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君主制的“救星”,一個是宮廷秩序的破壞者:哈里和梅根,如何開始新生活?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20年第5-6期,原文標題《哈里和梅根,如何開始新生活?》,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電視劇《王冠》第三季播出的同時,溫莎家族的“連續劇”推出新的劇情。

一個是君主制的“救星”,一個是宮廷秩序的破壞者:哈里和梅根,如何開始新生活?

電視劇《王冠》第三季劇照


哈里王子和妻子梅根王妃希望脫離王室的束縛,過核心家庭的生活,其實早有跡象。

去年春天,在哈里和梅根的兒子阿奇出生前,他們搬出了肯辛頓宮。自17世紀以來,肯辛頓宮就是王室主要成員的寢宮,戴安娜生前住在這裡,現今的住戶有女王的三個堂弟、孫女尤金妮公主(安德魯王子的小女兒),威廉和凱特也住在這兒,他們的住所曾經屬於女王的妹妹瑪格麗特公主。哈里夫妻搬到了溫莎鄉間的弗羅格莫爾別墅,距離溫莎城堡需要步行30分鐘。

阿奇出生後,哈里夫妻宣佈兒子放棄皇家頭銜;接著他們脫離了與威廉共同創建的慈善基金,另立門戶,成立自己的慈善基金組織;夏天,他們註冊了“皇家蘇塞克斯”(Sussex Royal)商標;進入11月,他們宣佈,不會和其他王室成員一起過聖誕節,而是去加拿大度假;他們還找多倫多一家數字創意公司為他們的官網設計了新形象。種種未雨綢繆之舉似乎都在表明他們打算與王室、與君主制保持距離。

果不其然,進入新的一年,1月8日,這對獲封為“蘇塞克斯公爵和公爵夫人”的夫婦終於宣佈,他們退出王室重要成員的行列,將不再享受王室津貼,努力“通過工作實現財務獨立”,“我們計劃把時間分配在英國和北美,繼續履行對女王、英聯邦的職責”。

對這一橫空出世的決定,哈里王子和梅根表示,經過了“數月的反思和內部討論”。但他們事先並沒有稟告女王祖母,父親查爾斯、哥哥威廉也不知情,令王室極為尷尬。哈里是英國王位的第六順位繼承人,他所謂“退出王室重要成員的行列”,可以解讀為從“全職王室成員”轉為“兼職”,此舉並不涉及憲法,但也讓民眾要翻出溫莎家族的尷尬舊事——愛德華八世退位——將二者做一番對比。哈里王子和愛德華八世在王室的地位不同,引發的狀況也不一樣,一樣的是他們都給君主制造成了混亂。

哈里王子,君主制的“救星”

英國王室在20世紀後半葉逐漸發展為一個“企業”,品牌名叫“溫莎”。2018年5月哈里和梅根結婚時,溫莎家族企業看上去欣欣向榮,老一輩還沒有退休,新的管理者也培養起來了,多了兩個含金量十足的子品牌:威廉和哈里兩個小家庭。哥哥是第二順位繼承人,年紀輕輕就謝頂,他和妻子凱特盡職盡責,代表了英國傳統的價值觀;弟弟活潑風趣,平衡了兄長的無趣。根據民調機構YouGov的排名,哈里王子是英國第二受歡迎的皇室成員,僅次於英國女王,威廉位居其後,梅根排名第八。近10年來他都被稱為“君主制的救星”。

綜觀哈里個人史,汙點斑斑:少年喪母后猶如野馬脫韁,身邊聚集著狐朋狗友,未成年酗酒、吸毒、穿納粹軍裝、走馬燈似的換女友、流連於夜店,有人譏笑他紮根在倫敦最著名的兩間酒吧Whisky Mist、Boujis裡了。他很符合人們對王子的想象——親民、熱情但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是一晌貪歡哪管身後洪水滔天的中世紀封建貴族。

哈里上的是伊頓公學。伊頓是哈里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站點,學校沒有給他任何特殊照顧,他一個人要適應嚴苛的校規,學會了如何與他人建立平等的人際關係。從桑德赫斯特軍校畢業後,雖然仍有行為不端的負面新聞曝出,但他開始盡力做好王子和軍人,做好慈善工作。2012年初,為紀念女王登基60週年,他代表王室獨自出訪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抵達牙買加時,恰逢牙買加總理再次提出牙買加脫離英聯邦,不再承認英女王為國家元首,氣氛很尷尬。哈里王子在牙買加待了3天,施展體育外交:跟博爾特賽跑故意作弊,又學博爾特招牌的射箭姿勢,踢了場公益足球賽,跟著牙買加著名歌手鮑勃·馬利的經典歌曲《一種愛》跳舞,最後的演講他引用了馬利的名言:“別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哈里個性隨和,帶有草根氣質。他在拉斯維加斯派對上的裸照流傳到著名八卦網站TMZ後,英國有個調查問:在公共汽車上,你願意身邊坐的乘客是哈里王子還是查爾斯王子?多數人選哈里王子,因為“他和我們是一類人”。因此有人說,哈里雖然貴為王子,但他最大的優點是他常常讓人忘了他是個王子。

他在一場馬球賽上,果斷跳下馬,救了摔傷的對手一條命;代表女王奶奶出席奧運會閉幕式,幽默的表現為他贏得諸多人氣。有一次他衝進饒舌歌星Dizzee Rascal的更衣室要對方耍段太極拳,再掰個手腕。Rascal說:“要不是你的王子身份,我早一拳揍你臉上了。”他並不以為意。還有一次,他跟一位英國著名的非洲裔喜劇演員說:“你說話可不像黑小子。”令聽者完全無所適從。媒體將之歸因於從他祖父那兒繼承來的“調皮基因”,菲利浦親王常常說出這樣的玩笑話,他曾問一位經常在電視上露面的英國下議院黑人議員“你來自哪個國家”。他又不像爺爺那麼一本正經,所以他的隨和就讓人覺得是“親和力”,而不是“政治不正確”。

哈里的親和力、幽默感給他全身刷上了特弗龍塗層,遇到醜聞很快就能洗刷乾淨。他在深夜醉醺醺走出酒吧,腦袋點著流行音樂的節奏,踩著舞步在大街上晃。小報登出照片後,大家喊:這不就是普通英國青年嘛!當他一次次鬧出難堪,被媒體揪住小辮子,公眾普遍會替他辯護:“他不過是想發洩。”“他需要放鬆,之前他已經全身心地投入國家事務。”“這些年他難道沒有表現出責任心嗎?他是阿帕奇飛行員,如果他不具備天賦,不能吃苦耐勞完成艱鉅的訓練,軍方怎麼會把直升機當昂貴的玩具給他玩?”這分明是古典文學作品情節的再現,比如莎士比亞筆下的哈爾王子。在成為亨利五世之前,哈爾王子整日在野豬頭酒館把妹痛飲,放浪形骸;在捍衛王權的戰場上他英勇殺敵,洗心革面,浪子回頭,成為一代明君、所有基督教國王的借鏡。

主流媒體稱哈里王子重新書寫了王室與英國普通民眾的關係。他發表聲明後,YouGov對1320名成年人進行調查發現,49%的受訪者認為這不會對王室的整體聲譽造成影響,支持他們追求新生活。哈里在無形中成為社會公開討論的焦點人物,顯然大大出乎王室的本意。相比英國王室乃至歐洲王室的其他同輩人,哈里受到了媒體、公眾最多的關注,甚至超過了哥哥威廉。可是媒體偏愛追逐他的負面言行。童年時代,媒體拿他親生父親是誰來做文章,以至於戴安娜的情人之一詹姆斯·休伊特在2002年鄭重聲明:“我絕無可能是哈里的父親。我能理解公眾對此的興趣,但是我和戴安娜戀情開始時,她已經有了哈里。”

戴安娜生前竭力給兩位王子開創成長的空間,保護他們的隱私,讓他們儘量過上“普通人”的生活。“溫莎家族成員”的身份是件緊身衣,戴安娜自己非常不習慣,努力掙脫了出來。但媒體,特別是小報,時時“敲打”哈里的痛處,尤其是他開始和一位有非洲裔血統的美國演員約會後,無端的批評密集指向了梅根。

梅根,宮廷秩序的破壞者

批評者總是把梅根與辛普森夫人相提並論,她們都是美國人,都是離異。辛普森夫人是愛德華八世退位的直接原因,直到今天,她仍然被認為是王室秩序的破壞者。

梅根在單親家庭長大,大學畢業後有獨立的事業,靠自己的才華、努力,自力更生積累起約400萬英鎊的個人財富。在她之前,英國王室尚無此樣的新娘,梅根刷新了一項紀錄。王室女性最主要的角色是恪守婦道,站在丈夫身邊,不要發表意見更不要有自己的觀點,做好花瓶,於是小報挑刺,指責她亂穿衣擾亂了王室規則。

用智能手機時代的眼光看,英國王室的很多規則令人匪夷所思,比如不許在肯辛頓宮自拍、女性成員在公共場合不能脫掉外套。梅根與哈里出現在公共場合,會穿白襯衣、破洞牛仔褲、平底鞋,外套披在肩頭,要麼就脫下來。訂婚官方照上,梅根穿了兩件服裝,一件是白色毛衣,一件是刺繡透視裝,完全走好萊塢平民明星路線。他們正式宣佈訂婚消息那天,梅根甚至光著一雙健美的淺棕色小腿!穿肉色或透明的長筒襪是王室的著裝規則之一,認為光著腿是低賤、失禮的行為,同時長筒襪可以遮擋脂肪團、靜脈曲張、外傷,可以維繫出王室成員毫無瑕疵的形象。梅根還喜歡穿一身黑,尤其愛穿黑色長褲。王室成員除了參加葬禮,平時不穿黑色衣服,而且幾乎不穿長褲,除非是在運動會場合才可以穿牛仔褲。

她的髮型也是隨意一挽,不像王室其他女性成員,特別是像她的皇嫂凱特那樣光滑精緻,每一根髮絲都經過精心打理。相比髮型,她的妝容又濃重了點,王室對妝容沒有明確規定,但大家都自覺遵守“裸妝”的規則。

再看她拿手袋的方式。梅根通常單手提著手袋,甚至把包斜挎在身上。女王永遠將Launer包掛在臂彎,兩手相握;凱特王妃拿各種各樣的手抓包。王室禮儀官往往建議女性成員選手拿包,不鼓勵她們提帶肩帶的手袋,這樣可以阻止人們上前與她們握手。按傳統,王室成員不論男女,只有主動伸出手,一般人才能與之握手。可是,梅根的手袋不僅體積大,甚至會拿一個三邊帶拉鍊的大錢包,就像中午離開辦公室去吃午餐的女白領。

一個是君主制的“救星”,一個是宮廷秩序的破壞者:哈里和梅根,如何開始新生活?

2019年10月25日,英國哈里王子和夫人梅根參加有關性別平等的圓桌會議


婚姻當事人不願承擔的社會意義

批評和責難進而上升到梅根的種族和血統,梅根被描繪成“偷走哈里王子的人”。哈里和梅根“退出王室主要成員”的聲明發布後,媒體上仿效Brexit(英國退出歐盟)發明了一個新詞Megxit,不言而喻,此事罪魁禍首是梅根。

哈里娶梅根,社會階層、財富差距巨大的男女主角衝破重重阻礙,走進溫莎城堡的聖喬治教堂,是完美的言情片結局。歷史上,王室成員是不允許為愛而結婚的。他們的結合必須具有戰略意義,要麼獲得領土、結成國際聯盟,要麼充實國庫、保持血統純正。哈里和梅根的婚姻也是部廣告片,宣揚了溫莎家族的變化、進步和新氣象,在深宮裡也實現了種族和文化的多樣性。其實王室中也不乏種族歧視。女王堂弟媳肯特王妃在紐約一家餐館就餐,嫌鄰桌的黑人顧客說話聲音太吵,就不客氣地讓人家“滾回殖民地去”。肯特王妃和丈夫也住在肯辛頓宮,有這樣的親戚和鄰居,梅根的感受可想而知。婚前她曾表示,在與王室成員交往時,感覺自己太“天真”了。

在哈里和梅根婚禮前,智庫“英國未來”做的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英國人幾乎不接受她的混血血統,只有英國黑人和少數族裔才認為他們的婚姻是英國種族關係的一個分水嶺。即便是他們,也是“驚訝”多過對此寄予期望。

哈里王子和梅根並不認可媒體強加給他們的象徵意義,他們認為這樣“高看他們”本身就是一種“種族主義”。“英國未來”的總監桑德·卡特瓦拉(Sunder Katwala)說,哈里王子和梅根的婚姻必須要解決英國的種族問題,修復王室與少數族裔的關係,這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在媒體看來,梅根是公眾財產,可以隨意批評。她懷孕期間,撫摸腹部會被小報嘲諷是在炫耀她的“美德信號”,這一普通女性感受做母親倖福的舉動她都沒有資格體會。“因為她的工作就是在囚禁中繁殖後代。”《衛報》專欄作家蘇珊·摩爾為梅根打抱不平。對此她還不能流露出軟弱的情緒,不斷有評論批評梅根“沒完沒了地抱怨‘心理健康問題’”,缺乏忍耐,比如小報《每日快報》就居高臨下地說,她不理解做王室成員和當名人不一樣。

可以說,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哈里王子夫妻成了種族主義、厭女症的受害者。這是他們和媒體關係惡化的一個原因。梅根嫁入宮中仍然堅守個人穿著風格,可見她有著堅定的個性,絕不甘於按照王室的要求,做一箇舊式妻子,同時她也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撫養孩子。受母親的影響,哈里王子期望過“平民般的生活”,更擔心戴安娜王妃的悲劇在妻子身上重演。被媒體曝光越多,就越難保持尊嚴。他們怪罪媒體,也可以說媒體促使他們覺醒,逃出宮廷,擺脫媒體飽含惡意的審視。

如何實現財務獨立的新生活

宮廷縱然是籠子,卻是黃金打造的籠子。女王已經在1月13日表示,王室“尊重並理解”哈里和梅根對“新生活”的渴望,但仍有“複雜的問題”需要解決。

哈里和梅根的財政,是其中一個複雜問題。目前看,他們的收入來源大致如下:王室津貼;查爾斯的資助;哈里繼承的遺產(戴安娜留給他約2000萬英鎊,曾祖母留給他約700萬英鎊);梅根的淨資產約為400萬英鎊,她不是一線演員,最出名的作品是律政劇《金裝律師》,每集片酬為3.7萬英鎊。

他們主動放棄納稅人給他們的王室津貼,這筆錢在他們的年收入裡只佔到5%,日常開銷的大頭來自父親查爾斯領地上的收入。查爾斯作為王儲,按王室傳統繼承了一塊地產——康沃爾公爵領地(Duchy of Cornwall),他每年從這塊領地的收入中拿出近500萬英鎊給兩個兒子,資助他們的生活。至於兄弟倆怎麼分配500萬,外人不得而知。YouGov的調查顯示,63%的被調查者認為,康沃爾公爵領地的資助應該終止。據《泰晤士報》報道,如果哈里和梅根不履行王室成員的職責,威爾士親王將切斷對他們的資助。

查爾斯王子如果收緊給哈里的生活費,這個威脅會不會奏效?上世紀50年代,瑪格麗特公主曾和父親的侍衛官、皇家空軍上校彼得·湯森德發生了一場撼動了君主制的愛情。湯森德是平民,且離過婚,有兩個孩子,為王室、教會、政府所不容。瑪格麗特通過有離婚經驗的艾登首相求情,遭到拒絕。於是,在女王加冕典禮結束後,瑪格麗特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外微笑著等馬車之際,在眾目睽睽和電視攝像機前突然揚手撣了撣湯森德肩頭的灰塵,藉此向全國民眾表明她的決心,以爭取同情票。王室使出的殺手鐧便是,剝奪她的各個皇家頭銜和津貼。所有的抗爭均以失敗告終,同時也因為湯森德捉襟見肘的財政狀況,瑪格麗特不得不和湯森德分手。

時代不同了,哈里王子夫婦也不是瑪格麗特。他們組建了商業團隊,高級經理們有資深企業家、熟諳快銷品行業的金融家、荒島唱片節目的前主持人克里斯蒂·楊,以及資深媒體人。公關負責人之一是薩拉·萊瑟姆(Sara Latham),曾經為克林頓夫婦工作過。

他們有意開拓北美市場,開發“皇家蘇塞克斯”品牌的服裝、文具、書籍產品線,再加上演講,每年可能有六位數的收入。但是觀察家們也質疑,去年女王發表聖誕致辭,錄像是提前錄製的,那時哈里夫妻尚未發表“退出”聲明,可是在女王辦公桌上沒有擺哈里一家三口的照片,這間接印證了哈里朋友說的話,“他們是被排擠走的”。那麼女王會不會同意孫子和孫媳在他們的商標中打“皇家”牌呢?當王室職責與商業客戶的合同發生衝突怎麼辦?如果哈里履行商業合約,放棄王室職責,公眾會怎麼看?

王室成員經商面臨各種陷阱。哈里的小叔叔愛德華王子和嬸嬸蘇菲王妃曾被嚴厲批評利用王室背景牟取商業利益。蘇菲婚前在公關業工作,婚後順勢成立了公關公司。2001年,小報《世界新聞報》的臥底記者假扮客戶與蘇菲進行商業洽談,她不合時宜地發表了對查爾斯王子和布萊爾首相的評論,被記者偷偷錄了音。此事引起軒然大波,她和丈夫只得放棄商業活動,專注於王室職責。

或許,王室之外的世界自由,卻更冷酷、更不受尊重。哈里、梅根自己的基金會資金池要吸收資金,找來的億萬富豪,他們的道德記錄是不是清白?你無法判斷富豪們是為了行使高尚的慈善行為,還是圖攀上王室的關係網為自己賺錢。眾多事例表明,進展往往不順。他們的另一個叔叔安德魯王子,就有前車之鑑。安德魯與美國大亨傑弗裡·愛潑斯坦交情匪淺,被捲入性犯罪醜聞,去年11月宣佈退出王室主要成員之列。

這些都是英國王室的汙點,哈里再次揭開了遮羞布。

這對年輕夫妻的選擇也表現了家庭代際價值觀的衝突。無聊是王室成員這份工作不可避免的屬性,Y世代和Z世代的哈里、梅根重視自我實現、情感表達和個人幸福,強調責任感的老一輩未免認為他們自私自利,把英國王室最重要的服務和奉獻理念拋之腦後,不可原諒。哈里的爺爺菲利普親王有一次出訪加拿大,發表講話時說:“君主制不是為其自身的利益,而是為其國家的利益而存在的。我們來這兒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不然我們可以想出其他更好的娛樂方式。”

年輕人渴望自由,不讓他們按自己的意願生活,太殘忍。《衛報》專欄作家喬納森·弗裡蘭(Jonathan Freedland)風趣地寫道:我產生了“親溫莎共和主義”,那就是我們應該廢除君主制,不是為了我們,而是為了他們。王冠重如泰山,他們還甩不掉,我們不應該再要求他們為我們做這種奇怪的服務。——這倒是一個有人情味的新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