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妈妈打赢‘怪兽’就回来!”近日,由重庆高新区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6名奔赴武汉的重症医学和呼吸专业骨干医护人员写就的“战疫”日记在网络走红,引得无数人同“屏”共振。通过这些日记,高小新带大家走进疫情防控“前线”,感受高新“白衣天使”的逆行、驰援。


妈妈打怪兽去了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2020年2月2日,重庆高新区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召开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6名重症医学和呼吸专业骨干医护人员正式奔赴武汉。

“保护好自己,平安回来。”出征仪式上,丈夫紧紧地抱住钟婷婷,用手拍了拍她的后背。

钟婷婷的丈夫是一名警察,疫情发生以来,二人各自坚守在岗位一线,丈夫只能请了假匆匆赶来送行。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今年30岁的钟婷婷,是重医附属大学城医院防控一线重点科室的一名护士,接到医院援鄂的任务,她便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

钟婷婷侧脸贴在丈夫胸前,眼中闪过不舍,“我加油,你也加油。”

辞别,上路。

到了机场,等一切安置完毕,钟婷婷悄悄找了个安静的角落,给送去外婆家住的3岁儿子打视频电话,多看一眼,也是一眼。

“妈妈你去哪里,我要和你一起去。”

“妈妈去打‘怪兽’,要保护幺儿,你乖乖在家,要听外婆的话。”

“那你好久回来?”

“妈妈打赢‘怪兽’就回来。”

19点28分,医疗队抵达武汉天河机场。此时的武汉,夜色笼罩,像是睡着了。


钟婷婷,加油


经过两天培训,小分队要正式上岗了。上岗前,还有一个“仪式”待完成:剪头发——露出防护服的几根头发丝很有可能沾染病毒。

大家找来几个座椅,剪刀、理发器准备完毕,姑娘们把头发扎成马尾,轮流披上塑料围布,“手起刀落”,马尾没了。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钟婷婷接过队友为自己剪下的长发,低下头,小心地将头发揣进兜里,“留个念想。”

当天傍晚,小分队紧急奔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管重症病房,立即收治危重病人。“战疫”,正式开始了。

抵达医院,队员们麻利地换好装备,钟婷婷佝偻着背,微微前倾,同事周静拿起马克笔在她后背写上“武汉加油,钟婷婷加油”的字样——要知道,穿上防护服后,只有背后的字还能提醒同伴自己是谁。

“好了好了,换你帮我写啦!”小分队内部已经达成默契,以后每天都要帮对方在防护服上写上名字和祝福,激励彼此,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恩,我在大学城


2月8日,元宵节。结束了上午的工作,换衣消毒完毕,周静和同事们去餐厅领盒饭回住所,后勤人员已经备好了汤圆。

“叮铃铃......”手机一阵震动,电话那头响起了熟悉的声音,周静心跳有些加快,其实她等这通电话很久了。

“喂,老汉,我在吃汤圆,最近好的很,恩,妈,我在大学城的,你放心……好了,好了,汤圆要冷了,先不说了,你们平时莫要出门乱走动哈。”挂了电话,周静把手机揣回包里,打开盒饭盖子,舀起一个汤圆,声音有点哽咽。

“恩,我在大学城,武汉的大学城。”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怪”阿姨和“怪”叔叔


今天进病房,有位“怪”阿姨引起了钟婷婷注意。

“有一位‘怪阿姨’,总爱拿手机拍下队友们的名字,她说她有信心战胜肺炎,因为有重庆医疗队这群可爱的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正巧今天我碰到了她,阿姨远远就招呼了我,婷婷,你是哪个医院的,我回答说,阿姨,我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的,只见她马上拿出手机,拍下了我防护服上的名字,并备注了医院。”

“怪阿姨”说,她要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名字。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让钟婷婷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怪”叔叔。

“我正准备给他打针,他看着我护目镜上全是雾水,就说小姑娘,我的血管很难打哦,你还看得见吗?不过没关系,我相信你。他这一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于是我扎上压脉带,靠手摸,还真的一针扎进去了。”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信任、理解、鼓励,钟婷婷收获了巨大的感动。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鲁力、钟婷婷、周静、周红、李沁营、郭玲,这支高新“白衣天使”援鄂小分队,用实际行动和责任担当诠释了“并非生而无畏,但爱可以克服一切”的真谛。

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们,正践行着“千里驰援,同舟共济,防控疫情,不辱使命”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高新“白衣天使”的援鄂“战疫”日记:逆行、驰援,只为春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