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建议加大一些高校对医护人员的招生,大家什么看法呢?

勇敢的心勇往直前


对,应该是这样,让更多的人学习医学,进而让更多的人在身边帮助人民摆脱疾病的困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保驾护航。


济宁市亚健康管理协会


这次疫情,确实是对我国医学能力,医学功底和医生质量是一种考验,加大高校对医护人员的招生人数这对于今后我国的预防工作确实有利,这也无可厚非,但是凡事要有平衡感。

加大对医学高校或者高校医学类专业的招生,应该从正反两方面考虑!

目前我国拥有各类本科医学院校120所左右,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达到了近200所。从2016年开始我国每年毕业的医学生就达到了60万,这个数据每年也在不断增加。而每年真正到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仅仅在10万左右,这就造成了为什么会缺医生的局面。

1.医学院规模小,岗位空缺少,是医院缺医生的一个原因。

虽然现在每个医院都在建设分院,但是毕竟每年的毕业生较多,岗位空缺率仍然少,是导致医院医生缺乏的一个原因。

2.大医院不好进,小医院不想进,是毕业生不愿穿上白大褂的原因。

一二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资高,待遇好,但是要求的是重点医学院的研究生学历,难度大,不好进。三四线城市的三甲医院要求也得是个研究生学历。普通本科生进入非三甲医院工资低,待遇不好,想去的人少。

3.医学生就业的地域性与医学院关系密切,这就导致医疗水平分布不均的情况

医学生一旦毕业去当地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的概率较高,好就业,环境熟悉,而这就会导致一些没有医学院的医院招收的医生水平不高,招收人数少。

4.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个香饽饽,其他专业一般,(这是缺医生的最大原因)

医学专业共分为11大类,26种专业。医院招录人,一般招的是临床医学、影像学、口腔学类学生较多,且待遇好,而其他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招收人数少,工资一般。其他8大类专业毕业生大都去工厂,企业,销售公司做医药代表,医学检验等工作。

5.医学院招生人数少,应当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的精度培养

医者仁心,医学教学讲究的是小而精的教学模式,不能像护理一样招生人数多。且医学的招生分数高是对社会的负责,择优选高。不是什么人都能当医生,招生分数高虽然不能与品质形成对等惯性,但是能将学习成就优异的学生选出,更好的学习医学知识。

我认为加大一些高校对医护生的招生,不如鼓励综合性大学开设医学专业,解民之所急,医生之所缺,服务一方百姓。


大学教育谈讯人


不仅仅护理专业,还要公共卫生、体育医学、医学信息学、心理学等专业!甚至医学社工专业、健康教育专业!


营养人赵勇教授


支持,但是我看到,每年很多医护新生毕业后找工作较难,公立医院非常难被录用,执业医师护师证每年通过率大约三成,多数待遇偏低,所以扩招与否,主要看顶层政策之设计。


Zls


国家能支持李兰娟院士的提议;能重教!不要太抬举那些演艺界的人!国家要发展还是要靠科学技术!


高直言


支持加大医生招生,即是对医护人员的肯定和支持,又是对自己提升医护知识水平,你方便你,方便大家,随便可以医治,家人朋友圈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春暖花开winter


之前紧张的医患关系让很多医护人员不让子女继续学医了


吉阳土特产白莲蜂蜜蜂王浆


应核加大召生数量。


用户58691216037


可以加大招生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