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梅姨歷經三年都無法脫歐而鮑里斯這麼快就搞定了?

ZZC6712


簡單點說,最開始約翰遜面臨的爛攤子跟梅姨是一樣的,很多人以為脫歐進程會一直僵持並延緩下去,而且工黨前期思想也是一直拖下去,誰知道科爾賓之後同意了議會重新選舉。需要強調的是,科爾賓是英國極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社會主義”的提倡者,主張國有化,希望稅收公平,像富人增稅,還提出廢除君主立憲制,這些都嚴重影響了英國大部分精英階層的利益。最後結果可想而知,其實大部分英國民眾還是不想脫歐的,誰知道最後自己把自己玩的下不來臺,那沒辦法了,兩相其害選其輕,保守黨拿下議院多數席位,工黨失去制衡權柄,約翰遜的脫歐協議通過也就水到渠成了。

PS:這裡再順便提一句,本來脫歐是卡梅倫為了鞏固政權耍的政治手腕,外交大臣約翰遜身先士卒,然後逗逼英國民眾本著逗逼精神還有被宣傳忽悠瞎投票同意脫歐,然後卡梅倫引咎辭職,約翰遜吃瓜潛水,梅姨臨危受命收拾爛攤子,身心俱疲撒手而去,約翰遜走上前臺磨刀霍霍,科爾賓一手好牌大的稀碎,最終保守黨重奪議會脫歐大戲落幕。

PS2:找不到圖了,放個鍾南山老爺子吧,希望他老人家身體健康,天佑中華[祈禱]



泡沫午茶


因為鮑里斯比特蕾莎梅厲害。

從2016年英國前首相卡梅倫一不留神揭開英國脫歐大陸開始,這個“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的領導人就機智地選擇了職業生涯“當場去世”,把脫歐的重任甩給了特蕾莎梅。

但這位女首相顯然難以勝任,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奔走談判和兩頭受氣的忍辱負重後,特蕾莎梅終於淚灑唐寧街,選擇了黯然離開。

隨後,鮑里斯約翰遜作為保守黨新黨魁走到前臺,繼續著英國的脫歐大業,而在鮑里斯雷厲風行的一番操作之後,英國脫歐終於“柳暗花明”,一再延期的脫歐最後期限也終於停在了2020年1月31日。

那麼,為何英國脫歐最終會在鮑里斯手裡開花結果而不是特蕾莎梅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為鮑里斯比特蕾莎梅厲害嗎?靜夜史認為不只是因為這個原因。

在靜夜史看來,在英國脫歐這場馬拉松式的長跑中,無論卡梅倫、特蕾莎梅還是鮑里斯,都不是毫無意義的無所事事,隨便是打開所謂“潘多拉魔盒”的卡梅倫,也迎合了至少一半英國民眾的呼聲,只不過是另一半民眾的呼聲同樣強烈,包括風起雲湧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脫英運動。

而特蕾莎梅之所以功敗垂成,單純將其歸結於特蕾莎梅能力不足顯然有失偏頗。畢竟從古至今,女性從政的難度就遠高於男性,特蕾莎梅能夠成為英國保守黨黨魁進而成為英國首相,足見其能力無可挑剔。

在靜夜史看來,特蕾莎梅的失敗,不是其個人能力的失敗,而是所謂的“路線失敗”。
在卡梅倫不小心拉開了脫歐大幕後,擺在英國眼前的脫歐道路有兩條,即有協議脫歐和無協議脫歐,而有協議脫歐又包括“軟脫歐”和“硬脫歐”兩種選擇。

對於英國而言,因為涉及到金融等各行各業的利益以及北愛爾蘭的領土問題,英國自然希望有協議脫歐,而且最好是軟脫歐。

從本質上來說,英國之所以走向脫歐這一步,就是因為自英國加入歐盟以來,承擔的責任要遠遠大於獲取的利益,尤其是被攤派太多扶貧指標。再加上近年來歐盟難民危機的爆發,更讓英國感覺累覺不愛。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英國確實又是離不開歐盟的,尤其是倫敦能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歐盟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實行軟脫歐,雖然失去了歐盟成員國的身份,但依然可以留在歐盟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裡。說白了,英國可以繼續吃歐盟的紅利,但無需承擔相應的責任。

腦子沒有進水的歐盟自然不答應,所以對白日夢的英國進行了敲打,於是英國和歐盟之間出現了巨大的利益錯位,而特蕾莎梅的任務,就是奔走於英國和歐盟之間,為促成英國軟脫歐而不懈努力。

但特蕾莎梅低估了同僚們的覺悟,自英國開啟脫歐進程以來,歐盟並不希望英國離開,一方面是因為英國作為歐洲三駕馬車之一,在歐洲內部影響巨大;二來一個遊走於歐盟邊緣的英國註定會讓歐盟防不勝防,因此歐盟對英國提出的脫歐時間延期進行了多次讓步。

但英國下議院這些代表了所謂選民利益的議員們,並不能體會到特蕾莎梅和歐盟的良苦用心,對於特蕾莎梅的努力,他們能做的就是反對導致最後否決,尤其是科爾賓領導的工黨,是保守黨脫歐大業的最大障礙。反正我是為了民眾,只要選民高興,脫不脫歐的都不不重要。

所以最終的結果就是特蕾莎梅不僅沒有促成英國和歐盟的牽手,反而被下議院彈劾,最終於2019年6月7日黯然離開,隨後英國進入鮑里斯時代。

而相比於苦口婆心的特蕾莎梅,鮑里斯最大的特點就是“野”,不僅人長得野,做事的路子也很野。

特蕾莎梅的最大功績,就是驗證了所謂的“軟脫歐”根本就是死路一條,所以鮑里斯一上來,就拋出“硬脫歐”的大招,就是要徹底和歐盟說拜拜,實在不行就無協議脫歐。反正是怎麼兇狠怎麼來,反正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大不了大家一起完蛋。

鑑於工黨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所以鮑里斯對科爾賓進行了轟轟烈烈的“逼宮”,提前在英國下議院舉行大選,以自己的前途命運做賭注和科爾賓硬抗。

而最終的結果是鮑里斯大勝科爾賓,科爾賓這個執拗的老頭也終於在2019年12月13日承認敗選,並不再領導工黨。

工黨的失敗,為鮑里斯的脫歐掃清了障礙,英國也最終確定在2020年1月31日徹底離開歐盟。

2020年1月29日,歐洲議會全體會議對英國脫歐協議進行投票,會議以621票贊成、49票反對、1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英國與其他27個歐盟成員國於2019年10月達成的協議。根據這份協議,英國將在1月31日正式脫離歐盟,雙方將隨即圍繞未來關係展開談判。

可以說,鮑里斯的成功不是偶然,這也證明了所謂的民主,很多時候根本不能成事,劍走偏鋒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特雷莎.梅脫歐脫了三年,不僅沒脫成,還把自己的首相大位給脫沒了,淪為英國議會下院的普普通通的後座議員。而不被看好的持硬脫歐立場的約翰遜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脫歐大業,特雷莎.梅成了約翰遜的脫歐背景板。

為什麼特雷莎.梅失敗了,約翰遜卻成功了?因為特雷莎.梅假脫歐(軟脫歐立場),早就被人看穿了,根本無法戰勝三大“敵人”:議會勁敵、主要反對派工黨;執政黨保守黨中的留歐派勢力;歐盟。

去年,脫歐三連敗的特雷莎.梅讓英國人失望,迷茫,保守黨內的各大勢力對她的信心消失貽盡,逼迫她辭去首相職務,原倫敦市長、外交大臣約翰遜贏得了保守黨黨魁的選舉,接任英國首相。


約翰遜是硬脫歐的旗幟性人物,就任首相後宣勢硬脫歐到底,由於立場堅定,政治手腕也比特雷莎.梅高明,在與歐盟的博弈中很快就扭轉了英國的劣勢,先後迫使法國總統馬克龍、德國總理默克爾、原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大佬作出了讓步,約翰遜的脫歐成功了一半。

但約翰遜的脫歐方案在英國下議院表決時遭到保守黨內的留歐派與主要反對派工黨的雙重阻擊,一敗再敗。

這時,約翰遜展現了他果敢、強硬的一面,開除了反對他硬脫歐的多位保守黨議員,清除了黨內的反對勢力,提升了保守黨的純潔性、團結性與戰鬥力,助為脫歐成功。

約翰遜清除黨內毒瘤的副作用是保守黨喪失了在議會下院的多數席位優勢,被反對派出臺法案禁止他硬脫歐,他的2019年10月31日硬脫歐的計劃失敗了,工黨時任領袖科爾賓贏了。


約翰遜沒有氣餒,也沒有辭去首相職務,繼續戰鬥,並不敢硬脫歐的初衷,政治立場十分堅定,贏得了更多的支持。

隨後,約翰遜向科爾賓下戰書,要求提前舉行議會選舉,併成功迫使科爾賓同意2019年12月初舉行議會大選,結果,約翰遜率領的保守黨大獲全勝,所得議席遠超單獨執政的半數,議會再也無法阻止他硬脫歐了。

2020年1月30日,歐洲議會批准了英國脫歐,英國正式離開了歐盟,去過自己的小日子,約翰遜也由此成為英國近年來最亮眼的首相,對此,特雷莎.梅肯定心中五味雜陳。


飛狼


這個問題其實挺有意思的,梅姨屬於那種標準的政客,考慮很多,雖然脫歐,但是還在儘量爭取英國利益的最大化,想著如何軟脫歐,或者雖然脫歐了,但是還能繼續從歐盟撈好處,這樣一來蘇格蘭北愛爾蘭也都不會鬧獨立,最終是對脫歐派留歐派和中間派都有一個交代。但是時代不同了,雖然被稱為鐵娘子第二,但是英國的國立不支持梅姨的強硬,即便梅姨能力再高,也無法接下這個大活,因為太難了,幾乎無解,等於梅姨一直是在努力尋求一個不存在的合理解決方案,導致脫歐一拖再拖。

鮑里斯不同了,這貨就是典型的硬脫歐派,和川普一個德行,有三分想法就敢有十分乾勁,有簍子先捅,有問題先弄,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另外脫歐弄得大家都很煩,民眾著急了,歐盟著急了,鮑里斯一看形勢大好,乾脆脫歐吧,他的議案未必比梅姨好,但是不要緊啊,議會不同意就解散議會,強行把議案便是事實。結果一番操作下來,快刀斬亂麻給解決了。

但是就像之前說的,脫歐不是一個單純的離開歐盟的問題,還和蘇格蘭北愛爾蘭有密切關係,萬一這兩個地方鬧獨立咋辦?梅姨當初是想把這個問題和脫歐問題合併解決,鮑里斯則是先脫歐,然後在解決剩下的問題,解決不了就下臺,換首相。所以說鮑里斯只是單純地讓英國脫離了歐盟,一刀割斷了英國與歐盟的連接,但是接下來怎麼和歐盟談判日後的合作,怎麼維護英國的統一與完整,這些雷區都會出現,那時候再看鮑里斯的表演吧。


蹦跳淘氣包


英國脫歐是一場鬧劇。假吵架變成真離婚,始作俑者卡梅倫當時在唐寧街手裡都拿著啤酒準備和團隊慶祝公投不成功,沒想到最後一刻各種偶然因素做崇,假戲真做,脫歐派以極小的優勢勝利,卡梅倫只能灰頭土臉的辭職走人,留下一地的爛攤子。


而接任的梅姨其實是騎牆派,她本身不想脫歐,所以就裹挾著各種內外矛盾,明裡強硬的談判,暗裡希望能夠再搞一輪公投,把英國留在歐盟。


不曾想到,“潘多拉魔盒”一打開,就不是任何人能夠控制住的了。隨著脫歐的一輪輪鬧劇,英國政治和社會領域的各種危機方式像演大戲一樣一處處呈現在國際舞臺。英國整個社會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分裂,英國的國際聲譽也大大受損。


舉個例子,連歐洲人在聚會道別時都發明瞭一個新的道別方法,除了普通的再見Good-Bye, 還有一種叫 British Goodbye, 意思就是我雖然說了道別,但是還欲走換休,再一輪輪的喝個十杯八杯的,至於最後是不是真走,看心情嘍。


鮑里斯是在這種情況下接任首相的。除了他是一個堅定的脫歐派這個背景,他其實必須果斷的做出決定,當斷不斷,必受其亂。保守黨內部,留歐派和強硬疑歐派的分歧愈演愈烈,極端的都有可能會組織新的右翼政黨,直接導致保守黨分裂,大不列顛北愛爾蘭王國的另外幾個小兄弟蘇格拉、北愛爾蘭都蠢蠢欲動的挑起獨立的話頭。


而社會民眾看了四年笑話,不管留歐的還是脫歐的都一肚子怨氣,也需要最終有個結果了。


鮑里斯只是臨門一腳而已。再拖下去的話,當年的日不落帝國就真的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成為一個供全世界插科打諢的小丑了。


至於脫歐的結果,還用說麼?英國損失慘重,歐盟損失也慘重。但好歹是和平分家了。


想當年英國加入歐盟時,戴高樂火眼如炬,連續兩次把英國擋在門外。以至於英國只能拖到戴高樂去世之後,才能順利加入歐盟。


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之前,我們工作中跟英國人打交道的時候,每次他們說要從英國飛到某個歐洲城市的時候,從來都是不假思索的說,我們要從英國飛歐洲了。


言外之意,歐洲是歐洲,英國永遠都是大英帝國,最不濟,我們也是大英聯邦。歐盟?佔便宜的時候我們有一份,遇到麻煩的時候,趕緊閃人唄。


脫歐事件會是二戰後英國再一次實質性衰落的轉折點。


二十四個史


性格即命運,這是他們各自的性格和外界環境決定的,梅姨脫歐不成,而鮑里斯就快刀斬亂麻搞定脫歐事務。


先說說梅姨和鮑里斯的性格不同之處:

梅姨的性格雖然強勢,但她是想達成一個各方都滿意的脫歐方案,理論上是圓滿的方案,實際上根本不可能;

而鮑里斯就堅持要脫歐,哪怕是沒有協議的硬脫歐,目標明確,反而容易達成。


脫歐公投是2016年6月23日進行,當時的卡梅倫為了對外顯示英國在歐盟的重要性,對內要彌合脫歐和留歐的分歧而搞的,他的本意是通過脫歐公投嚇唬一下歐盟,讓歐盟給於英國更多的自主權和好處,在英國也可以樹立留歐派的權威,卡梅倫本人是堅定的留歐派。

卡梅倫灰溜溜的下臺,外表強勢的梅姨上臺,幫忙收拾脫歐公投的殘局,就是完成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讓英國順利脫歐;


當時英國因為脫歐公投,分成三類觀點:

留歐派,人數雖然最多,但沒有過半,以反對黨工黨領袖科爾賓為代表,加上執政黨保守黨中的留歐派,佔有48%左右的人數;


脫歐派雖然在公投中佔52%,但細分稱兩派:一派是有協議的軟脫歐派,佔40%左右,梅姨應該算這一派;

一派是無論如何都要脫歐,哪怕是沒協議的硬脫歐,現任首相鮑里斯就是這一派代表,這一派立場強硬,人數也最少,只有12%左右。


梅姨雖然外表強悍,其實上她的內心是不想得罪任何一方;

希望達成一個英國各方都滿意的脫歐方案,三方訴求明顯不同,相互矛盾,有你沒我,怎麼可能有各方都滿意的方案?梅姨想各方都讓一步,結果誰都不願意讓!

脫歐,不行!留歐派不幹;

留歐,也不行!脫歐派不幹;

重新舉行公投,也不行!沒有再次公投的先例。

於是,梅姨當首相的三年變成了扯皮,爭吵的三年,脫歐時間一再推遲,也沒有最終結論,反而讓英國,歐盟和梅姨自己傷透了腦筋,最終失去鬥志,含淚辭職。



那支持率最少的鮑里斯怎麼就那麼快搞定脫歐事務?

老金認為:這要歸功於梅姨,

梅姨將英國,歐盟的耐心都已經耗幹,都不願意等待英國脫歐再次拖延;


結果鮑里斯上臺的時候,所面臨的外在環境跟梅姨大不相同:

梅姨的三年中,脫歐事務一直處在各方較勁,誰也不服誰,誰也無法戰勝誰的情況;

經歷了三年的折磨之後,等到梅姨心力憔悴含淚離職的時候,鮑里斯接班面臨的是英國已經厭倦了含糊其辭的脫歐,不管脫歐還是不脫歐,只要能搞定的就趕緊搞定,英國人和歐盟都精力耗盡,不耐煩了!

結果鮑里斯振臂一呼,應者雲集!脫歐吧。


脫了再說,有啥問題慢慢談,可以說梅姨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而鮑里斯把麻煩都推開,自己只做自己要做的事:脫歐。

就這麼簡單!

梅姨等於是開路先鋒,將路修好了,把路上的荊棘都砍光了,鮑里斯只是那個最後摘桃子的人!

當然,英國脫歐之後,有更艱鉅的任務等著鮑里斯:那就是重建和歐盟,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的關係,找到英國在國際社會合適的定位。


你怎麼看待梅姨和鮑里斯的脫歐進程?期待你的留言和討論:


老金看世界


其實脫歐協議9成以上的內容都是梅姨在任期間和歐盟談好的,只是一直都耗在了議會的掣肘上,等到鮑里斯接過接力棒,英國脫歐的時機已經成熟了,然後鮑里斯以空前的強硬和果斷,最終快刀斬亂麻,在執政初期就算大致結束了這段4年多的世紀談判。

然後,英國算是正式脫歐了。

2015年,當時還是卡梅倫當政,他當時為了大選,承諾會舉行脫歐公投,當然他的本意並不是想脫歐,只是為了抓住儘可能多的選票,尤其是黨內和國內的對歐盟表示不滿或疑慮的勢力和民意。

然後,他如願坐上了保守黨領袖的位置,也坐上了英國首相的寶座。

然後,他總得兌現自己的承諾,於是就搞了一次脫歐公投,不過,為了把戲份演足,他還特地去了趟歐盟總部,去收了一大堆的好處回來,就是留在歐盟的好處。

對於公投結果,卡梅倫是信心十足的,他覺得老百姓應該會支持留在歐盟。

結果,我們知道了,差那麼一點點,52%支持脫歐對48%反對脫歐,卡梅倫演砸了,不得不狼狽辭職,52歲,年紀輕輕就徹底退出英國政壇。

隨後,梅姨臨危受命,接下了這個巨大的爛攤子,從此,開始了自己與英國議會三年的漫長的馬拉松式的扯皮戰爭。

英國退歐是極其複雜的,涉及了太多的法律框架的修改,歐盟幾十年都沒有國家退出,沒有先例可以參考,考慮到英國和歐盟27個成員國幾十年來構築的複雜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金融等等關係,牽扯到英國至少數萬企業和數百萬人的生計和工作,這條路是任何一個政客都不願面對的“絕路”。

但是路還得走下去,經過近3年馬拉松式的談判,梅姨和歐盟27個成員國算是談妥了協議的大部分內容,但就是在北愛邊界上卡殼了。

梅姨在北愛邊界上堅持的是“後備協議”:就是在北愛不能出現硬邊界,梅姨希望在愛爾蘭共和國以及北愛之間的邊界上,人員商品貿易等等還是可以自由流通,這個也是為了照顧北愛民眾的感受,免得北愛有“獨立”的危險,但是這樣的話,愛爾蘭的人員商品自由流通到北愛,北愛屬於英國的一部分,又可以自由流通到不列顛島,那這樣豈不是讓英國還留在歐盟的自由貿易協議裡,那這樣即使英國脫歐了,英國在對外締結貿易協議上,還是很受歐盟協議的影響。那在英國議會看來,這英國豈不是還是沒脫歐麼。

於是,為了這個“後備協議”,梅姨和議會撕了三年,她的脫歐協議也被議會否決了三次,還被議會投了兩次不信任票,越做越憋屈。

最終,梅姨一發狠,決定解散議會,2017年提前舉行大選,結果,丟了議會多數席位,不得不和北愛政黨聯合組閣才勉強繼續執政,在接下來的2年時間裡,議會連續2次對其發出不信任投票,最終,心力交瘁的梅姨心灰意冷地辭去了首相職位,閒雲野鶴去了。

而鮑里斯接過首相之位後,快刀斬亂麻,拋棄了關鍵的“後備協議”,直接在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之間劃出一條邊界,就算把這事兒先蓋過去再說。

鮑里斯的解決辦法是:不列顛島的商品進入北愛都要支付歐盟進口稅,如果商品留在了北愛,沒有進入愛爾蘭共和國以及其他歐盟國家,那英國政府再把這筆稅款原路退回,其他的人員流動、貿易之類的也參考此類辦法解決。

不過呢,雖然這個辦法暫時性解決了英國政界的分歧,但卻把梅姨的擔心擺上了檯面,因為這樣做的話,北愛實質上還是遵循了歐盟的貿易體系裡,北愛其實就某種程度上留在了歐盟,時間一長,感覺麻煩的北愛爾蘭人是不是該公投獨立了?

不過,不管怎樣,大麻煩是暫時性解決了,再加上英國老百姓對沒完沒了的脫歐進程也受不了了,普遍希望儘快解決,鮑里斯才能在大選中大獲全勝,那些昔日掣肘的留歐派大多從議會被掃地出門了。


雲中史記


英國人換了一個首相去解決脫歐問題,效果確實不一樣;郎平有時候打不開局面暫停不管用也會通過換人去解決。這是合理利用規則,體現英國這個全世界第一個實施君主立憲的國家(1688年,康熙27年,人家就落實主權在民的理論發現了)解決國際的問題能力。還記得撒切爾夫人派出遠征艦隊縱越大西洋收復馬爾維納斯群島嗎?阿根廷家門口剛奪取馬島,又失去馬島;讓人感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然,香港問題,她和平歸還中國,為中國與英國將來深度合作留下機會。

鮑里斯約翰遜就是說幹就幹、愛誰誰的風格,當倫敦市長時辦奧運、引進外資、騎單車上下班、給圍在他家門口的記者倒咖啡,個性十足、知法懂法、捱罵不生氣依然笑呵呵。去法國參會與馬克龍單獨見面把腳蹬在茶几上表現出對脫歐無所畏懼的樣子。

有什麼要求都可以商量,故意為難就是主動找麻煩,沒有誰怕誰的問題。歐盟本來也希望英國協議脫歐。

還有一個難搞的就是議會里的工黨,幾個方案都給予否決。鮑里斯就提前大選,讓人民決定到底支持他領導的保守黨還是工黨。最後保守黨遙遙領先與工黨,鮑里斯繼續當首相,工黨改變了觀點和做法。

這就是英國與歐盟順利協議脫歐的基本情況。

脫歐後的英國,跟其他國家談經濟合作就方便了。英國的金融、文化產業、汽車、飛機發動機、農業、教育都是世界一流的,願意合作的經濟體不會少。四眼、五眼、英聯邦都可能活躍起來。英國脫歐有世界性影響力。


雲端美


梅姨是淑女,周旋於各派之間,意圖以平衡各方需求、交換利益的方式,達成各方皆滿意的結果。這種出發點,導致各方都端起架子來漫天要價,這種生意如果是兩方談還有50%的可能性會有個結果,多方談就降到了10%、5%,因為誰都不肯先讓步、多讓步,怎麼能談攏?


偏個題:其實這種態度其實和“民主”制度很相似,眾說紛紜、各有訴求導致沒法決斷。也類似“私人財產不可侵犯”這種制度下的“釘子戶”:只要一戶不退讓,整個工程受影響,哪怕你是公益(公共服務)性質的項目,也不能以“公眾利益”之名侵害私人財產,因為“私人財產不可侵犯”。


鮑里斯是什麼?是流氓。凡制度皆有漏洞,而他不光找漏洞,還蔑視潛規則甚至制度。


首先,他擺出“死豬不怕開水燙”的姿態,宣佈軟脫歐不行我就要硬脫歐。這就是說:我可以選擇不跟你們談利益,我硬脫,我不怕天下大亂,英國經濟倒退幾十年,只要脫歐就算我贏。


“你覺得我不算贏?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這樣不怕事大的流氓行徑,我就問你怕不怕?


其次,當他這個出招暫時沒得到理想結果的時候,他開始各種使壞了,比如:8月28日約翰遜向女王申請給議員們放假,從9月9日一直休會到10月15日。


你們不是反對我的動議嗎?我讓你們沒時間反對!


雖說這些招數一時半會並不見得生效,經常被議會擊破。但是,一個(相對)沒底線的人,一次不行來二次,二次不行來三次,只要他沒離開首相的位置,這遲早都會見效啊。


拖延不成功,就設法重新大選,如果大選不成功,他還會使出別的壞招。


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約翰遜一個人光著腳,那麼英國和歐洲多政客穿著鞋,這不,最後大家都看到了、都明白了、也都怕了,他的新大選成功了,他的協議也就通過了。


有誰會怕梅姨嗎?木有。


當斯文人沒法說服的時候,唯有流氓可以擺平各方。


敢掀桌子的人才能成事。(烏鴉哥:誰叫我?)


當然,也缺不了要點運氣。


宋世泊


“我們永遠愛英國,我們永遠不會走遠。”在歐洲議會29日表決通過英國“脫歐”協議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發表講話,場內議員們唱起蘇格蘭歌曲《友誼地久天長》,73名來自英國的議員隨後參加歐盟舉辦的“告別”派對。2020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雙方結束了長達47年的“婚姻”生活,英國將離開歐盟單獨過日子。婚雖然離了,但是接下來將有11個月的離婚談判期,雙方將在貿易、漁業、航空業、醫藥和安全等多個領域達成未來關係協定。

1957年3月25日,法、意、聯邦德國、荷、比、盧6國外長在羅馬簽訂了建立歐洲經濟共同體與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兩個條約,即《羅馬條約》。1965年4月8日,六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歐洲煤鋼共同體 、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和歐洲經濟共同體統一起來,統稱歐洲共同體。經過多年的發展,歐盟共有28個正式成員國,如果英國脫歐成功後,成員國降至27個。

1960年,英國首次申請加入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唯遭法國總統戴高樂否決。1973年,英國重新就加入歐共體進行談判,終成為歐盟成員國。由於歷史與地理原因,自19世紀晚期以來,英國一直奉行著對於歐洲大陸事務不干預的政策,被稱為“光榮的孤立”。英國與歐洲大陸的利益並非完全一致,由於利益的衝突加劇,雙方相互猜疑更甚。英國否決歐元,不參加歐盟的危機救助方案,不為緩解危機出力,還反對一切金融監管政策,這導致英國跟歐盟漸行漸遠。

2013年1月23日,英國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2016年6月23日,英國舉行公投,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歐盟,“脫歐”陣營贏得超過半數的民眾支持。之後英國不斷有人要求進行二次公投,但是二次公投被一拖再拖,一拖就是三年之久。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准“脫歐”法案,授權英國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這三年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跟歐盟進行了多輪談判,既要脫離歐盟,但又要最大程度維護英國的利益。“脫歐協議”要讓英國國內滿意,要讓歐盟滿意,這三年來讓梅姨心力憔悴。

2019年7月23日,鮑里斯·約翰遜擊敗傑里米·亨特,當選新任保守黨領導人,他在特雷莎·梅24日接受完最後一次首相質詢後,正式入駐唐寧街10號,成為英國新任首相。在梅姨完成了大部分脫歐工作後,鮑里斯·約翰遜接了一個大便宜,他成功推動了英國脫歐。英國首相約翰遜早已公佈1月31日的“脫歐”歡慶計劃:唐寧街10號上演燈光秀,英國議會廣場用國旗來裝飾,印有“和平、繁榮和與所有民族的友誼”字樣的“脫歐”紀念幣當日發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