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各地馳援醫護人員和物資源源不斷飛抵武漢,在這場人與病毒的對陣中,武漢天河機場航站區管理部副主任林兵衝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共產黨員抗疫的“硬核”擔當和職責使命。

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保障流程:銜接有序,高效順暢

1月23日武漢機場暫停商業航班運營以來,在黨中央的統一部署下,全國共有27000多名醫護人員乘坐214架包機抵達武漢馳援湖北。為做好各省市醫療隊進港服務保障工作,林兵組織各業務保障單位按照“一機一方案”,細化保障措施,優化地面保障流程,合理評估確定集散地,縮短地面保障時間,極大的提升轉運效率及服務質量。

如何安排醫療隊人員快速進港?多個航班同時到達如何保障?問題多!細節多!林兵第一時間與各業務保障單位商討制定應對措施,確定了“四個統一、三級聯動”的保障機制,一是確定保障區域,與6號協商將將醫療包機航班定在東二指廊區域,便於機場和航司集中統一保障;二是製作引導標識,安排專人對醫療隊全程引導,讓各地援鄂醫療隊到達武漢機場後,能夠以最快的速度乘車奔赴抗疫一線;三是實現信息聯動,工作人員在登機口集結完醫療隊後,及時通報省市接待單位和運輸部門,便於相關部門提前做好準備。“決不能因保障不及時導致醫護人員在航站樓內滯留”林兵和一起保障的同志們講。據統計,目前進港醫護人員從下飛機至上大巴平均耗時在20分鐘左右。


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保障細節:細緻入微,彰顯關懷

離漢通道關閉以來,武漢機場但凡有保障任務,林兵總是第一時間到達航站樓現場。2月15日,湖北地區普降大雪,武漢市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Ⅱ級應急響應,當天晚上共有12省2100餘名援鄂醫護人員抵達,時間緊、任務重,林兵主動下沉一線。“歡迎大家,請跟我來,托運行李由大巴車直接運至酒店,你們不用擔心!”他略帶嘶啞的嗓音引導醫護人員。為確保醫療隊安全通行,他安排保潔單位,在每個航班到達前,掃除廊橋口積雪,鋪設防滑地墊。

在有關部門的協調下,前期出境的遊客們陸續回漢,此類航班特殊,同時帶有一定得風險,林兵的身影總會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哪裡有危險,共產黨員就應該衝向哪裡!”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保障前,他總會不放心的到現場仔細踏勘每一個環節,叮囑現場保障人員切實做好自身防護,確保自身安全;保障現場,他組織專業人員為旅客測量體溫,帶領保安員維持現場秩序,盡力回答旅客的疑問,緩解旅客的焦慮。他安排製作了1000餘份《告旅客書》,發放至每一名“回家”的旅客,詳細叮囑注意事項,用實際行動溫暖遊子歸鄉之途。


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全區消毒:科學實施,不留死角

作為此次武漢天河機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排頭兵,林兵所在的航站區管理部承擔著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45萬平方米建築物日常消毒殺菌的工作職責。他帶領分管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強化轄區內衛生治理,狠抓環境衛生和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為武漢天河機場全力保障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戰役打下堅實的基礎。

自疫情爆發以來,他積極組織相關服務商全面開展環境衛生治理排查和防疫,形成工作清單。在原來消殺工作基礎上,增加了消毒殺菌工作內容,明確責任人、完成時間、工作標準及準備投入的人員、設備、物資等情況,實行管理責任制。他積極督促航站樓外包服務商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在每日對航站樓進行2次全面消毒的基礎上,對T3航站樓旅客活動區、安檢通道、電梯間、衛生間、垃圾存放分揀處、工作區等重點區域進行高頻次消毒,對重點航班保障完畢後進行全流程消毒,設立了2處手推車專用消毒區,確保消毒消殺全域履蓋,從源頭消滅疫情傳播風險。在做好各項防控工作的同時,林兵還組織各服務商開展疫情知識普及教育,將疫病防控知識傳達到每一位作業保障人員,要求所有一線人員作業時必須佩戴口罩、手套,每日上崗前進行體溫檢測,加強自我護衛,保證疫情不蔓延。


林兵,武漢機場航站樓戰疫前線的“硬核擔當”

這就是林兵,艱難的時期,他總是戰鬥在在最前沿,把安全留給別人,將危險留給自己,他是武漢天河機場航站樓的衛士,也是這場疫情阻擊戰的戰士,他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走在前、作表率。

融媒體記者:羅暉

通訊員:孫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