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些老人為抗擊新冠肺炎捐獻出畢生積蓄?

用戶25962562191


成都大爺李學明捐出自己環衛5年攢下的10071元,不想被人知曉,捂著臉放下錢就跑;

來自重慶的87歲獨居老人倪素英,為抗“疫”捐出畢生積蓄20萬;93歲的明學純是一位老兵,並不富裕,但仍要為防疫一線捐款;

剛脫貧的安徽雙目失明老人李懷廣,回報社會,捐出千元……

太多的老人在這場戰“疫”中捐獻出自己的畢生積蓄,為前線的逆行者和受害的群眾獻上一份綿薄之力,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呢?其實我本人並不全然支持,以下是個人針對題目給出的見解,希望我的回答能為題主答疑解惑、提供幫助。

一、抗“疫”鬥爭裡的垂暮老人

前不久,杭州退休環衛工戚寶興捐出10萬元,其銀行卡餘額只剩了13.78元。發生在身邊的這件事,讓我不由得感慨:老人遲暮,卻仍有如此善心,使人敬佩。

多少人遠有比這些老人更好的經濟條件,卻沒有捐助多少錢,與這些垂暮老人形成鮮明的對比。當記者採訪到老人的兒子戚越平時,他表示雖然平時老爸捐錢也不是第一次,以前非典時期、汶川地震、玉樹地震,只要是國內發生大事件需要捐款資助,他絕不落下,只不過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但這次數目最大。或許他只是那些老人中之一,但他無疑是一個時代高尚靈魂的縮影。

愛心和善意,本來就不是可量的,他們的大愛更是超越了金錢的維度,或許他們不比那些名人、大佬的鉅額捐款,但戰“疫”裡的每一份善意都值得稱賞。

即便他們的數千、數萬元捐款,對於這場戰“疫”而言,或許還不足一萬分之一,的確是十分微不足道的貢獻,但是對於他們而言便是養老的本錢。

當我瞭解到自己身邊就曾經有這樣一個環衛工人,難免有些自愧不如。這些在前線的逆行者、不幸罹患病症的病人,聽聞像戚寶興老人那樣的舉動,又會得到多大的振奮。

在這種意義上,他們的作為更是砥礪了戰“疫”的鬥志,為戰“疫”前線注入了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

二、收一份心意,贊一份真情

江夏區今年65歲的陳漢玲患有糖尿病,老伴則是患有高血壓,每個月光吃藥就要花5000多元,日常開支本就不低。

而在這次抗“疫”中,她走進黨群服務中心,她放下4000元錢轉身就走。收到這筆捐款的書記認為“社區抗疫物資還足夠,得讓老人留著!”他們共同勸了半天,終於把4000元錢退還給老人。

這同樣也是我的觀點,我們大可以收一份心意,但不要收盡全錢,如果實在拒絕不了老人,可以像這個例子裡的那樣,象徵性地收一小部分,大部分退還給老人,這樣既讓老人盡了自己的心意,也不影響老人今後的生活。

宋代的陸游曾在《病起書懷》中寫道:“位卑未敢忘憂國,”看到這些老人傾盡全力地付出,真是頗為觸動,贊一份真情,老人的善意誠可貴,他們的思想境界更是今人難以想象難以企及的。

拒絕被退還捐款的李學明大爺說:“要是把錢退給我,比挖我祖墳還惱火”。

然而老人們的善心不可是自我犧牲作為代價,他們或許嘴上說得灑脫,暗地裡依舊是省吃儉用,為生活操碎了心。

回答中有很多觀點,都並不全認同老人作為,但少有回答這場戰“疫”老人們當如何獻出力。其實除了上文所說適當收受一部分捐款外,老人只要常在家、少外出、加強自己的安全意識,便已經是很大的貢獻。

行有餘力,也不建議將自己多年積攢的血汗錢、養老錢全部捐贈,可以換兒夠買國家發行的抗疫國債等支援前線。

三、“非常時期”裡的人間大愛

網友發起“對於老人的捐款,你覺得該不該收?”的話題討論中,235個答案中近7成網友認為“不應該”。

這些錢若是既已捐出,按老人的意願而去也未嘗不可,“非常時期”裡的人間大愛,在這些老人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而確保善款去向公正透明,也是對這些愛心之人最大的尊重。

必須要讓這些錢,能精準地花費在需要的工作身上,這些老人的心意才沒有白費;

若是能讓這份心,能無阻地傳達到前線的鬥士身上,那麼這些老人的付出也便值得。

自身生活條件不寬裕甚至相當貧窮的老人,猶在抗“疫”的鬥爭中做出了這麼多的貢獻,我輩並非弱勢群體,在這個規模空前的全民戰爭面前,又豈能退縮惶然呢?

讓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戰勝疫情!

“待到疫魔煙滅日,中華環宇更誇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來年毒魔退亡,我輩回珈相聚!

不見槍炮、不聞硝煙的戰場上,毒魔在肆無忌憚踐踏生命,而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的戰“疫”中,我國全民聚沙成塔、眾志成城,共同為抗擊病毒盡一份力量、添一份智慧。

抗“疫”鬥爭裡的垂暮老人們,不惜斷去養老的保障而捐出畢生積蓄,我們當收一份心意,贊一份真情,他們展現了“非常時期”裡的人間大愛,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老夏分析師


老人“裸捐”,應當緩行

老人捐出全部積蓄“抗疫”,令我心生感動,深感不是老人變好了,而是好人變老了。

我們在這個社會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在需要我們的時候能夠擔當好自己的角色便是為社會做貢獻!這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很多人是有力出力,有智出智,有錢出錢,什麼忙都幫不上的在後方吶喊助威,傳遞能量,或者乾脆為國閉關,不出去搗亂就是做了貢獻!在這中間,湧現了無數讓我們感動的人和事,催人淚下,動人心魄,甚至有些老人,為了抗擊新冠肺炎,甚至捐出畢生積蓄,令人肅然起敬,感慨不已,他們的這份愛心,值得我們後輩學習和效仿。 家有一老,勝有一寶。老人的經驗、智慧,對生命的熱情永遠是我們這個社會最可寶貴的財富。

但是,我並不贊同老人們捐出畢生積蓄。

首先, 老人賺錢渠道不多,容易陷入困難。現在的老人絕大部分都是已經為國家貢獻了最美好的年華之後,退出了創造財富的主要舞臺,大部分老人都是要靠退休金和早年省吃儉用節約下來的積蓄生活,大部分老人的積蓄也並不豐厚,如果讓他們捐出全部積蓄,他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再創造這麼多財富,自己的生活很可能直接陷入貧困,一旦有頭疼腦熱或其他用錢地方,將會捉襟見肘,重新陷入困難,同樣也需要社會的捐助。我們都知道,一旦捐助,就需要動用更多的社會資源,牽扯更多的精力,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

其次,現在國力強盛,人民基本擺脫貧困,對資金需求並不是特別緊迫。普通老人的全部積蓄,加在一起也就區區數萬,即便全部捐出,對於整個抗疫戰鬥洪流,也只能是杯水車薪,不能解決根本性問題。依照現有國力以及全社會富裕階層的力量,在資金上應對這次疫情也是卓卓有餘的。如果求真務實的說,老人的錢,還是留在老人的手裡更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再次,老人在家是長輩,是一個家庭中的定海神針,除了捐款,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一般老人都有豐富的人生智慧和個人威信,可以安排一個家庭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帶領家人做好宣傳工作,號召晚輩利用這種辦法為抗疫做更大貢獻,發揮更加獨特的作用。這要比他們捐出畢生積蓄有更實際的作用。當然,如果是潘某某、張某這樣房地產大亨的父母,則可以動員潘、張二人多捐點,這是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我們應該為“裸捐”的老人呈現的愛心鼓掌,但是更要考慮他們疫情之後的人生。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燒。建議有關部門不要接受老人“裸捐”,老人也應該留下自己的生活所需,照顧好自己,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願天下老人健康長壽,我們社會和諧穩定,家國祥泰!


德如泉湧


不支持,甚至反對。老人“裸捐”,會“因捐返貧”,把老人自己以後的生活置於眾多不確定因素之中,甚至可以說得上是“危險”。

為抗擊新冠肺炎,捐出畢生積蓄,老人的這種行為本身讓人感動,令人欽佩。也讓很多明星汗顏。

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立即面臨的是養老,看病,這些是最需要錢的,很多老人同時又面臨收入變低,或者說是沒有收入。畢生積蓄就是為了應付老人自己身養老,看病的問題,所以在中青年時期開始儲蓄,一下子“裸捐”,自身對抗風險的能變弱。老人需要一定的積蓄來保證老有所養。所以反對老人的這種“裸捐”行為。

還不用說是老人,其實正在上班的年輕人,如果讓他們捐出10萬,他們可能面對的房貸和車貸,就是出現斷供情況。如果是自由職業者,最近兩三個月還會面臨沒有收入的窘況。

所以捐款,提倡根據個人實情況量力而行,更為理性。

在成都高新區桂溪街道雙桂社區,穿著一身橙色環衛工作服的一位老人,帶著口罩,捐款5000元,抗擊肺炎疫情。堅持不留下姓名。後頭通過媒體才瞭解到,她自己也是困難職工。這對她來說也是一筆鉅款,也是節衣縮食得來的,但她的這種行為更為理性。

馬雲捐贈十億,和普通人的10元,100元。愛心是一樣,份量也是一樣,都是為抗擊新冠肺炎。

比爾·蓋茨,將自己名下的580億美元全部捐給梅林達·蓋茨基金會,被媒體譽為裸捐。還有,周潤發也加入了“裸捐”的行列。他將會捐出超過10億元的財產。都是值得欽佩!

抗擊新冠,武漢挺住,同氣連枝,共盼春來!



數字成都


我的觀點是:老人的捐款,可以適當收一點,來滿足老人的心願,但不能全收。


1、老人的捐款,收,還是不收?


每每國家有難之際,總有些飽經滄桑、清貧一生的老人,毫無猶豫、毫不吝惜傾囊而出風險自己的全部,這一次又有一些老人次拿出了畢生積蓄支持抗疫。


2月11日,媒體報道“重慶87歲獨居老人捐出畢生積蓄20萬元”的新聞,引發網友熱議。


老人多年來一直獨居,租住在一個老舊門市內,平時擺攤賣小百貨來補貼家用,她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

雖然老人說“我有兒有女都孝順,還有退休金,還做小生意,吃穿不愁”,但是從照片看生活條件相當簡陋。



老人兒子說,“我母親是個熱心腸,她為疫情防控捐款,我們子女也大力支持”。老人說:“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很多網友認為,老人的善心令人感動,但是相關組織不應該收這樣的“保命錢”。也有些人提出,經濟不寬裕的老人也有捐款的權利。


網友們的觀點一邊倒:

  • 不應該收,你低估了這些老年人的善良,看到國家有難,他們恨不得把命都捐出去。但是捐出去他們今後的生活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

  • 不該收!為什麼媒體要這樣宣傳,是鼓勵嗎?!我覺得很難為情,就不該當做正能量來宣傳!那些令人動容的“暖聞”,就像一個個耳光,狠狠地扇在了某些人臉上!

  • 善良是應該傳唱,好好告訴老人家我們心意領了,國家很感激就好了,真的不好收。畢竟缺的不是錢是物資,拿老人積蓄對我們來說杯水車薪,但那是老人一生的積蓄。

  • 我認為,不是該不該的問題,而是不能收。他們本就是弱勢群體,理應受到社會各個群體的關注和幫助。而不是現在拿出自己畢生的心血積攢來幫助他人。這種行為可以讚揚可以褒獎,但不應該鼓勵和收取......


我們為這些老人的善良、大愛所感動,但心底總還有疑問:他們的錢,該收嗎?


鳳凰網做了一次網上調查《貧困老人的捐款該收嗎?》,有11萬網友參與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0%的網友都認為不該收。


我也非常理解網友們的觀點。


2、沒有人,忍心拒絕老人的善意


老人為新冠肺炎疫區捐鉅款的事情,並不少見。


近日,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某派出所業務大廳內,走進了一位頭戴環衛工人的帽子和臉上戴一個口罩的老人。只見這位老人走到值班民警面前,掏出了一沓錢放下,然後轉身便離開了業務大廳。

當民警開開之後發現這沓錢總共有12000元,底下還壓著一張留言條,上面寫著“急轉武漢防護中心,為白衣天使加一點油”。


網上常有老人捐款的新聞報道:

2月9日,常州一位老大爺來到新北區政府,放下一個紙箱就走,稱要捐給武漢。

紙箱裡有50萬元現金,和一張署名“常州公民”、為武漢加油的紙條。大家輾轉找到捐款的夏大爺,他說自己夠吃夠用就行,再難也要支持,也不要宣傳和表揚。

給武漢捐款10071元的成都老人李學明說:“我根本就不知道武漢在哪兒,但是我知道四川當年地震的時候,他們肯定幫過我們。”


捐款,本身是一件自願的事情,沒有人可以強迫你捐,同樣也沒人可以禁止你捐。


老人捐款是他們的心意,是為幫助國家儘自己一份力,沒有人忍心拿老人的積蓄,但也不忍心拒絕老人的一片善意。


3、對老人捐款最好的態度:要麼婉拒,要麼收一點


我們不能讓貧苦的老人傾其所有,捐出畢生積蓄,除了幾句表揚之外,他們後續生活卻得不到任何保障。


對待捐款老人最好的態度,要麼婉拒,要麼象徵性地收一點。這點,古人和老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曾國藩有一位愛將鮑超,在曾國藩過生日時送了很多貴重禮物,曾國藩僅取了一頂帽子,既護廉潔,又全人情。現在的我們仍可仿效。


電影《亂世佳人》裡有一個情節。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在南部聯盟的慈善募捐會上,面對募捐箱,囊中羞澀梅蘭妮,忍痛捐出自己最珍貴的結婚戒指。

白瑞德看到後,悄悄用10倍的加個贖回這枚戒指,並還給梅蘭妮,他在信中寫道:

“南部聯盟也許需要它的男士們的鮮血,但是還不需要它的女士們的愛情的血液。親愛的太太,請接受這個我對你的勇氣表示敬意的標誌,並請你不要以為你的犧牲沒有意思了,因為這枚戒指是用十倍於它的價值贖回來的。”

高曉松也發表微博評論:建議這些老人尤其是貧苦老人的捐款,能婉拒儘量婉拒,實在盛情難卻,可以考慮放進一種可撤銷信託基金裡,用年化收益行善,本金可以撤回,以備萬一老無所依。不要像我們這種飛蛾撲火式的捐款,轉眼成灰。以這些老人的年齡,基本上沒過過幾天好日子。我們愧對他們,謝謝他們。


老人捐款,是他們愛國的心意,捐贈機構拒絕,是機構的權利。


4、善待老人,從現在開始


幸好,婉拒老人捐款的,也不少。

2月6日,廣東佛山,一老人到派出所放下4000元后轉身就跑,民警急忙追上歸還。民警說老人想捐錢給警察買口罩,執意不肯收回,便悄悄跟著老人回家,發現她是一位住在附近的獨居老人,隔著門勸說了半個多小時,老人才將錢收回。


民警說:“老人年紀這麼大了,我們雖然很感謝,但不能接受捐錢”。


2月11日,93歲低保老人李澤芳委託她的養子給社區送來了1000元,收到這筆捐款後的社區書記鄧紅豔心裡久久不是滋味。下午,她便來到李澤芳老人家裡,將善款退還給了老人。


她說:“老人家您的心意我們心領了,錢絕對不能收,現在社區在抗疫物資上、經費上都有保障,您現在主要的任務是把自己照顧好。”


是啊,老人們把畢生積蓄捐獻後,萬一得了重病,需要大筆資金救治時,收款單位能為捐款老人提供幫助嗎?


別再宣傳老人捐款了,那是他們的養老救命錢。這種新聞越多,越是道德綁架。


全社會募捐機構,請停止接受那些老弱病殘的捐贈;媒體,也請不要誇讚表揚助長低收入老人捐贈的讚歌。


看到媒體宣傳收廢品的大爺、賣鹹菜的老奶奶捐贈,我只感到心疼,別再捧喝他們了,那是他們的養老錢,買命錢!


答主介紹:霍輝,寶媽,理工女,改善專家,寫作教練,高級工程師,倒過來是輝霍,多平臺簽約作者,頭條號:霍霍的小世界。

霍霍的小世界


最近,常見老人捐贈支持抗疫情的報道,讓人十分感動,又很心疼。特別是那位87歲高齡的老太婆,將積存三十年的20萬元捐出,自己卻獨居在一間老舊門市內,靠做點小生意為生。她的善舉、大愛,深深印記在心!有的網友,十分感慨,擔心會影響老人家的生活,急呼:不要收老人家的辛苦錢!還有一位老者,取出存款1、5萬元,給女兒借5千元,湊足2萬元,獻出愛心。另一位退休長者,大方捐款50萬元!這些慈善慷慨行動,感人肺腑!因為,她(他)們歷經艱辛,深知人間溫暖,懂得憐憫,同情弱者,特別是在大災大難面前,內心悲傷,急切希望盡一點微薄之力,幫助病痛者,為國家分點憂。這些可敬可愛的老人,願你們好好保重,健康長壽!人們永遠銘記你們,好人一生平安!![玫瑰][玫瑰][玫瑰]


老斌66126261072


我的觀點是:老人的捐款應該收。但要做好登記工作,疫情結束後當地政府街道,要進行表彰。

現在的老人需要什麼?

現在的老人都捱過餓,受過窮,吃過很多苦,艱難的生活使他們養成了節儉,安於清貧的習慣,現在生活富裕了,但他們的習慣沒有改變,長期的樸素生活,使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了存款。

由於老人年齡,身體因素,花錢的慾望越來越低,錢對於他們來講已經不是必需品,他們需要的是親情,是關心。是關注,他們渴望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他們通過捐款向社會證明,他們還是有用的,還是可以為這個社會做貢獻的。通過捐款他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感,存在感,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關心社會。

我們該做什麼?

老人把自己畢生 的存款都捐給了社會,他們是在用行動告訴後代‘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在國家困難面前,一個花甲老人,走在了年輕人前面,為年輕人樹立了樣板,同時也為同齡人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國家通過表彰他們就可以改變很多老人的自私自利,貪圖享受,賭博的行為,使社會環境更加健康;同時號召年輕人向他們學習以國家利益為重的愛國情懷,帶動起社會尊老愛老,最重要的是當老人有困難時,我們的政府一定要幫助他,號召周圍的人幫助他,真正做到:國家有難,全民支援,一人有難,八方支援 ,形成一個互助互愛,和諧友愛的社會。

好人要有好報 社會需要更多的好人


用戶瀚文中醫


如何看待一些老人為抗擊新冠肺炎捐獻出畢生積蓄?

看到這個問題,心裡真的非常感慨。在我們市,一位80多歲的老人,看上去家庭條件真的不怎麼好,兒女條件也一般。但是,他硬是拿出了10000元作為特殊黨費上繳了,目的就是支持疫情防控,讓這筆特殊黨費能夠給醫務人員買些防控物資。

而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很多這樣的老人,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我認為,還是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有感情,感謝黨和政府對他們的培養,感謝黨領導億萬群眾走上了幸福之路,感謝新中國成立後讓他們變成了國家的主人。

真的,這一切真的不是套話,而是他們當中多數人的心裡寫照,他們一直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對新中國的感情,對共產黨的恩情,一般人是理解不了的,是沒有那麼樸素而真誠的情感的。因此,他們的捐贈,也都是帶著樸素與真誠的,是真心實意的,是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越來越幸福的。

為他們的舉動點贊,向他們的舉動學習致敬。


譚浩俊


有些事沒有經歷過是難以理解的,老一輩人從那個一窮二白千瘡百孔的時代走過來,他們最理解在國家面臨災難時國人那種無助,也更明白麵對災難時國人會更加團結渡過難關。言傳身教,老一輩人還在用盡全力為我等後生照亮前進的方向。這是大愛!災難面前,我們被感動,我們不會倒下,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祛除病魔,重新踏上中華民族復興之路!



牛途抄手


大疫當前,老人們慷慨解囊,甚至“勒緊褲腰帶”也要為抗疫盡力,讓人感動,更讓人欽佩。

他們本該頤養天年,卻仍關注疫情,捐出畢生積蓄,弘揚了社會正能量,具有很強的引領作用,應該予以肯定和弘揚。

但也應該看到,這些老人與企業家、明星等群體不同,他們也是弱勢群體,他們也需要社會關愛。因此,我們弘揚這種精神的同時,也要考慮老人的生活,可以象徵性的接納這份愛心,而不是全部接收善款。

愛心是為了扶弱濟困,而不是讓弱者因捐助更弱,困者因捐助更困。在對待老人捐獻畢生積蓄這件事上,我們既需要“大方”的接收,也需要“謹慎”的對待。


信陽微視角


這些為抗擊疫情而捐出自己畢生積蓄的老人,不僅歲數較大(約80歲左右),而且都不是很富裕的家庭。於是很多評論認為這些老人一時衝動裸捐,獻愛心的心情可以理解,卻不考慮自身後來的養老,實在不值得提倡。可是當我們細看每一篇關於這些老人捐款的報道後,就能深深地被他們捐款原因而感動。

一、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他們家庭並不富裕,但都在他們人生最困難的時候受到國家和社會的援助,此刻她們選擇回報社會。

如江蘇一位74歲老人用自己拾荒而積蓄的4萬元堅持要全部捐出。她說當年她丈夫去世後獨自一人扶養子女時受到政府的幫助而度過人生最難的階段。如今她子女成家,自己也有養老金,她覺得自己還有能力、也應該回饋社會。

四川一位55歲的清貧老人捐出2.5萬元,她兩年前在外打工因為車禍在死亡線被救回,但喪失了勞動能力。如今她從電視上看到一線的醫務人員很辛苦,醫用物資不夠用,於是決定捐出自己的所有來支持一線醫護人員。

二、有些人一生都在幫助別人奉獻愛心

黑龍江友誼縣一位84歲老人捐出5萬和重慶87歲老人捐出20萬。平日裡他們生活簡樸,但都在堅持幫助別人,有資助貧困學生、有鄰里互助、還有難以計數的捐款次數。這次國家面對如此艱難的時刻,他們更覺得應該儘自己的一份力。

三、老黨員時刻不忘國家的號召

雙鴨山一位80歲老黨員捐款五萬,她說就當她和過世丈夫、兒子的黨費。接待她的民警說老人走路都已經顫顫巍巍,考慮到她以後的生活,還是婉拒了老人的捐款。

四、幸福晚年更不忘國家困難

廣元一位84歲老人捐款4萬,他說“這4萬元是我全部的存款,本來準備給孫子留2萬元,捐2萬元的,結果孫子不要,我就全部捐了。”

老人是一名退休工人,他稱每個月有近4000元的退休金,足夠自己的生活開支,並且兩個孫輩也工作了,有時還會給自己零花錢,捐款不會影響自己晚年的生活。雖然沒有去過湖北,但是每天都在看新聞關注著疫情防治,全國人民都在共渡難關,我想為湖北疫情防治略盡綿薄之力。

還有很多老人在儘自己的能力為抗戰疫情而捐款,雖然他們年數已高,但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關愛之情並沒有絲毫的減弱。他們更非不顧自身經濟狀況的衝動,相反他們比誰都清楚自己能有這樣的生活,除了靠自己努力之外,更有賴於國家的繁榮昌盛!

這就是中國人在困難面前的凝聚力!戰疫必勝!相信疫情結束後,我們的社會必將發展的更好!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53177652365365177"}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