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分享一个故事吗?关于努力,励志的?

strongwill


那年高二,高二期末考了全班倒数,在期末的颁奖典礼的时候,我看着我们班前五名上去颁奖和单科状元都挺多的,而且有一个人,一人都拿了4-5张,我当时就在想我也能站在上面,其实也是一种荣幸!

我暑假回到家中,其实也没有什么想法,就试试看我努力行不行,我每天看一些视频,开始整理笔记,开始做错题,刚开始我真的是坚持不下来,我就想着就一点点开始做吧!后来我把所有的任务分成一个个小任务来做,这让我有一定的信心,让我有了继续做下去的冲动,我日复一日的这样做的!

就这样我在开学前的摸底考试,我考了前5名,其实一开始我看到成绩的时候,我也没有多大的反映,其实他们很多人都震惊了,问我是怎么做到的,我就笑了笑我运气好,其实哪有什么运气好,我可是努力整整一个暑假,他们不知道我一天可以学10个钟,看视频看不下去的时候,我就去看书自己写笔记,书本看不下去,就去写习题!我那次考试数学考了有史以来最高141。我很感谢那是辛苦努力的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加油,你们也会的!我越来越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风中的雨666


望海寨有个叫谭三的小伙子,小时候家里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八岁时还光着屁股到处乱跑。过年了,别人家的孩子穿着新衣服吃饺子,谭三一家人聚在炕头,身上盖着破被,围着一箩筐土豆大吃特吃。

谭三上面有两个哥,大哥天生骆锅,二哥生下来脑子有病,这哥俩整天嘻嘻哈哈,不知忧愁,爹娘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谭三身上。

因为家里穷,这谭三念完小学,就跟着大人出海打鱼。

他从小就认准一个理,打鱼比种地挣钱有出息。

可是他没想到自己会晕船。

他晕船晕到什么程度?船一晃动,他就开始吐,吐到黄胆汁出来了,人也瘫在船上,一动不动。

后来,他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喝口水,吐一口,让风浪使劲地摔打,足足折腾了半年才止住呕吐。

回想这段往事,谭三不无感慨,他说:人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有恒心,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现在的谭三,已经两条上千马力渔船的船长,他的两个哥哥在岸上专门给他看管渔需物质,媳妇在家里侍候老人,照看孩子。


祝福2992


创业何等苦,

坎坷多磨难。

我等志犹存,

力破万重关。

上世纪的一九八六年,我和同是乡下来的几个年轻人,来到了我的老家山东省东平县,水河乡下水河村村南的鱼种场。在这个前不着村后不靠店的大洼里,我们六个临时工,在东平县外贸冷藏厂基地股股长的带领下,在这里谱写了一首创业之歌。

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充实理论,在东平县摸索出一条淡水大虾的坑塘养殖的路子。我们几名年轻人包括军人出身的孟股长,都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但是大家凭着一股子钻劲和拼劲,仅靠一夲台湾版的淡水大虾养殖资料,结合东平县坑塘的自然条件,成功的将一个专家教授没搞成功的项目搞成功了。多年后孟股长入选了世界吉尼斯名人大全,淡水大虾被列为山东省星火科技项目。那一幕又一幕惊险离奇又巧合的故事会永远畄在我的记忆里。


不忘浓浓故乡情


19岁的少年,19岁的我。那是大一结束后的暑假:

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一年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管束,尝到自由的味道。上网不用再去找网管要身份证的我,说明成人了。大一暑假,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1.在兰州1个月:

不过大学生找暑假工作,确实不太好找,而且当时在兰州,经济不怎么发达。当时会打台球,玩得还行,找了份台球厅球童的工作(每晚30块钱,每天18:00到凌晨最后一桌人走,一般是一点多吧)。但是这样也起不了多少锻炼自己的机会,吃饭钱也不够。就想着,白天还可以再找一份工作。后来,找了一个兰州交大一个大三学生创业的公司,做团购业务的推销员。现在来看,有梦想的年轻人都不错,但是想法不咋成熟。说是一个月300块的基本工资,然后主要靠提成,咋提成,我现在也忘了。因为当时球厅在城关区,推销员这个工作在安宁区,两个地方倒一趟公交,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就这样,晚上在球厅摆球、客人打完球要擦球桌,熨烫平整,打扫好卫生,因为球房是个私人老板开的小球房,没有洗手间,客人的小便都在一个桶里,晚上还要去倒到公厕里。每晚上只睡四个多小时,就去赶最早的一半131路。然后白天背个书包跑业务,就各种店都能进去拉着老板讲,现在想想,我的厚脸皮就是那时候练出来的。

当年头发有点长:

大概有了半个月,业务员这份工作,又来了五个大学生,都是别的学校的。然后我做小队长,出去我们谈业务,啥也谈不出来,哈哈😄。又过了有半个月,这个当时的创业CEO,跟我们说,要带我们去西安卖英语杂志,他是西北五省大学校园总代理,去给大一新生卖杂志,提成一份就好几十甚至上百。另外几个小伙伴有点犹豫,担心是骗人的,有的打了退堂鼓。我鼓动一个小伙子和我一起去,待会他会出场😁。后来就跟台球厅老板说了我要可能干不了了,我要去西安,本来还担心人老板会难为我,结果人挺好,把工资一分不少结算给了我,哈哈,谢谢那位艾哥。对,当年还在球厅看了伦敦奥运会,林丹12年击败李宗伟、刘翔踢倒第一个栏。

2.前往西安:

当时去的第一个学校是西安理工大学,曲江好像是。当时我们那个人带队的人,从各个学校招募的大学生,有七十多个人。还有其他类似的团队,我记得当时好像所有推销卖东西给新生的人有800多号人,新生第一天只到了400多人。当时说是,西安在西北地区开学比较早几天,这次是集训。那天西安很热,第一天就有很多人要走,说“这是传销,骗人的”。不过确实不太好卖,没货,卖的是预定的杂志,而且我们还不是本校的,从外地过来的。当天校方也发现卖东西的人太多,让保安、宿管、后勤老师一直来回抓推销东西的。到下午,混进新生楼都很难,装迎新学长,帮拿行李进楼的套路已经不行了,哈哈😄

我当时趁宿舍楼一楼当时好像有一个争吵,趁着楼妈不注意就跑进去了,结果后面保安追我,我当时跑得很快,跑到高层再反向跑下来,躲进男厕所,听到保安放弃了就出来去找新生开始练我嘴皮子,哈哈。中间也遇到,正在和新生家长、新生介绍英语杂志,突然保安进来抓我走,洋装个系鞋带、或者蹲一下,转身就跑,反正就是不想被你抓下去。有一次,又被逼到厕所了,当时西安真的好热,很快喝完了自己书包里的水,没水喝了,还想再逼自己一把,就咬咬牙,喝了洗手池水龙头的水,主要是那里可能装修过,水是带生锈,红色的。自己当时感动了自己,哈哈😄

那天晚上,团队在草坪上开会,我是最高的,卖出去4份。很多团队,很多人在第一天那样的环境下,都没卖出去,还有大部分人就觉得他们是骗人的。大家围成一个圈,让我上去分享经验的时候,自己确实是感受到自己的坚持带给自己的欣喜了。在西安四五天,去了几个其他学校,我是我们团队的第一,超过了团队里很多大二、大三的人。

附两张西安的图:

后来,那个大三的CEO,觉得我还不错。跟我商量让我去内蒙、宁夏,给当地校园代理去指导下,哈哈😄,然后我就带着辉哥出发了。

3.在内蒙:





这就是辉哥,一个很努力且能吃苦的男孩子,跟我一起在内蒙,没开单前,舍不得吃贵的饭,一块钱买俩大西瓜、捡个羽毛球拍卖给别人,都是他的杰作,哈哈,很不错。



干活饿了,光盘


内蒙的太阳也很烈,把我晒成了黑泥鳅。一直在奔波,骚年的不剪的长发好杀马特😄



在内蒙结束后,转战银川:

银川车站的朝阳:


银川那年的蚊子好凶,身上全是包。

在银川还买了自己好喜欢的一串手链



银川结束后,就回到了兰州。

那个暑假,让我初次接触了外面的社会。也对我后来的成长,尤其在心智上,带来了不少收获。后来的假期还有去其他城市一个人历练的故事,哈哈😄

不要只是去想想,要躬身入局去用于试错,我们都不是从未来而来的穿越者。未来很美好,值得去用尽全力探索。


杰哥贼能说


●作者杨明

不瞒大家说,我仅上了六年半学,初中没毕业便中途辍学,回家务农。这期间,我修过大寨田、干过瓦工、钢筋工。尤其让我久久难忘的是,刚下学的那一年,正值大集体的最后时期,自己为了给家中挣得70公斤的小麦,17岁的我,硬是坚持着和成年人一起推小车。一天下来,晚上解手走路都十分困难。也就在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有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小农意识的我,思想发生了变化。自己不甘心就此度过一生。

在校时,自己学业偏科,尤其对作文很感兴趣。因为如此原因,自己下定决心,想在文学方面有所发展;实实在在地说,自己天真的理想是想当作家。为此,我在劳动之余,重视抓紧学习。当时,家中经济比较紧张,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自订了《山东文学》;为了解决认字不多的问题,借钱买了字典,有空便练习认字。当时,自己也数次投稿,但都杳无音信。

1983年10月,我应征入伍。在新兵连,我发现了这么件小事。当时,我们班9个新兵,人人发了一个大搪瓷碗,其中有一个搪瓷碗在洗涮时被碰掉了瓷。由于搪瓷碗集中放在一起,要下连队了,谁都想要个好碗。那天,打完背包,小陈率先向搁碗厨走去。大家以为他要去抢好碗,便紧跟着向前跑去。结果,大家抢在手中的碗都是好的。原来小陈抢先拿的是个破碗。这件事使我很受感动,自己依据这个实事,写了篇小小说,寄给了军区的《前卫报》。说心里话,当时自己没指望稿子会发表。

新兵下连后的一天,我们班长拿着一张《前卫报》对我说:这上面的作者怎么和你同名?我接过报纸一看,喜不自禁地说作者就是我,我的稿子见报了!说实话,由于处女作的意外发表,我高兴的一夜没睡好。

因为发表了第一篇稿子,更加激发了自己的写作热情。我记得,老兵退伍后,连队饲养员出现空缺。当时,由于副连长对我比较好,他在团里分给连队两个学司机名额后,热情地推荐我去学司机。面对好多战友颇感兴趣的事,自己却选择了当饲养员。因为自己觉着,只要喂好连队的十几头猪,其余的时间可自由支配,如此便于个人学习。就这样,面对别人的不理解和冷眼看待,我选择当上了连队的“猪官”。

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了读书、写作上。充满臭味的饲料室、炊事班的灶炉边、伙房油腻的桌子上都留下过自己学习的身影。晚上12点之前,自己从来没有休息过。

应验了有付出就有收获这句话,在连队第一年,我便上稿12篇,年底被团政治处评为当月“十佳”好事之一。第二年、第三年,我共发表了50多篇稿子。第四年,自己被团政治处调去任专职报道员;五年服役期满,自己转了志愿兵,由于个人报道成绩突出,被破格提拔为军官,并由所在团调到了独立师任新闻干事。

当兵17年,自己发表新闻稿件1100多篇,在军地报纸上了37个头版头条,加编者按、编后评论的稿子共发了110多篇,50多次获得各类新闻奖,年年被团、师、集团军、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先进个人,集团军树我为自学成才标兵。解放军报的《新闻与成才》杂志、军区的《前卫报社》、《大众日报》的《青年记者》杂志、《山东青年报》曾报道过我的事迹。应该说,凭着个人的勤奋与努力,自己事业有成。



柳初


那就和朋友们说一下我的经历吧,20岁那年一个人去的北京,身上只有200多块钱,那年是2006年,我没有学历,初中毕业,只想自己做点小生意,我去批发市场进了些蟑螂药,我听一个同学说北京蟑螂特别多,因为他是在饭店上班的,我就想试一下,我当时花20元钱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骑车转遍租房附近的小区,街道,多的时候卖50多块钱吧,一整天,最远骑车去距离家40多公里的地方卖货,后来无意间路过海淀区的一个早市,距离我住处30多公里,我发现这个地方卖货还可以,我就每天从家来这里,早上骑自行车2.5个小时,下午再回去,坚持了一个月,每天都是这个路程,生意还稳定,我就到这边租了个几平米的小平房,慢慢生意做的还可以,我就尝试增加品种,从百货改成服装,又改成水果,慢慢摸索,慢慢增长经验,现在在北京13年了,家里也买房子了,也买车子了,生意挺稳定的,我相信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年轻就要不怕吃苦,做良心生意,顾客自己就会还想着去你这里买下次,还会给你做好的宣传。所以年轻人不要太浮躁,不管哪个行业,踏实做事,瞅准机遇,别犹豫,干就完了!






A水果宋


我要分享的这个故事是我的姑姑,我有三个姑姑,大姑是六几年发大水的时候逃荒,躲大水时去的东北,后来就没有回来,三姑不是最小的,最小的是我爸,我和我三姑是接触最多的了,但是我今天要讲的是我二姑,从未谋过面二姑姑。

就打我记事情了我就记得在西屋就摆着一个四角棱棱的大黑白照片,每次我都不愿意去那屋,里面还有好多相框,但大多照片都是黑白的,也有和这个打照片一样的人,后来我奶奶告诉我她是我二姑,我奶奶一提起二姑就掉眼泪,还有我爷爷说我奶奶的眼睛就是因为想我二姑才这样看不清楚的。

那个时候家里人口多,我大姑和三姑都嫁到外地,只有这一个闺女听话,还能干,不管啥活她都会,她就嫁给了我们村的支书 ,就在当村了生活,离我们家也特别近,说父母已年迈,她就为了照顾老人。

我二姑手特别巧儿,她针线活做的也超棒,她有时候一晚上就能纳出几双鞋底来,那时候的鞋底可都是一针一线穿出来的,不像现在说买鞋,就立刻在网上下单了。还有枕头套,我二姑叫菊,她的性格好像和名字一样,总是那么的傲立,她还会绣花,对,就是菊花,我们的枕套上全是一朵朵的大菊花,有黄的,浅粉色 还有大红的,叶子是那种浅绿的颜色,很漂亮,很可惜我没留下一个来,否则真得拍照给你们欣赏一下。细活儿我二姑是一把,粗活我们也不例外,我姑父因为是村支书,所以他家条件要比一般的好,那个时候他们就开始翻盖砖房了,干活理所当然的还是我姑和姑父一起,那个时候就是挖土,在用翻斗车来拉,然后在垫宅子,做地基用,再一次快到中午的时候,我姑父开着车往后面倒土,我姑就在后面用那铁锹往下除土,我姑父可能是背车斗与车连接的那个线给挡住了反正他是没有看见我姑在后面就那样倒车,倒车,从我姑身体上压过去了,我奶奶说是直接从心脏上方这块斜压过去的,当时就……反正我爸不愿意了,她这个姐姐相当于把我爸和我姑家俩孩子一起养大的,因为他们相差不到十岁,所以我爸跟她的关系相当好,当时疯了似的要闹,我姑可能是太能干了,俩老天爷都妒忌她了,丢下俩孩子,都才十来岁就这样走了,连句话都没有。我也是听了我奶奶爷爷讲我姑的事我才赶继续近距离的去看那张照片的,我越看越觉得我姑好看,我再也没想过怕的事儿每次我同学找我玩,我还要给她们讲我姑有多么的厉害,还有她那未绣完的菊花图……

他的来个孩子也相当争气,可能是我姑也在保佑着他们,各自儿女双全,事业有成,也算圆满了。



清酒半醒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吧,算不上成功,就算是走出大山孩子的心声,我来自吉林磐石,算是大山里的孩子,读书,考学,就业,不知脚下路有多长,但心里只想向前奔,经历过,在长春5块钱,10个馒头活3天,坚持走在马路上发广告,经历过上海深秋10月,没被子盖,最后大街上捡个床垫,洗了一晚上的喜悦。去年我结婚了,在江苏买了房子,又有了一个女儿,幸福都是来的那么突然,生活就要坚持,一步一步走,急奔只会错过美丽风景。


asian丹


2020阳历新年,我在微信朋友圈对自己写道:“回想过去十年,你最爱哪一个自己?肯定不是那个跟狐朋狗友喝酒唱歌到深夜,第二天宿醉未醒的自己,也不是那个在领导面前唯唯诺诺,失去自我的那个自己。也许还是那个十年前在机修车间里看公考书的自己。”

时光仿佛一下回到了十年前。我大学毕业没工作,父亲说,你去我们煤矿办的技校里进修一年,就能进矿上班了。

技校的生活整个是一个堕落、没有色彩的环境,大家都在混日子,打牌、喝酒、上网吧包夜,就等着一年过去,在煤矿里混个工作。技校的校长在大会上公开讲:你们不要以为是什么大学生,人最怕的就是找不清楚自己的位置,你们上的那些大学就是垃圾!你们是什么不用我多说了吧!有能力有水平的人也不会到我这里来!

当时几百人在操场上站着,我第一次感到这么大的耻辱。

那天晚上室友照例都出去通宵上网了,我一个人躺在宿舍的床上,平静下来之后就想:校长说话太难听,但事实不就是这样吗?我要是能力出众的话,会为了一份煤矿的工作来到这里?人家确实没有逼着你来,还是自己没本事被人看不起。

我想,我不能做这样的人。我不能一年以后进煤矿出着苦力,随便找个女人结婚,没尊严的过一辈子。

于是我脱离了晚上通宵白天睡觉的队伍,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说实话当初也想不出自己要做什么,只知道努力学习就对了。

俗话说,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我在一次翻看杂志的时候,看到有公务员考试培训的广告,当时就想,为什么我不去考公务员呢,起码是一份稳定的工作,起码比现在有些尊严。

然后我就开始买公考的书,天天看,做笔记、背书、做题,仿佛心里有一股气在支撑着自己。那段时间正值春暖花开,阳光灿烂,身边的人都沉浸在美好却堕落的生活里,且乐此不疲。所有人看我的眼神都像见了外星人似的,也少不了一些负能量:“你要是家里有关系的话,考试成绩差不多,再找找关系,兴许还有机会,不然就是个陪练的,懂吗?”

我都是笑笑不说话。

我早晨背书,白天上课的时候看书做笔记,晚上一个人做模拟题。

技校有实践活动课,就是去车间学习车钳锻铆焊各种工种的操作,每逢这种课,我都会找个角落的车床,装模作样的拿把锉刀锉零件,其实目光全在车床旁边的公考书上。

下午四点半就放学了,同学招呼我去打篮球我也不去,其实我大学是系篮球队的,很爱打篮球。当时一门心思就是看书。

两个月过去,开始公务员考试了。考试前一天,我把所有书扔掉,去小时候爸爸经常带我去的儿童乐园玩了一天。第二天参加了考试。

考试结果下来了,我笔试一比一进入面试。然后就是一系列的面试、政审等环节,我家没有关系,但整个过程我都很平静。因为心里一直有一股气在支撑着我。

多年以后,我坐在办公室向外望去,突然想起来那股气就来自校长开会那天的操场。

在政府部门上班,有几年我也迷失了自己,喝酒、应酬、恭维、欺骗、堕落。直到今年元旦那一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在微信上发了一开始说的那个朋友圈,并设置为所有人可见。

是的,我离开了那个圈子,戒了朋友戒了酒,又开始了一个人每天读书学习的生活。


弗爻


他是我高中同学,他的坚持,让我真真切切得看到了坚持下去的美好结果。

我高一的时候就跟他一个班,一直到上完高二。所以说,我算是见证了他的努力吧。

刚上高一的时候,我成绩属于中等水平,因为按成绩排序选座位,成绩不好的他坐在了最后一排,我认识他还是因为我同桌。

有个男生跟我同桌表白,因为我不认识那个男生,我同桌就指给我看,我看见了他,我跟我同桌说:“他看着也不像那种主动追女孩的人啊”,我同桌说是他旁边的那个。因为搞错了人,所以我对他有点记忆,即使我俩高一上学期一句话都没说过。

高一下学期就分科了,也分班了。没想到,我竟然和他一个班,他还跟我打了个招呼,因为你高一不怎么跟别人说话,他会记得我,我有点惊讶。

自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到高三再次分班这段时间里,他的座位一直挨着老师的讲台,我跟他离得也不远。从调完座位之后,他的努力便一点一滴进入我的眼中。

每次上完物理课,他总是“堵”住正要离开教室的老师,把不懂地方指给老师看,我注意过,每次他把问老师的题听懂之后,脸上都会露出一个很灿烂的微笑,嘴里说着谢谢老师的话。

他英语是六科里最差的,因为我在班里英语成绩还挺好的,他就问我怎么学英语,我跟他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都是慢慢积累的知识,要花时间记知识点,先多记点单词吧”。从那以后,他的桌子上便多了一个小本本,很厚,巴掌那么大,我看过一次,里面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

有次下雨,外面的天空颜色竟然是紫红色的,很美很美。我就情不自禁得跑出去玩,路过他座位问他要不要去,他说还有题没写完,不去了。我比较贪玩,自己屁颠屁颠的跑出去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次高二期末考试的前天晚上,因为高三就要分班了,我们仅剩这一次机会能全班在一起玩,我们就凑了一些钱,买了好多吃的喝的,班主任还给我们拍了几张照片。放假回家发现班主任把照片发群里了,我就打开看,我看到,只有他,只有他一个人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算题。

我们老师说过,他是我们班学习最踏实的学生。

高一到高二,他的成绩从刚开始被我甩一大截,到慢慢赶上我,最后超过我。

高三的时候我在三楼,他在二楼,但是我总能在公布考试成绩的那天听见我们班同学说他的名字,因为班长拿成绩单的时候会看一下别的班考的比较好的学生,他在他们班总是排在前三名。

那些早自习第一个到班学习,晚自习结束最后一个走的日子,慢慢让他变得更好。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最后,他变成了那个优秀的他。

他是我高中同学,他的故事是让我感到的最真实的励志故事。

最后,希望那些在学习,在工作,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陌生人,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