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善於開導別人的情感問題,卻無法自我排解問題呢?

求蒼天賜給我一個名字


我舉一例子,醫生生病了要動手術,他能給自己開刀動手術嗎?該往哪兒動,口子有多大縫幾針他都能知道個大概。平常他也經常給人這麼動手術,那為什麼現在就不行了呢?其實人是一個群居生物,我們需要的是互相幫助、互相體諒。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可是自己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所以我們人是需要安慰的,這種安慰來自於親戚朋友以及陌生人。



沿河之聲


對於這個問題,我感同身受。

那我打比方吧!我身邊的同學朋友有什麼心事喜歡跟我說,第一是因為她們告訴我的秘密我從來不會告訴別人,第二也許是我說的話她們覺得有道理。很多事情我三言兩語開導一下,就能茅塞頓開,可是偏偏到我自己,我反而很難走出事情的陰影。

我後來想了想,也許是因為在面對身邊朋友的事情時,我作為第三人稱,看待事情比較客觀,能有邏輯的思考事情的脈絡,當我在給朋友討論這事的時候,我的角度是不偏任何一方。自然分析一些道理出來朋友聽了還是很受用。

而事情到我身上的時候,因為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就是當事人,我想事情肯定站我角度上思考問題,很多事明明很簡單,我自己越想越亂,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局外人來告訴我自己,這個事情是這樣的,聽了第三人稱的說法自己內心會得到安慰。

有人說開導得了別人開導不了自己的人是善良的人。




楊兒美食


可能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平時會有一些朋友我煩心事我跟我吐槽,我會開導他們,做一個聆聽者,安慰別人,幫他們想想辦法出出主意。找我訴說的朋友還是挺多的,有時候我也覺得比較欣慰,他們願意找我,至少她們是信任我的。尤其是我朋友出現情感問題的時候,我會想各種辦法幫她們。

但是當我自己深陷其中的時候,怎麼樣都沒有用。正所謂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會做。

因為安慰的是別人,我們心裡想的一直是積極向上的一面,但是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你自己的心理只有難過和委屈,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怎麼能解開自己呢。



丫吖Smile


我在辦公室工作多年,遇到過各種情感糾紛,我奉勸別人,人生苦短要想開些。…但自己遇到家庭問題就處理不好啦,小則小吵,大到大吵。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對別人馬列主義對外,自己遇到事為什麼處理不好呢?糾竟是為什麼呢?我也說不清楚。請朋友們探討。


段繼民123智


一個普通姑娘結合自身經歷,分享對世界的感悟,幫助你獲得情感的治癒。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心理的七種兵器》一書中有專門寫過一個主題:看到的境界,與達到的境界。我覺得裡面的內容,正好可以回答以上這個問題。

比如這句:一個能看到很好境界的人,未必能達到這個境界,甚至,他可能還會背離這個境界。如果套用這句話的意思來回答,那麼答案是:有些人儘管善於開導別人的情感問題,但是他自己無法用這些情感的解決方法在自己身上,他無法達到自己理想或追求的境界。

我們對電視新聞上類似的報道也並不陌生,比如某某心理醫生自殺,某某搞笑大師或明星得抑鬱症。是的,他們在現實中都是大多數普通人崇拜的對象,他們那麼侃侃而談,那麼輕鬆幽默,那麼睿智聰明。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光鮮的外表,以及專門排練過的精彩臺詞或者專業技能展現出來的智慧之光。可是,回到家裡,摘下面具,他們也不過是一個普通人。


“任何一個人,不管他能說出多麼好的道理,他仍然只是一個凡人,並且必然有一個範圍的苦惱和脆弱。”武志紅如是說。

生活中,我們身邊可能也會出現像題主提到的朋友,大家遇到什麼事情了,都會第一個想到他。因為交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很有見解,對生活有深刻的洞察力,能隨時說出撫慰人心的話,拯救我們破碎的心靈。可是,往往是這樣的情感大師,在處理自己的情緒的時候,反而會陷入進去。因為能給別人提供細膩的情感分析和幫助的那群人,他們往往同理心強,能夠換位思考,心思敏感。

素黑說過類似的話,一個心理學家首先要是一個好的藝術家。恰恰反映了善於疏導他人情緒的人,情感都是極度豐富細膩的,而心理問題一般光顧這類人群更多。

寫心理文章寫出了迷人境界的武志紅,在採訪和書中都也說過自己因為失戀曾陷入兩年的抑鬱狀態。你看,那些心理諮詢大咖,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也存在程度不一的心理問題。而心理學之所以能傳承,越來越系統化和方法論,多半是吃過心理問題的苦的那群人鑽研出來的。

說到這裡,你應該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了。


其實,我們要感激生活中這些願意幫我們排憂解難的人。他們是在用誠懇的人生經驗給予我們在失落境遇的些許溫暖。願哪一天,當你身邊受歡迎的“情感大師”突然倒下來了,不要覺得詫異,而是主動幫助他,扶起他,就像當初他療愈過我們一樣。彼此溫暖,彼此療傷。願我們每個人都有勇氣擁抱靈魂的黑夜,最終跨越過去。

大家有沒遇到人生的低谷,求助身邊人的經歷呢?歡迎在評論中說說自己的故事。


黃筱藍


有一句話叫“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看到別人有感情問題時,自己去開導他,這個時候自己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上的。自己的思維和想法都是很清晰的,沒有感情的成分在干擾,就很容易看清別人感情中的問題。所以勸別人的時候,也更能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這些人又比較能說會道,也富有同情心,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這樣就能與別人產生共鳴,心理上就拉得更近了,那勸別人時就更容易了。

善於開導別人,卻無法排解自己的問題,這主要是感情的成分在影響著自己。感情會影響情緒和心理,那做出決定時,就容易情緒化。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好的情緒會讓事情更好,而壞的情緒會讓事情變得更壞。

因為有情緒在影響著自己,就不容易排除自己的問題了。這猶如有些醫生,他能夠給外人動手術,而且手術做得很好。但他卻沒法給自己的親人做手術,就是因為有感情成分在左右著,弄得自己下不了手。

一個人在自己的感情問題上,也遭遇了挫折或者麻煩,他才會有經驗,才會明白某些感受。所以他去勸別人時,也更善於開導別人。因為他有相同的感受,就更能理解和體諒別人,也更能說服別人。

而且,有些事情站在別人的立場,說起來是很容易的。所以口才好一些,說話時又比較煽情一些,就很容易會打動別人的心。但當自己經歷時,才知道那種痛或者煩惱是什麼滋味,就無法那麼輕鬆了,也就難排除自己的問題了。

總之,有些人善於開導別人的感情問題,卻無法排解自己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這主要就是一個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問題。


結綠聊情感


為什麼有些人上午開導別人的感情問題,卻不能排除自己的問題?

旁觀者清,當事者迷。

人都是這樣的毛病,看別人的事特別明白,道理也非常清楚,說的也是頭頭是道,事理也擺的有條有理,可是輪到自己的事情舊蒙圈了。

古人云,自己也刀削不了自己的把。

人們嘴上常說換位思考,到了自己身上了卻怎麼也不會換位了,就是轉不過來這個彎,心裡也非常明白,卻做不到,這可能就是人性吧。

大夫給人看病,卻不能給自己看病,瓦匠給別人蓋房子,自己住泥房,道理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在外面和別人交往性格溫柔可愛,回到家裡對待親人那股熱情和耐心就沒了,溫柔不知道丟哪裡去了,寧可自己吃糠咽菜,把好東西送給別人吃。我們的民族可能都是這樣吧?

當朋友感情出現危機想離婚,自己會講出一大堆道理,說的比專家還好,特別專業,把所有的利弊講的都非常到位,終於朋友想明白了,兩個人和好了。第二天自己去離婚了。

就是說事情沒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永遠也不會感覺到是什麼滋味,感同身受,只是一句成語,道理,意思都知道。就是不會轉身。

想一想都累,睡覺吧。明天還不能出門。


會飛的流浪貓貓貓


這就像觀眾與演員的關係一樣!

觀眾始終是一個外觀者,來評論演員演的好壞!情感到不到位!但是演員只能根據自己理解的劇情來表達情感!這就是立場和角度不一樣!可以大膽的評論演員的技術!但是當觀眾變成演員去演時候,就醞釀不出情感,演不出導演要的感覺!

有些人雖然善於引導別人情感問題,但是並不代表自己的情感就能分析到位,人不是完美的!自己觸及不到的情感!這時候就會形成短路!但是當對別人表達情感的時候,自己的激情就被激發出來!滔滔不絕說出個123!

就像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道理懂了一大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雖然很矛盾也很糾結,但是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像這個頭條上面一樣,大家要分領域!有的是科學領域,有的是文化領域,有的教育者領域!等等太多了!

比如像科學領域一樣,他懂一點科學常識,能代表他就是一個科學家嗎?或者說科學代表!或者在科學的道路上指點一二!那是不可能的!

當別人有情感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站在一個觀眾的角度去給別人提意見,這個時候我們是不參與自己情感的!自己的情感這時候是獨立存在的!

當自己有情感需要處理的時候,我們就回到了現實生活當中,此時我們就會從觀眾的角度變回演員的角度!也就是回到了自己本來的生活中。

一個是觀,一個是演!就像在一個演播室一樣,大家都在討論問題,說女主角做的對或者說男主角做的對,討論了一番之後,感覺自己已經可以當人生導師了,或者說情感導師了!

但是當回到現實中,如果現實出現演播室夫妻同樣的問題,自己又不知道怎麼辦了。同樣的一副畫面又出現了!

這就像一位老師一樣,會教育,會輔導,但你就能保證他的孩子就能考上大學,或者說,將來和他一樣有出息嗎?

還有好多醫生一樣,傾其一輩子看了那麼多病人,到最後自己得病還得經過別的醫生看,這就是醫者無法醫自己。

所以說,這就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所處的環境不一樣,造就人這個情感的抒發點就不一樣!

不管怎麼說能幫到人就是好的!別的就不需要糾結那麼多了!


淨心情感


開導別人靠的是說,自我排解卻是要靠做,但說和做是完全不同的兩碼事。

正所謂,懂了那麼多道理,卻仍過不好這一生。只要你懂得道理多,你就會用那些道理去開導別人,但換做是自己,只有把道理落實為行動,才可以解決問題,才可以過好這一生。

懂得道理簡單,做到卻難,知道但不一定做到,這就是問題的根本。

我有一個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曾經幫助很多人走出了情感困境。她曾和我說,她幫助過一位事業型的女強人重獲家庭的溫暖和丈夫的愛,但她自己卻無法平衡家庭和事業,進而影響了夫妻感情。這是典型的善於開導別人,自己卻無法排解的例子。

大道理人人都懂,卻不是人人都能按照道理去做。即使去做,結果也是因人而異。

我這個朋友告訴諮詢者要適當放棄工作上的一些時間去過二人世界,提出了很多增進夫妻感情的方法和技巧,還要與丈夫坦誠溝通和分工合作,多爭取丈夫的理解和包容。

諮詢者開始嘗試把一些工作交給助手或其他負責人去做,她有更多的時間放在家庭和丈夫身上,她還意外發現下屬有超乎尋常的工作表現,原來以前自己抓著工作不放,不但累了自己還讓下屬失去了鍛鍊和提升的機會。

但我朋友在處理自身相同問題時,也嘗試去做同樣的事情,但卻收效甚微。因為個案諮詢、研討會、論文等總是佔滿了她的時間,難以取捨。

總的來說,善於開導是在“說”這一層面,而排解自身問題是在“做”這一層面,說到不等於做到,做到也不一定做好,所以才有了這一矛盾問題的出現。

我是東吉,更多精彩文章資訊,歡迎點擊關注





東吉大吉


當局者迷 能醫不能自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