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小夥援建武漢火神山醫院:“這次輪到我回報社會了”

湘潭在線2月18日訊“娘,你放心,我在這裡吃得好、住得好,天天量體溫,很快就能回家了!”2月14日一大早,30歲小夥劉子豪起床就打電話向母親報平安。從武漢火神山醫院援建回潭已經5天,在酒店隔離的他,心情還久久不能平復。

2月3日,一則緊急調度水電工協助武漢火神山醫院水電安裝項目的信息在工友間傳開了。“我打算去!你去嗎?”面對邀約,劉子豪暗下決心:“我必須得去!”

劉子豪心中也有猶豫,不是擔心自己安危,而是與他相依為命的母親。2008年,劉子豪的父親因車禍不幸去世,母親身體也越來越差,家庭情況也一落千丈,2014年被列入建檔立卡貧困戶。多虧了黨的扶貧好政策,劉子豪於2015年順利脫貧,現在自己憑藉水電方面的手藝,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日子正一天天變好,在這個節骨眼上,要投身危險的疫區,恐怕母親會反對。

回家後,劉子豪考慮再三,終於跟母親說起了援建武漢的事情,可話還沒說完,母親就流淚了:“我只有你了,你要是出事了,我還怎麼活?”“媽,我會做好防護工作,政府也會特別關照我們,我肯定能平安回來。”劉子豪拉著母親的手說,父親走得早,家裡日子苦,這些年多虧了黨委政府幫助,讓我們享受了政策,日子才越過越好。“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讓我回報社會,我雖然沒什麼錢,但總可以盡一份力。”聽到這裡,母親態度轉變了,眼神中雖然充滿不捨與擔憂,但鼓勵兒子:“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上午決定,下午出發,劉子豪隨著援建隊伍奔赴抗“疫”最前沿。來到項目現場,經過體檢,劉子豪和工友們馬不停蹄地投入“戰鬥”。穿線管,安裝燈、開關、插座,這些工作對劉子豪來說並不難,但每天需要堅持17個小時,要不斷提高警惕,對抗疲勞。

“除了吃飯和睡覺,都是在工作。”劉子豪說,他們與時間賽跑,與疫情對抗,雖然衣服汗透,手磨出了血,但仍充滿幹勁和力量,為讓工作時間更長點,他們都以最快的速度吃飯,大家一刻都不敢放鬆,一心想著要為工程又好又快完工爭取時間。

2月9日,火神山醫院順利交付使用,劉子豪看著身後的醫院,內心激動又自豪:“這場全民的戰役中,我也是衝鋒陷陣的戰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