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全国人大代表为做好疫情防控献策

2020年1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在辽全国人大代表汇民情、聚民智,积极建言献策,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高琛: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加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高琛建议,一是要加强国家和地方两级疾控中心的建设,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主要用于重大传染病科研攻关、疾控中心医护队伍建设、防疫物资储备、定点医院建设等方面。二是要提升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机制,加强统一指挥,提高应对能力。三是要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社区医院是居民日常健康保健的主体,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加强社区全科医生的培训,加大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医生、村医等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四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优化预警机制的全过程。五是要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指挥处置能力,形成强有力的指挥体系和处置办法,建议在国家层面发布对今后的公共疫情、环保事故审查报告制度程序和认定标准,以对应应急决策响应效率和范围,明确各级政府的责任,拟定政策措施。地方层面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科学决策、科学施救,保证应对突发事件的效率和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林永忠:建议加强应急物资监管

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林永忠认为,由于疫情爆发正值春节,快递停运、工厂停工、疫情波及范围广,医疗防控物资供应紧张,无法满足一线医务工作人员防护需要。林永忠建议,一是加强应急物资生产质量监管,督促企业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的主体责任,在保证生产效率的同时守住质量安全的底线;二是物价稳则人心稳,因此要加强应急物资市场价格监管;三是加强对慈善机构接受捐赠物资监督;四是加强医疗机构内防控物资监管工作,全力保障一线防疫人员的防护用品充足。

全国人大代表李潞:建议构建疾病预警报告公益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李潞认为,早期识别与有效防控是避免疾病流行与爆发的最好方法。李潞建议,构建第三方疾病(公益)预警报告信息平台,作为国家公共卫生管理及疾控中心信息体系的有益补充。广大基层医护人员是预警信息平台的主要签约对象,充分发挥基层医护人员预警哨兵作用,利用该平台对新发且未知的疾病尽快提供一线一手信息资料。平台连接手机、电脑等固定和移动网络终端,采用网络大数据,经过综合分析确定疫情后,迅速以多种形式发布和更新动态数据,供广大医护人员查询。

全国人大代表刘宏艳:建议将抗击疫情写进中小学教材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蒙语文教师刘宏艳建议,将抗击疫情写入中小学教材。刘宏艳认为,应对今年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青少年来说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材。在对孩子们普及科学防护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孩子们感悟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是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什么是挺身而出、临危不惧,什么是同心同德、同舟共济,什么是家国情怀,什么是中国自信;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对待野生动物,如何爱护公共卫生环境;让孩子们既要有对信念的坚守、科学的崇尚,也要有对常识的尊重,对习惯的养成,对能力的积蓄;还要让孩子们学会负责,学会担当。在抗击疫情的战役中,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