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在隨州戰鬥的白衣先鋒


2月10日,武寧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何曉維、陳玉玲、王玉華告別家人與同事,出發前往湖北隨州。他們是武寧縣首批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的白衣戰士,是替41萬武寧人民出征前線英雄。十餘天過去了,三位戰士在前線工作生活怎麼樣?41萬武寧人民也很惦記他們。近日,記者走進英雄的家中,與他們的家人一道跟他們視頻連線,瞭解他們的近況。

何曉維:我在隨州戰鬥,你在家中守後方

“你還好嗎?一定要做好防護!”看得出來,當著外人的面,何曉維的妻子蔡素珍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表現得輕描淡寫。

何曉維,1981年出生,中共黨員,武寧縣人民醫院內一科副主任,主治醫師。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主動投入到武寧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在單位接到需要抽調醫護人員支援湖北應對新冠肺炎通知後,沒有半點猶豫和退縮,主動找到院領導,要求報名參加湖北抗疫戰鬥,在出發前一刻還在呼吸科與病人們一起。

何曉維的妻子蔡素珍是武寧縣人民醫院內三科護士長,與丈夫一樣也是一位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只不過她的戰場在武寧,而丈夫的戰場在任務更繁重、更兇險的湖北隨州。

何曉維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一直跟隨他一起生活,家中有兩個孩子,大的上初中,小的上幼兒園。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何曉維一直不敢告訴他們自己要去湖北,直到出發前回家收拾東西,實在瞞不下去了才告訴父母。

自己要出征前線,家裡的千斤重擔交給了妻子一人,何況她自己也是抗疫一線的戰士。妻子平日裡不會加油,何曉維安排好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兒女後,把家裡的車子油加得滿滿的,儘量為她減輕點負擔,這讓妻子心裡感到暖暖的。

“你一定好做好防護,平安回來。”蔡素珍再次叮嚀,眼淚再也忍不住,奪眶而出。

陳玉玲:等我勝利歸來再做你們的乖女兒

90後的陳玉玲平日活潑開朗,但工作起來卻非常認真細緻,專業技能很強。她也是第一批向院領導主動請纓,爭取參加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醫療隊的。

“國家有需要,現在輪到我們90後來擔當了!”陳玉玲是這樣跟院領導請戰的。

陳玉玲,1991年出生,武寧縣人民醫院婦產科護士。

在父母眼裡,陳玉玲一直是個乖乖女,一直是他們老兩口的驕傲,也是弟弟學習的榜樣。陳玉玲的父親陳尚金說,“女兒出發前幾天告訴我們,她要去援鄂,開始我們是不放心的,也不捨得,她說是國家有難,需要他們醫護人員挺身而出,她感覺她有這個責任和義務。”

在女兒的開導下,開明的老倆口還是同意了女兒前往湖北。

“我在這裡吃得很好,這裡的領導對我們都很照顧,你們放心。”視頻中,乖巧陳玉玲安慰父母。

“你自己要當心,好好工作,你是我們的自豪!”陳玉玲的母親姚金紅說。

王玉華:媽媽戰勝病毒就回家

“媽媽,你那裡有病毒嗎?”

四歲的兒子奶聲奶聲地問電話那端的陳玉華。

“媽媽不怕,媽媽會做好防護措施的。”王玉華認真地回答兒子。

王玉華,1989年出生,武寧縣人民醫院內二科護士。參加工作以來,她工作踏實,工作認真負責,業務能力強,一直是科室的業務骨幹。

王玉華的丈夫曾兵是武寧縣船灘中心衛生院一名住院部醫生,一直奮戰在最基層,從除夕夜起,已經連續20來天沒有回家了。家裡還是一個剛滿4歲的兒子和公公婆婆,婆婆患有高血壓及糖尿病,平日裡下班之後,家裡都是陳玉華在操持。

正因為如此,當初她決定報名參加武寧援鄂醫療隊時,都沒敢跟丈夫商量。“國家發生這麼大的疫情,我既然選擇了醫護這門職業,總得忠於自己當初的選擇吧。此刻,不去最需要我們的地方,那還指望誰來守護大家的健康呢?”王玉華事後是這樣跟丈夫解釋的。

出征在遠方,4歲的兒子曾梓鈞是她內心深處最牽掛的人,真想盡快打完這場戰爭,早點回家陪陪他。

“等媽媽打完病毒,就可以回家了。”王玉華對兒子說。

何曉維、陳玉玲、王玉華,他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在國家有難的時候,卻有著為國為民的大情懷,正是有了他們這樣一群群默默奉獻、全力以赴逆向前行的人,我們的生命健康才有了保障,期待他們凱旋歸來。(餘慧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