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理发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么?

方山渔家


的确,还是小心为妙。本人已经40来天没理发了。等疫情过了才理也可以。


老洪10


会的,只有这个场所里面有这种传染病菌,就会传染的,理发的老板身上有这种病菌传染病,或者是其他的顾客进来身上带有这种传染病菌,都会直接传染给你,因为这种病菌传染速度很快,人与人之间一米以内的距离,几秒钟就能传染上,我理发老板有这种传染病在身上,他的手上肯定也有这种病菌,他的手一直在你头发上和身上来回理发,他的鼻子里面一直在出气,吸气不停的往你身上喷这种气体,那真是太危险了,分分钟就能把你给传染上了。大家还是忍一忍吧,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全家人的健康。


光明的未来阿静哥


随着各城市复工战号的吹响,我们可以看到不少的理发店也逐渐开展营业,但生意也免不了冷清。目前疫情仍未到拐点,我们老百姓们还是少出门的为好。那么通过理发会传染新型冠状病毒么?以下我们分别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两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1、传染源

此次疫情为何蔓延如此之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同时存在着少量的无症状感染者。理发店是一个公共场所,虽然目前我国对感染者的防控隔离工作已相当完善,但不可能完全排除有感染者进入理发店的可能。

2、传播途径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仍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戴口罩并不能百分百阻隔飞沫传播,而且感染者分泌物如飞沫、唾液等落到公共物品如椅子、桌面、剪刀等,是有可能造成接触传播的。

总的来说,理发店毕竟是公共场合,在疫情未完全控制之前,少去为好,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消毒。另一方面来讲,其实偶像剧《流星花园》中男主角们的发型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医健康说


千万不要忽视新型肺炎疫情的传染力度,在我们黑龙江就发生一例这样的疫情传染事件。住在一个楼层里的邻居,五楼的人家被确诊为新型肺炎疫情以后,被隔离住院。可是跟她没有什么接触的四楼邻居,只因自己家开门放风的时候。就被传染上了新型肺炎这个病毒。你看这疫情传播的方式有多么严重,所以说理发时候只要是你跟有新型肺炎病毒携带者有接触就会被传染上。因此说这个期间就先别剃头了。


伊春美食美客


不会,但尽量别去。安全第一,再坚持一下!啥都没有生命重要,即便再需一个14天,我们也要坚持住!

防疫:响应钟南山,再撑14天。

.

近日,钟南山院士说,从1月23日封城开始到2月6日(正月十三)为第一个14天。

从2月7日(正月十四)开始再过14天,要到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如果没新增上升,疫情才算是控制了。一个14天不能解决问题,请大家配合,做好第2个14天的防护,很重要。

看过今天确诊病例破3万、新增病例仍然3千以上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做好第二个14天的防疫工作。

对每个人来说,工作,生意都可以再来,但生命和家人只有一次,希望每个人配合国家的工作再坚持14天!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二个14天很重要,很重要,让我们再坚持14天。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这场瘟疫狙击战的战士。加油,每个人!



经济信息速递


理发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关防控工作,避免理发场所人员聚集,也一定要佩戴口罩,防止病毒传播。

而且这个时候绝大多数的营业场所是不允许开业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种车其感染情况的出现。

建议大家在这个特殊时期,尽量少去这种场所,能自己解决的就尽量自己解决吧!


5G石油客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进入较复杂时期,1月2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组织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金奇,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单广良,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日医院副院长、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彬,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詹庆元等权威专家,就公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问:冠状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是什么?

金奇: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用专业术语来说,它属于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一类具有囊膜、基因组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可分为α、β、γ、δ四个属。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前,共发现6种可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人在感染上述病毒后,会表现为从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等不同临床症状,例如我们熟悉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而只要是重呼吸道感染类疾病,都可以叫SARI,SARI的全称是“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中文译为“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如今,引发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身份”已被确认,它的中文名称是新型冠状病毒武汉株01,分类学为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β属。该病毒于2020年1月6日被分离出来。之所以被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是因为此次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一种以前尚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属于和SARS、MERS不一样的新分支。成功确认病毒“身份”,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

根据对既往SARS、MERS等冠状病毒理化特性的研究得知,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均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但需要强调的是,氯己定(洗必泰)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问:据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比SARS温和,是真的吗?

单广良: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处于流行期,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传染性、感染的传播途径和诊疗方法等,尚处于逐渐发现和不断认识阶段。仅根据目前观察到的表面现象,简单地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与SARS从致死的危害、传染力和传播速度作比较,还缺乏临床上系统的、可比的数据支持和充分的流行病学证据。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的紧要关头,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比SARS病毒温和”的说法,有可能会令人误解,甚至削弱公众对预防的重视程度,更可怕的是,还可能造成部分人产生松懈和侥幸心理。

我国学者最新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对武汉41例2019-nCoV感染病例的研究结果显示,2019-nCoV感染具有与SARS相似的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症状,病死率也不容小视。因此,目前这一正在流行疾病危害的严重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问:新型冠状病毒真的来源于蝙蝠吗?传染过程中是否存在“中间宿主”?

金奇: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提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起源于蝙蝠。但关键问题是,蝙蝠病毒正常条件下不能直接感染人类,可能通过“中间宿主”感染人类。而现在的问题是,“中间宿主”到底是谁?有科研论文和社会上的流行说法,将“犯罪嫌疑人”指向蛇、豺等动物,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去确证。实际上,“中间宿主”的确定需要严谨、公认的科学流程,不能轻易得出结论,应鼓励继续通过各种科学手段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溯源研究。

问:全国确诊和疑似病例数增加这么快,是否已经出现了“超级传播者”?

金奇:所谓“超级传播者”是一个流行病学专业术语,一般指具有较强传染性的感染者,比其他患者更容易传染其他人,从而影响疫情的扩散速度及规模等。目前,此次疫情中尚未确认出现“超级传播者”。

需要了解的是,“超级传播者”的产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首先,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即向有利于物种生存的环境适应性变异。病毒繁殖严格依赖人体细胞提供场所及所需物质,所以病毒进化的最终目标,一定是增强感染性,降低致病性,当然,不排除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病毒致病性增强的现象,否则细胞全部被病毒杀死,病毒自身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当病毒在人体内发生变异导致感染性增强,那么这个被感染的人就是一个“超级传播者”。而一人感染多人的现象不仅因为出现“超级传播者”。感染病毒的个体产生的病毒量大(重症患者等)、通过咳嗽等方式释放的病毒多、以易传播的方式与其他人接触多(面对面交流等),以及被感染个体与多个其他未被感染的人同处某种相对封闭的环境等,都会造成一人引发多人感染的现象。

问: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方式有哪些?

曹彬:从目前的情况看,95%以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都与武汉有关,例如去过武汉或从武汉来。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和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中国研究者对深圳一个出现家族聚集性病例的家庭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几个患者身体里分离的病毒序列几乎一样,提示为同一个来源,确认了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

通常病毒传播主要有3种传播方式。一是飞沫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产生的飞沫进入易感黏膜表面;二是接触传播:在接触感染者接触过的东西后触碰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导致病毒传播;三是空气传播:病原体能在长时间远距离散播后仍具有传染性。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以上3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措施都要做好。

问:如果不幸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会出现哪些症状?

詹庆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常患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大约半数患者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少部分患者可快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能是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发病时症状轻微,没有发热。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根据今年1月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来看,患者发病时的常见症状为发烧,咳嗽和肌痛或疲劳。全部患者均患有肺炎,胸部CT检查发现异常;并发症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脏损伤和继发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武汉当地医院已发现多个“不典型”病例。患者不是以呼吸病症状前来看病的,他们有的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有的心慌、头疼、患结膜炎,甚至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这类“非典型”患者会是隐性传染源,需要第一时间加以鉴别诊断,尽早隔离。

问:普通公众应该怎么保护自己?特别是免疫力低下、有慢性病的易感人群应如何进行防护?

曹彬:新型冠状病毒已经确定可以人传人,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免疫力低的老人固然要注意防护,平时很少生病的年轻人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同样存在很大威胁。从目前的情况看,72%的感染者是超过40岁的人群,男性感染者占64%,40%的感染者本身还有其他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国家卫健委23日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重症病例医疗救治工作,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问:市面上口罩种类这么多,哪种可以用来防新型冠状病毒?

曹彬:目前市面上的口罩有以下几种:一是纱布口罩,此类口罩面部密合性差,防毒效率低,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用。二是聚氨酯纤维口罩,普遍既没有飞沫隔离的作用,也起不到阻挡雾霾的效果。三是一次性医用口罩,种类较多,如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用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的一般防护,或在有创操作过程中的飞沫隔离。公众注意在选择时,要选择含有过滤层的医用口罩,才能达到阻挡液体、颗粒过滤等效果,尤其推荐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四是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这类口罩能阻止经空气传播的直径≤5μm感染因子或近距离<1m接触经飞沫传播的疾病,能过滤≥95%的非油性颗粒。具体包括N95、KN95、DS2D等型号可以选择。但要注意,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方式很重要,若佩戴错误会影响过滤效果。

问:呼吸道病毒传播时,是否只有N95口罩才管用?

曹彬:以流感这种人群普遍易感的传染性疾病为例,2019年3月,美国医学协会杂志(JAMA)发表了文章,证实在门诊医护人员中,N95与医用外科口罩在预防流感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患流感的儿童如果正确使用口罩,其家庭成员被诊断出这种疾病的可能性降低了80%,而使用的口罩类型之间的差异是微不足道的。甲型流感病毒与新型冠状病毒都属于可经飞沫传播的RNA病毒,我们可遵循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推荐,即在离患者6英尺(约1.83米)以内的地方戴上口罩,将口罩的带子固定在鼻子、嘴巴和下巴上。尽量不要再碰口罩,直到你取下它;如果你得了呼吸道传染病,在接近别人之前要戴上口罩,如果你需要去看医生,戴上口罩,以保护候诊室的其他人;如果呼吸道传染病在社区蔓延,或者你有很高的并发症风险,可以考虑在拥挤的环境中戴口罩。戴完口罩后,把它扔掉,然后洗手;永远不要重复使用口罩。可见,与其使用高级别口罩,不如选用普通医用口罩,并严格遵循佩戴规则。佩戴过后的口罩不要随意丢弃,以防引起再次污染。应折叠好,扔到标有“医疗废物”的医院垃圾箱,或者封闭处理的有害垃圾箱。此外,折叠完口罩记得洗手,因为折叠的过程同样也可能接触到污染物。


薛大头电影指南


通过理发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能性非常大:

一是理发场所应该算公共场所,流动人口多,人员停留时间长,人员不完全固定。

二是理发场所使用的桌椅、洗头等物品多为公用。理发剪子、推子、梳子,围裙,都是公用,基本没有一次一消毒的。毛巾应该是一次一消毒,但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消毒时杀灭的概率,不能确定。

三是如果有病毒携带者,曾经在理发店理过发,室内一定会有病毒的存在。被传染的机率极大。

所以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在理发店理发是极其危险的,无论如何都不能到理发店理发。


奶爸K


应该会的,每天理发的人不止一两个,你也不知道来理发的接触过什么人,更不知道他是不是在潜伏期,最重要的是理发师傅要跟每位理发的有身体的接触,理发师傅自己传染上了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再给你理发是不是你也会被传染,就算理发的戴着口罩传染的风险也是挺大的,建议疫情过了再理发吧



敬上


新冠病毒传染途径本质没变,理发店是公共场所,各行名业,形形色色的人聚集在一起会增加传染新型肺炎的机率,所以说奉劝各位亲还是疫情过后再考虑,要么在家自学理发手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