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也叫驼城,那么“驼城”的叫法是怎么来的?

三言两语壹世界


榆林,又名驼城,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榆林地处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交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旅游资源独特的民族历史文化名城。该地区幅员辽阔,地貌独特。它既有山有水,又有沙漠沙海。沿着长城,绿草如茵,成群的牛羊,悠扬的牧歌,山沟、梯田、花果,堪称“堵江南”。陕陕峡谷与黄河之声形成了绚丽独特的景观。

榆林历史上经历了三次大迁徙。榆林的第一个城市位于200公里以北,被沙漠吞没。第二座向南移动了100公里,被沙漠覆盖了。现在是第三个座位。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民发扬骆驼吃苦耐劳的精神,与沙漠作斗争,最终战胜了肆虐的沙漠。时至今日,榆林市南部仍有一座骆驼雕像,它是榆林市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对驼城不可磨灭的印象。


灵魂写手黄某人


榆林城又称驼城。其说法有二:一是因为榆林城东有驼山;二是因为榆林城在四周沙漠之中,其形状像一头行进的骆驼。骆驼是榆林的城徽,也是榆林人不畏风沙的象征。早在商周时代,这块土地就是著名的古战场。秦代大将蒙恬率领驻守在北部边疆的将士在这里种植榆树,形成了一条庞大的榆树林带。到汉代,大将卫青又营造了"广长榆"林带。由于多种榆树,边寨也称榆寨。榆树适宜于北方水土,一经种植,边寨周围绿树成林,所以,古人就把这块地方称为"榆林"

当年这里的“易马市”可是异常的热闹,塞外牧民赶着牛、羊、驼、马和驮着各皮毛.内地汉人则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赶来这里,大家互相交易,各取所需,和睦相处。

榆林城沿榆溪河而建,呈南北方向长形,从残存的城墙可以看出规模很大,但现在修复的古商业街仅一条,但由街头到街尾也足以把脚给走疼。几个城门和阁、台都很壮观,其中一个明显的中西合璧,在一干中式建筑中鹤立鸡群,很怪异的。



西部市场观察


驼城 陕西榆林古城的别称,沙漠之城之意。

榆林又称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沙漠之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一曲民谣,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别样美丽,道出了黄土高原的无限魅力。


之乎者也言语哉


榆阳区卫城依东山驼山而建,加之地处塞北,盛产骆驼,古,近代交通,商货转运也多以驼队完成。故有文仕也将榆阳冠以驼城赞颂。


吕向正539


驼城 陕西榆林古城的别称,沙漠之城之意。

榆林又称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沙漠之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一曲民谣,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别样美丽,道出了黄土高原的无限魅力。

榆林建城历史已有五百多载。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现将榆林古城的由来、古城池的沿革与古城墙的建构分述如次: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 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榆林古城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林城”。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另一种说法为明正统2年(1437),相差50余年。其实,在明代以前,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称为榆林庄。在明代建朝初,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居民,自然多了个心眼,出于安全防卫,将村庄扩建为稍具防御功能的寨子。此为第一种说法的由来。寨子需要不断加固,人数日多的居民搬土垒石,在明正统2年修筑城墙,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实证。正统14年(1449),为抵御北方蒙古族骑兵频繁侵扰,筑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设置榆林卫,改堡为卫城。当时卫是镇下所设管理军队和地方设防等事务的一级军事建置。由村庄、寨子、堡城、卫的变化,榆林在地域军事、政治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明初,全国仅有四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后增加蓟州、宁夏、甘肃、固原、太原,为九镇,即历史上所称的九边重镇。成化9年(1473)是榆林历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延绥镇巡抚都御使余子俊将镇所由绥德北移至此,开始以榆林为镇名,榆林从而成为明代长城线上九大军事重镇之一。这里提到的余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人,在延绥任职期间,苦心治理,最大的功劳是修筑“边墙”,同时为榆林地方也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在此仅举一例,他在任职初,深感当地边塞重武轻文造成的极端落后,就向礼部上呈《开设学校疏》一文,讲明办学的理由:其一,榆林位置适中且具备了办学的条件,“积二三十年来,城郭渐完,生聚渐多,宜于兹立卫学”;其二,出于军务的急需,“有文化的人极端匮乏。”其三,学生有来源,“生员于本城并东西二路俊秀子弟内选充”。当礼部下达书文后,余子俊立即在榆林城西选择官学地址,完成修建,开创榆林卫学。在以后的明清两代,榆林学校林立,教育不断发展,从此人才辈出,影响深远。榆林成为延绥镇镇城,城区渐显狭小,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第一次在成化22年(1486),将原有的堡城向北扩建,城周大约6里。北城上建了二层城楼一座,叫镇榆楼,城下未开北门,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今上帝庙一带就是原来的南城城址。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北城。第二次在弘治5年(1492),城区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扩城周约7里。凯歌楼改为南门,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大东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关店铺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后,将南城扩建至今天的榆阳河沿,新扩建城墙13里。新筑了南门,叫镇远门,并在西城墙设立了两座门,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南城。这三次扩建,便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罗列榆林古城的拓展,却发现奇怪之处,就是没有北门!事实上,在整个明朝二三百年,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榆林城池一直不设北门,只在北城墙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于眺望的镇北楼。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体5500米及南镇远城门与瓮城,东振武城门与瓮城,北广榆城门,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先经三拓榆城,城池扩大;从嘉靖19年(1540)至万历10年(1582),又相继完成全城墙的砖包砌,并进行了城墙的加高加厚修筑,到万历30年(1602),城区建成镇北楼、角楼、讯敌楼、观远楼等14座,腰铺47座,城门7座。各城门顶上建有堞(或敌)楼,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东门和南门各建有瓮城,各城门均设千斤闸。榆林城垣,素来有三山(驼山、红山、黑山)环抱,二水(榆溪、榆阳)绕流之说。清代,又进行过多次修筑。同治2 年(1863),因植被破坏,流沙积压北城的部分城区,北城被弃,城向南回缩,大致成为今天的规模。


老周影视


驼城倒是没听过,不是叫上郡么。


杨小明38178201


榆林,又称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沙漠之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历史上的榆林是沙进人退,有过三次大迁移。第一座榆林城在往北二百公里处,后被沙漠吞吞噬。第二座南迁一百公里,又被沙漠吞吐没了。现在的是第三座。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民发扬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奋力与沙漠作斗争,终于战胜了肆虐的沙漠。直至今日榆林城南还矗立着一尊负载前行的骆驼雕像,它是榆林城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驼城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