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在临潼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阵地,没有请战书,没有誓师大会,在组织召唤的第一时刻便抵达战场。他们是疫情防控一线的组织者、执行者、推动者,他们就是基层村组社区干部。

党员“父子岗”并肩抗疫情

“没有国、哪有家,只有我们舍小家、为大家,才能战胜这场疫情。” 1月25日,相桥街道南孙村召开紧急会议,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村党支部书记董选民担任组长,动员全村,共抗疫情。董选民儿子董奎,在父亲的号召下,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线。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阎油二号路是连接关中环线去临潼西安的主要干线,东临渭南西临阎良,过往车辆人员密集,工作任务重,防控压力大,董选民决定把村疫情防控指挥部设在此处,靠前指挥。为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接触,董奎主动担任全村“快递员”,随时统计村民所需生活物品,外出为群众购买,送到群众手中。

目前,全村八个组形成了群众生活物品统一采购、专人配送的模式,减少人员外出,降低疫情防控压力。在疫情防控宣传、消毒、检查、登记过往车辆等工作中,到处都能见到父子俩身影。

群防群控守护家园

“灾难的来临,正是考验每名党员干部的关键时刻,大灾就是大考,防控就是战斗。”骊山街办陈沟村村委会副主任程增院接到疫情防控任务,立即组织80多名村组干部、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率先组建陈沟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突击队和党员示范岗。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在陈沟村四个村民小组范围内的主要出入口、人员密集区、外来人员集中区,设立7个防控检查站,组装两台流动喷洒消毒巡查车,坚持每天消杀、防护。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系,购买80多套制式军人作训服,突击队员佩戴统一袖标,统一服装上岗值守,成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面旗帜。为了解决值守人员物资需要,程增院捐出5000元现金用于疫情防控所需,又再次为全村7个检查防控点的一线工作人员购买价值5000多元的食品、茶叶、水果等慰问品,给一线值守人员送去温暖和关怀。

为了保证安全顺利将隔离人员送去指定隔离点,每一趟陈增院都亲自驾车护送,全程参与交接;为了减少村民聚集,他耐心细致讲利害,全村947户人家无一聚餐请客。排查中,辖区发现两名从湖北返乡、一名从武汉返乡的村民,在上级疫情防控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对与其亲密接触的15人进行了居家隔离。为了让居家隔离的村民消除恐惧心理,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程增院主动申请为他们送药送物,每两天按时上门送生活必需品,至今从未间断。

“90后”社区书记展现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大年初二回到工作岗位后,作为骊山街道北关社区书记、主任,90后的赵晨旭已经在岗位上工作20多天了。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西安临潼区:基层干部甘当村口防疫“守门人”

北关社区辖区内小区多、居民多,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重,在接到疫情防控命令的第一时间,赵晨旭就在社区设立疫情防控点、严格落实公共场所消杀、多次开展入户排查、严密监控居家隔离人员……他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样,把办公室当作家,24小时随时待命,全力奋战在防控排查第一线。

在工作中他是社区的“主心骨”,但是在父母眼里,他是让家里人惦记的孩子。2月初,赵晨旭的父亲为社区工作人员送来苹果、香蕉、橘子等慰问品,同时给他留下字条:“这是我们的心意,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你们坚强的后盾!”

华商记者 张静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二三里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二三里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