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遊戲力,用笑聲養育靈活、堅韌、獨立、自信的孩子!

0、 引 言

孩子早上不肯去幼兒園,晚上不肯刷牙洗漱睡覺,生病了好話說盡就是不肯喝藥,一點小事情就大吼大叫發脾氣,見了鄰居不願意打招呼......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不是讓你焦頭爛額,再溫和的性子也忍不住一頓河東獅吼?甚至把孩子揍一頓,完了又後悔自己太沖動。別擔心,不止你一個人這樣,這是大多數父母的共同煩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勞倫斯科恩博士所著《遊戲力》一書,把遊戲力介紹給渴求解決辦法的父母們。李巖的遊戲力工作室則根據他們的實踐編寫了《天天遊戲力》這套書,我們可以結合起來,來一場遊戲力的頭腦風暴。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1、 笑聲,給孩子的最好營養

李巖老師的天天遊戲力音頻課程最打動我的是那一課《孩子可以開心去上幼兒園》。因為月齡小的問題,孩子經常早上起床的時候拒絕上幼兒園,甚至謊稱自己生病了。很心酸,我們可以強迫孩子走進幼兒園,讓他去獨自面對那個可能讓他不舒服的環境,為什麼不可以放下面子,和孩子玩玩你覺得那些幼稚誇張的遊戲。缺乏親密感、掌控感和安全感,是幼兒園適應不良孩子的普遍問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家做過的那些遊戲吧。

《讓我親一口》是我們早上起床經常玩的遊戲,還有枕頭大戰。孩子剛睡醒的時候總想著賴會床,我說好久沒親親了,要親親孩子的小手,小臉蛋,(此處可因人而異,不必照搬繪本),孩子很聰明,明知道是遊戲,還是會很配合地滾來滾去,看著你怎麼都親不到的傻樣子,笑得極其開心,玩幾個回合,孩子的身體徹底“醒”了。接下來和孩子比試穿衣服,看誰穿得快,心情好,孩子就特別容易“滿足”你的要求,就這樣,早上雖然偶爾也會磨蹭賴床,但是美好的一天從笑聲中開始了。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上學的路上,我們經常會玩《快跑,摩托車》和《輪到我抱了》兩個遊戲。爸爸媽媽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抱孩子,極大地滿足了孩子對親密感的需求,感受到了爸爸媽媽爭搶中傳達出的愛意,儘管累,可是孩子特別開心。還有快跑摩托車,把上學的路上變成了遊戲場,在孩子的指揮下,我揹著他,一會兒快,一會兒慢,碰到同學還可以一起競跑,孩子的掌控感和安全感慢慢回籠了,不再覺得上學是件痛苦的事情了。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誰偷吃了蔬菜》是我們餐桌上特別喜歡玩的遊戲。起因是有段時間孩子挑食,沒胃口。於是,我也假裝家裡有隻小兔子(可以根據最近閱讀繪本的內容,換成其他動物當主角),總是偷偷地吃掉媽媽給孩子準備的晚餐,接下來的故事,你就不用擔心了,孩子會自己拓展故事情節。編故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連平時不喜歡吃的蔬菜,也偷偷地下肚了。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讓我特別驚訝的是《吵架女巫》那個遊戲。野餐的時候,幾個小朋友起了衝突,吵得很兇。我突然想起來這個故事,正好他們那段時間學唱了《藍精靈》,於是我就自稱自己是格格巫,把他們當作是藍精靈,開懷大笑,說是太好了,你們終於吵架了,我就可以打敗你們了。結果,有個孩子反應特別快,和其他孩子說我們是好朋友,不能吵架,讓女巫鑽了空子。於是乎,他們停止了爭吵,又玩到了一起。看吧,道理講出來,估計效果不大,但是遊戲,卻是讓孩子秒懂,我們希望傳遞的信息。

遊戲知道怎麼辦---天天遊戲力

2.親子打鬧遊戲,你可以的

我們嘗試了很多遊戲,事實證明,遊戲不但可以消除孩子的日常生活焦慮,還可以培養孩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遊戲者,即便他知道你在“騙”他,他也會很願意配合,因為遊戲中帶給孩子的掌控感,安全感和遊戲的樂趣是真實存在的。

不要擔心你已經不會玩遊戲了,最瞭解自家孩子的就是你,結合孩子的日常表現,相信你可以創造出適合你家娃的打鬧遊戲,讓孩子可以少些焦慮,多些自信。


作者簡介:雞蛋媽,在育兒的路上,鬥智鬥勇鬥體力,努力尋找與實踐接地氣的育兒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