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38歲的劉俊是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副主任醫師,骨幹力量。2月11日晚,他和廣東省支援湖北荊州第二批醫療隊250個隊員一起,連夜趕往湖北荊州,加入到抗疫一線。


記錄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劉俊

2月17日 晴 day5

今天是在荊州市一感染科重症病房工作第五天。早上去清潔區穿防護服,清潔區的何老師一看到就笑呵呵的說:劉老師,今天給你們廣州支援的老師準備的都是精挑細選的防護服和N95口罩,放心穿,放心戴!

好東西都不吝嗇的給客人和朋友,是湖北魚米之鄉的老傳統。

從ICU轉出2個病人到重症病區,重症病區病人總數65個。在辦公室把病人的情況熟悉了一邊,護目鏡的綁帶估計鬆了,戴上不到十分鐘就全面起霧。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劉俊 (左一)

帶著一線醫生去查房,荊州醫院的周鵬和馮業軍醫生很客氣的讓我走前面,我也很客氣的讓他們走前面,相互讓了三次,我說:你們走前面吧,其實是我看不清路,怕走錯門了,尷尬!查房大概2個小時,重點看了16個重症的患者,有幾個老年患者聽不懂我說的普通話,護士長趕緊幫我翻譯。後來出病房,我反應過來,護士長說的也是普通話啊,為什麼病人就聽不懂我的普通話!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劉俊在查看CT

最費體力和精力的工作部分就是看CT,檢查結果和調整治療方案,邊看邊提出自己的意見,講解影像學檢驗結果和分析病情。這也許和我曾經援藏的經歷有關。無論哪裡的青年醫生,對醫學知識的渴求和認真學習態度讓我一直記得這份感動。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劉俊(右一)

我還記得當年我們精心策劃組織了林芝地區急救培訓學習班,我作為呼吸內科及重症監護病房醫生,協助院長編寫培訓教材,協調學習班;而作為培訓老師,我還負責兩批學員的理論知識授課和考試。全程參與,感受到基層醫務人員的辛勞,明白授人以漁最重要。

中午下班,跟我查房的荊州醫生加我微信,專門說了聲感謝。這裡的一線醫生15天一輪,今天又換了幾個新醫生,我估計是我天天準時查房,在隔離病房講病例講治療方案,讓一線醫生感覺親切和安心吧。我暗想,把廣州市一的精神帶給荊州市一,要繼續堅持做下去。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劉軍

處理完病人,我很不好意思的跟周鵬醫生說:能不能給我拍兩張工作照片?

因為手機是不能帶進病房的,整個病區只有一部公用的華為手機。周鵬醫生說:必須得拍啊,mark一下,來來來,電腦前來一張,護士站來一張,病房來一張,就這樣工作照出爐了。

終於出了隔離病房,在清潔區跟何老師又聊幾句,看著40出頭的何老師小孩兒都上大三了,孩子在山東,家人在家隔離,何老師吃住在醫院,哎,大家都在默默的付出!

今天總體感覺比較流暢,重點處理了4個重症病人,排除2個疑似病人,我們又擴了一個病區,下午在隔離病房外面的辦公室跟荊州的二線醫生討論病歷,調整病人的治療方案和擬訂出院病人上報總指揮部。

回到宿舍,保障我們後勤的工會李姨大著嗓門說:今天換廚師了,廣東口味兒,吃完給個意見啊,還有發的預防新冠肺炎的藥記得繼續吃,別忘了!

疫情面前,展現市一人的“硬核擔當”

為醫生準備的飯菜

劉俊說:“我作為前線緊缺的呼吸科醫生,要挑起這個責任,作為市一人的代表,努力把事情做好,體現廣東醫生精神。”

通訊員:魏星 黃月星 袁友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