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面前,全省交通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冲锋在前,24小时战斗在各个高速路口,牢筑安全防线。

记者从省交投集团了解到,截至2月11日,全省累计投入人员49636人次,检测车辆973468台次,检测人员2122096人次,送医发热旅客90人,累计减免运送应急防疫物资车辆26605台次。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虽然发现发热旅客的几率只有三万分之一多一点,但是他们仍然严把关口,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他们是防疫前沿的“逆行者”,也是最美的高速公路卫士。


17年后再战“疫”

17年前,年轻的张冬华作为一名高速人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冲锋陷阵;17年后,张冬华作为高速运营公司哈尔滨分公司长江路收费站站长,再次冲到抗击疫情的前线。

每天,张冬华的起床时间要比收费员更早一点,整理好着装后,戴上口罩、手套,背起喷雾器,从二楼到一楼,对室内每一处角落喷洒消毒,室内喷洒完再到收费亭,10多个收费亭,一圈下来要将近1个小时。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除了要做好站里人员的防疫工作,还要配合防疫部门开展检查。各班组专门配备了交通疏导员,负责车辆疏导。在检查现场,所有车辆有序排队,人人接受体温检测。检查人员少,车流量大,既要维持好现场秩序,也要保证检测效率。大家都说张冬华是“超级替班”,治超员、疏导员、宣传员,样样都行。外边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天,他经常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

大年初六晚上,一辆回哈尔滨的车辆经过收费站排队接受检查,在经过张冬华身边时,车上一位老人塞给他一张小纸条,上面工整地写着:“在疫情面前,你们站在第一线保护我们,有你们真好。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我是党员必须上

抗“疫”战场,不分性别,我是党员,我必须上。大广高速大庆处永乐收费所副所长唐钰婧,虽然她的两个孩子,一个3岁半一个1岁半,虽然她是一位曾经切除了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患者,体质远不及常人,但在紧要关头,她总是冲锋在前。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1月28日,大庆市交通运输局按照上级部署,在所有高速公路收费站设立检查点,对入市车辆人员24小时检查测温。

当时,站里只有少量口罩,没有防护服。唐钰婧一边组织带领一线人员做好对过往车辆信息登记测温工作,一边利用自己休班时间四处张罗防护用品。她跑了肇州县城25家药店和七八家商店,购置消毒液和防护用品。正是她的提前准备,使得永乐收费所一线职工的口罩、手套、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一直没有断档。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白天她和同事们协助交警管控疏导车辆,合理引导车辆停靠接受体温检测,督查车辆信息登记情况;深夜又对当日车辆及人员信息数据进行汇总、统计、上报。她用实际行动擦亮了“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这里有一支“铁军”

省交投集团高速运营公司哈佳分公司有一支“铁军”,他们就是哈尔滨东收费站的一群青年。

作为哈尔滨的“东大门”,这里最多一天检查车辆1万余台、检测乘客体温3万余人。

5万人次上阵守住高速路口!“万里挑一”测查发热者

为了抗击疫情,哈东站党支部成立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很多收费员放弃岗下休息时间,疏导车辆,做好解释安抚工作。白天他们在车流中穿梭,夜晚他们在寒风中坚守。二班班长邹野因工作需要,经常在单位居住;收费员王东刚在骨折手术拆除钢板后工伤期未满的情况下,提前归队;收费员巴志伟、王威浩在“封村”的情况下,想尽办法回来上班。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他们心中,守好这扇城门,拒绝疫情病毒“进城”,就是最好的尽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