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州路街道:戰“疫”背後,是最美的身影

自大年三十啟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重慶九龍坡區渝州路街道社事科全體人員積極投身前線。哪裡有困難、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防疫前線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舍小家為大家

從防控工作啟動以來,社事科全體人員肩負起街道防疫工作的重擔,每天都上演著“速度與激情”,不僅要準備各類防疫物資、宣傳資料,還要核實上報轄區疫情、彙總各類報表。

重慶渝州路街道:戰“疫”背後,是最美的身影

社事科工作人員檢查各值守點登記情況。


清晨天微亮,街道的地面便響起一陣陣急促的腳步聲。 “酒精、消毒液、洗手液……”社事科工作人員杜娟正在清點防疫物資。這些物資將送到社區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手中,保障他們的安全。當她清點完物資回到辦公室時,桌子上早已堆滿了要報送的表格。她只喝了一口水便迅速打開電腦,錄入所有防疫情況。每每臨近中午,她才能短暫地休息一會兒。餓了就吃方便麵,困了就喝濃茶,不敢有一絲懈怠,保證了報送數據的時效性。她們放棄春節休假、放棄與家人團聚,每天依然堅守在崗位上,“雖然有一絲愧疚,但比起家人,居民群眾現在更需要我們。” 社事科的同志們說。

為防控奔走在一線

“居民你好,抱歉打擾您。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現在對您家進行入戶走訪。”這樣的聲音迴響在每一棟居民樓,這是社事科的同志們在入戶摸排。他們敲開一家家住戶的大門,耐心詢問信息,宣傳防護知識,遇到情緒緊張的居民,他們耐心開導,多次上門安撫。一天下來,他們的臉頰因長時間佩戴口罩而過敏,他們的聲音因長時間說話而沙啞,而這份默默守護正是對居民最堅定的承諾。

夜晚往往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2月7日晚上8點,社事科負責人陳鴻接到值班室電話,“轄區某醫院報告有一位發燒病人,系某小區居民,不配合移送治療,需要立即支援”。陳鴻立即上門入戶,耐心細緻地講道理、講政策、講知識,一直說到晚上11點終於得到了病人家屬的理解支持,在醫務人員的協助下平安把病人送到了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手續辦理完畢,已經是凌晨,在安慰好家屬後,陳鴻才安心地回家。

重慶渝州路街道:戰“疫”背後,是最美的身影

工作人員到社區檢查疫情防控工作開展情況。


從這場疫情防控戰“疫”開始,加班早已成為社事科的家常便飯,每當有疑似人員,他們第一個接近;每當安排部署工作,他們第一個到崗;每當處理緊急事務,他們第一個在場,他們是這場戰“疫”最平凡最亮麗的風景線。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社事科全體同志們已連續奮戰二十餘天,在這期間,轄區內隔離人員得到了很好的照顧;疑似人員有了嚴密的防控,困難群體收到了熱心的幫助。有一份熱,便發一份光,他們用無聲但堅定的力量築牢疫情防控陣地的屏障,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