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2020年2月18日讯,安徽芜湖,这个春节,无论你在什么地方,无论你是什么身份,终究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疫情,时刻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上海华山医院的张文宏医生曾借用网络热词提到“所谓的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医护人员就是负重前行的人”。在这场战役中,无数的医务人员、乡镇和社区(村)干部夜以继日地坚守在防疫战役的最前线。在繁昌县城所在地繁阳镇,一群人、一条心、一件事,一样的负重前行,他们共克时艰只为守护这方百姓不受病毒的侵害。

一封封感谢信,是照进社区第一道“封锁线”的友爱之光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2月4日,繁阳镇春谷社区工作人员收到了一封湖北当阳市苗女士的感谢信,这封信是苗女士在繁昌县的小儿子家居家隔离期间写下的。由于来自重点疫区,苗女士一家来到繁昌县就居家隔离了,隔离期间社区工作人员定期上门测体温,宣传居家隔离的防护措施,还送来了医用口罩以及慰问品等。苗女士一家对社区的细心周到的照顾非常感激,这才有了这样一封感谢信。

自发生疫情以来,基层社区和村成为了抗疫战役的第一道封锁线。为将防疫工作落地落实,春谷社区所在的繁阳镇政府机关112人,24个村(居)203名村(居)两委干部全部提前上班,在岗在位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大街小巷张贴疫情公告,轮番上阵排查外地籍车辆和人员,落实居家观察、上门访视要求,走上街头劝导聚集居民并发放口罩等。他们直接面对千家万户的居民,也直接面对由疫区进入繁昌的人员和疑似症状的病患,他们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逆行在为民服务的路上。基层社区(村)工作人员没有退缩,因为忙碌也忘记了害怕。在疫情发生初期,很多居民对疫情不了解,不配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苗女士的一封感谢信,像一轮暖阳“纸虽薄,情却真”,不仅仅暖了春谷社区,也暖了繁昌县这座城全体基层社区(村)工作人员的心,再辛苦也觉得值了。

一张张请战书,执笔的是退役不褪色的抗疫“弓箭手”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在繁昌县的华阳村,农民党员袁春是海螺公司的一名危险品驾驶员,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使命感让在家过年的袁春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第一时间找到了村党总支书记要求加入村党员志愿者队伍,主动参加了繁昌县与铜陵市接壤的黄浒大桥检查点的志愿工作,并积极联系本村民组的党员在村口的“劝返点”值班坚守,对外来人员及车辆进行劝返工作。

当得知所在公司要运输一批防疫物资到湖北孝感时,他和同事立即向公司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前往重点疫区孝感市,凌晨6点出发,经过11个小时的车程,袁春和一起参与运输的同事,将防疫物资送到受捐单位后,顾不上休息,又立刻返回,于次日凌晨1点回到繁昌后,第一时间主动前往繁昌县中医院进行隔离医学观察。在繁昌抗疫战役一线,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这样的请战不胜枚举。

一笔笔捐赠款,是党员干部带头鸣起的“冲锋号”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特别是本地的疫情防控工作也牵动着很多党员的心。他们通过交纳特殊党费、捐款捐物、担任志愿者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中。居住在新化社区31岁的党员姚梦绮从繁昌县发布的《倡议书》中了解到,县疫情防控口罩等物资紧缺时,便想到通过捐款的形式参与到这场防疫战中。她联系到社区书记,表达了捐款的意愿并请书记帮忙打听捐款方式。当确认自己的500元捐款被繁阳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收到后,姚梦绮也就放了心,为自己能够为全镇疫情防控工作尽点绵薄之力而感到欣慰。

同样出手相助的,还有在繁昌县看守所工作有30多年党龄的退伍老兵徐世彬。由于单位需要,徐世彬作为一名党员也是早早地返回到看守所的防疫工作中,比平时工作要繁重得多。他还是抽出了时间将5000元的捐赠款亲自交到了龙亭社区书记的手上。徐世彬表示,自己在部队锻炼多年,接受了党的教育和培养,如今国家有了困难,我就应该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尽一份责,可由于一直抽不出时间到社区参加志愿防疫,深感不安,不捐一点钱,心里总有一桩事放不下。全镇这张党员捐款名单,仍然在不断的增加,时间太短,名单太长,上面记载了一笔笔来自党员们特殊的党费。名单上的党员并非大富大贵,也没有豪言壮语,只是自然的出于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的行为像极了为抗疫战役鸣响的“冲锋号”,引领着大家冲向胜利。

一双双明眸,折射出“生力军”志愿儿女坚毅的眼神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繁昌县抗疫大军中,除了党员干部、热心市民,还有“00”后的身影。在安定社区被安排通过电话宣传防疫的,是年仅16岁的戴泽,虽然拨打电话的语气还有些微的稚嫩,但经过短暂培训后,聪明的戴泽已经能够非常专业、准确的在话筒前向市民宣传防疫、摸查疫区回繁情况,并做好记录。另一名来自安定社区负责陪同医生和工作人员上门测量体温的青年志愿者叫章凌云,也是主动报名参加防疫的。章凌云父亲是繁昌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的父亲就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坚守,正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章凌云也参加到了防疫战役的工作中。

在抗疫战役的号角下,全县广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主动参与到这场战役中来,在防疫检查点,在社区的电话旁,总能看到志愿者这批“生力军”忙碌的身影,口罩遮住了你的面庞,却遮不住你的眼睛。疫情的迅速传播让我们震惊,但那一双双坚毅的眼神,却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必胜的信念。

一个个遮雨棚和彩钢瓦,用“堡垒”架起驱赶毒障的防护网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自上级布置小区封闭管理工作要求后,繁阳镇物管办汪辉、潘晋等同志就在繁昌县各老旧小区和乡村各村庄路口忙活着安装小区封闭管理的彩钢瓦和遮雨棚。说起为什么安装这些彩钢瓦和遮雨棚,潘晋告诉笔者,疫情警报拉响后,县城小区和各村庄要实施封闭式管理,平日里畅行无阻的老旧小区和道路四通八达的村庄,成了封闭式管理落实的壁垒。

防控疫情形势刻不容缓,小区和村庄封闭管理更是一刻等不得,繁阳镇决定临时采购遮雨棚,组织工程队开展小区封闭管理施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时间要求,组织了几支安装施工队伍,同时在老旧小区和各个村庄路口开展施工。短短2天时间,各老旧小区彩钢瓦封闭施工落实到位, 190多个遮雨棚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刚封闭好的各个老旧小区入口和村口。防疫志愿者们日夜值守的防疫检查点就设置在这一座座遮雨棚内。这些雨棚不仅仅是遮风挡雨的避风港,更是一座座坚实的战斗堡垒,堡垒之间架起的,是一张挡在大家身前,驱赶毒障的防护网。

一次次全境消毒,浇筑起阻断疫情传染源的“防火墙”

安徽繁昌:发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筑防线克时艰战胜“疫情”

抗疫战役打响后,身为繁阳社区物业专干的“繁昌好人”姚维东从镇政府领取到统一配发的消毒液后,每天一早就带领着几名消毒人员,对各个小区楼道、垃圾桶存放处、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的公共区域等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据了解,为了阻断传染源,繁阳镇配发了24个手压背式喷雾器、24桶25公斤装的消毒水,聘请有作业经验的9名消毒人员对镇政府办公楼、社区办公场所、沿街商住楼、公共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地毯式”消毒。对暂无物业公司管理小区统一组织实施全面消毒,不落下一个单元,不放过一个角落。从一个个喷杆中喷洒出的消毒液,为整座城市,浇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从源头上阻断病毒传播。

所谓兵贵神速,在疫情防控最初的黄金时期,由于果断采取各项控制措施,快速出击,抢得了战“疫”先机,繁昌县成为了安徽省内为数不多的20个无确诊病例的县区之一。正是因为有党员干部的先锋带头力量,基层社区(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踏实敬业,居民安心宅家的积极配合,志愿者们忘我的倾力奉献,我们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当前,外地返乡和企业复工人员越来越多,防输入和重点人员管理等防控工作形势依旧严峻。既要不放松疫情防控这根弦,又要逐渐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这是一场更具有挑战性的战役,与新冠病毒的新一轮较量才刚刚开始。

我们有信心能够打赢这场战“疫”,因为繁昌这座城对胜利并不陌生,71年前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就是在繁昌境内登陆的。时光流转,2020年的今天,虽无枪林弹雨,却是一样的战鼓雷雷,相信我们也定然能够守好大家群策群力筑起的防线,弘扬“渡江第一船精神”精神,像当年那艘快船一样,在逆境中负重前行,最终,赢得全面胜利,护卫繁昌一方百姓周全!(通讯员 徐莹莹 李青松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