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芳:做好辛苦受累準備 既要加班又要加點 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今晨7時40分,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保芳,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李靜仁站在茅臺集團大門前,迎候第二階段復工復產的員工進廠。

茅臺集團高層在包裝車間

按正常規劃,春節長假結束,茅臺原定2月3日復工。突如其來的疫情,令計劃打破,足足晚了十天。

“茅臺13日已經復工了,今天算是全面復工,”李保芳說,“全面復工並不等於立刻滿負荷運轉,這會是一個有序的過程。”

踏看全面復工,茅臺高層選擇包裝車間、勾貯車間作為調研重點。調研過程,以與一線工人、基層管理者溝通鼓勁為主。

“這兩個環節,一頭一尾,對茅臺十分重要,到年底檢驗茅臺本年度成果和計劃執行效果,它們會是兩個關鍵環節。”與一線管理人員溝通時,李保芳這樣評價。

防疫、防疫,還是防疫

“目前,整個防疫形勢還沒有實現完全的好轉,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在防疫工作上絲毫不能放鬆。”李保芳特別提到包裝環節,人太集中了,明天開始就到處是人。這裡各方匯聚,人流混雜。今天的任務是走一步看一步,再定明天和後天的安排。”

在包裝車間,李保芳向全廠員工喊話道,要認真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好。茅臺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防控措施一定要到位。

“特別是包裝車間,人員太集中,除了我們自己的員工,還有第三方的人,拉包材進來的、轉運到成品倉庫的,是一個人特別混雜的區域,一定要落實好防控措施。”李保芳特地打招呼。

“管好我們的員工同時要管好第三方,這是包裝車間任務最重要的一件事。”李靜仁也強調,包裝車間要加強對第三方人員的測溫跟蹤管理,摸清楚第三方人員登記情況,在疫情結束之前持續跟蹤,千萬不能疏忽大意。

談到防疫教育時,李保芳專門提到一家在大連的日資企業。“他們在疫情期間對職工的要求,簡單明瞭沒廢話,非常管用,所有人都能看懂。”

“茅臺可以借鑑找差距,優化我們自己的方案。”他再次強調,生產線上必須零交流,哪怕一個月沒見面也不能交頭接耳。”

“一律不準交流說話,口罩一定要戴——最簡單、最有效的措施,往往都能執行,就看你當不當回事,當回事都能執行得好。”

“茅臺時空”注意到,茅臺全面復工復產一再強調“有序”。2月13日,制曲、制酒等主要車間復工,部分機關上崗。17日復工復產,所有重要生產環節,以及重要業務部門逐步恢復正常。據悉,包裝車間會在兩三天後才能達到滿負荷運行。其餘支持型崗位,特別是機關人員,實行在家辦公與到崗工作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今年要做好辛苦受累多做貢獻的思想準備

“我們原定的生產計劃已經推遲了10天,全年的工作進程也不能按照原來的節奏去辦了,”李保芳說,”必須實時對整個生產計劃進行調整,目標就是今年定的這些目標都不能變,都能如期完成。”

“我們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已經在家休息了這麼長的時間,有可能一要加班,二要加點——要把前面休息的時間補回來。”交流中,李保芳說,在這段時間,要把這個道理告訴員工,統一認識。“茅臺班子要千方百計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讓大家知道,今年剩下的時間不會輕鬆,要做好辛苦受累做奉獻的思想準備。”

“今年疫情之後,中國經濟肯定復甦反彈。我們不能等到市場活躍後再去生產,那樣已經晚了——無論是包裝還是市場的安排,現在要做好準備,對未來要有清醒的分析和判斷。我們生產出產品存在那裡,一旦市場復甦,馬上出手。”

李保芳分析認為,針對貴州今年整個的發展,茅臺要多做貢獻。疫情的衝擊影響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茅臺如何能最大限度發揮產能,把自己做好,對省裡多做貢獻,是值得茅臺人共同去努力的事情。

“我覺得茅臺有這個能力,茅臺員工有這個能力、底氣和定力把這個事情搞好。”

茅臺的咽喉,不能成為發展的瓶頸

交流中,李保芳用“頸項”來形容勾貯車間和包裝車間的重要地位。

“首先是勾兌。要完成今年的銷售計劃和包裝計劃,如果勾兌不出來,最後也實現不了。其次是包裝。我們勾兌了再多的酒,如果包裝這個最後一道環節完成不出來,不能實現有序按計劃包裝,銷售收入和市場安排就會打亂。”

“一個是最前端,一個是最後端。所以我們特別看重這兩個環節。如果要比喻的話,就是茅臺的脖頸——如果出現瓶頸制約,勾兌不出來,包裝不了,整個這盤棋就會打亂。”

在勾貯車間,李保芳要求一線管理人員要實時調整安排今年的工作節奏。

員工公務車

“今年,我們投放市場的茅臺酒計劃不會變。年前制定的3.46萬噸酒,將如期投放,一瓶酒都不會減少。”李保芳強調,在這方面,勾貯車間負有非常大的責任,必須保質保量,把3.46萬噸的基酒勾兌好,保證按照集團整體這盤棋,把任務完成好。

“我們要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把合乎質量的茅臺酒獻給社會,”李保芳與勾貯車間工人交流時分析指出,今年疫情之後,經濟肯定會有一個強勁的反彈,國家的各項利好對沖政策正在緊急制定,並開始陸續出臺。“茅臺需要在這種過程中抓住這種機會,抓住這種機遇把自己的事情辦好,給省裡多做貢獻,也可實現我們的目標。”

“我對今年不悲觀。疫情之後,消費會有大的反彈,特別是對酒這種具有濃厚社交色彩的精神產品。”李保芳相信,疫情過後,茅臺酒仍然是供不應求的狀態,仍然是一個賣方市場。“我們需要在這個期間加緊勾兌,加緊生產,一旦市場出現復甦勢頭,即可將產品推向社會。”

本文源自茅臺時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