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前幾天,在廣東華南虎宣佈退出之後,接受了媒體採訪,在採訪時廣東華南虎表示,俱樂部的投入遠遠大於俱樂部的收入!

新的足協換屆之後,有關中國足球的改革,陸陸續續的來了不少,但總體來講,爭議大於內容!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而最近引發關注的,就是中乙和中甲部分俱樂部的退出!為什麼退出?因為欠薪了,為什麼欠薪?因為俱樂部沒錢了!

任何一家企業如果“只出不進”,那註定會被淘汰,無非是時間問題!

中國足球的市場不夠大嗎?為什麼養活不了國內的足球俱樂部?如果掙不到錢,為什麼那些歐洲豪門總是在空閒時間,會找機會來中國轉一轉?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中國足球不是沒錢,是中國足球俱樂部沒錢,確切地說,是在“偽職業”的聯賽中,幾乎所有的俱樂部都掙不到錢!

在這所有的背後,是足協這個大當家,一直以來就沒有做好相關的工作,認真的說,就是足協只注重中超的發展,而忽略了中甲和中乙,像這兩個級別的俱樂部只能撿點湯喝!

以2016年為例,當時的《搜狐體育》報道,那一年中超每一傢俱樂部都獲得了6000萬的分紅,看上去這個數字好像很多,但是如果對比俱樂部的投入,這個數字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2016年,中超公司的收入是15億(電視轉播+其它收入),但足協要拿走10%的管理費,還要扣除相關的成本費用!剩下的將近13億,由俱樂部分紅90%,而13億中的10%,是按當年的名次分配!

2015年,中超16傢俱樂部的分紅是每家1540萬,2016年是每家6000萬,2017年是每家7400萬!

中甲由於受到的關注並不高,所以每年的分紅少的可憐,而中乙幾乎沒有什麼收益!雖然中超的收入高過中甲和中乙,但是中超的投入也是中甲和中乙“望塵莫及”的!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還是以2016年為例,當年中超的總收入為87億,而支出卻達到了92億,當年虧損5億,光中超的幾支保級球隊的平均投入就達到了5億!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沒有收入的職業聯賽,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眾所周知,俱樂部的收入主要是靠媒體版權和門票收入以及球衣廣告,但是以中甲和中乙的影響力,佔大頭的媒體和門票幾乎很非常有限!唯獨球衣廣告還能多少撈一點,但也讓足協管的很嚴!

在2016年的中超所有收入中,來自於母公司的資助,就達到了50%,這是一個什麼概念?說白了,就是如今的中國足球聯賽,如果沒有上級資金的支持,根本就玩不轉!

不職業的職業聯賽+不專業的足協=?聯賽的收入與支出完全達不到平衡,當這樣的聯賽根本賺不錢的時候,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