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 社区矫正线上心理援助开通了!

如何在疫情期间做好自我心理防护


心理防护要牢记:盲目恐惧不可取;

信息可靠又合理,过度关注易焦虑。

出现焦虑属正常,接纳放松要学习

多与亲朋互沟通,及时咨询求助医。

——钮文异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

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让这个春节注定不同于以往。

空荡荡的街道、随处可见的防护口罩、时刻更新的疫情动态,不仅冲淡了原本过年的喜庆,也让全国群众“人心惶惶”。如何做好心理防护,便是此时尤为重要的一课。


1、关注可靠信息,避免盲目恐惧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让疫情信息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但对于眼花缭乱的信息,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制造焦虑的、哪些是散播造谣的,普通人很难分辨清楚。

建议大家通过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和专业平台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学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如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疾控中心及地方疾控中心、健康中国、科普中国、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官方平台、有来医生等专业互联网健康科普平台。

2、合理关注疫情,避免过度焦虑

为了避免信息超载带来的焦虑,应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个小时,而且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同时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尽量从政府部门等权威渠道获取相关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理性。

3、正确应对焦虑,科学调试心理

对于此次重大疫情,担心、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是面对未知事物正常的反应。适度焦虑是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谨慎地预防感染,但过度担心、焦虑非但于事无补,还有可能造成心理危机。


因此,建议广大群众选择正确的心理调试方法,保持平和心态。具体方法如下:

1.接纳负面情绪

认识到自己出现负面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

2.学习放松技巧

通过科学渠道学习深呼吸放松技术、冥想(正念)技术等,帮助自己缓解负面情绪。冥想(正念)技术练习方法如下:

(1)首先找到身体中呼吸最明显的部位,感受气流进出,感觉呼吸带来的感觉,不要去数气息,也不要去控制它,不要去调节它。

(2)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从头到脚,感受身体每一个部位感觉。

(3)留意呼吸,可以做三次深长的呼吸,深深地呼气,缓缓地呼气。接着,将注意力带到念头上,有意识地将注意力带向它,并给它命名,如“疫情不可怕,加强防护定会战胜它”。

(4)深呼吸,并回到放松的状态,带着好奇心和耐心去觉察你的情绪变化。

3.多与亲朋沟通

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尽量不去沟通疫情相关的负面消息。

4.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面情绪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请坚信“困难只是暂时的,疫情终将被战胜”


疫情期间 社区矫正线上心理援助开通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会产生心理学所说的“应激反应”,常见的有:恐惧、焦虑、愤怒、压抑、抱怨、烦躁、无助、过度反应等等。这些身心反应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的本能调节方式,一般在一周内会逐步缓解,属正常现象。只要坚持执行科学的防疫措施、平和的看待正常的身心反应,无论身处何处,把此次与疫情的“抗战”作为一次心灵的洗涤与锻炼,相信您的内心会收获更多的平静。

当然,如若“应激反应”持续超过一周,并且已影响正常的生活,需及时向心理专业人员或医疗部门求助。

从今天开始,新华区司法局新芽心理工作室开通线上心理援助,由新华区司法局新芽心理工作室专业心理老师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服务。


● 开放时间:

每日上午9:00—12:00;下午14:30—21:00

特别说明:

本次心理支持热线及网络辅导服务只针对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提供。适用于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司法局急需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的工作人员和新华区全体在矫的社区矫正对象,每次30—50分钟左右。为一次性服务,在结束服务后,为了保障您的信息保密性,会在3天内删除您的联系方式。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多次服务,可和咨询师进行协商沟通,确定之后的辅导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