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水。"老师是从理性思维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但学生的回答非常有想象力,不应该全部否定。学校教育如果过于强调考试为目标的固定答案的学习,将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但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传统教育的弊端,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一些家长万分无奈地感慨:“我家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我也已经与这样的教育斗争7年了。从开始的愤怒、无法忍受、给老师写纸条提意见,到现在的默默教育孩子先适应再生存、再发展。作为家长,也只能这样了。”

创造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学校的、社会的,当然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场所——家庭,则是创造力培养的摇篮。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当我们无奈于学校教育的不可控时,更应该加大家庭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不要让孩子变成只会做作业的机器。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营造有利于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培养创造性人格‍


1、善待好奇心

善待好奇心,孩子对周围环境和事物大多充满新鲜和好奇。他们从环境中积极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索事物思考问题,积累经验发展能力。孩子的好奇心也可能驱使他们做出许多冒险的、愚蠢的或破坏性的事情,在你开口批评孩子之前先肯定孩子的好奇心,然后告诉他错在哪里,再找一个合适的途径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切忌一棒子打死,因孩子调皮限制孩子的行动。鼓励孩子乐于探究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与自控并不矛盾,家长要善于把事情一分为二,把握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2、鼓励与众不同的想象和做法

鼓励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哪怕在成人看来是错误的难以理解的。孩子在纸上涂了黑黑的一块,说是房子,家长评价:“什么呀,这哪像房子,明明是个黑墨团。"孩子用蓝笔画了个太阳,妈妈说:“错了,太阳应该是红的。"孩子把浴巾披在身上做蝴蝶,奶奶叫:“哎呀,你把浴巾拖在地上弄脏了。”家长从自己的角度,按自己的思维考虑问题,是无法理解和欣赏孩子的想像的,创意得不到赏识,自然会减少。所以家长在评价孩子的“杰作”之前先问问孩子,他的作品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当孩子告诉你黑墨团是夜里看见的房子,蓝太阳是躲在海里的太阳,你还会说他是错误的吗?对孩子的绘画、手工等艺术作品,不应要求一定要像,要一笔一画工工整整,而是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怎么想的就怎么画。画出新意来,就更值得夸奖。表扬孩子的创意时,也不要夸大其辞,只需要客观地描述出它的特点,对此表示接受和肯定,还可以鼓励孩子再换别的花样。

3、鼓励提问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应强调怎样主动寻找问题的“一般”以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对于孩子新颖独特的想法,家长要给予特别的赞赏,哪怕想法很幼稚甚至错了,也要先肯定其创新精神,再耐心地告诉他错在哪里,引导孩子学会有目的、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鼓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问题变成可以研究的课题。孩子能提出问题,是创新的第一步。因此,家长在幼儿用一连串的“为什么”缠住你不放的时候,不要粗暴地打断:“烦死了,一边玩去!”或敷衍孩子的刨根问底:“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耐心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别嘲笑孩子的问题愚不可及。其实儿童独特的逻辑对成年人的创造性思维是有极大的启发意义的。家长不妨享受和充分利用这样的时刻,一来和孩子交流,从童真中获得乐趣,另一方面学习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二)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提供合理的营养,还要为儿童提供一定的玩具和生活空间,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如看电影、参观博物馆、阅读、体育锻炼、旅游等等。

1、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创建家庭思考环境

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家庭是“学习化”家庭,环境应是“思考性”环境。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应是双向学习的。试想,一对墨守成规地的父母如何去教育孩子要有创造力,如何能去欣赏和保护孩子的创造火花呢?反之,如果你是一位在于孩子玩耍中,想出各种新玩法的父亲,或者你是一位善于利用周边的事物创造美的环境的母亲,你是一个在工作生活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人,那么至少,你的孩子会在你的身上感受到创造是一件快乐的事,是一件有趣的事,并乐意去创造。

2、减少限制,给孩子多一些自由空间

不要把一切都替孩子安排好,要留给孩子思考的空间。有思考的空间,才有机会去创造。现在我们的条件好了,一个孩子往往有很多人在关注,容易出现看得太死、管的太多的问题。“这太危险”、“这太脏了”、“你自己来太慢太麻烦,我来做吧”。那么,孩子就在你划定的一个小范围内活动,他不需要动脑筋,不需要探索,不需要尝试,因为他要想的你都替他想好了,他要做的你也替他做好了。

给孩子发明和创造的空间。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给孩子增加了大量的学业压力,留给孩子自己的时间太少了。每天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各科的作业题占据了孩子的时间,也占据了他们的大脑。在无形中,挤压了孩子们为创造而思考的时间。

3、提供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知识和经验

丰富的知识经验和一定水平的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基本条件。家长可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开扩孩子的视野,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观赏各种树木花卉,区分它们的异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看动物的不同形态,分辨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集种子,捕捉昆虫,制作标本;仰望蓝天上变幻多端、漂亮浮动的白云;欣赏日出东方的朝霞、夕阳西下的美景…… 另外,还应向孩子提供适合他们身心年龄特点的读物和视听材料,

对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去参观各种博物馆,艺术展览,科技展会等,还可以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孩子心甘情愿参与的活动会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激发孩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欲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极有好处。但一定注意不能是家长强制孩子去的参加各种活动,否则不情愿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