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在亚洲是不是垫底的?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王辉


垫底?你对国产电影也太没信心了。

中国电影在整个亚洲从来都是遥遥领先的,因为我们是亚洲最强大脑的国家,我们有着最悠久的历史文化。

不论是电影的素材、情怀,还是理想和人性的光辉,五千年的文明从不甘于人后。

中国有着最庞大的影迷群体和最多的票房收入

1.中国2019年的票房成绩

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642.66亿元,国产占比为64.07%,这也是全球开放型市场中第三高的成绩。城市院线票房641.23亿,院线观影人次17.27亿,银幕数达69,787块居世界第一。

单就17.27亿的观影人次,放眼这个亚洲,其余所有亚洲国家都难以望其项背。

2.对比一下几个亚洲电影大国的数据。

(1)日本电影:根据发行商组织映联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票房达2611.8亿日元,是历史上最高的一年,观影人数为1.9亿人。

(2)印度电影:据未经审计的官方估算,印度2019年度总票房达1170亿卢比,观影人数依然在10亿以上。

(3)韩国电影:据统计,2019年韩国市场共收入票房19139亿韩元,观影人数为2.2亿。

(4)港台:已不复当年,几乎全面扑街。根据香港票房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香港票房为港币19亿2319万;根据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台湾票房为101.6亿新台币。

(5)新马泰等国在电影市场影响力有限,不提也罢。

中国电影在优秀影片制作中大有回暖之势

随着吴京《战狼》系列和徐峥、黄渤和沈腾等人的喜剧创作,特别是《我不是药神》和《流浪地球》等优秀影片的相继出现,中国电影市场前几年唯流量论的资本原始圈钱乱象已经过去。

曾经大IP+顶级流量的圈钱套路已随着《上海堡垒》不攻自破的惨淡收场而寿终正寝,整个电影市场回归理性。

题主的问题可能更多地困扰在近些年来日韩等国频频亮相一些优质影片,比如刚刚获得奥斯卡多项大奖的韩国电影《寄生虫》等,的确让国产电影有些黯然失色。

事实上,中国电影也曾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作品,也都斩获了奥斯卡各类奖项。

比如1955年《玫瑰文身》获得奥斯卡最佳黑白片摄影奖;1984年的《杀戮战场》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1987年的《末代皇帝》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2001年的《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配乐等多项大奖;后来该作品的导演李安还获得过多项奥斯卡大奖。

在1994年那个优秀电影井喷的年代里,中国上映了多部像《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大话西游》和《东邪西毒》等经典电影。

虽然像这样优秀的电影近年来越来越少,但请相信,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回归理性,中国影迷的消费趋于合理化,中国的银幕依然会是亚洲最吸引眼球的。

我们曾经辉煌过,未来怎么会那么难走呢?

结语:无论从市场体量,还是商业价值,中国电影一直都是亚洲第一。随着市场趋于理性,更多的电影人专注于电影本身,中国电影的质量会重新让人刮目相看的。

(斯蒂芬林奇,2020年2月17日,图片源于网络,数据参考手机搜狐网)


斯蒂芬林奇


在亚洲影视圈中,中国影视剧市场的成熟度、艺术性和开放程度上不如日韩。甚至与宝莱坞年产那些好电影比,中国优秀电影堪称凤毛菱角。

中国电影市场巨大,呈现井喷状发展。但是国产电影质量不高,无法占有市场。这就给了其他国家很大的机会,这里成为全球电影人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好莱坞大片的狂轰乱炸,还是我们的邻居印度宝莱坞、韩国、日本优秀影片的强势来袭,看重的都是市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的消费能力。


为了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关部门尽力了,无论是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还是各项文化产业基金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影视投资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是不遗余力的引导和扶持为主。


不过,《流浪地球》、《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战狼》、《红海行动》、《暴裂无声》等优秀国产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夹击下,取得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成绩,看得出观众群体对电影市场的“矫枉过正”作用越发明显,那些仅凭流量、炒作、明星脸的“国产大片”越来越不受待见。


当观众群体成为资本与影视人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事件被人人喊打,市场朝着“良性循环”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现在,中国电影有观众、有票房、有市场,剩下的就需要塌下心来好好拍片的中国电影人来“填”了。


新概念网络传媒


在亚洲影视圈中,中国影视剧市场的成熟度、艺术性和开放程度上不如日韩。甚至与宝莱坞年产那些好电影比,中国优秀电影堪称凤毛菱角。

中国电影市场巨大,呈现井喷状发展。但是国产电影质量不高,无法占有市场。这就给了其他国家很大的机会,这里成为全球电影人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好莱坞大片的狂轰乱炸,还是我们的邻居印度宝莱坞、韩国、日本优秀影片的强势来袭,看重的都是市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的消费能力。

为了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关部门尽力了,无论是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还是各项文化产业基金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影视投资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是不遗余力的引导和扶持为主。

不过,《流浪地球》、《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战狼》、《红海行动》、《暴裂无声》等优秀国产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夹击下,取得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成绩,看得出观众群体对电影市场的“矫枉过正”作用越发明显,那些仅凭流量、炒作、明星脸的“国产大片”越来越不受待见。

当观众群体成为资本与影视人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事件被人人喊打,市场朝着“良性循环”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现在,中国电影有观众、有票房、有市场,剩下的就需要塌下心来好好拍片的中国电影人来“填”了。


不一样de热点


我觉得不处于垫底水平。

第一:中国有很多影视明星的代表,例如成龙,李小龙,等等,在国际地位影响都是很高的。

第二:中国也有很多很敬业的导演。例如吴京,徐峥,冯小刚,陈凯歌,他们的影片影响力都是非常高的。

第三:中国影视行业正处一个上升阶段,结合国情,一带一路政策,等等,中国的影视行业必将迎来新的高峰。




香喷喷的米饭饭


个人认为中国电影在亚洲影视圈中实力还是比较靠前的。

从电影市场角度分析,中国电影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中式大片在产量和社会效果两方面都越来越好,并且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出现持续上升趋势。

从电影创作水平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印度的电影各有有优缺点:

日本,很细腻的叙事,大概只有真正的文艺青年可以沉静的心看懂,可以触及很私密的人性,电影如其国民性,内敛深沉,看懂不太容易;

韩国,各种题材很大胆的尝试,不论是模仿好莱坞还是欧洲,还是试图揭示社会问题,很有勇气和善于学习的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让电影有个好题材,也很大程度促进社会进步;泰国,恐怖片不止有恐怖,更有一种冷幽默;

印度,女主总很美,可以把一个故事讲得很好,翻拍还能出自己新的特色,展现一些美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度形象,电影时长很长但是不觉观影时间长;

中国,没有沉得下心的编剧,没有基本功扎实的导演,有傻逼一般的演员,电影和艺术无关,仿佛都可以玩票,徐浩峰是个例外,娄烨是个很有个性导演,但题材压抑。

综上分析,中国电影综合水平,应该在日本之后,和韩国水平查不多,印度排在第四位。




紫葫芦007


哈喽我是影视剪辑小K

我觉得中国电影在世界范围就是出于一个上升期,没有特别大的地位。这五部最高水平的中国电影,在全世界影史上也是顶尖的。

霸王别姬,93年戛纳金棕榈让陈大导演的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虽然有人说这是他父亲指导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那?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经典佳片。而金棕榈也是实至名归。从影片里我们能看到爱恨情仇,更能看到整个社会的变迁。历史总是这样,带走了时间,把沧桑和思索留给我们。就如程蝶衣的那句“说好一辈子就一辈子,少一天,一分,一秒,都不叫一辈子。”

《活着》是一个中国老百姓大悲大喜的故事,影片透过主人公福贵的一生遭遇,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通俗剧风格,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部分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命运观。该片获得1994年第4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和首位华人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的葛优,以及还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等奖项。换个角度看,影片就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整个故事分为好几次“活着”

红高粱,张艺谋87年作品。《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片的主题。“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张艺谋:《(红高粱)导演阐述》)正因为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那精湛的电影语言的运用,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小K会剪辑


肯定不是垫底啊,算是在前列吧!亚洲48个国家中前5肯定能排上的,就算水平不如韩国、日本和印度,比其他国家还是高出来不少。

目前中国电影正处在发展阶段,必不可免会走一些弯路,比如国家干预过多,演员片酬太高等等。导致很多题材的电影不敢拍,或是拍了审查不过,这点比日韩等国家差了不少。


再就是很多剧组把钱都花在流量明星和包装宣传上了,导致没钱花在剧情上面,这点就比不上印度宝莱坞了,宝莱坞的崛起在中国电影之后,却后来者居上,拍了很多享誉全球的电影。

而中国虽然很多电影的票房高,但基本都是内部消化,很难走上国际舞台,只能靠少许文艺片获奖,但是获奖并不代表票房大火,这就是矛盾之处。希望这次疫情对中国电影的冲击能够帮中其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吧!


人生百晓


哈喽!大家好,我是(话题)小明,我是一个热爱娱乐,热爱中国娱乐的影迷,同时也是一位娱乐领域创作者,目前在一家娱乐公司工作,所以对娱乐有很多的研究,针对这个回答,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中国电影在亚洲范围内算是一流水平,在亚洲的主要竞争对手和足球差不多,都是日本韩国几个,但是还多出来个印度。韩国电影的整体水平我感觉是在中国之下的(个人观点哦),但是韩国的灾难片是很多影迷的最爱,悬疑片是很多同学拍片借鉴的模板,这两大类韩国的确拍的很不错,且很有深度,反映了很多社会问题。中国可能是因为某些不可抗因素,导致这类题材表达的内涵不完整。当然我相信,通过《药神》上映,《芳华》播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这个口正在开大,中国的灾难片终有一天可以达到韩国水平甚至是反超。

以上就是我在娱乐方面的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如有更好的娱乐也可以告诉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到娱乐行业中来,为中国娱乐行业做出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话题


您好,我是一个新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个人观点:在亚洲影视圈中,中国影视剧市场的成熟度、艺术性和开放程度上不如日韩。甚至与宝莱坞年产那些好电影比,中国优秀电影堪称凤毛菱角。

中国电影市场巨大,呈现井喷状发展。但是国产电影质量不高,无法占有市场。这就给了其他国家很大的机会,这里成为全球电影人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好莱坞大片的狂轰乱炸,还是我们的邻居印度宝莱坞、韩国、日本优秀影片的强势来袭,看重的都是市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的消费能力。

为了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有关部门尽力了,无论是所谓的“国产片保护月”,还是各项文化产业基金的大力扶持,以及对影视投资圈的一系列优惠政策,都是不遗余力的引导和扶持为主。

不过,《流浪地球》、《无名之辈》、《我不是药神》、《战狼》、《红海行动》、《暴裂无声》等优秀国产影片,在好莱坞大片夹击下,取得不错的口碑和票房成绩,看得出观众群体对电影市场的“矫枉过正”作用越发明显,那些仅凭流量、炒作、明星脸的“国产大片”越来越不受待见。

当观众群体成为资本与影视人不可忽视的力量,当“劣币驱逐良币”的营销事件被人人喊打,市场朝着“良性循环”发展,自然就水到渠成了。现在,中国电影有观众、有票房、有市场,剩下的就需要塌下心来好好拍片的中国电影人来“填”了。





电影混剪大师


在亚洲影视圈中,中国影视剧市场的成熟度、艺术性和开放程度上不如日韩。甚至与宝莱坞年产那些好电影比,中国优秀电影堪称凤毛菱角。

中国电影市场巨大,呈现井喷状发展。但是国产电影质量不高,无法占有市场。这就给了其他国家很大的机会,这里成为全球电影人的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好莱坞大片的狂轰乱炸,还是我们的邻居印度宝莱坞、韩国、日本优秀影片的强势来袭,看重的都是市场的无限活力与巨大的消费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