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21法則:優秀的領導者會做哪些準備?導航者不可或缺

領導力21法則:優秀的領導者會做哪些準備?導航者不可或缺

領導者往哪裡去……

一流的導航者心裡都很清楚,其他人依賴於他們以及他們設定航線的能力。我在詹姆斯・A.奧崔寫的《人生與工作:一位經理對於意義的追尋》(Life and Work:A Manager’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中讀到過他對此問題的觀點。他說,有時你會聽到四架軍用飛機列隊飛行時發生事故。四架飛機一起墜毀的原因就是:當四架噴氣式飛機列隊飛行時,其中一個飛行員——也就是領隊——將決定這個團隊的飛行方向。另外三架飛機與領隊並排飛行,觀察並且跟從領隊飛行的方向。無論他如何行動,團隊的其他成員都會跟在他後面。無論他是直衝雲霄還是墜毀山巔,都是如此。

優秀的領導者在帶領人們起程前,為了使征程儘可能取得成功,總會先仔細考慮一遍整個過程。

導航者會依靠過去的經驗

如果願意,過去你所經歷的每一次成功和失敗都可以成為信息和智慧的寶庫。成功讓你明白自己擅長做什麼,使你充滿自信。而失敗可以讓你懂得更多。失敗可以說明你計劃錯誤、性格缺陷、判斷失誤或者辦事手段不高明等問題。帶有諷刺意味的是,很多人憎惡失敗,因此把失敗掩蓋起來而不是分析失敗、從中學習。正如我在《轉敗為勝》(Failing Forward)一書中所說的,如果不能從錯誤中不斷總結經驗,你將一次又一次遭遇失敗。

我為什麼還要提到這麼基本的東西呢?因為很多天生的領導者都是行動主義者。他們往往會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作決定,然後繼續前進。我之所以懂得這一點是因為我自己也有這種傾向。如果領導者要成為優秀的引路人,就必須花時間對過去的經歷進行反思,並且從中學習。鑑於此,我提出了反思原則。在這方面,我在《改變思維改變人生》(Thinking for a Change)一書中有詳細論述。請允許我在這裡列舉一些反思帶來的益處。反思能夠——

・給你提供真正的啟示

・讓你的思想感情具有完整性

・讓你在作決策時更加自信

・讓你看清全局

・讓你獲得寶貴經驗,並使之成為難得的經歷

在領導者為團隊或組織做出下一步決策時,上述每一條益處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導航者在作承諾前會考察各種情況

依靠經驗表示向內看,考察情況表示向外看。沒有哪一位優秀領導者會在不仔細考慮當時情況的條件下制訂行動計劃,這就好比迎著潮水航行或者將船引向颶風。出色的航海家在為自己和他人做出承諾之前都會考慮到後果。他們不僅考慮到可測因素,比如資金、資源和人力,還會考慮到無形因素,比如時機選擇、人員士氣、發展勢頭、文化以及其他因素(我在“時機法則”一章中會對此加以論述)。

導航者會聽從他人的意見

不論你從過去學到了多少,對於現在的你來說都是不夠的。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領導者,你也不可能知道所有問題的答案。因此,頂尖的航海家都會從各個方面收集信息。比如說,在羅德・阿蒙森去南極探險之前,他從加拿大的一群印第安人那裡學到了關於保暖衣物的知識和在北極的求生技巧。這些技能和經驗對於他在南極的成敗至關重要。

設定航線的領導者會廣泛收集信息。他們會聽從領導團隊中其他人的意見;會與自己組織中的成員交談,瞭解基層的情況;還會與組織之外的其他領導進行交流,獲得一些啟迪。他們思考問題的時候會依賴整個團隊,而不僅僅是特立獨行。

不論你從過去學到了多少,對於現在的你來說都是不夠的。

導航者會確定自己的結論是信念與事實的結合

要成功地為他人指引方向,領導者必須要有積極的態度。你必須要相信,你能夠指引人們勇往直前。如果你在心裡對完成航行並不是胸有成竹,那麼在現實生活中你也不會獲得成功。

另一方面,你也必須從現實出發,認清事實。如果忽視了困難,對挑戰不以為然,那麼你還是不能成功地領導別人。如果一開始不是睜開雙眼,洞察一切,那麼你就會缺乏防備,兩眼一抹黑。正如伊桑班迪聯合公司的總裁比爾・伊桑所說的:“現實的領導者能夠客觀地看問題,減少幻想。他們深知,自欺欺人只能毀掉自己的希望。”

吉姆・科林斯在《從優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書中肯定了信念與事實之間達到平衡的重要性。他稱之為“斯托克代爾悖論”。他寫道:“你必須堅信自己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同時,你又必須面對現實中最嚴酷的事實。”在樂觀主義與現實主義、直覺與計劃、信念與事實之間找到平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要成為優秀的導航者就必須做到這一點。

在樂觀主義與現實主義、直覺與計劃、信念與事實之間找到平衡是非常困難的,但是要成為優秀的導航者就必須做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