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上班還是感覺自己很頹廢很迷茫?

魚兒愛生活


上班感覺自己很迷茫的人,不上班一樣也迷茫。

說說我之前有兩個業務,差不多是同一個時間階段進來的,一同培訓、一起熟悉業務、一起見客戶,大致過了一個多月,兩個人的就開始不一樣了。

在公司,A總是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只需要給他一個目標,然後,就等著他報告就行了。而B呢,上班不知道要幹什麼,需要給他安排具體得事項,他才會去做;再過了大半年,兩人得差距越來越大了,A是順風順水,工作越做越好,收入、成就感讓他對工作更加充滿動力;而B越來越迷茫,經過和B溝通,發現B下班也很迷茫,不知道做什麼,打遊戲、看電影等,他說做這些事的時候很爽,但事,真的是快樂嗎?

人的快樂有兩種

之前看胡歌有個採訪,他說某一次聽別人說過,人的快樂分為兩種。

一種是消費型快樂,另一種是創造型快樂

消費型快樂是短暫的,強調的是當下的快樂,很容易得到的快樂,比如購物;

創造型快樂是長期的,強調的是未來的快樂,比較難得到,而且需要付出時間,且要承受一些痛苦,比如你學習一門語言,經歷了前期的痛苦後,等到你能輕鬆使用這門外語,你的快樂就很長久了。

讓自己尋找創造型快樂,承受當下的“創造”痛苦

A在前幾個月的時候,上班認真工作,下班主動加班,回去了還在學習,這些肯定都是痛苦的,而B上班就等著給他安排,其餘時間刷朋友圈,拉人扯淡,下班只顧娛樂,這些都是讓他很快樂。但也只能是短暫的快樂,半年之後,提出辭職,理由是這份工作很迷茫,想找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可以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

連現有工作都做不出價值?難道其他工作就可以了嗎?

迷茫是不知道幹什麼,沒有方向,沒有目標,那就給自己立個目標,立個Fflag,比如我這個月要比上個月提高30%的業績,這個月我要把產品知識倒背如流,這些都是目標。

也許你會問,又不是讀書,還要背產品 知識?別搞笑了。聽人說過,分眾的創始人江南春,曾經自己寫了好幾頁的稿子,要求公司經理以上的都要背下來,如今分眾在電梯廣告可謂是獨佔鰲頭。

總之,就是給自己立目標,讓自己向著“創造型”快樂前進。


如果您覺得有啟發:歡迎點個“贊”:)

歡迎關注@公叔榮 前五百強職業經理,能跑馬拉松,可閱百本書,說有趣的史,做有用的事

公叔榮


喵寧和你一起話職場。為什麼上班還是感覺頹廢和迷茫?我個人認為大概率有2種可能:

  1. 現在的工作不是你想要的
  2. 當前的工作發展空間有限

現在的工作不是你想要的

現實中有太多原因,讓你接受一份完全不是你想要的工作,例如生活的壓力,人情的壓力,安穩的生活等等。但不是你想要的工作,無論你如何假裝,還是不會變成你想要的。所以會迷茫,會頹廢不奇怪。

我聽過一個最扯的現在工作不是我想要的理由,我的朋友說我不想接我父親的工廠,但是我父親病了,除了我沒人可以接手了。當時我可羨慕了,有家族企業,還不用白手起家,為啥還不滿意呢?

1年多後我再次見到了這位朋友,他還在父親的工廠裡工作。但是和之前相比意氣風發的帥小夥雙眼中失去了光彩,談吐間再也沒有了他的文藝愛好,只剩下現實的工作壓力。

喵寧建議在基本生活可以保障,且沒有其他特殊的原因下,年輕人還是要在自己想要的領域中闖一闖。

當前的工作發展空間有限

另外一種情況,也很常見,就是職業發展受限。特別是在年輕人中間更常見。

領導不喜歡我,不是重視,總是讓我做瑣事,很久沒升職了,真的會打擊到職場人。

最讓人無語的一種狀態就是我拼命努力,依舊得不到領導的讚賞,最後我放棄了。

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之後,相信有部分人可能就沒再努力的動力,頹廢和迷茫也不遠了。

清晰的職業規劃可能幫助到你

其實頹廢和迷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深陷其中走不出來了。為了能走出來,你需要清晰的個人職業規劃。

我的領導曾經下達過一個讓我很痛苦的要求,就是每年必須交一份5年計劃。5年計劃指對6個月、12個月、18個月、36個月和60個月後自己想要做的領域,與在這個領域成功也有的優勢和不足進行分析。且每半年要更新一次。

最早開始做的時候,我覺得純屬形式主義,沒啥意義。可是隨著一年又一年,我逐步走上了自己最早規劃的道路。乘著工作之餘,逐步按設計成長,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喵寧總結:如果你真的感到頹廢和迷茫,一定要找到原因,並改善它。當然為了讓自己按設定的方向持續前進,我建議題主定期制定並回顧個人職業發展計劃。

喵寧葭郢


這個只要是上班都會遇到,沒有例外,你能提出來這個問題,證明還是有想法,有追求的,值得肯定,你要想,很多人還意識不到,覺得自己還挺好的還不錯,所以,先恭喜你!

兩個方面給你分析:

[玫瑰]第一,客觀方面

每個人的每次工作經歷都會有四個時期

1.興奮期,剛開始,新接觸

2.迷茫期,熟悉了一切之後,沒有大的改觀和突破

3.成長期,找到了新的起點和方向

4.成功期,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人都有機會,但是80%的人一輩子都沒有到達這個目的地!

所以,客觀來講,你應該處理第二個時間,由於你沒有提供具體的工作信息,所以沒有辦法更具體的闡述!

[玫瑰]第二,主觀方面

1.工作上有所造詣,必須喜歡自己的行業和職業,找到成就感,這個是前提;

2.確定目標,非常重要,把自己的目標分解到年,季度,月,周,日進行管理;

3.加入更好的圈子,進行比較,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人比人,氣死人,對吧,你之所以迷茫找不到方向,就是太安逸,覺得自己還可以,去換車,換房,旅遊,購物,學習,無論經歷哪個,我覺得你肯定能重拾一些東西回來!

4.自我管理

比如自我時間管理

還有自我獎勵,完成發到預期,可以給自己一些獎勵,你懂的!


美業十一哥


你好,我是老張,今天咱們聊聊這個“迷茫”的現象。

我想分為三部分去講,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迷茫的狀態什麼樣子?

每天都在工作,也沒閒著,但是工作沒勁兒,不知道搬眼前的一塊兒磚對我的人生有何意義?

看到朋友,同學飛黃騰達,收入漸增,自己羨慕不已,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去做?

想行動,想學習,想突破,但是又不知道學什麼,去做啥,突破啥?

每天感覺睡不醒,腦子一片混沌,講話都慢半拍,感覺自己步入老年階段了?

每天晚上心潮澎湃,器宇軒昂,準備放手一搏,打拼江山,早上睡醒,發現上班快遲到了。

每次和朋友聚會,看著朋友們漸有成就,自己還沒找到方向,老是進入不了狀態?

年底返鄉,老爸老媽問工作情況,自己總不能說自己想幹啥都不知道,都沒有目標?

感覺人生就如一張大網,把自己緊緊包裹,伸拳出擊,卻像打在了棉花上?

如果是:那麼你處於迷茫期,注意:迷茫期不分年齡。

我們為什麼會迷茫?

迷茫,是因為不知道去向何方,不知道自己終將魂歸何處,所以,我們會對生活有一種無力感;

但是,如果你感覺自己迷茫,這其實也是一件好事,為什麼呢?

因為只有還有滿腔熱血的人,才會感覺迷茫,如果是得過且過,不願意努力的人,他們會覺得每天刷抖音,打王者熬夜到凌晨只有一個“爽”字可言的人,是不會感覺自己迷茫的,所以,你要慶幸自己還在迷茫,還會去反思自己這個問題。

迷茫期的我們,怎麼辦?

我們已經知道了迷茫是因為沒有目標,那麼解決迷茫其實很簡單,就是設置個目標就完事兒,但是怎麼定目標,如何去細化,分解,去實現就比較關鍵了,我們一起研究下。

其實目標有很多種,有些人的目標是變有錢,有些人的目標是身體健康,有些人的目標是更漂亮,有些人的目標是嫁入豪門,不同人,不同時期,不同眼界,目標自然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呢要選想想自己的目標。

推薦一個辦法:把自己想要的,一一寫下來,然後一個個劃掉,最後一個剩下的就定為自己的目標。

不過,依我看,如果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要談學習,不要談夢想,不要談未來,就定“賺錢”為目標就完事。其他的路可能會偏航,但是“賺錢”什麼時候都是人生主旋律。

如何細化目標到可執行程度?

好了,目標我們已經確定,就是“賺錢”,那麼我們細化目標。

這裡我再教大家一個辦法:

設置收入增長率,假設我現在月工資10000元,我設置增長率100%,要求自己2020年春節時候月收入達到20000,是不是感覺很難實現?沒事,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 我計劃按照如下方式分解:

1、月工資10000,到年底,好好幹出效果的情況下,應該會+2000提薪,完成20%;

2、我每月控制消費,拿出6000出來,學習理財,80%基金,期貨,黃金;20%搞點刺激的股票,目標到年底實現理財月收入2000,年底7萬左右的本金,月收益2000,不算風險很大,如果方便投資店鋪,收益更高,又完成20%;

3、一週5天,上班8小時,這樣除去睡覺每天8小時,一週能有72小時空餘,做一些自媒體,寫寫文章,傳播知識的同時,優化補充自己的知識體系,堅持一年,打磨自己的語言文字功底,不斷進步,拿拿青雲獎勵,成為簽約作家,然後多平臺運營,做專欄,出課程,月入3000也可以實現,如果有才能,做遊戲主播,唱歌主播也不錯,然後又完成30%;

4、此次疫情的出現,進一步催化了電商,微商,也可以考慮做些微商代購,二級代理,有條件一級代理,堅持一年的沉澱,月入3000不算難,這些利潤都很可觀,又完成30%;

到此為止,我們已經實現了目標的分解,按照這些方向去做,基本可以完成,不過也可以做些其他的,比如練攤兒,淘寶優惠券,豬八戒網販賣技能,鹹魚二手買進賣出,都可以,選幾個自己感興趣的,堅持做下去。

  • 分解完,我們如何去做?

年終目標已定,我們需要去細化就好了,比如頭條自媒體,我是2020年1月4日開始的,我分析瞭如果想完成目標,初期和我的粉絲量,發文量,閱讀量有很大關係,我就對自己制定瞭如下小目標:

現在在衝擊3月份目標中…

這樣每天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自己要幹什麼,按部就班去執行,就可以了。

雖然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是想到自己明年月收入20000,就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這個時候,還會迷茫嗎?

寫在最後,其實還有很多的點想和你分享,但是一篇文章字符有限,寫太多你也不想看,如果有興趣,或者幫助到你了,歡迎關注我,我的每一次回答,每一篇文章都是乾貨,畢竟距離我3月1號75個粉絲的目標還差10個呢~嘿嘿


老張聊職場


你好,我是畫偃!雖然我是個學生

但我想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有一些人迫於無奈沒有資本而去打工賺錢

但是上班是3點1線,把一件事情重複上千萬遍,為別人打工。儘管你掙到了錢,有了一年的工作經驗,如果你繼續打工那就是將一年的工作經歷再重複幾遍,沒有意義。而且你想要的並不是這樣。就好比現在的好的房子房價100w,正常的工資水平是3500-7000,折中來算你需要16年!這還是在你不吃不喝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還不算你想要買車等等的開支!

你可以邊工作邊創業,把創業當副業。在閒暇的時間充實一下自己,提升一下自己!

很多人認為現在大學生學習階段不具有創造財富的力量!但具我所知,我認識很多人都有了收入!甚至我認識的有月入過萬的!

我把學習當工作,因為我工作了十幾年了,所以上了大學後,想創業,從一開始的一無所有,一天幾塊幾十塊,再到現在近一個星期的100-200。

所以說上班可以嘗試自主創業一下,萬一實現了呢


畫偃先生


你好,我是ningmx811,很開心能回答你的問題。題主和我一樣的狀態,明明上著班還是感覺自己很頹廢、很迷茫,我想我們的內心也是一樣的想法。

1.這份工作僅是我們謀生的手段,我們根本不喜歡做,甚至是厭煩,不知路在何方。

2.我們雖然是工作,但沒有全身心的投入進去,沒有努力的去完成一件事,也不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

3.我們想要去換個工作、過更好的生活,但又捨不得放棄現有的東西,總是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4.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再也找不到年輕時那種激情與動力,不想去加班拿到獎金時也沒了心跳的感覺。

5.工作中沒有了目標,可能是受了某些時間的影響,看慣了也看穿了單位的某些事,慢慢覺得什麼事也就那麼回事。

痛定思痛,如何改善:

1.解決心態問題,保持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至關重要,多和年輕人接觸重新喚醒那份激情。

2.設定階段性目標,併為此努力實現,提醒自己是個有用的人。

3.適當加快生活、工作節奏,結束退休式的狀態,不唉聲嘆氣,多看看藍天陽光。

個人愚見,不對請見諒!謝謝~


ningmx811


當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認為我與提問者會產生共鳴,不得不說這樣的迷茫感和無力感正在侵襲著更多的人們,這是時代造就的,這是無可厚非的。

上班除了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薪資外,更多的是帶給我們不可避免的落差感。到底是什麼樣的落差呢?例如:薪資待遇不能達到自己的預期,要小心謹慎的面對領導同事的人際關係壓力,在崗位上鑑於各方面原因並未達到理想中的成就和業績……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的進步,我們面對的現實問題也是方方面面的,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較為不易的,那種迷茫感和頹廢感也是無力掙脫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適時的調整自己,讓自己變得強大起來,才能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鉅鎔嘉樹


對於你這個問題,不是一個人幾個人問題,是大眾普通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而且這個問題無解的,靠外人沒用的,最後只能自己獨自面對



有這個想法其實就是源於生活的壓力,很多人認為在大城市,一個月要賺3萬以後才勉強生活,那些一個月只賺5-6千的人大把人在,那他們是怎麼生活的呢!

仔細想想現在都說月入萬元很正常,實際上有七到八成的人根本賺不到的,這就是現實

所以說對於你們剛出大學的學生而言,畢業兩三年賺多少錢不重要,只要夠自己的開銷就好了,需要你考慮的以後30以後,和未來的一些發展方向,這是頭的大事

太多人迷茫了,就是到一定年紀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人生方向



都說現在什麼行業都飽和,有很多人投資做生意,一批接著一批,雖然賠錢的人佔大多數,也有極少數的一部份人成功了!

看你想不想成為這一少部分人,一個人最大的本錢就是年齡,這是什麼也替代不了的,越早明白一些道理對你以後的人生會有很大的幫助

比如說一切都要靠自己去努力爭取,在年輕時候需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有最為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充實自己,增加自己的人脈和機遇

千萬不要去依靠別人,依靠父母,現在啃老的人越來越多,這樣只會增加你的惰性,一點好處都沒有



所以說什麼事都不是急的,每個人的資源人脈完全不同,需要你自己的尋找


老雷聊事


上班會感覺到自己頹廢和迷茫?!這應該是很多職場人士面臨的問題。網上有一句話說很多人過了35歲雖然活著彷彿已經死了,他們沒有目標,沒有生活的熱情,沒有自己的生活,日復一日,工作,回家,家庭。你也是這樣的嗎?

其實福耀玻璃的董事長曾經在婚後喜歡上了一個女人,這個女人也非常喜歡他,這個女人的朋友們不太看得起他,覺得他未來不會有大的發展,可是他和這個女人很談得來。後來,他很痛苦,他諮詢了一百對夫妻,問他們是否幸福,得到的結果都是否定的。後來他沒有離開自己的夫人,發奮工作,把自己的智慧應用在企業的管理之中,逐漸做到了汽車玻璃全球第一。

生活不就是如此嗎?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喪失目標,因為你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沒有人看到,沒有人肯定。彷彿沒有人需要你,沒有人認可你的價值,你的存在缺少了價值感,甚至缺少了最起碼的存在感,你形同路人,無人能識。

其實,人是生活在群體中,生活在職場中,生活在家庭中,生活在朋友中。當你在這些環境中尋找到認可,尋找到價值,尋找到自己可以為別人解決問題,尋找到別人也需要你的時候,你就會覺得生活充滿了光彩,不再頹廢和迷茫了。

很多時候你並不僅僅為自己而活!


大貓愛分享


人們總是一邊給自己加油打氣一邊在頹喪著,遇到這種情況不必焦慮,是你的大腦在進行自我調節。

我們大多數人在剛開始步入職場時,都是幹勁十足充滿朝氣,一門心思只想著認真工作,給公司和同事留下好的印象謀求更好的職業發展。然而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挫折導致工作停滯不前或者百無聊賴開始懷疑這份工作的意義時,就感到迷茫與困惑,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當你能想到自己的工作狀態不對,這本身就說明了你對自己的現狀不滿,你在尋求一種突破,你缺少的是一個助推力。

這個助推力,需要選對方向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做一些機械的工作,每天起早貪黑上班下班,配合工作要求主動加班,你認為這是你努力工作的方向嗎?不是的,這不是你當初選擇上班的初心與抱負。可悲的是,這樣的情況非常普遍,有時候連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我為什麼一步一步走到了這樣的田地。人生短短數十載,沒有機會和時間給我們重新來過的機會。

想要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停下踟躕的腳步,認真跟自己進行一次對話,當方向錯誤的時候,停下來就是進步。只有找到對的方向,你的努力才有價值。你才不會頹廢迷茫。這個對的方向,決定了你能不能成為某個領域某個行業某個公司具有不可替代的人!

試想一下,如果當年馬雲來時沒有選擇帶領十八羅漢創立阿里巴巴,而是選擇做一名教師,那麼馬雲老師能夠把他對這個世界對商業的價值傳播給更多的人嗎? 當年馬雲也面臨選擇,也懷疑過自己工作的意義,找到自己對的方向,你的頹廢將迎刃而解,並引導走向成功。

所以當你在工作中感到頹廢的時候,就是你重新進行自我定位的好時機。

找準了自己的方向,我們的付出才有成效,為此付出的努力才算值得。

如何找到對的方向?讓我們收起頹廢,收起焦慮,這才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地方。經典的木桶定律告訴我們,一隻木桶能盛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長的那塊木板,而是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但事實真的如此嗎?設想一下你曾經面對一大桌可口的美味的時候,媽媽告訴你不能挑食並給你夾了你並不喜歡的油麥菜放進碗裡,這種心情是不是現在回味起來依然不太舒服?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善於保護它自己,因為你不喜歡的菜不能給你正向反饋。而這種機制會映射到我們成年人的職場中——這份工作我不喜歡,我堅持不下去——大腦給你的全是負反饋。但我們已經長大,不能夠說不喜歡的菜我不吃就行了,工作不喜歡我辭職就行了。

們需要做的是油麥菜我不喜歡吃,但是為了補充維C我可以吃胡蘿蔔。那麼職場中就要調整自己的工作計劃和安排,每階段給自己訂立一個工作和學習的小目標,為大腦補充維C並適時獎勵自己一頓火鍋一件衣服來提升正向反饋,你會逐漸擺脫迷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