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每天“坐吃山空”的日子大家還能撐幾天?

老鼠街


說實話,真的撐不了多久了。不論是經濟或者心理上來講。

<strong>1、我有債務需要歸還,相信大部分人和我是一樣的。

此次的疫情持續時間的確蠻長的,相比於昨天,數量又增加了2000個左右。我們公司的工作模式還好,可以繼續在家進行辦公。因為基本都是郵件進行溝通,但是對於公司的業務以及利潤的產生也的確有很大的影響。

另一方面,很多人和我一樣,有信用卡的債務需要還或者是車貸房貸之類的。若是無法在家進行辦公,二月份直接連收入都是沒有的。本月的債務或者下個月的債務都是問題,以貸養貸是最不划算的,並且利息也很高。若是找親戚去借錢,目前大家都是處於差不多的環境中,所以沒有多少家庭是不著急的。

<strong>2、我們需要社交,需要工作

對於一個人來說,近一個月呆在家裡面的確讓人不能接受,我從1月20日左右在家一個人呆到現在,總共下樓的次數加起來都沒有五次。通過這近一個月的隔離,切實感覺到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需要社交來滿足自己的日常需求。

綜上來說,不論從經濟或者是心理上來講,我都是需要外出,滿足自己的需求。期待疫情儘快結束,一切迴歸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毛毛愛理財


像這樣坐吃山空的日子,大家還能撐幾天?

哈哈哈哈,我一點不害怕,因為我是農村人,家裡有幾千斤糧食,蔬菜也能吃幾個月,就是餓不著啊?什麼也不買也照樣吃飯。

這場瘟疫難為不了農村人,其他的生活用品戴口罩出去買點,很近的,城裡人跟農村人沒法比。現在我們衣食無憂,而城裡人吃飯菜必須要出去買,不然就要餓肚子了,我兒子糧食,豆油,豬肉都是我給供應的,紅薯什麼的,得出去買菜吃。

這會攤上個農村老人,對孩子幫助不少,城裡人街道擁擠,現在的人沒事也不出去了?買菜什麼一次多買點,不容易爛的菜,大米白麵什麼的,注意出門戴口罩,消毒快去快回,也沒什麼事。

就是坐吃山空也好,這個時候不能計較這些,人安全比什麼都好。

這次病毒感染過去了,在打工賺錢唄,年輕人差不多都上班了,加些小心哪?幾乎每個城市都出現病例,可千萬注意安全,有了生命才有一切啊!

昨天感染的人數最多,那是以前沒有確診的患者,檢查落實到位了?今天新增病人幾百人,潛伏期過後,就越來越少了,不要恐慌,相信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管住自己,沒事不出門,比起災區,我們這些人是幸福的,花點錢也是為了自己生命安全,這個題主就別再煽風點火了,好嗎?











萬順如意


我家現在還真是屬於“坐吃山空”的類型!我跟先生的工作均是自負盈虧的自由職業,我們自己開有教培班,他還另外跟朋友合股開了一家小公司。


前兩年,原本是打算把住在鎮上、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接到城裡跟我們住的,所以換了套大一點的房子。結果兩個老人不但不願意來城裡居住,而且還執意讓我們回農村老家,在祖房處新建了一棟樓房,去年年初才算是基本建成併入住。
兩套房子讓我們欠了不少外債,而年前城裡的新房子剛裝修到半,我母親和公公又分別住院,公公因心肌梗死放了三根心臟支架,雖然兩個老人都有醫保,但是醫藥自費部分也花了我們近七萬。原本還想著過完年後,我們更要加倍努力掙錢還債,誰知道突如其來的這場疫情完全打亂了我們的計劃……我們一家三口從農曆二十八回了老家,到初四因事再回到城裡 ,然後一直呆在家中除了吃就是睡,堪比養豬的日子。
雖然沒辦法出去工作
,但是場地費、房租、工人工資、房貸、信用卡等等還得按期支付的……好吧,債務是越欠越多了!先不說

錢的問題了,在家呆了近二十來天,如果省吃儉用些,目測我家儲備的糧食還可以再頂個二十來天吧!以前我家的晚餐基本是五菜一湯的,不過現在連冰箱裡放了N久的“殭屍肉”都差不多吃完了,所以如今最多隻能兩菜一湯了。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立馬去盤點
了餘糧(如文中圖片):初四從老家回城婆婆給了五隻雞,現在還有兩隻放冰箱;殺年豬剩餘的豬腳和骨頭、肉還有七八斤;臘肉臘腸各兩掛;兩袋大米共40斤;花生油一壺半;雞蛋鴨蛋共15個。糯米餈粑21個;廣西崇左同學送的沙糕五盒;醃菜兩壇;筍乾菜乾兩三斤;紅薯芋頭十多斤;南瓜兩個;土豆五個;洋蔥三個,黃豆黑豆紅豆各有少許。
昨天清理冰箱,還翻出了兩斤
去年清明節摘的艾草,又加了三斤糯米飯做艾粑粑,省著吃看來也能吃好幾天了。不過,看今早的疫情報告說,疫情已經連續11天總體呈下降

趨勢了,除湖北省以外省份的部分企業和單位已經陸續復工,部分菜市場也已經開放了。所以,如果餘糧告急或不足也沒關係了,可以讓家裡某個人去採購就行了。今天下午我先生還出門去了公司一趟,順便去菜市場買了些新鮮蔬菜,順帶幫樓上樓下幾家不方便出門的鄰居各買了一些。而且,在微信群或朋友圈也有賣肉品和蔬菜之類的,並且都是送貨上門服務,價格跟平時差不多的。如果想吃新鮮的卻又不想出門購買,微這些商販就可以,方便得很呢!

儘管因為疫情禁足在家許多天,也因為生活、工作、資金等方面的顧慮,難免會有一些焦躁情緒。但是今天下午追劇《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看到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毛主席七個月沒吃過一塊肉,當時正在製造原子彈的鄧稼先等科學家因飢餓而全身浮腫……看到這裡我釋然了!相比而言,我們現在“坐吃山空”的日子也實在是比他們幸福太多太多了!
我們再咬牙堅持一段時間,相信疫情很快就會結束,一切都會恢復正常的!


美食桃淘


我自己開店,有十幾年沒有休息過了,很累,今年我在家就是做飯,吃飯,睡覺,刷頭條。店裡的東西也賣不出去,也不讓開門,年前的禮盒,貨物還有十幾萬都賣不出去,我三天兩頭去店裡拉回家東西自己家人吃。比如,罐頭,牛肉,火腿,牛奶等,可是食品都有保質期限的。我很期待疫情快點結束,讓我們能早一點開店,把屯積的貨賣點。當然,如果疫情還是嚴重,我們還是應該呆在家裡,不能給祖國添亂。我們這邊小市裡沒有一例冠狀病毒感染的,城市鄉鎮把守嚴密,防護工作做的很到位。在此我很感謝那些日夜堅守崗位的人員,為了人民的安全你們辛苦了。[贊][贊][贊]還有武漢的同胞們,我們國家這麼強大,一定會戰勝病魔的!相信中國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nhawmq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本人35歲,每個月工資6000租房500伙食費1000。有房沒車。

最主要一點不用還貸款,壓力稍微沒那麼大,受瘟疫的影響。回老家呆了有15天,在家的話也不愁吃穿,因為天天吃青菜,難熬的日子終於過了。現在已經正常上班了。

所以我已經過了坐吃山空的日子,回到了,正常工作生活中,謝謝你這個問題。


文農蔣簡


哦,像這樣的日子。用你的話說,坐吃山空的日子。我還能堅持五年。最低五年。不用擔心的。因為我們夫妻都已經五十多了。而我運氣特別好。因為我的妻子並不是那種買一個包都需要幾萬或幾十萬的那種敗家娘們。我們呢,也沒有掙多少錢。一日三餐也就是粗茶淡飯的那種。依著我們手頭上的物資。就算現在啥也不幹。堅持五年根本沒有任何問題。大家想想,那種敗家娘們。一個包五萬甚至是三十萬。這些錢,用於吃喝和生活。夠不夠堅持一到五年?人常說,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到一世窮。所以,我由衷感謝我的妻子。我們能夠啥也不幹的再支撐幾年。何嘗不是她省下來的錢呢?。謝謝。


風雨中的梅雲


我家半年沒問題吧,因為我平時有囤貨的習慣,本來還以為自己這個習慣不好,有些東西沒吃完就過期了,太浪費。可現在這些囤貨真的是救了我。米麵等主食夠我家吃半年了,樓頂陽臺有泡沫箱有土,有青菜種子,還可以種點兒青菜。








第五棵仙人球


我家暫時還沒坐吃山空,感謝偉大的民族企業家們提供寶貴的工作崗位,感謝所有戰鬥在一線的同志們守衛和平。

我老公已經開工十天了,他們公司應該會正常發工資。我原本也是在家做自由職業,偶爾帶帶學生上上課,現在也是如此,所以影響不大。

今年這個年,我家一個表姐最難熬,他們老家在湖北洪湖一個村裡。她有兩個房子的貸款,一個月四五萬(房子本身沒有這麼多貸款,因為首期款項都是各個銀行以及親戚朋友湊的)。她和她老公都是做業務的,業績好時可以輕鬆還款,甚至還有盈餘(但是他們存不住錢,總是很容易被忽悠去消費,比如在泰國花五萬買個寶石戒指,花好幾千買個乳膠枕頭)。業績不好時真的是坐吃山空。

他們家人常年在外,沒人在家種菜養雞,要不是鄰居幫襯著,真的要餓死。她公公婆婆的工作在武漢,近期肯定無法返工。她和她老公工作在廣東,廣東這邊現在不讓湖北的進來。

她本身也可以不用那麼大壓力的,她真的沒必要買兩個房子。但是她性格天生非常要強,她的姐姐和妹妹都買了兩套房,她就按捺不住了非要買,怎麼也勸不住。就像當初她姐姐妹妹買了車,她拿著信用卡就去刷卡買車一樣,她真的很不甘落後。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要吸取教訓,不要太超前消費,還是要有點積蓄才行。在有能力賺錢時多賺點,在有機會存錢時多存點。


春婆婆


讀研的女兒從外地回來了,本來計劃初四就要回學校做實驗的,這哈學校來了通知,二月底之前不許回去,加之年前把老媽從外地接過來了,家裡每天就有四個人吃飯,這哈我的拳腳一哈逗施展開了,每天變著花樣搞吃的,早餐包子,豆漿,油條,油茶,粉子雞蛋醪糟,蛋糕,油餅,花生核桃餅,蔥花餅,稀飯,各種發糕,遼參小米粥,中午豬肉,雞肉,鴨肉,醃肉輪番換著吃,因為不會做魚,所以冰箱沒有存魚,晚餐簡單,烤紅薯,烤土豆,酸辣粉,涼皮,片粉,涼粉,每天不同樣,每天都有成就感











艾喔佳


生活基本還在正常軌道,沒有受到什麼影響。我在市裡有房子,但是特別喜歡田園生活。雙方父母都是八輩農民,真的習慣了農村生活。說是農村,我這裡離市裡開車也就十幾分鍾,很方便。不用還車貸房貸,所以沒有太大壓力。蔬菜都是白菜,蘿蔔,胡蘿蔔,菠菜,土豆之類的比較好存放的蔬菜。平時不用信用卡,花唄,就是為了控制自己的消費慾望,總是量力而行,不過度消費。關鍵時刻,口袋裡有錢是最安全的,有抗打壓的能力。這次疫情過後,相信很多人會重新設計自己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