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夏天在农村吃的凉面条吗?你是怎么做的?

老爸的茶


这是一道简单又美味的美食,我们每年都弄。特别喜欢婆婆做的凉面,自己擀面条,切的粗粗的,准备一盆凉茶,面条煮熟捞出来放到凉茶里。

然后把一把花生放到火炉里的草木灰里烧熟,把皮去掉,和蒜一起捣成泥,好香啊,

这时候我们每个人拿个碗捞上面条,放上蒜泥花生酱,一搅香味扑鼻,怎么也得三碗下肚。吃的慢的就没了,期待下一次的凉面吧。





农村巧媳妇翠梅


吃凉面也是四哥最爱的面条,这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有时候时间不富余,就来上一碗面条,夏天一到,面条更是成了每家每户不了缺少的午餐。拔凉的井水,刚出锅的面条在井水里一锅,就是一碗两面。对于我来说,做凉面条,那也是比较拿手的午饭了。

每年的夏天的中午那是一个热,我先把需要的用的材料准备好,两根黄瓜,两个西红柿,两个鸡蛋,一把豆角,一头大蒜。材料很简单,我先把大蒜剥好捣成蒜泥,黄瓜切成丝备用,豆角在开水里过一遍。剩下就是西红柿了,当然是做成西红柿卤子了。材料准备齐全,就开始烧火煮面。

北方的面条是自己做的手擀面,吃起来比较劲道,在锅里怎么煮都不会断。没多大会面条就出锅了,沸腾的热气热的我满脸都是汗水,赶紧捞出来。我就去压水,等到压出拔凉的井水才可以。然后吧面条倒在井水里,过上两边就可以。

这边刚过完水,先盛一碗面条,放上黄瓜丝,然后再放点豆角,再放西红柿卤子,这样黄瓜和豆角也能入味。最后在最上面浇上蒜汁,在放上一点麻汁,正宗的凉面就好了。

凉面在我们农村是必不可少的饭,忙了一上午,回家就想吃点爽口的。来一碗两面最好不过了。

小时候的记忆深深影响了你的味觉,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吃过各种各样的凉面条:脆瓜荆芥蒜汁麻汁凉面条、胡萝卜丝酱大头丝蒜汁麻汁凉面条、黄瓜丝蒜汁麻汁凉面条、胡萝卜丝香椿芽蒜汁凉面条、鸡蛋丝肉丝辣酱凉面条,甚至还吃过鲜汤凉面条,用鸡蛋茄子丁西红柿香葱熬汤。每一样凉面条都有各自独特的味道,但你最喜欢吃的还是鸡蛋西红柿做卤,再加上蒜汁和麻汁的凉面条,那是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每一根面条里都浸润着浓浓的乡愁。

炎热的夏天来了,又到了吃凉面条的季节,可惜现在做凉面条大多是用凉开水,没有拔凉拔凉的井水了,卤子再好,也吃不出儿时的味道了。





民工四哥


以前在农村,我家是很少吃面条的。为啥?用我老爷爷的说:“生产队里撩大脚铁锨的,吃面条不耐饥呀”。但是自从我那七十多岁的老父亲,牙口不好了以后,农村老娘就开始变着法子调整俺爹的伙食,尽量让他吃的舒服些。

而面条这种汤水均匀,又好消化的北方农村常见主食就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不是吹,老娘做面条非常地道。常年劳作的大手掌也有劲,手擀面,打卤面,凉面都是手到擒来。其中凉面是这个季节我家老爹最好的一口儿!



我家的凉面做法是这样滴:

选料有讲究。我家凉面有两种:一种是老娘亲手擀的鸡蛋豆面面条,口感较粗,但胜在营养价值高,高蛋白又补钙,味道香甜又新鲜。

一种是那自己家的推磨的小麦粉,就是农民常说的八五面(第二道塞子磨制下来的不是那么白的面粉)去村里磨坊压制的细面条。加了盐和面碱口感筋道又耐煮。这种面其实做凉面是最好吃的,爽口,嫩滑,有筋道。


配料有三种。小嫩黄瓜两根,老干妈一瓶。两个西红柿三个鸡蛋。鸡胸脯肉。大蒜,葱,姜,末适量。先把面条下出来,放凉开水里过凉。后把西红柿切成象眼块,三个鸡蛋加一勺温水搅匀,姜末炝锅爆锅,西红柿炒鸡蛋。三分钟就出锅。早晨爱吃手感的鸡蛋黄豆面加西红柿炒鸡蛋,吃比较滑爽又营养。中午头天气热了,老爸就爱吃第2种。先把细面条煮出来。我家里是有蹦蹦井的,打压上一桶蹦蹦井的井拔凉水,面条过凉了。黄瓜用擦成细丝儿,鸡胸脯肉撕成细条,老干妈两勺,搅拌均匀配凉面吃,艾玛,那味道,嗯~麻辣,清爽,真是好吃到爆!


现在农村老爸吃老娘做的凉面都上瘾了,几顿不吃都嚷嚷让老娘给做上一顿,得空你来我们烟台避暑,采摘,乡村一日游,来尝尝俺家的特色手擀凉面吧!不管是手工擀的豆面,还是机器压的碱面随你点,保证让你吃的肚子滚圆,回味无穷!

看到这里 你觉得我家的凉面好不好吃?有木有想吃一碗的冲动?有机会来我们烟台大招远旅游,收苹果。别忘了知会我一声,我给你做了解馋哈!

我是艳阳之美,来自烟台农村,喜欢分享农村的风土人情和种植技术。文字原创首发,期待您的持续关注,谢谢。


艳阳之美


我觉得农村最真正的凉面条就不再是有那些繁杂步骤的了,在我的印象中,每年的第一顿凉面条一般都是在收麦子当天喝的,麦子黄了之后,第二天早上起个大早,一家人一起去收麦子,收完麦子回来,切点肉丁和豆角丁,放到小锅里炒熟,加点水,然后打两个鸡蛋碎子,大锅里用清水下上面条,熟了之后盛出来放到筐子里立马过凉水,然后分到碗里,浇上汤,也没有菜,有时候就直接在大门底下吃了,要不然就是端着碗出去找个树荫吃,现在想起来满满的都是回忆啊。

不过现在地都包出去了,也没有麦子收了,夏天似乎也没那种忙碌的热了,喝凉面条好像也没以前的感觉了😂😂😂


人间枝头


夏天吃凉面条,爽口爽心。不仅过去农村爱吃,现在一样的爱吃,尤其是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大热的天,来碗井水淘过的凉面条,那个爽能把一天的劳累全部赶走。



分享个最基本做法的凉面条。

【材料】

  1. 500克面粉的手擀面条。过去农村不够一个棒劳力一顿,现在够三人一顿,城里够4人一顿还要努点力。
  2. 黄瓜500克,还可以多点。主要看饭量,凑够当顿正好够吃,面多了减,少了加。
  3. 大蒜2头。
  4. 芝麻酱适量,爱吃多加,不感到腻就行。
  5. 辣椒油适量,吃就要,不吃辣的不要,自行添加。
  6. 盐、小磨香油各适量。喜欢醋的另加。

【做法和步骤】

第一步,和面擀面条。面和硬点,揉面充分点,擀的稍微厚点,切得稍微宽点。只因为是凉调面,要筋道口感。

第二步,黄瓜切丝装盘。

第三步,蒜拍碎去皮,蒜臼加盐伺候成泥;麻酱用小磨香油调开。然后各自装一料碗,包括醋、辣椒油。

第四步,水开下面条,水再开拨开面,点凉水。再开关火。

第五步,捞出面条,凉水透过,直接透凉,挑到饭碗,给黄瓜丝、蒜泥、麻酱、辣椒油、醋,拌匀开吃。注意别撑着。

小提示:凉面条基本就这样程序,配菜和调料根据自己的口味,自行配制。还有的喜欢用到浇头,都可以放开了做,荤素都好,只要自己满意。


普济


我是农村人,肯定记得夏天常吃的凉面条。我不仅吃过,而且自己也会做,下面我详细地来说一说夏天如何做凉面。

所需食材

做凉面最好去集市买那种专门用来做凉面的面条。如果家在农村,不方便买那种专用凉面的话,就普通的面条也是可以的。

做凉面除了面条,还需要配菜,如青瓜、豆芽等蔬菜。

当然,要做凉面的,需要红油、姜末、葱末、醋以及生抽等调料。

凉面的做法

黄瓜切丝,放一点盐腌渍片刻备用。

开水烧开以后,把面条放入开水中煮熟立马就捞出来,过一遍凉开水以后,沥干水并洒少许植物油拌匀,防止面条粘在一起。

把面条和腌好的黄瓜丝放在一起,淋上红油,并放入姜末、葱末、醋以及生抽等调料,然后拌匀就可以开吃了。


李茗说乡村


看了喜欢的菜谱,是否也心动着做一道夏日冰凉面呢?这是一道能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而且不会腻的食物,香香的感觉,带着一点点辣味,给人非常刺激的感觉,也能够吸引你的味蕾,用平底锅进行煎,出现金黄色的感觉即可。

夏日冰凉面

1、火腿肠,黄瓜切丝,辣椒切丁。

2、烧水准备煮面呢~

3、水开了,放适量面条,等面条在锅里煮好。

4、拿一个大碗盛凉水,煮好了就把面条捞进去,冰镇换水,反复两次。

5、装碗:先摆一层黄瓜,稍微撒一点盐,再洒青椒,然后两勺万能酱料,加醋,生抽等个人喜好的调味料。然后铺火腿肠,搞定,可以吃啦。

营养美味的菜肴不仅能满足一个人的口福,还能带来健康,夏日冰凉面的做法简单,而且营养也相当丰富。


阿亮VLOG


每年夏天,农村餐桌上常见的就是凉面。闷热的夏天,从地里干活回来,空气焦躁,口唇干裂,最想吃的就是凉面。

妇女们早已活好了一块硬面,炕上铺上塑料布,放上一米长的大面板,手脚麻利的把面团擀成一大张面皮,撒上玉米面,折叠起来,刀刷刷刷的切成了面条。

从咸菜缸里捞出几根红红的胡萝卜,先切片后切丝最后切碎,那红红的碎胡萝卜咸菜,是凉面的灵魂。

拿出蒜臼子,扒一头大蒜,啪啪啪捣成蒜泥,浇上凉白开,浇上醋,淋上香油。


黄瓜切成丝,啥调料也不用放,再准备好麻汁,凉面的调料准备完成。

水烧开煮好面条,男人们早已经从压水井压上来冰凉的井水,煮好的面条过一遍或者两遍凉水,舀一勺碎咸菜,一勺麻汁,一勺蒜汁,在放上黄瓜条,慢慢搅拌,拌匀了吃上两碗,夏天就不在觉得那么酷热。吃完凉面躺在树荫下的躺椅上,睡午觉吧。

农村夏天的凉面基本就是这个样子,碎咸菜黄瓜条蒜汁麻汁是吃凉面不可少的,有时候配菜要炒一个或者两个热菜,男人们一般喜欢吃冰凉的,女人们有时候打个西红柿卤,浇在凉面上吃。

这是我知道的那个遥远的村庄里是这样做的,你们那边是咋做的呢?

大家好,我是喜欢分享美食的舫妈,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谢谢观看。

魔舫美食


一哥“美食与心之旅”之――

品味家常手擀面

寻觅曾经的脚步,追寻记忆的美食,品味老家的味道,真是一缕乡愁,才下舌尖,又上心头。

一句习惯性“在俺家吃面条子吧”的邀请道出了老家人对面食的执着,面条子当然要先选好面,一句话就是选有面味的面,在失去原味的世俗里,原味自是一种本真。和面是白案的基本功,“三净”是要求,面的筋道与适度是面条的功底,有加蛋清与盐的,有用凉白开的,有用冷水的不一而足。叠面的用料也颇有讲究,直接用面粉的有,用玉米面的也不在少数,用点淀粉之类的吃不去更加滑溜爽口,美食之美,自开端已是差异。手擀的最好,擀面条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面要反复揉揸,小擀杖沿边推圆,大擀杖擀几下一错边,匀撒面扑,反复数次,一张圆薄透亮的面片已然成形,一团面铺开如纸,一擀杖潇洒如笔,美食一幅画,人生真多彩。

白水汤面现在人已觉淡而无味,“起熟水面”则是其升级版,小葱韭菜蒜苗等切末腌制冲汤捞面,食之清爽滑口、香气四溢,农村多有以此为喜面条者,图的是热乎长久。一碗炝锅面更是家常做法,怀旧版的也不少,供销社的大众食堂师傅把肉丝、面条上称,热油肉丝,哗哗咝咝,葱姜蒜爆锅,底菜下锅翻炒,高汤热炝,面条下锅,青菜豆芽提味,明油提鲜,一碗出锅,满屋鲜香,芫荽、香醋随意,一口下去,痛快淋漓。人言那时物资不丰,肉香面香回忆香,我说千载美食不变,品味韵味人情味。

当然不得不说重头戏手工捞面,直接就锅捞的面香四溢,吃起来酣畅淋漓;热水捞的不失绵软,吃起来弹性十足;冷拔的筋道爽口,吃起来风卷残云。一海碗下去,吃出个通身透汗,再来碗面汤,老家人叫原汤化原食,实在是个痛快。其时,这一捞一抖一装碗瞬间的口味变化,何尝不是完成了这面的华丽转化,随从味蕾的更新变化于每一个细节,才是成就美食的关键。一碗好的捞面的味道不同还来于不同的浇头,浇头类似盖浇饭的盖头,是手工捞面锦上的花,使一碗素面焕发出万千生机,根达菜熬粉条热烈,西红柿炒鸡蛋家常,豆角炒茄子香浓,还有臊子类似豫菜中的大锅烩菜,各样搭配,荤素不一,色彩迥异,然而为这一碗面提味的永远是心灵之约。

如果说浇头是一碗手工捞面的锦上之花,那么就老家人而言一羮好蒜汁则可以称得上这碗面的灵,蒜要本地产的大蒜,过夜不馊,蒜香浓厚,红石碓舀搉出最好,调料要放全了,爱吃辣的也可放入青红辣椒,爱香加上小米醋,爱酸加上柿子醋,不要浇头只加蒜汁而食者亦不在少数。蒜本辛辣,独做一菜而触味蕾、舒口舌、通胃肠,家人独快乎?





一哥于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