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常常感到焦慮煩躁,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什麼可以化解這種情緒?

記憶死在那離別的冬天


此次百年一遇的疫情讓很多人宅在家裡焦慮煩躁,提出個人幾個化解情緒的小觀點,歡迎各位點評。

1.難得有這樣連續的時間,不妨認認真真的去看完一本書,丟棄塵俗,迴歸自然,淨化心靈。

2.給前庭後院的花花草草澆澆水、鬆鬆土,觀賞它們或許心情會變好哦。

3.運動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家門口與家人打打羽毛球,跳跳繩,平板撐,俯臥撐也可以使你精神煥發。

4.讓自己完全放鬆下來,用心去品一杯茶或咖啡。
5.學幾道新菜,為家人精心做一頓美食。

6.打掃一下家裡的衛生也是可以的啦!
7.據說聽音樂最能陶冶情操了,大家可以試試哦

看看能不能解決你的問題,歡迎批評指正!


小文蠻12


這次疫情,讓我體會到:時代是灰塵,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塊石頭或者大山。

我有家人在春節前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而春節後的北京,專家號急劇變少,找黃牛也掛不到,很多醫院不收治。而且因為嚴重的癌痛,每天下午會發燒幾個小時,出門怕被人測體溫。

就這樣我們求醫兩週,痛苦過、也憤怒過,有過失眠和焦慮。那幾天,我不願意看李文亮的死,也不願意到網絡上看大家的憤怒,我想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還好,我們在不斷的碎碎念和不斷的研究各類掛號體系、醫療APP後,醫院有眉目了。

同時,這兩週,我也全面的開工。做職業輔導的我,這兩週幫助7位同學免費修改簡歷,一對一電話輔導8位同學求職和進行職業選擇。

基於以上經驗,關於疫情宅在家裡的煩躁和焦慮,我想我是有些經驗的,既包括個人體驗,也包括我輔導同學的總結提煉。

第一,大背景下,全新的體驗要接納且描述出來。

不論是我和家人看病的經驗,還是大家被迫宅在家裡的經驗,我們都出在同一個大背景下。這次肺炎疫情讓我們都經歷一種前所未有的大範圍在家保持自我隔離狀態,被迫的從消費主義生活中脫離出來,資產、名聲、人脈這些日常特別有存在感的東西都短暫的被我們放下了。

那麼平日裡我們積累的人脈、社交、任務、以及消費習慣給我們帶來的存在感也漸漸遠離。時間久了,孤島感和不真實感會襲來,形成一種彌散式的無聊和焦慮。這種焦慮,不像直接被人拒絕那麼尖銳,但是卻如同陽光下的灰塵,無所遁形。

如果原來就有不滿情緒在,那麼這種獨處更會放大。比如年前失業或辭職,那麼會焦慮空檔期延長而且自己還沒找到工作。比如本來就和家人有意見分歧,那麼現在會矛盾更加明顯。或者本來就沒想好是考研還是就業,現在更覺得不知道怎麼決定了……

所以我的第一個建議是,要體會自己在無聊、隔離狀態下的感受,描述的越清楚越好。描述情緒,本身就是極強的治癒。比如英國情緒史學家蒂凡尼•瓦特•史密斯創作了一本《心情詞典》,包括800多種情緒,就是要大家按圖索驥,能細膩又精準的體會到自己的情緒。

第二,找人你來我往的聊天。

海陸空的尋找能和你聊聊的人。馬克思說: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而隔離狀態讓我們的社會關係變少,自然也就真實感變少。所以與家人嘗試聊天,與朋友嘗試溝通。我大概每週安排兩位輔導的同學進行電話,每次40分鐘左右。每次電話,我都會先聊聊家人在那,這次疫情受影響了嗎?你現在在哪,和家人在一起嗎?甚至會問問對方有沒有男朋友女朋友,然後再開始進入輔導主題。


也許,有時候我們和家人聊天沒說幾句就著急了。那麼著急完之後接著聊。不要放棄聊天,在你來我往的言談中,很多模糊的想法會變得清晰,很多擔憂會得到回應。

第三,堅持工作、學習和運動。

工作和學習,在這個時候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讓我們成長和職業發展,而是緩解煩躁的法寶。這段時間,我堅持寫作,也堅持為同學們修改簡歷。在我看到一位同學的簡歷時,我會暫時的忘記家裡的事情,投入到工作中,哪怕半個小時。那種深度的沉浸,也能有效的緩解煩躁。所以堅持工作和學習,等於給自己一個多樣性的空間了。


同時,如果嘗試了很多軟件都不管用,不如試一試返璞歸真的學習,放下所有電子設備,開始使用紙質書和記事本。第一,看書,一頁頁的細看,並且做批註。第二,看完之後,將重要文字和讀書體會,摘抄到筆記本上。每個人的習慣不同,也許學習類軟件隊友的同學很有用。但是對我來說,迴歸最原始的方法,反倒是能讓我切實行動起來,並且有收穫感。

當然堅持工作和學習並不容易,有時候我會想不如去B站追番,何必站起來跳繩或者安排一個輔導電話。那就只能自己做自己的思想工作——站起來活動活動,看看書,打個電話,你會比現在快樂一點的。事實證明,如果哪天工作超過5小時,而且運動了15分鐘、還看書了、寫日記了,我那天就會更快樂,晚上睡眠也會更好。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十之九八,想要快樂本身就是一個有難度的任務。那麼我們現在都需要面對這個任務。


為好優姐姐


下面我就這個問題發表下自己的一點見解,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疫情期間,你焦慮煩躁過嗎?說實話,剛開始我也焦慮煩躁過,原本一切的照舊模式,原來的計劃,一下子全被打亂了。就連自己的身體原本應有的節奏也都亂了。也就是說連自己的身體和內心原有的規律全亂了,不知道後面怎麼去做和麵對,於是乎焦慮煩躁起來了。後來我嘗試著去看電視化解這個問題,可是內心還是平靜不下來,所有症狀依然照舊。

後來某天,我無意中玩弄起我的手機,發現我原來感興趣的APP——今日頭條,於是一下子發現時間過得很充實。在今日頭條裡面,我結交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他們身上都有著各種不同閃耀的光芒,值得我去努力向他們學習。從與他們相識到相知,與他們共同交流經驗,共同學習提高自己時,中間加上科學合理的身體鍛鍊,我發現時間過的很快,一下子又忙碌充實起來了,也不在焦慮煩躁了。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親身體會。通過上面的例子,我發現要改掉焦慮煩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去嘗試尋找一個你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因為有了興趣忙碌充實起來,再加上科學合理的身體鍛鍊,過幾天形成規律,你也就不會再焦慮煩躁了。首先要學會放下當下的事情,後面的事情到時候再去分析解決吧!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的個人見解,不知道能否幫助到你們。也歡迎大家互相關注,交流分享經驗!


Living168


疫情期間宅在家裡20多天了,我和兒子一點焦慮的感覺都沒有,可是我老公就明顯很焦慮。我分析原因,是因為我們娘倆都忙得沒有時間來焦慮:我忙著在今日頭條寫圖文、發微頭條、寫悟空問答,時間根本不夠用;兒子每天都有網課,還要做作業,連玩手機打遊戲的時間都很少,也沒時間焦慮。而老公沒什麼事做,又不願意做家務,自然就無聊而焦慮煩躁。

下面我們詳細分析為什麼會產生焦慮情緒,然後再提出化解這種情緒的幾個有效途徑。

一、 認識焦慮情緒產生的原因

因為疫情,長時間宅在家裡,會產生焦慮情緒的原因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對疫情的恐懼。現在信息發佈渠道多,各種自媒體發達,每天看到數字在變化,對病毒和疫情的具體情況又不瞭解,難免就會產生恐懼心理,擔心自己在之前某個不起眼的瞬間就被感染,或者擔心家人。尤其是那個15秒就被感染的視頻在網上走紅之後,心裡更加恐慌。各種擔心恐懼就造成了焦慮情緒的形成。

2. 無處可去的憋屈。家裡總歸是空間有限,宅在家不能出門,身體得不到活動,自然感覺渾身不帶勁,難受。我們部門的工作群裡,大家就都在羨慕部門主任家住大別墅,可以樓上樓下來回活動。很多人都流露出在家空間太小,時間長了難受的情緒。

3. 無事可做的無聊。整天宅在家,開始幾天還好,可以睡懶覺、看看電視劇、刷刷微博,時間長了,便也覺得無趣。家務活倒是不少,但是又不想做。不象正常上班那樣,完成了工作任務,有成就感和滿足感。而這些宅在家的時間,感覺就是在無所事事中重複著一天又一天的時光,所以心裡也空虛而焦慮。

4.無法充分表達的憋悶。表達和溝通、人際交往是人類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疫情期間,我們不能出門,更不能串門、聚集,無法和親戚朋友相聚,充分表達情感和內心。每天在家都是面對兩三個家人,時間一長,便會有憋悶的感覺,尤其是對一些外向的朋友而言,更是這樣。

二、如何化解焦慮情緒

1.規律作息。疫情期間,因為不用去辦公室上班,每天24小時都呆在家裡,很容易便作息混亂,分不清白天黑夜了。晚上精神足,熬夜刷劇打遊戲玩手機到半夜還沒有睡意,然後一覺昏睡到下午。這樣一來,人的生物鐘完全被打亂,身體機能自然會產生反應。

因此,在這段宅在家裡的日子,保持規律的作息非常重要。早上按時起床,三餐準時吃飯,晚上不熬夜,不晚於12點睡覺,對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會起到良性的作用。

2.瞭解病毒防控的科學知識。多關注新聞、官方發佈的信息,正確認識病毒的知識和防控要點,不被網上五花八門林林總總的各種信息所幹擾。

3.充實自己的時間,轉移注意力。讓自己忙起來,就沒有時間來考慮那麼多問題了,注意力轉移到所忙碌的事情上了。比如,我這段時間,雖然是宅在家裡,但感覺比上班還忙。寫頭條的文章、微頭條就佔去了我大多數時間,還要抽空做悟空問答,基本上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都沒有空做家務和其他事情,所以根本就顧不上無聊焦慮了。所以,無事可做的朋友,可以找點事情來做,比如自媒體,只需要一個手機就能做,簡單還有收益;又比如看書,平時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來閱讀,現在剛好是個機會,可以多看一些好書,如果家裡沒紙質書,網上讀電子書也非常方便。總之,不能讓自己太閒,有句話不是叫“閒得發慌”嗎?

4.激發成就感。不管做任何事情,要找到能激發自己成就感的點,得到自我心理滿足。比如閱讀吧,建議邊看邊做讀書筆記,這樣一本書看完,自己再理一下讀書筆記,就能在這種讀書中得到收穫,心中會有獲得感。做自媒體就更不用說了,每一個內容發出去,有點擊率獲得讀者肯定,滿滿的成就感。

5.線上溝通。但現在即時通訊那麼發達,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語音、文字、視頻等多種方式,加強和親朋好友的交流和溝通。反正大家都是宅在家裡,都有比較充裕的時間。通過語言表達,也獲得情緒能量的釋放。

總之,疫情期間,需要大家都遵守防控規定,減少出門,儘量呆在自己家裡。但困難只是暫時的,隨著新藥的推出,解禁的日子不會太遠。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清靜的時間,做一些自己平日想做卻又沒有時間做的事情,調適好自己的心理。待得百花盛開時,必當春山樂逍遙!


我欲因之夢廖廓


我說下我自己在家的日常。其實非常忙,根本沒有時間焦慮煩躁。公司讓在家辦公,晚上彙報工作情況。兩個孩子在家裡還要線上學習。還有一個一天20小時都躺在床上不起來的老公伺候他一天的吃喝。工作得做,客戶得聯繫,家務得做,孩子得管。還要抽時間學習,鍛鍊身體。偶爾有個時間偷個懶追兩集電視劇,聽聽音樂這個就是最大的放鬆了,真的沒有時間焦慮。這樣的生活工作方式真是太累了。想快點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龍仕達李風兒


疫情下信息繁雜,很多人也都是宅在家裡,特別容易引起所有人,包括很多慢性病患者的情緒波動和精神壓力增大,該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和防護呢?下面張大夫提幾條建議。

毋庸置疑,很多的朋友,因為過度關注疫情,看了很多與疫情相關的新聞,於是產生了焦慮和恐慌的情緒,這能理解。甚至某些慢性病的患者額,因為過度焦慮,休息不好,導致交感神經興奮,造成病情波動。其實,這些情況我們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您真的產生了上面所說的一些症狀,張大夫建議大家要慢慢學會在這段時間裡充實生活,可以考慮少刷手機和少看新聞,這樣就能減少各種信息對您精神的影響。同時,並按照下方的“四字真言”來保持正常規律健康的生活作息,都有助於保持免疫力:

1、穩定情緒:儘量減少接觸相關信息,因為當內心情緒波動大或心理壓力大時,極易導致身體免疫力的降低,對於預防新冠肺炎不利。

2、節制飲:遵循“低鹽低脂”的原則,多吃蔬菜水果淡水魚、適量吃油和肉,做到不抽菸喝酒,有助於保持體重和免疫力。

3、規律作息:早睡早起,休息好,才能情緒好,才能有好的免疫力來對抗疾病。

4、注意保暖:驟冷驟熱,尤其是近期全國大範圍降溫,可以使呼吸道及全身抵抗力降低,從而誘發感冒和急性支氣管炎等,加重心臟負擔,甚至誘發心力衰竭。

5、酌情運動: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進行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如在家中散步、耍太極、做保健操等。合適的運動可以增加身體分泌多巴胺這種快樂激素,絕對能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

希望大家都能做好以上幾點“四字真言”,讓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安度這段特殊時期,希望每一個人都健康。


張之瀛大夫


如果你在這個宅在家的春節,頻繁刷消息後,產生了胸悶、頭暈、心慌、失眠、做噩夢等症狀。那你很可能不是感染了病毒,而是病於信息過載。

因為你持續關注輿情信息,出現了替代性創傷反應。

替代性創傷反應是一個心理學名詞,意思是當我們目擊到他人經歷的災難時,因為共情,而間接導致自己的身心出現困惑,甚至可能產生精神崩潰。

容易出現了替代性創傷的人,他們往往內心敏感、善良天真,經常對別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所以如果你出現心理或生理不適,請立刻放下手機,停止刷各類資訊APP,遠離災難信息,乾點輕鬆愉快的事情緩解一下。就算想關注,每天固定一個時間點了解信息就好,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

要告訴自己,這一切不是你的責任,甚至不是你力所能及的,保護好自己,吃飽睡好,就是此刻,作為我們普通人對國家最大的貢獻。


我是黃小佳Doctor


總結劃重點:看書運動做家務。

1.拋開手機

最最最重要的第一點,如果你有統計手機時間的軟件,不妨看一下,你究竟有多久是被它給綁架的,沉淪得越久,越是焦慮煩躁而不可自拔。

2.看書學習

這種時候你可以看看書,可以是以往感興趣的小說長篇,可以是平常忙碌的時候一直沒空看的專業書籍,也可以是近期感興趣的歷史、家庭或是健身。讀書可以讓人沉浸下來,而每讀完一本書都可以讓人有很大的成就感,這是一種任何一篇微信或者網絡文章都難以給你帶來的身心舒暢的感覺。近期我又重新看了一次《明朝那些事兒》、《金瓶梅》,牆裂推薦給大家。

3.做運動

這個疫情,門沒得出,在家練健身是最好的時光,可以和你的愛人,你的小孩,一起定下一個目標,共同參與,等到疫情結束,一起迎來收穫的喜悅。推薦運動:家庭訓練:卷腹,平板支撐,扎馬步。老人家:標準的站式八段錦。女生們:鄭多燕。男生們:俯臥撐。

4.做家務

做家務一直是我最推薦的,父母沒過來幫忙帶小孩之前,我和妻子兩個分工合作,你掃地來我拖地,你洗碗來我炒菜,你曬衣服我收衣服,共同參與,彼此叨唸,一起感受自己組建的這個天地,亂擺的東西疊放好來,遺棄的角落收拾好來,多餘的東西清理走,漸漸地,安靜下來,迷失在自己的那一方寸小確幸裡。




小康醫話


我覺得疫情期間宅在家感到焦慮煩躁是因為生活加精神壓力造成的。家裡經濟條件不好的,想早點出門掙錢,以維持生活開支,看著每天都有人被傳染,擔心自己是否也會被染上等的壓力就造成焦慮煩躁。我覺得要化解這情緒就要調整自己的身心,就如“既來之則安之”的心裡,相信國家是我們的後盾,感恩那些在一線默默做出奉獻與犧牲的英雄。武漢“方艙醫院”的“清流哥”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疾病面前,浮躁面前,也能安然和自己相處。看書,學習,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做到隨遇而安。


素婉纖塵


我的這個回答,曾在#宅在家裡戰疫情#欄目發表過。當然每個人的愛好不同,可能做法不盡相同,我看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整理一下自己思緒,看看以前自己還有什麼想做,而沒有時間做的,可以充分的利用這次宅在家裡的機會,補下自己的功課。

人們管我叫“衡水故事大王”,喜歡蒐集編寫民間故事之類,這次終於靜下來,宅在家裡整理一些事,由於多年來,寫的東西沒有系統的整理,這次充分利用了這次宅家的機會,把寫的《民間故事》整理了一遍,系統的整理出故事七十多篇。整理出《民間歌謠》二十篇,如果再加上《全國地名謎語詩》和《河北,市,縣十八怪》,大概有幾十萬字吧,感覺很充實,很有收穫感。宅在家裡戰疫情,我可以驕傲一回,不負時光。這是戰疫的成果,這段時間馬上就要過去,我們靜等花開。

以上是我這幾天整理出已經寫好的故事、及作品目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