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人们的旅游出行方式会有质变吗?

行车车行


与旅游打交道约摸十年,见证着他的发展与变化。

对于楼主的问题,我思考并分析一番,答案是:会有变化,但达不到质的变化!

1、从旅游市场分析。

现在的旅游行业已经形成稳定的市场划分,与线路划分,短时间内不会有改动。

因为市场的划分是众意所致,基本稳定,而且现在的市场已经趋于稳定,各种你想的线路都有:高端,中端,低端,特价。

如果高端定制游,只有费用到位,各种小众线路量身定做。中端团队或散拼,有,线路住宿吃饭还可以随时调整。低端,特价,这个基本就上组合产品,也是有很大的市场和学问在里面。

所以市场基本完善,你想到的都有!

2、与2003年非典的对比

2003年非典,一般大家都以次为参考。2003年前的旅游还没发展为一个大众的商品,旅游还是实打实地费用预算:实际支出+约15-30%利润,干净纯粹的市场!

2003年后旅游人群开始极速攀升,那么稍有利可图,加上低门槛的行业,就意味着涌入更多的行业竞争者,然后同一块蛋糕,细分市场,利润降低。但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种利好,2013年前还是良性竞争。

2013年后土里刨食,已经进入恶性竞争,于是降利润的,降价的,赌利润的都有。这样的刺激,确实也更多的带动了更多人数和批次上的旅游数量,

但旅游已经从小众奢侈品,变成了地摊便宜货。

所以2020年,不会因为疫情,而突发什么敬畏生命,什么珍惜青山绿水而发生创新和质变!日子照常过,旅游照常游,最多数量短时间爆发,三个月内趋于平和。

3、变化是有的,最多只是市场细分数量上的调整,质的谈不上。

怎样质变呢?

一要可支配收入跟得上。

通俗一点就是兑完开支后,有剩余的钱。

二要意识跟得上。

有钱,不是最重要的,懂得花钱,为我们提高生活质量,出门旅游爬山看水,身体健康,心情开阔,还能交友,它是一种体验,你的觉得值!

三要时间的丈量。

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的丈量,2020年疫情不会成为质变的拐点!

平常心,疫情结束后,如果您出去旅游,但愿看到我公号的您,对旅游工作者多体贴包容一些,他们很多人也是很优秀的人!

阳光终会穿过乌云,世界的风景,与你同在!


一一@不舍


我猜想会倾向于以下几种:

1、疗愈系:很多人的心理受到创伤,需要一个可以疗愈心灵的地方,比如西藏 ,比如尼泊尔。

2、度假系:更多的是热带国家,大家在家里憋久了,都想出来晒晒,又不想太折腾太累,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岛屿酒店,享受阳光沙滩。比如苏梅、马尔代夫。

3、撒欢系:这个更好理解了,在家憋了这么久的年轻人,有释放不完的精力,需要找个地方撒欢。他们喜欢热闹的地方,或者刺激的项目,比如芭提雅,拉斯维加斯。

4、感恩系:此次疫情发生,表现出众的国家一定也会受到追捧,比如日本,俄罗斯。目前我这里预定日本旅游的客人已经有七八对儿了。











西安携程旅游加菲


从短期来看,疫情后人们的旅游出行方式会发生一些改变,但从长期来看,不会发生质变。

首先疫情结束后旅游业不会立刻恢复,需要有个缓慢的过程。人们被压抑已久的需求需要得到释放,但旅行不是只有需求就行的,还需要时间和金钱。之前休假太多,疫情结束后工作会很忙,公司为了弥补之前的损失不会再给太多假;之前入不敷出,疫情结束后需要开源节流,大部分人没有闲钱花在非刚需的旅游上。

从短期来看,变化会有两个方面:

1. 长途旅行改为短途周边游。

出于时间和金钱方面的考虑,游客会优先选择短途旅行,以满足出行需求。

各国相关的入境限制政策也不会在疫情结束后立刻恢复,出境游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复苏。


2. 避免开游客密集扎堆的景点,选择自然风景区。

就算疫情结束,很多人依然会保留戴口罩的习惯,不会立刻就去密集的场所。这种不安全感、不信任感需要时间消除。

基于以上两点,短期内人们会更青睐于选择自驾、小团进行周边游,减少飞机、火车的长距离旅游。另外由于日本“钻石公主号”时间造成的恐怖影响,邮轮旅行会受到很大打击。


当人们拥有足够的金钱和假期,安全感恢复后,也会选择原有的出行方式。所以最终不会有质变。


行走的波斯湾


出行方式更理性和计划,不会去人扎堆的地方,不会仅等黄金周才出行,希望更多的与亲人们去旅游,不会去参观廉价团,更不会走零负团………


行摄桂林


短期会有影响,但旅游的本质是不会变的。流行病又不是只有新冠肺病一种。重视预防也有治疗手段,就没必要谈虎色变!


悠调生活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会成为过去,生活也会恢复如初!


独行侠JN


不知道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