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经济“抗疫”到了关键时刻。


各路大神就如何应对疫情对民生的冲击献计献策。


近日,黄奇帆在《新冠疫情下对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复工的几点建议》文章中他建议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


具体原因有:


一是尽快落实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有关政策,快速解决制造业用工短缺问题。


二是取消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我国房地产早已市场化,商业银行已成为提供房贷的主体,住房公积金存在的意义已经不大,将之取消可为企业和职工直接降低 12% 的成本。


本身是一片好心,但此言一出,引来全网热议。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黄奇帆认为公积金制度非常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当然,这么理解的人也不在少数。


首先了解一下公积金的由来。


公积金制度是199年仿照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起来的,中国和新加坡也是世界上唯二推行公积金制度的国家。


但是,公积金制度在中国的运用并不很成功。


公积金本意是作为一种社会福利,补贴低收入群体购房使用。


但公积金却无形中促进现在的高房价。


民营企业虽然有缴纳住房公积金,但是一般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给你缴纳,且比例最低。这种情况下,因为金额太少了,少有人取。


这就意味着这部分属于员工个人的钱没有实际价值,而每年的利息也是微乎其微。


相反,国企、事业单位的公积金缴存比例却非常高,无形中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差距。


同时,政府对于公积金管理也很严格,专款专用,如果换工作或者换一个城市公积金的变更很麻烦。


试想,穷人买房难,生活开支大,很多人连首付都付不起;


富人则完全相反,公积金缴纳比例高,申请公积金贷款买房更容易。


这样穷人本来就买不起房子,还要扣公积金,穷人缴纳的公积金又贷款给富人,让富人拿去买了房,从而富人坐拥房子升值,


还有一个问题。


公积金监管并不透明,2017年9月,衡阳市2.53亿元住房公积金被挪用做理财,后来血本无归。


这种情况还不是个例,一些地区屡见不鲜。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但这些问题不是公积金不适应中国,而是其制度的不合理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新加坡已从一个落后小国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这与其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密不可分。


为什么到中国就水土不服了?


有呼声就有改革。


近年来,上面对于公积金改革的脚步明显加快,从购房提取到租房也可以提取,提取手续也简化了很多。


曾经提取公积金需要花钱找代理机构,现在自己都可以提取了。


公积金用途也增加了,目前上面正在研究子女教育、生病住院也可以提取或者使用。


对于挪用公积金的行为,政府更是严惩不贷。


毫无疑问,这些改革措施都是公积金制度进步、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体现。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公积金制度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很具规模。


根据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末,中国住房公积金缴存金额14.6万亿,实际缴纳人数超过1.4亿人。


这么大规模,说取消就取消么?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公积金按企业和个人1:1的比例缴存计算,按照2018年的公积金规模,如果取消公积金,那么一年下来,虽然企业是少交了一万亿,但员工的荷包也瘪下去整整一万亿。


这对于基层劳动者不公平。


众所周知,公积金强制缴存,个人和企业分别缴纳一部分,虽然公积金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不可否认,这是许多人实打实的收入。


这个钱不是国家的,也不是企业的,而是员工的。


如果取消公积金而不做任何补偿,在目前的劳资关系博弈环境中,这相当于挪职工福利为企业所用,这并非社会利益最大化的选项。


现在经济形式不好,各个公司都在裁员以节约成本。


取消公积金短期内是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了,但这是牺牲员工的利益,是会加剧社会矛盾,最后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失业率。


取消公积金影响最大的就是体制内的人群,包括国企、事业单位员工,如果这些机构国家用其他形式来补偿,那么民企的员工又该拿什么来补充?


如果都不补充,体制内员工福利好,工资低,他们肯定不愿意。


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恐怕是要出幺儿子的。


还有,取消公积金对于经济改善到底帮助有多大?


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 年年度报告》,2018 年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为291.59 万,只占近四千万大中小微企业的7%。


也就是说,就是取消公积金对于经济的帮助也非常有限


据悉,2019年全年减税降费预计超2.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超2%。


也就是说,为企业减负,减税降费显然效果比取消公积金对于经济改善更明显,且有效。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公积金制度不是单一的,而是连锁的反应,它已经深入了各行各业,比如公积金关系个税。


对个税抵扣甚至高过房贷、租房、子女教育,单纯取消公积金,相当于变相增加个税,这部分成本又该如何化解?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本身就不完善,如果贸然取消公积金制度,那么用什么制度来补偿呢?


公积金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其利率远远低于商业贷款。


目前,全国商业贷款普遍上浮,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已经攀升到5.51%,而公积金依旧维持在3.25%的水平,商贷利率相当于公积金的1.7倍,同样100万30年期的贷款,商贷比公积金累计要多缴几十万的利息。


不可否则,公积金对于购房的作用没有商业贷款明显,但也有很多人通过公积金购房了。


而在租房等其他方面,公积金的作用更明显。


2018年,住房公积金用于偿还购房贷款、购买和修葺房屋,加起来占72.7%,其他超过1/4是用来租房、消费等。


黄奇帆一句话要取消了公积金,那么楼市会怎么走?


解局君不是经济学家,但估计楼市大概率还会涨一波,因为低价购房渠道被限制了。


政府说房住不炒,这显然是和政府的期望是相悖的。


有很多人高呼用国家住房银行代替公积金制度,它能够增加对住房专项资金的供应,还兼顾政策性,来满足真正的需求人群。


国家住房银行类似于美国的两房(房地美、房利美),但是有个明显问题,审批不透明,08年金融危机美国两房都倒闭了,所以很多东西不能拿来主义。


黄奇帆提出企业年金来代替公积金制度。他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员工补充性养老金,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不可否认,企业年金是个好东西,但是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用“公积金”和“企业年金”一换一,是不可取的。


年金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大部分人对年金制度的认知不足,且年金制度投资回报率不高、管理不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不能普遍体现、退休后一次领取、存在地区差异过大以及覆盖面较小等诸多问题,相关法律规定也略显滞后,真要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相较之下,公积金政策已经发展将近30年,规则基本成型,更有现实可行性。


试想,公积金如果都企业都叫苦,那么企业年金企业就不会叫苦吗?


可以说,取消公积金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需要三思而行。


事关1.4亿人!黄奇帆建议取消公积金,这真的可行吗?


黄奇帆说公积金作用不明显。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制度不合理,二,从08年以后,中国的房价涨的太猛了,而公积金贷款额度又太低。


要想让公积金发挥其作用,其实很简单。


这么大体量的资金,稍微做点项目投资,都有盈利。


只有提高了公积金管理的使用效率,才能更好的服务民生、服务经济。


我举个栗子。


每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个人,从公积金中心能贷款的总额是有限制的。比如在广州,哪怕富人的收入再高,最多只能贷款50万元。


这笔钱的利率是很低的,20年贷款的年利率仅3.25%。但富人只能享受50万总额,对于买豪宅是杯水车薪。


穷人就不一样了。哪怕收入低,根据还款能力,也能贷款20W-30W,利率优惠就能“解渴”。


解局君要表达的是,现在重点是如何发挥公积金制度的优越性,而不是作用不明显就一刀切


解局君认为,首先要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这样才可逐步提高公积金贷款购房的作用和地位。


其次,要拓展公积金用途


让公积金账户里的钱跑起来,运动国家建设中,产生价值。


还有,要精简提取流程


只有提取方便了,那么公积金才能更好刺激经济、改善民生。


比如现在连用来治疗新冠肺炎都可以提取公积金了,这个例子就说明了,如果规则是公平的,大家都可以从中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