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 父女俩这次没有代沟


战“疫”一线 父女俩这次没有代沟

父亲雷国波在交通卡点值守


战“疫”一线 父女俩这次没有代沟

女儿雷宇在预检分诊台值守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有一对父女用行动赢得了群众的称赞。雷国波是德阳市旌阳区疾控中心一名工作人员,已在疾控战线工作30余年;女儿雷宇是中江县通济镇卫生院公卫科科长,与父亲相比,她还是一名医务战线的“新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这对父女齐上阵:父亲雷国波坚守在旌阳区交通卡点,女儿雷宇值守在中江县通济镇卡点。

“老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疫情暴发后,作为旌阳区疾控中心的一员老将,雷国波责无旁贷承担起了一线值守任务,自1月27日以来,他已在旌阳区黄许卡点值守了20天,排查过往车辆6000余车次、人员12000余人次,严格坚持排查体温、询问活动轨迹。

起初,部分群众对卡点排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检查,军人出生的雷国波坚持原则,不经过检查绝不放行,生动诠释了一名退伍军人、防疫战士的“硬核”形象。他说:“医疗是处理存量,疾控才是控制增量,从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的新冠肺炎,不论是在哪个战场,我都不会缺席。”这种责任与担当也深深感染和鼓励了同在医务一线的女儿。

女儿“硬核”作风不输父亲

1月23日,是雷宇28岁的生日,当晚正在与家人团聚的她接到通济镇卫生院院长赵婕的工作安排,要求她立即回单位投入抗疫工作。虽然当时处于疫情暴发初期,但这名“90后”的年轻女科长敏锐捕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当晚即驱车30多公里赶回医院,当即部署公卫科的防疫任务。

中江县是德阳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发现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通济镇联通中江县与绵阳三台县,是县域交通网络的重要支系,过往车辆及行人众多,人员构成复杂,防控任务重大。雷宇值守的通济镇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作为科长,她主动承担了夜间通宵执勤任务,同时白天还要处理预防接种等日常工作,已经坚守了20多天。

1月24日,雷宇接到消息,所值守的通济镇有6名人员与德阳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曾同乘一个交通工具,她当即带领工作小组入户排查。到达第一户时,被排查人坚决否认与确诊患者同乘一车,相关家属也不理解,不愿配合调查,甚至不太礼貌地对雷宇一行下了“逐客令”。面对这一情况,雷宇没有退缩,她耐心作了解释,并详细告知了在有直接暴露史、密切接触史的情况下,如不接受集中隔离的严重性。通过既耐心又“硬核”的一番沟通,这家人被顺利送入集中隔离区。

父女俩这一次没有代沟

“90后”的雷宇是一个喜欢创新和探索的姑娘,与“60后”的父亲雷国波在生活中常有意见不一致的地方,但在战“疫”这件事上,他们没有代沟。每天,雷宇和父亲会通电话,不仅是彼此嘘寒问暖、提醒做好防护和安全事项,更是相互加油打气。雷宇说,她和父亲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常常一周也见不上一次面,但父亲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作风时刻鼓舞着她。在抗疫战场,和父亲并肩作战,这是她和父亲共同难忘的经历,他们共同的信念是:“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这一战,要赢!”


战“疫”一线 父女俩这次没有代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