人,爸爸在單位上班,所以我家姊妹三個都在農村出生,姊妹三個兩女一男,媽媽在我和妹妹很小時就說:你們兩姊妹兩個都比不過你哥一個,我和你爸爸是要指望你哥養老的,你哥才是咱家傳宗接代的人。

就因為媽媽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我和妹妹小時候吃了不少苦,妹妹在生下來時,媽媽直接不想要,辛好爸爸及時趕了回來把妹妹從地上抱起來,妹妹才有辛活了下來,從小妹妹和我就要洗衣做飯,人還沒灶臺高就已經會做飯了,辦法是用凳子墊起踩在上面,去野地裡淘豬草、切豬草對於幼小的我們一點也不在話下,按理說農村娃做這些一點也不奇怪,可並不是所有的農村女娃兒都像我和妹妹這樣做那麼多,比如說別家的媽媽很會心疼自家的女娃兒只會象徵性的讓做一些,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媽媽叫我和她一起去很遠很遠的包穀地去揹包谷(別家都是用牛馱,我家沒牛),好遠哦,從早一直走到中午,扳了包穀就下午了,背起一背籮包穀往回走就更不容易了,歇了又歇,無論你多累,哪怕背不動哭了,媽媽就罵開了,怎麼難聽怎麼罵,回到家腳起泡頭皮起血泡,過兩天還是要得去,現在每每想起,都會傷心的掉眼淚。

妹妹沒有我那麼幸運,只讀到小學四年級媽媽就不讓她上學了,我因為學習還好,她也罵了我幾次不讓我上學,我還是跑去學校了,所以磕磕碰碰,我上的學比妹妹多一些。

多年以後我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住處就不怎麼回去了,因為就算我多久不回家,媽媽從來不會打個電話給我,從來不會。

哥哥在城裡有孩子以後,媽媽就來給哥哥帶侄子了,只是來城裡不久她就得了嚴重的風溼,走路都困難,吃藥、打針需要錢,我會給她,但心裡不舒服;哥哥的房子什麼的都是爸爸買好了的,憑什麼得病了老管我們要錢?可心裡雖這樣想,每次回去媽媽都跟我們姊妹說哥哥不孝順什麼的,我做不到一點錢都不給她。

媽媽到城裡的第四年就病倒了,最後的日子屎尿都不能自理了,是我就像帶嬰兒一樣給她擦洗、換尿布,她走了也是我負責了她身後事的一切費用。

我有時想,幹嘛要管她呀?可真正到了那步,我又沒有那麼狠的心,畢竟是她生了我把我帶到了這個世上,你說值不值得孝順?我不能肯定的回答值與不值,但我告訴你,凡事只有做到無愧於心,就能讓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會舒心許多!






銅豌豆SYF


我的母親偏心,74年的,我們共4姐弟,當時家裡窮,姐姐不怎麼會讀書,她毅然讓她讀了又讀,而我初中考了尖子班,當時夢想是當老師,而母親卻讓我不要讀!當時哭了3天,擦乾眼淚打工,從小到大真的難過!可能受了影響,我生了一對兒女,女兒警校畢業,兒子臨床醫學!我是一個要強的女人,父母對我的偏心從沒恨過,但母親從未放過我經常找麻煩忍了!現在她70多了別人會嘲笑她!但我覺得人應該向前看,放下一切過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只有自己優秀了一切都會好的!


用戶73296269552


偏心的父母值不值得孝順?

試問世上能有多少不偏心的父母,五個手指還有長短,誰又能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不倚?

我們家姐弟三人,我是老大,出生就得到父母的寵愛,畢竟是第一個孩子,即便生在農村這樣重男輕女的環境,父母還是把全部的愛都給了我,妹妹出生以後不得爺爺奶奶都待見,媽媽不得已把她送去了外婆家,在她看來爸爸媽媽是偏心的,小學的時候她被接了回來,爸媽也對她更好,更關心一些。

有了弟弟以後,弟弟從小身體不好,又是男孩,得到了父母更多,更細心的照顧,父母總是跟我說你是姐姐,要看好弟弟妹妹,我並不嫉妒,相反我很開心,因為我得到了父母的信任,我能夠幫助父母做事情,我有了照顧弟弟妹妹的能力。

我們慢慢長大,懂的也越來越多,感覺出父母偏愛誰多,但是父母給我的愛也依然沒有變,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有了兩個孩子,才明白,兩個孩子是兩個個體,他們年齡不同,性格不同,父母對待他們的態度也會不同,就像老大年齡大些,我對他就嚴厲很多,而弟弟年齡小很多,還愛哭,我對他就寬容很多,而我認為我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只是在教育上有所不同,直到有一次我批評老大,老大扯著嗓子對我喊,“你偏心,你就是疼弟弟,不疼我。”

我才發覺,孩子的感覺和我是不同的,我認為我兩個都愛,可有時候我的行為就讓孩子感覺出我是偏心的。

而且有的父母確實是偏心的,向在農村一家有男有女的家庭,男孩更受偏愛,小的有比大的受偏愛,嘴甜討父母關心的受偏愛,可是不代表父母就不愛其他的孩子了,父母能把我們養大都不容易。

不管父母偏心的是誰,該孝順的還是要孝順,沒有值不值得,每個人都要有顆感恩的心,父母恩重如山,一刻不能忘。





有詩想


我這麼說,我的父母是級品,重男輕女,愛錢如命,他們都忘記了自己是父母,把我對他們的孝心當籌碼,我想他們了,我想和他們視頻,給錢就視頻,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句話我非常理解,我快要一年不和他們聯繫了。我已經沒勇氣給他們打電話了。


不攀不比快樂無比


過去兒女多,父母偏心是正常現象。父母偏向一個,別的孩子也不是不疼,只是程度不同。一碗水端平也不容易。他們偏向哪一個也不一定有理由,就是覺得他(她)好。

我家姐弟五人,父親最偏向我大哥,無論怎樣都覺得大兒子好。但我覺得我父母還是很疼我的,儘管不是偏向。我老公家也是姐弟五人,公公最偏向大哥。

我們都是父母生父母養的,孝順是應該的。怎麼說他們也沒虐待你吧。

如果心裡不舒服,就教你一招:離他們遠點住,俗話說遠的香嘛!不要每天去。給他們拿東西也別零打碎敲,年節或重要日子再送,他們會很高興的。你去了他們甚至會遠接近送的[微笑]。至於父母想送給誰東西,就由著他們高興吧,畢竟我們都成家立業了,不能指望父母給東西過日子。


職場草根


我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因工作原因父母沒法帶,就由奶奶爺爺照顧。所以在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我只想孝順爺爺奶奶,在我42歲的時候爺爺奶奶相繼去世。父母生我雖然沒有經濟上養過我,他們老了我還是要表達一份我應該有的孝順。儘管他們不缺我,但是我特別的珍惜有他們的日子。爺爺奶奶的離世我深深的知道親情是最珍貴的的東西。


用戶50418212734


《弟子規》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父母對這個孩子特偏心,特不好,這個孩子還能孝敬父母,這說明這個孩子的賢德很大,將來會有大的福報。如果父母太偏心,孩子就不養他了,這個孩子沒德,沒福報。上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古代堯,舜,禹,中的舜帝的故事一直激勵我,我家也是重男輕女,從我記事起,媽媽老生病,她說她的病是我克的,你們可以想像一下,一個小孩子聽到這樣的話,心裡壓力有多大?從我長大能工作後,悉心照顧媽媽,她的病沒再犯,她再也沒說過我克她,她還說和我一起生活是她人生最幸福的時候。


方得起止4677


我遇到了偏心的婆母,那是有一個小姑子太壞,壞主意都是她出的。那我該怎麼孝順怎麼孝順。婆母在病危時,當著一家人說“對不起我”還有別的話。老人家走後,這小姑子又不讓我去上墳,她把能給老人上墳的都上她們家去。我自己去給給老人和老祖們去上墳。三十多年了從來都沒不去過。讓她他們想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