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伏櫪,志在抗疫】抗疫戰場上的“大齡”志願者們顯擔當

   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的這場戰役上,“紅馬甲們”用自己的血汗築起了一道道安全堡壘,其中有一群特殊的身影,他們年逾花甲,兩鬢花白,樸實的身影往往淹沒於人群中,但他們為站崗、勸返、消殺,不分白天黑夜,不放一車一人。“大齡”志願者們是疫情防控一線的寶貴力量,是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阻擊戰的生動具象。疫情防控越是到關鍵期,越需要走深走細走實,越需要他們這樣真正盡心盡力的大爺大媽們。

【老驥伏櫪,志在抗疫】抗疫戰場上的“大齡”志願者們顯擔當

【老驥伏櫪,志在抗疫】抗疫戰場上的“大齡”志願者們顯擔當

紅馬甲在行動,老黨員齊上陣

  在西固城街道清水橋社區“黨員志願勸返崗”上有一群戴著黨徽身穿紅馬甲的特殊身影,他們是清水橋社區第二黨支部書記帶領的黨員志願戰“疫”小隊,這支特殊的志願者隊伍平均年齡62歲,由社區黨支部的8名黨員組成,年齡最大的是桑圍鴻,今年已經70歲了,但他堅持和社區的志願者們共同戰鬥在防 “疫”一線,他和郝秀珍、黃際宏等8名黨員每天都到清水橋社區報到,在勸返崗站崗,幫助測溫、勸導小區居民、派發防控通告、張貼宣傳海報等,老黨員們同小區居民群眾比較熟悉,宣傳引導往往起到顯著效果,不戴口罩、隨處遛彎的個別同志,一看到這些老面孔、熟面孔,不由得低下了頭、羞紅了臉。當社區工作人員把《西固城街道致老年朋友的一封信》送到他們手中提醒他們做好自身防護時,幾個老黨員非常感動,他們紛紛表示,“黨組織關懷我們老年人,老黨員受教育和關懷多年,關鍵時刻就要站出來,為黨做貢獻,發揮所能共抗疫情!”

舍小家為大家,不叫苦不喊累

  曲良田同志是西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名機關幹部,今年57歲,但作為一名黨員和退役軍人,面對疫情,他毅然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時光,從大年三十開始就堅守在了疫情戰鬥的第一線。曲良田同志的妻子常年患病,不久前剛做完手術需要臥床休養,他每天很早起來為妻子做好早餐和午餐,準備好白天服用的藥和溫水,就急匆匆趕往單位開展防疫工作。他和其他同事每天兌好84消毒液,扛起重達30斤的消毒水箱,對四季青街道7個“三不管”院內的單元樓道、路面、衛生死角等公共區域進行徹底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後,要繼續在小區勸返點值守,面對一些不配合的群眾,他總是耐心細緻地做著解釋工作。年近60歲的他,連續多日不曾休息,身體有些疲憊,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

用微笑暖人心,用行動築防線

  “柴姐”,小區居民都習慣這麼稱呼她。家住玉門街南社區中鵬溫馨花園的柴麗娟,退休後成為了玉南社區一名樓院長。預製廠家屬院地處背街小巷,又是老舊小區,白天曬不到太陽,夜晚地僻人稀,柴麗娟主動站出來,並動員其他幾位樓院長承擔起了勸導預製廠家屬院居民的責任。四人24小時輪流值守,堅持不脫崗、不請假,嚴格按照要求為出入人員測量體溫、登記信息、督促戴口罩,對進出車輛進行檢查,做好進出車輛消殺工作。值守過程中,面對居民的不理解,她總是耐心的勸解,特別是年齡大在家待不住的老年人,天氣好了就想出去曬曬太陽,她就結合老年人身體免疫力不如年輕人的角度悉心勸說;小區有居家隔離的,她主動幫忙買菜送到業主門口,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崗位條件艱苦,柴大姐自己設計製作防疫面罩、手套、腳套等,在勸導的過程中,有居民的埋怨、指責、不理解、不配合,她依然耐心的疏導,用每一個微笑、用每一次實際行動感化他們。“真情換真心,奉獻也是收穫”,這是柴大姐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熱愛生活、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西固區文明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