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3月1日还不能复工怎么办?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主播情场女王


我是做出口订单的小工厂有50来号人,在10号通过严格的审核开工了,但两天后又继续放假原因是上游供应商和物流行业都没复工没材料供应,交货期接近,外国客人理解和体谅但他们也必须重新考虑后面的风险,今天收到客人的邮件真的是崩溃了,眼泪都差点流出来了客人通知说已在生产的订单按我们计划允许延期,后面的订单他们暂时转移到其他国家解决,等疫情过后再商量下一步的方案。


手机用户努力工作开心生活


3月1日能不能复工要看你在哪个地方。山东淄博这边昨天还有疑似病例出现,看样子还要观察几天,确诊和疑似病例双消失就看到盼头了。

这次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业主经济损失是肯定的,瘟疫灾难面前没有人能躲得过。昨天和我的一个朋友聊天,她是做假牙加工的,她的企业有60多个人,大部分是广东和浙江的,因为交通封控都回不来。她说,这几天疫情稍好点回来一部分人也在14天隔离中。其实我知道她的企业就是能开工也没有活可干,因为牙医都还没上班。她和我说沉住气等吧,上半年就靠吃老本了。愁眉写在脸上,看不到往日的自信。

所以,还是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执行政策,这样最稳妥。一旦企业有一个人传染,麻烦就大了,得不偿失。反过来的这个帐也要算一算。

希望我的回答能缓解一下你的焦虑。





快乐阿星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中的绝对中坚力量,为社会提供了80%以上的工作岗位。如果3月1日还不能复工,相信很多中小企业撑不过这次疫情,后果将不堪设想。

先看看下面三个案例。

第一个是我嫂子,个体服装店。

河南某县城的,店里只有3、4个全职员工。每个月房租物业水电近20000,人工工资15000左右,不含提成。看起来负担也没多重,但平常不怎么赚钱,利润主要来源是过节和换季的时候。关键是仓库里备了不好货物。一旦天气变暖,几乎就砸在了手里,处理都处理不掉。

第二个是我表哥,开厂子的。

员工100多人,每月房租20万,工人工资50万左右。仓库里货物200来万,储藏期很短。除此之外,如果不能复工,一些国外的订单肯定会延期,到时候还会需要一大笔赔偿金。

前几天表哥在微信群里说,他顶多能撑两个月。

第三个是我们家的供货商。

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表述,反正是农村那种比较大的超市,既做批发又做零售那种。我妈在老家是开小卖店儿的,长期在他家进货。据我妈说,他家年前备了30多万的年货,就是那种过年串亲戚用的礼盒。

结果,今天都没人去亲戚家拜年。这些年货短时间不会过期,但靠平时根本就消化不完。


三个例子,三个不同的行业,前景都不容乐观。更不要说那些餐饮业、娱乐行业了。

大企业实力雄厚,又有政策扶持,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但中小企业就悲剧了,平时存活就很成问题。碰上这次灾难,很多小企业估计是凶多吉少了。

最近,很多人一边在家里上网,一边抱怨公司。前几天,我还看到有人说只要老板敢降薪,他就去告公司。我真替他们老板感到悲哀。

如果是平时,相对于公司,员工可能还算是弱势群体。但在这次疫情面前,企业才是那个真正弱势群体。员工不上班,企业无法运营,还得照常发工资。

古人云:“唇亡齿寒。”

千千万万中小企业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一旦是企业撑不过去,结局就是倒闭潮来临。倒闭潮过后自然就是失业潮。这样的后果,真的不敢想象。

多么希望这一切只是一场梦呀!


剑心职场


3月1日,一个老板的生死节点。

我表哥是私企老板,经营一家机械制造工厂,做外贸出口设备。工厂年销售收入约3000万美元,而且每年有10%左右的增长。

今年春节以后,他每天至少给我打2到3个电话,或者微信给我发一些文字,讨论最多的话题是疫情和复工。他说:

"在疫情防控方面,形势虽然严峻,但我相信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努力,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难。"

"这些天,我一直关注中小企业的复工信息,我和其它企业一样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表面上是企业经营资金、人员到岗的困局,实质上是疫情结束时间节点何时到来的问题,时间拖得越长,企业维持经营的资金空间越狭窄。"

"我本想2月10日开工,提前做好了采购口罩、消毒液、防护用具等各项防疫准备,虽然有些困难,但我做到了。然而,直到2月18日我仍未能开工,很多事情出乎企业的预料,让我很懵圈和纠结。"

据笔者对表哥公司的了解,本来2020年他们满怀信心,计划大干一场, 然而这场该死的疫情正在把他推向绝路:

一、市场份额

表哥公司生产外贸设备,去年这个时候全年的订单基本具备,他要做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开足马力生产。而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全年订单只有去年的50%,很多国外客户尚在犹豫中,虽然碍于情面没有回绝,但没签订供货合同,更不用说支付预付金了,这是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劳动力

去年底,公司有员工132人,本来企业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就比较缺乏,加之员工中有三分之一是外地的,虽然近期一直保持联系,但十四天内真正能够到岗的员工只有一半。跟其他公司一样,他们也跻身到招聘本地员工的队伍中,与其说是招聘不如说是“抢夺”。实际情况是,应聘者寥寥无几,即便招到了人,也要几个月以后才能上手;

三、上下游供应链

与公司配套的上下游零部件加工单位,绝大部分是小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外地员工迟迟没有到岗,供应链上企业的开工率远不能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的需要,何时能满足还是个未知数,这也是表哥很头疼的地方;

四、费用和支出

公司有银行贷款800万元,银行承诺可以延期还款,暂时缓解了还贷压力,但公司每月的固定支出也不少,如房租40万元,工资及工资性支出约180万元,财务费用3万元等。节后开工需流动资金500万元,按照公司1月底账面资金情况,假设应收账款能按照预定计划回笼,公司必须3月底全面达产。

为此,春节期间表哥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而这时正是许多员工躺在家里吃喝“为国家做贡献的时候”。

根据表哥的分析,如果3月底要全面达产,公司最迟3月1日必须复工。

在此之前,公司除了要做好复工审批及防疫的各项准备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前提是:

3月1日前公司员工全部到岗及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含外地员工到公司所在地后要隔离14天的因素)

公司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候!

以上所有的一切归集到一点,就是早日结束这场疫情。

只有这样公司外贸市场空间、劳动力空间、资金空间才能打开,表哥才能继续做他的老板!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欢迎关注【攀岩的时代】,探讨职场那些事儿,分享快乐和精彩,敬请留言!


攀岩的时代


如果3月1日还不能复工,对中小企业来说,有余粮的可以吃余粮,余粮少的只能勒紧裤腰带,没有余粮的基本就要断炊,断炊后企业文化好的,员工愿意共度时艰的,还能够东山再起,没有余粮企业文化又很差的,只能关门大吉了!


实际上,不用等到3月1日。就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已经复工了,复工不代表一定要去办公地点工作,也包括在家远程办公。比如我们公司,早在2月3日就已经复工了,全体员工都开始上班,只不过是在家上班而已。


那在家干什么呢?其实很多工作还是要做的!比如开会,各种各样的电话会,经验分享、困难应对、市场规划等;其次就是培训,各种线上学习、各种直播学习、各种读书活动学习等;最后就是远程工作,有些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的工作,是完全可以做的。大家都宅在家,上网玩手机的时间反而增多了,恰恰是最好的工作机会!


但有些工作,如果员工没法出门,没法去办公地点,确实是没法开展的,比如餐饮,比如旅游,比如需要聚集的如电影院、剧场、体育比赛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拼的就是现金流和企业文化了,而中小企业的现金流和企业文化大部分都很差。


据报道,包括西贝在内的诸多餐饮企业,现金流都已经撑不住了,毕竟缺少了春节档这个消费旺季,营业收入降低到冰点,再加上摊子铺的有点大,员工的工资基本就发不出来了,处于半崩溃状态。


我预测,较多的中小企业,今年会处于非常困难的状态,主要原因不是现金流,而是糟糕的企业文化,在平时,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颐指气使,对待员工如对牛马,甚至连牛马也不如,在这种危机时刻,自然没有员工愿意与企业“共度时艰”,也不愿意承受降薪或者延缓发薪等条件,这些中小企业主会非常困难!


所以,不论企业还是个人,有余粮是很重要的,手有余粮,心中不慌,本次事情极好的教育了企业和个人,什么叫做稳定的现金流,什么叫做抗风险能力。我看到有些年轻些的员工,喊着两个月没有工资,资金链就要绷断了,平时大手大脚的花钱,事到临头才知道自己的资金链是如此脆弱!


总之,如果3月1日还不能复工,对有余粮的企业是没问题的,但对没有余粮同时企业文化很差的部分中小企业,是有问题的;其实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本次事情,对很多余粮充足,文化良好的企业,其实也是很大的机遇,因为外界帮他们淘汰掉了很多竞争对手,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很多平时根本挖都挖不到的人才!


这种全局性的事件,对所有企业和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那些平时就有良好抗风险能力的企业和个人,将会从容不迫,受到奖赏!


-END-

点击上方关注【职场再出发】:世界500强资深经理人,为你深度剖析职场问题,全部原创,助你职场再出发!抄袭必究!

职场再出发


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国80%以上就业、60%以上的GDP、和50%以上的税收。占了中国经济的大半壁江山,既发展了广东福建浙江,新奇的比例超过90%,为什么这三个省比较富裕,因为私营企业比较发达。

所以中小型企业对我国的经济非常重要,如果3月1号中小型企业还不能复工,对中小型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中小企业的现金流支撑不了那么久,春节放假到3月1号,超过1个半个月,很多中小型企业停工可能已达两个月,这样对整个中小型企业的收入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餐饮行业的中小型企业,连西贝这样中大型的餐饮行业都喊出了只够活三个月,在浦发银行牵头解决了西北的资金问题。

因为中小型企业对我们的经济影响非常重要,如果中小企业遇到困难,国家肯定会出手,前一段时间央行已经向市场投放了1.7万亿的流动资金,市场的流动资金还是很充足的,而且央行已经启动了再贷款,投放因疫情原因受影响的地区以及疫情重点企业。

所以中小型企业3月1号还不能复工的话,看中小企业能不能熬过这个阶段,现在央行已经出手。市场的流动性是充足的,但是要到中小型企业的手里需要一定时间的市场的流转,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几个月,所以只要能熬过这几个月,中小型企业的资金压力会得到极大缓解。


互金圈


现在已经2月18日了,预计到月底的时候,除了湖北省以外,大部分省份他地区的企业都会相继复工,到3月份之后,将逐步实现全面复工。

其实有些省份已经在2月10日开始复工了,当时还属于疫情相对较严峻的时期,所以各省市实行的是分批复工,拟定出分批复工的企业名单,然后有序复工。到2月17日,更多企业已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

比如说我所在的贵州省,已经连续多日确诊案例零新增,情况相对较为稳定,2月15日,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宣布,在采取全省统一集中收治、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积极变化后,贵州省疫情防控期间各市州、各县、乡村之间设立的“关卡”一律取消,畅通省内交通、流通,不能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为生产、消费创造良好条件。

如果企业长时间不能复工,一方面是企业的压力很大,无法实现资金流动,可能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被压垮,而中小企业又是就业的主要保障,中小企业不能复工,很多依赖工作才有收入的人群,生活压力就会加大,还会导致还贷困难等等问题。

因此,在继续做好严密防控的情况之下,各企业也需要有序的实现复工,保障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面恢复。从疫情数据来看,2月17日全国非湖北地区新增数已下降至83例,抗疫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尽快复产复工相当必要了。


财经宋建文


最新消息,广东省政府今天出政策,要求企业在3月1日前100%复工。取消了严格的企业复工审批流程,改为企业自行复工,政府抽查的形式,实际上有点强制要求企业复工的风向。

对于政府来说,企业复工拖到3月份去,意味着第一季度的GDP可能减速甚至负增长,这是政府难以承担的负责。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太晚开业可能面临:

1、流动资金枯竭,甚至可能破产。

2、有些企业员工流失严重,招工困难,产能很难恢复。

3、交期拖延,客户转移定单,定单流失。

所以支持政府要求企业在3月1日以前复工,挽救企业困局,保持合理经济增长速度。


邓冠卫


这个问题啊,今天看了一篇报道,全中国现在都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一天的损失将近2800亿。但是这些损失对国有大中型企业损失是很大,但是他们还是有政府的具体的扶持,作为中小型企业已经是根本没有办法维持的情况下,我觉得下一步倒闭的企业会更多。由此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也会更多。中央的政策是绝对是好的,但是到了地方给我们执行是大打折扣的。部门中小型企业按照他们的一些条款根本没没没办法贷款。得不到银行的帮助,私借,又没有地方借钱。那天看了一个文章,中国80%的私有小企业是熬不过一个月的。如果大批量的小企业倒闭,对国家也不是一件好事,我们的政府官员对于现在的很多事情,阴奉阳违,甚至于跟中央政府的政策是反着来的,也导致了很多中小型企业的加速倒闭。所以还希望中央的好政策好方案能够真正的执行到位,让我们这些中小型企业真正得到实惠,能够继续生存,也为社会的稳定提供有效的一些帮助,也为自己的企业能够生存提供有效的支持。



福建万景001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灾难般席卷全国。受其影响,无数企业的复工时间也是一延再延,从最开始的1月31日,延后到2月3日,后又延后到2月10日,甚至有些地区复工日延到了2月17日、2月24日……3月1日!

如果3月1日还无法正常复工,导致的后果可想而知:

1.首先是资金压力,大型企业尚好,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所面临的人工、租金、原材料等多方面无以为继,甚至关停。

2.银行贷款逾期,影响企业信誉,短时间看影响不大,但长期来说对于后续企业经营造成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

3.对于广大企业员工而言,长时间闭门在家,无法外出工作,没有收入,心理上的落差空虚甚至慌乱无措,大部分员工们都要养家糊口,有房贷、车贷或者外债,如此企业员工信心短时也较难恢复。

不过,近期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帮助企业“抗疫”的措施,比如减免厂房租金、下调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贷款逾期不视为违约……希望能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众志成城,一起抗疫。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