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指点一下吧,学书法一年,有没有进步,个人始终觉着没有进步,困惑,谢谢?

用户269613530


书法这东西就是练习就完了,在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现刚开始的时候进步很快,然后进步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如你所说,一年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字毫无进展,但是对比没练习之前还是进步很大的。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发现突然有一天书法真的进步了。


火居道士不可说


我一句话就问倒你。

你临的是什么帖?你的习作与原作一比一的比较过没有?

大多数人

95%以上的人

连学习书法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或者不愿下苦功夫去过。

是什么关呢?

就是基本笔画这一关。

我们不说过多的笔画,我们只说那几个最基本的笔画,如:

1、点

2、横(只说长横)

3、竖(只说垂露竖)

4、撇(只说竖撇)

5、捺(只说斜捺)

6、钩(只说横钩)

这六个最基本笔画衍生出的那些复杂的笔画我们先忽略。

你写吧!

标准范本在哪儿???

你临的在哪儿???

把标准范本和你临的拼图到一起,自己看看。

好多人都觉得自己临的不像,看看基本笔画。

就全明白了!

如果这一关过了

你就上车了

创造,

是个人都会。

一百个人写字,

一百个模样儿,

一百个体儿!

谁跟谁也不一样!

不用创,

天生你就和别人不一样!

这很容易,

你不学任何东西,

你天生的自成一家!

那什么不容易?

模仿不容易!

不用模仿古代书法家的字,

你照着你父母、兄弟姐妹的签名模仿一下,

能写的像吗?

所以,

检验一个书法家,

一个书法爱好者功夫如何,

不要看他由着自己性子瞎写瞎创的东西,

你让他模仿,

模仿什么都可以,

让他自己挑。

比如他学颜真卿的多宝塔,

可以,

你让他随便挑一个字,

让他临。

目标是:越像越好!

其它不要求!

然后,把他的字和原帖的字拼图。

看看到底像不像!

通过临帖,模仿才能学到古人那些美的东西



老跨斗


学习欧体一年,有一些基础了。我是小王,从事书法教育工作,下面我给你提几个建议。

一: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工。用你的用笔上看得出笔力不足,笔画的形态欠佳。形态不对是因为你的用笔动作不对才导致的。尤其是右侧点的动作没有做完整。垂露竖回锋动作也没做完整,显得有点单薄。悬针竖线条力度弱了,显然有些抖。短撇和横撇都需要单独练习,笔太偏了,把笔立起来一点试试。横折钩很不自然,这也是需要单独拿出来多训练。上面这些问题都是笔画的问题,所以你可以在笔画训练上下点功夫。

二:临帖不太准确,我给你说说怎么临帖吧,那些晦涩难懂的理论就少说一些,来点干货。

1.看清楚起笔的形态,是露锋还是藏锋,多尝试几遍,线条中段基本上都是中锋,收笔看清楚形态大小,欧体收笔很细腻,但但不是方的,方中带圆。

2.看笔画和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左右结构看两边起笔位置,看清楚在下笔,笔画的位置基本上不会错位太严重。

3.看线条长度,横向看横向的,纵向看纵向的线条长度,相互之间的线条长度写准了才能还原原帖的感觉。

4.看线条的方向,往上斜还是往下,倾斜程度都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5.中宫收紧。

以上几个点作为临帖的参考。





爱书法的王老师


学书法一年,能写成这样也不算太差。有的人开始学得快,后来进步慢;有的人开始学得慢,后来进步快;书法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要在乎一小段时间的快慢,书法是耐力持久赛。

题主这个临摹习作,问题还是在笔法和结构两个方面,当然,这两方面又相互影响的。

先说笔法:

1、很多笔画没有写完整,交代不清。所谓完整,就是每一个笔画包含三个部分,即“起笔、行笔、收笔”,或藏锋,或露锋,都要有交代,而不是毛笔“点到为止”。如图一的很多笔画都只是在纸上轻轻略过,并没有完整交代书写过程。以最简单的点为例,运笔过程实际包含“藏锋、下压、回锋”三个动作,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下压”动作。

2、中锋用笔才能笔画圆润坚挺。如“德”字、“水”字的撇画,明显就是中锋不到位,因而写的不实,笔画轻飘。

再说结构:

结构不准是大多数初学者的弊病,如图三的“建”字、“还”字。要客服这个困难,要先从整体上去观察一个字,而不要急于动手去写。

如何观察呢?就要仔细观察一个字包含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的比例、大小、高低、轻重、疏密、宽窄;把这些观察清楚了再下笔不迟。如果一开始就下笔,往往写到后面就会很急促,没有空间。

希望以上回答对书友们有所帮助。更多书法技巧文章,欢迎关注【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


麓风轩


自学欧楷一年写成这样已经很好了,现在进步慢也是正常的,符合书法学习的规律,刚开始学习书法的前三个月进步是最快的,基本上每天都在进步,一天一个样,三个月以后进步就会慢下来,因为这个时候,关于书法的最基本的技法你已经掌握了,剩下的只是训练多少的问题了,进步的空间小了,甚至很长时间没有进步也是正常的。

即使你现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加强单字的精细化临摹、背临、创作,所能带来的进步和提高也是非常有限的,结构写到八九分像以后,再提升就很困难了,需要长期不断的打磨。

我之前教学生也是这样,很多天赋比较好的学生很快就临摹的非常像了,而且长期都没有太大的进步。一直写下去还有可能形成习气,到最后再改就比较难了。

建议:

1、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换帖,如果你还是想在唐楷上发展,建议你可以临摹一段时间的颜真卿的楷书,二者虽然风格不是很像,但是技法的内在道理上都是相通的,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练习完颜体或者柳体以后,回过头来,欧体一样会取得进步。

2、如果不想学唐代楷书了可以去练习一下魏碑或者墓志,这样的楷书很有趣味,写起来非常的快意,可以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楷书。

3、另外,你也可以去学习一下行书,比如王羲之的《圣教序》,通过练习行书,可以增加你用笔的灵活性,对于你的楷书也有帮助。

总之,单一学习一种字帖,其技法上是有缺陷的,不完美的,多学习一种字帖,可以开阔见识,提高审美能力。


超级科学奶爸


说几句共勉,不对处见笑!

初学书法要讲究程序,才能不走弯路。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说过,书法是学来的。那么不属于闭门造车,汉代还有鸿都门学,唐太宗也设学馆让褚老师教授书法。目的就是尽快掌握正规的方式方法,搞明白其中的道道。

选帖不能忽视。把帖选明白,选入门容易的,或者包含丰富笔法,适合自己口味的更好。从汉碑入手也不是不可取,掌握笔法,就可以触类旁通。

临帖须有法。临习是要坚持四步临帖法,即观察—书写—对比—改正。对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活动,把自己写的反复与原帖对比研究,读懂弄明白看清楚,以此来提高观察力或者说眼力。临习不求多不图快,反复练练反复,以此解决好初学者的技术层面问题……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原点文化,是国粹。书法学习不要只顾拿起笔就写,书法本身就是国学,把它的支撑也要重视起来。循序渐进,不断熏染,味道就一天天出来了。…… ……




徐鸿学


看到你两幅作品,有几点探讨一下,希望对你有些帮助:

一,首先确定选准与你对路的名家字帖。比如四大楷宗:欧颜柳赵,适合自己才是好的开始,不盲目跟风,见异思迁;

二,临帖一定要从点、横、竖等偏旁笔画开始。一当选准范帖,切勿操之过急耐不住性子,一笔一画从零学起,不能好高骛远,练字本属于系统工程,基础是关键,稳扎稳打,不朝三暮四。

三,中锋远笔是正道。练字的技巧,都是在中锋运笔中连续性的完成的,细微中见变化,有变则灵,无变则滞。楷书讲究精到,其实也注重气韵。

四,选对毛笔是关键。书法高手都能选准纸笔,适合什样的书体,选用什么样的毛笔,要做到心中有数。你学的楷书,我推荐你用七狼三羊的兼毫毛笔,不会太硬,也不会太软。纸张,毛边纸即可,宣纸开始可用半生半熟宣。

五,拜访名师不可少。埋头苦练当然重要,希望不要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多向高手讨教,他山之石可攻玉,你会豁然开朗,进步巨大。

希望这几点我自己积累的一些经验,给你在今后的书法道路上有实质的帮助!


传承书道袁建华


您好,我是冀东老李,刚才看了您的书法,我个人觉得写的非常不错,您一定是有功底的人,说实在的,书法这门功课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有极大付出。

没有任何付出就想写出一副漂亮的字体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有的人会说,写书法一定要有天赋的,是的,您说的对,不用说书法,任何事中的佼佼者一定和天赋有关。

但天赋只能说明你付出的时间成本比别人少点儿,你也许三天就能掌握技巧,没有天赋的可能要十天甚至十年,所以有天赋与没有天赋的区别就在这里。

即便我们天赋再高,你不去认真对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把自己的天赋利用好,那你也会被那些没天赋干下去。

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踏下心来,认真对待,兢兢业业,老天一定不会负有心人的,做事认真,不骄不躁,不如别人时要暗下决心,勇往直前。

多去观察别人的好,分析他的失败原因,把精华为己所用。

这样就会不断的进步,成功不高调,此时更要学会谦卑,我们的路才能走的长远。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祈祷]


冀东老李


你感觉没有进步,有两点可以反思:

1、是不是自己的眼光提高了呢?其实,学习书法绘画最好就是眼高手低,这样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进取动力,也说明自己审美意识在不断提高。要是眼光固化,审美僵化那是最可怕的。找出你一年前的临写稿,和现在的对比一下,能不能看出不同之处来?若果找不出差别来,有可能你对书法的评判还有正确的标准,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就比较可怕。

2、是否自学?往往自学的人最容易出现不知道自己是否进步,因为很多人自学就是找本字帖练习,没有方法,没有目标,没有标准——这也就会导致不知道阶段性变化要求,不知道如何补足缺漏。这样不会有进步——或者进步微乎其微!

3、从你的临帖来看,起码对毛笔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了。但是在笔画精细程度,结构把握程度这两方面都还不够。我判断应该是自学的,没有人指导导致的(一般来说,如果有靠谱的老是指导,一年时间足以写出合格的楷书临帖了)。

建议:

I、放弃自学,找线下老师指导,会有针对性,目的性,投入资金,省下走冤枉路的金钱和时间。不是危言耸听,对于书法学习 没有目标,没有阶段路线,没有理论指导,不会分析解决问题的人,自学书法等于自绝书法。因为自己即使下苦功练习娴熟了,也会流于江湖体或者自己体,要是将来再拜师学习,反而要改掉自己练熟了的习惯,费工费力。

II、不建议找线上课程,原因

1、线上课程没有现场互动、交流、示范

2、线上课,人数过多,一期几个班上百人,老师精力顾不过来

3、作业分析,提问回答等都不合适,价格便宜不了多少


总结:如果你能搜集整理出自己的学习路径,广泛阅读理论书籍,培育自身传统文化素质,排好阶段计划目标,遇到问题能自己动脑分析,那么请坚持自学,把书法当作自己的终身爱好,它也必然不会辜负你。否则还是找个老师吧,并不单纯是学书法的老师,真正的师生传承,不仅仅是技艺上的那点东西。


雷水初六


在网络里没有高手,大家都是网民。你学写字(书法)一年了,要拿出刚开始写的字相对比,才看出自己进步与否?困惑来自于你对比的方法不对头,你应该拿自己写的跟原帖对比,发现了什么问题。再拿刚开始写的与现在对比,是进步了还是原地踏步,进步了就按照现在的方法继续,原地踏步就查找原因,下一步怎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