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煜姗:出征前,我给援鄂的医生丈夫剃了一个“卤蛋头”

韦煜姗:出征前,我给援鄂的医生丈夫剃了一个“卤蛋头”

2月12日凌晨零点20分,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贵州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队员们陆续进入安检,韦煜姗的丈夫就在这支队伍中。

她目送他离开,看着他新剃的“卤蛋头”,忍不住笑了。那是她自己“主刀”为丈夫剃的。为了尽可能避免病毒感染,许多医生都临时剃光了头发。

笑着笑着,韦煜姗感到脸颊有点湿润,不知什么时候,她又落泪了。韦煜姗是南航贵州公司市场销售部航线管理员,她的丈夫是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生。

韦煜姗:出征前,我给援鄂的医生丈夫剃了一个“卤蛋头”

△出征前,韦煜姗为医生丈夫剃了一个“卤蛋头”。

今晚注定又是一个难眠之夜。

“你若不平安回来,我决不饶你”。凌晨3点,回到家中的韦煜姗仍然辗转难眠,她用朋友圈向丈夫“隔空喊话”,这句有些娇蛮的“命令”,含着最深情的思念与牵挂。

凌晨4点,在得知丈夫已平安抵鄂的消息后,韦煜姗才放下心,强迫自己休息片刻。然而,仅休息了3个多小时,牵挂近期航线调整情况的她,把两个年幼的儿子匆匆托付给了家中老人,再次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丈夫在疫情重地不分昼夜地抢救生命,韦煜姗在民航一线彻夜不眠地值守生产。同为党员的夫妻二人,早已把“若有战,召必往”与“冲锋在前必有我”这两句话融入了日常生活中。

丈夫出征前,韦煜姗为他列好了一张密密麻麻行李清单和生活注意事项列表。作为“逆行者”的家属,她告诉自己,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做个称职的妻子与母亲,勇挑家庭和工作的重担,克服各种困难,这样才能让丈夫在战疫前线安心工作,早日平安归来。

韦煜姗的丈夫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一天,他写了一篇“24小时日记”。

●●● 24小时日记 ●●●

凌晨三点,第一次踏上鄂州大地,拂面而来空气比贵阳干燥。

看到老婆这时候还在朋友圈向我喊话:“你若不平安回来,我决不饶你”。我读懂她粗暴直接背后的无助。

躺在床上,过去的这24小时内的信息量实在太大、太急促。

昨天凌晨1点40分接到电话,决定支援湖北前线,我告诉老婆这个消息,虽然我知道她不会反对,但没想到她答应得那么爽快,相互安慰鼓励一会儿后各自睡去。凌晨五点我上厕所时,发现老婆正在床上给我详细地列行李清单和生活注意事项,旁边揉成团的纸巾和她红肿的双眼让我哽咽无语......

天一亮,我们赶紧去超市等地采购各种物品。医院的同事们也在帮我买生活物资、余姐不停帮我联络院办的各项行程细节、老汪帮忙联系前一批去的医生,询问注意事项。

下午来到科室,看到一大堆的东西,我惊呆了,大到成人纸尿裤、床单,小到牙刷、棉签都有。小凡拿出“窖藏”的手术服、余姐还自掏腰包七百多元为我们买了许多提高免疫力的补药。全科室的同事们如此细致的关心,让我感动之余又心疼。

晚上回到家,老婆用儿子的理发器给我剃了个光头,笑称这是“卤蛋头”。

到了机场,来送行的同事越来越多,大家的祝福和鼓励让我有种我不是去战场而是去领奖的错觉,这就是常说的团队的力量吧!

同事为我和老婆在南航机场售票柜台合了个影,天亮后她还要回到工作岗位看航线,疫情过好,我要坐着老婆公司的飞机回家。

老婆说,贵阳—武汉的空中飞行距离是514海里,承载着家人和同事的祝福。

韦煜姗:出征前,我给援鄂的医生丈夫剃了一个“卤蛋头”

2月14日情人节,韦煜姗和丈夫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微信问候。

“在干嘛呢?”

“今天我值班,昨晚5点才睡着,有点晕。”

“那你好好看航班哈,早点恢复航线,这样我回来的时候就可以坐南航灰机了……老婆辛苦了,爱你。”

“第十八个情人节,第一次没在你身边。今年的礼物是:回家来一个月内不让你干活儿。”

“爱你,老婆,一定平安回来和你一起变老。”

“春风知我意,吹梦到鄂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